All Blog Posts (44,544)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語) 恩里克·維拉——瑪塔斯·远方(5)

在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諾沃尼古拉耶夫斯克的榮譽市民——看來,這一天似乎永遠不會結束。對於能否撇清養了六個不懂得感恩的兒女的責任,或者就拿擺在眼前這件事情來說,去警察總局給犯下顛覆政府罪的兒子尋求法律援助的可怕前景,他一點兒都不樂觀。

一切都沒有辦法逆轉,沒有。晚飯就這樣被無可奈何地打斷,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不得不再戴上手套,穿上外套,和那兩個警察一起去警察局。

走出家門,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看到飄飛的大雪突然把世界變得一片潔白,不由得嚇了一跳。“為什麽有,而不是什麽都沒有呢?”他絕望地問自己。“如果我沒有這六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而是一個也沒有,一切就都好了。”他一邊擦眼鏡一邊想。…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40pm — No Comments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語) 恩里克·維拉——瑪塔斯·远方(4)

他開始納悶,兩個女兒是不是真的來自平流層,她們是否只是現實生活中一對失去母親的雙胞胎,還是來自某個遙遠星球的外星人,在那里,科學已經破解了生命之謎。這兩個孩子是不是想隱瞞什麽?她們是不是知道什麽,但不想告訴他?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猜測,一定是因為自己累得精疲力竭,才會這樣胡思亂想——疲倦讓他神情迷亂,讓他覺得自己已經在烏雲里飄浮了好長時間,腦子里一團糟。可是,不管怎麽說,就像“我們,作為一個物種,會不會自我毀滅?”這種問題——如果瓦莎真的問過的話——也是用一種未來的語言說出來的。

這兩個小姑娘會不會是太空旅行者,而不是現實中他的女兒?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不知道該拿他的眼鏡怎麽辦,更不知道拿他的兩個小女兒怎麽辦。…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40pm — No Comments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語) 恩里·維拉——瑪塔斯·远方(3)

“我想問你點事。”奧爾加說,細聲細氣。

“問吧,女兒。”

真是驚人之舉!就像變魔術一般,兩個小女孩兒突然不見了。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正在納悶出什麽事了,她們又出現了,還是那樣極為嚴肅地笑著。

永遠是這樣,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無可奈何地想。

兩個小姑娘又開始學他抽煙。“這是怎麽回事呀。”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在心里對自己說,心煩意亂。沈默。極為嚴肅的笑停止了。…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38pm — No Comments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語) 恩里克·維拉——瑪塔斯·远方(2)

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被宛如兩代人的兒女,被同一個屋檐下兩個家庭的沈重負擔壓得真連氣都喘不過來。更糟糕的是,還沒個老婆跟他一起挑這副擔子。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不由得又看了一眼瑪麗亞·傑吉耶夫,想向她求婚的念頭又浮現在腦海之中。不過,怕被她嚴詞拒絕的擔心最終還是占了上風,於是決定擔負起當爹的職責,把兩個不聽話的雙胞胎小姐妹叫到書房。盡管在法院開會,特別是在公眾慶典委員會開會已經把他累得精疲力竭,他還是想指導指導這兩個總是想入非非的小女兒。這兩個小傢伙一出生,媽媽就死了。這下子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擔了個克死先後兩任妻子的惡名。說實話,這也是他為什麽不敢向瑪麗亞·傑吉耶夫求婚的原因之一。毫無疑問,也是她——當初他從符拉迪沃斯托克請她來條件艱苦的諾沃尼古拉耶夫斯克當家庭教師的時候,她欣然同意——為什麽總是小心翼翼、盡可能和雇主保持距離的原因。她肯定害怕前兩位妻子遭到的噩運會落到第三任妻子的頭上。…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37pm — No Comments

(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語) 恩里克·維拉——瑪塔斯·远方(1)

諾沃尼古拉耶夫斯克[1],天上飄著雪花。地區律師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回家後正在書房摘手套,負責看管雙胞胎女兒的家庭女教師就跑來訴苦,歷數兩個小姑娘一下午的斑斑劣跡。一天行將結束,對於安德烈·彼得洛維奇·彼得瑞斯科夫來說,這是在極其惡劣的天氣中,在西伯利亞的極度嚴寒中,忙得焦頭爛額的一天。 …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36pm — No Comments

[羅馬尼亞] 盧西恩·丹·特奧多羅維奇: 尋鵝記(4)

 “那,要是他們找出是誰的話,那女的會怎樣?”

“嗯!”老吉卜賽人答道,揮了揮手。“嗯,”他又說,“我們有規矩。女人的老公會親手吊死她。”

“啊。”爺爺回道。

“不關我們的事。”老吉卜賽人說,然後把煙頭一扔,用破舊的鞋踩了踩。“不過,你最好等一會兒再帶鵝走。”

老吉卜賽人又嘬了嘬牙,點點頭。

“不知道為什麽他死活不說。畢竟不關我們的事,是吧?”…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03pm — No Comments

[羅馬尼亞] 盧西恩·丹·特奧多羅維奇: 尋鵝記(3)

木樁上的血跡還滲著新鮮的顏色,老吉卜賽人用手指了指血跡,印證著他說的話,我們順著他的手指看去。

“两隻嗎?”爺爺問,很吃驚。

“我確實不知道,真該死!”老吉卜賽人說,然後朝屋子望去,“真該擰斷他的脖子,真的!”然後,他對我們說:“事先我真不知道,乘務長先生。我老婆給我們做油炸肉和肉湯,還在竈上煮著呢,就是這樣。”

“但用了两隻?”爺爺又問了一遍,仍然很驚訝。

老吉卜賽人又揮了揮手。爺爺嘆了口氣。…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02pm — No Comments

[羅馬尼亞] 盧西恩·丹·特奧多羅維奇: 尋鵝記(2)

接著,爺爺敲了敲門,就是那扇只懸在一根鏈鎖上的門,當時,我想它一定會掉下來了。但它沒掉,門開了。門道裏站著一位吉卜賽人,戴著的帽沿底下溜出幾縷白發。他說:

“嗨……”

爺爺向他打招呼。

“您,洪福。”他說。

“啊,”吉卜賽人回道,“洪福洪福,乘務長先生!”

之後,他沒再說話,看著爺爺。這時,爺爺似乎有點局促,不知道怎麽開口。“有事?”吉卜賽人問。…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01pm — No Comments

[羅馬尼亞] 盧西恩·丹·特奧多羅維奇: 尋鵝記(1)

蔣文惠 譯…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凱特·肖班 葛林:一小時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馬拉德夫人的心臟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訊告訴她時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

是她的姐姐朱賽芬告訴她的,話都沒說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著。

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邊。正是他在報社收到了鐵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項中,布蘭特雷·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來了第二封電報,把情況弄確實了,然後才匆匆趕來報告噩耗,以顯示他是一個多麽關心人、能夠體貼入微的朋友。

要是別的婦女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是手足無措,無法接受現實。她可不是這樣。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懷里,放聲大哭起來。當哀傷的風暴逐漸減弱時,她獨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著她。…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October 25, 2018 at 9:08pm — No Comments

邪眼 The Evil Eye (下)

“給他拿個桶來。”老波塔皮哈說,“你看不到嗎,小東西不舒服,他要吐了。”

瓦列爾卡媽媽的兩腳沈重踏向門廊後又返回。木桶猛地撞在床邊地板上。

“嘿,”波塔皮哈說,“我家也有個一樣的。我敢說是阿爾喬姆做的。”

“我不知道。”瓦列爾卡的媽媽回答,又坐到了凳子上。

她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是彼得卡把這只桶拖過來的,在他和瓦列爾卡認真考慮潛入前線的時候。不過他們沒有成功。他們等天氣變暖等得太久了。他們那時還不知道,阿塔馬諾夫卡變暖要比德國晚很多。…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October 25, 2018 at 9:06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7)

采訪者:盡管小說這種樣式不適合你,你卻很欣賞托馬斯曼,甚至寫了一首叫《魔山》的詩。

米沃什:當我還是一個學生時,我對《魔山》就有非常深刻的印象。里面有一個角色,納夫塔,他是一個耶穌會會士、一個極權主義者、一個啟蒙運動的敵人。我著迷於他。我有很強的左翼極權主義傾向,我被納夫塔對啟蒙運動的懷疑吸引。雖然在今天,我可能會站在小說里納夫塔的對手登布里尼那一邊,後者代表了啟蒙運動的精神。但是,我關於人類的洞察,比登布里尼更為灰暗。…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57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6)

采訪者:在你題為《歌》的一首詩里,女人渴望沒有生銹的種子。你和薇依似乎都是意指聖馬克福音(the Gospel of Saint Mark)中的芥末種子。…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53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5)

采訪者:你自視為一個中介,卻是一個可疑的中介。這樣說,你的意思是什麽?你是何物的中介?

米沃什:回想起來,我認為我寫下的一切,都是被口授於我的東西,我只是一個工具。我不知道我是何物的一個中介。我寧願相信我是神的一個工具,但這樣說,是狂妄自大的。所以,不管它是什麽,我寧願稱它為“我的守護神”。我寫了一首新詩,描述這種關係:

 

我的守護神,請稍事休息,

我即將結帳,而我還有太多話說。…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51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4)

采訪者:你是怎麽碰巧接觸中國詩歌的?

米沃什:在華沙,我買了一本詩歌選集《中國笛音》,不是根據中文、而是根據法語翻譯的中國詩歌。它們提供了清晰的意象,特別是強烈的色彩,我可以將它們注入到一個黑暗的、被納粹占領的黑色和紅色的世界。從那時起,這兩種顏色、黑色和紅色的組合,對我來說一直就是不祥的。



采訪者:哪些亞洲詩人最引起你的興趣?…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51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3)

采訪者:你和他見面的情況怎樣?…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44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2)

采訪者:當你在立陶宛時,是何種文學塑造了你的想像力?

米沃什:請想象一個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沒有電影的世界。那就是歐洲一個偏僻地方我的童年。那時書籍的影響遠遠大於現在,我從祖父的圖書館獲益良多,那里主要是一些十九世紀的書。唯一的地圖冊是過時的,非洲中部有很大一個白點。時間的神秘不是由馬塞爾•普魯斯特向我透露的,而是由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像費尼莫爾•庫珀這樣的作者,適合兒童閱讀的刪節本和一些混亂的版本,當時非常受歡迎。比如,史詩般的《獵鹿人》被壓縮成一卷。不過,它給我留下了巨大的印象,因為它是真正的故事,關於一個年輕獵人逐漸成熟,然後在他從東到西慢慢進行冒險的過程里,成為一個老人。他的悲劇在於,他是一個流放者,而他無法逃離文明。我也閱讀那些在美國從未聽說過的作者,如托馬斯•梅恩•里德…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42pm — No Comments

詩的藝術——米沃什訪談(1)

李以亮 譯



因為與周圍環境失去和諧的聯系,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家的感覺,因此,一個僑民、難民或移民——不管如何稱呼他,假設他是一名藝術家,要想他所身處的社會完全理解他,這是非常矛盾的。不僅如此,如果他要想表達現代人生存的處境,他必生活於某種流放狀態之中。——切斯瓦夫•米沃什,論流亡

 

雖然諾貝爾獎獲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認為自己是一個波蘭詩人,因為他以母語波蘭語寫作,但他並不是出生在波蘭,也有半個多世紀沒有生活在那里。盡管如此,這位“感性的神秘主義者”,他的詩卻被鐫刻在格丹斯克的紀念碑上,同時還被印在紐約城市交通運輸系統的海報上。…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October 25, 2018 at 8:42pm — No Comments

董艷·民族文化傳承對智力發展的影響(4)

三、想像力

想像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像是在記憶表象基礎上進行的。愛因斯坦曾指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3] (P68)…

Continue

Added by ucun estutum on October 25, 2018 at 5:55pm — No Comments

《陳東東詩選》煉丹者巷22號(5)

繼續夢遊?--為什麽要加上

猶疑不確定的手杖問號

--在手杖上,新的銘言

已經被刻寫,如一隻烏鴉

(錯誤的海東青)成年,換上了

新的更黑的羽毛。在飛翔這夢遊的

絕對形式裏,無所依托的翅膀掀動

表明一個歷程的烏有。那麽為什麽…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October 25, 2018 at 5:5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