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8)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第六章·週遊世界(5)

寫這本書的主要障礙來自羅莎琳德的保姆布谷。布谷和當時其他保姆的做法一樣,理所當然地不幹家務、不管做飯和洗衣服。她只是孩子的保姆;清掃幼兒室、洗小傢伙的衣服,僅僅如此。當然我也沒抱多大希望,自己妥善地安排日常生活。阿爾奇晚上才回家,羅莎琳德和布谷的午飯簡單好做。這位我上、下午都有時間安排兩三個小時的寫作。布谷和羅莎琳德去了公園或外出買東西。然而遇上陰雨天,他們呆在家裡,儘管告訴她我在工作,布谷可不大聽話。她常站在我寫作室的房門口,不斷自言自語,顯然在對羅莎琳德說什麼。

我和布谷在對待羅莎琳德的童年問題上意見一直不統一。我們買的是二手貨。那是輛尚好的童車,坐上很舒服;只是難以稱其為漂亮。我聽說童車也式樣翻新,每一兩年,廠家就推出一種外型不同的新式樣,很像今天的小汽車。…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November 2, 2018 at 9:49am — No Comments

黄永武·千里井不反唾

在古人的諺語裏,簡單的幾個字,往往有著深刻的經驗與無窮的智慧。像這句“千里井不反唾”的古諺,起先還弄不清它的含意,後來才明白,大意是說:一個要到千里之外去的人,對於曾經讓他喝過水的那口井,即使今後再也不需喝它的水了,也不該向那口舊井吐口水。

這句話教人感動之處;就是人總得在現實的利用之外,有一分懷舊的情意。這古諺用在前人的詩裏,大抵都用於離婚的夫妻,好像與“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用意相近,後曹植代人作的〈去婦〉詩;“千里不唾井,況乃昔所奉。”是說從前事奉過你的人,就像被飲過水的井一樣,不能因為你要遠行到千里之外去,就對舊井無所謂,鄙夷地反唾一口痰了。又像李白為平虜將軍妻做的詩:“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纏綿。”也說古人對供應飲水的井,飲過一瓢一勺,都有一分感恩的情,不肯隨便吐口水,更何況從前有過纏綿的歲月,如何能一筆勾銷,完全忘卻舊恩呢?…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November 2, 2018 at 9:18am — No Comments

徐子飛·要帳

儀征市解放路有家小店,門面不大,生意卻做得活。可最令小店老板頭痛的是顧客賒帳太多,據說,開店五年來,已累積有三千元欠帳未收回,光記帳的大本子就用了不下十本,欠帳者大多是同學、朋友、鄰居,一時無法開口要回。

老板乾著急,老板娘更急,吵著要老板上門去討。老板無奈,又怕丟了情面,就寫了份要帳通知貼在店門口,可幾個月過去了,非但無人還,而且越賒越多。沒辦法夫妻倆一合計,將欠帳者大名掛了出來,而且限定歸還日期,還特地說明如不還者定上門討債。這一來,賒帳的漸少,拖了很長時間的帳也慢慢收回了。

為什麽?其中並無奧妙,那牌子上的大名全是假的,從此再熟悉的老朋友也不敢欠帳了。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 2018 at 9:56pm — No Comments

北溟·微笑在瞬間

我曾一直以為自己是個不怕孤獨而且還樂於享受孤獨的人。孤獨時,自己的心就像大海、像草原,任思想、任想象、任各種各樣的情感遊弋、馳騁。我不喜歡交際,也害怕交際,寧願封閉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一方孤獨。但是,那次在南行列車上,我發現了一個陌生的自我——一個希望走出孤獨的自我,而且還是那麽強烈。

大年三十,我乘上了南去的列車,換了票,找到鋪位。草草地安頓一下,就躺下了。

悠悠一覺醒來,天尚未晚,我略略掃視一下車廂中我住的這個單元,連我在內只有兩位旅客。那一位臥在我對面的鋪位上,用毛毯蒙著頭,很委屈地蜷縮著。我暗自慶幸運氣不佳的不只我一個,朝里一側身,繼續睡覺養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 2018 at 9:56pm — No Comments

曾曉文·網人

柳明不知不覺中迷上了電子網。雖然課業緊張,但他每天都要在網上泡兩三個。網中內容五花八門,深沈的,膚淺的,高雅的,低俗的,不一而足。在柳明看來,這一切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宣泄,對政治、經濟、文化、精神,甚至生理許多方面的壓抑的宣泄。讀網上文字,就仿佛和形形色色的人物交談。柳明平素很少有機會和周圍人接觸,在他留學的城市里中國人不多。網上的中國人住在世界各個角落:中國、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但柳明覺得自己和其他網人天涯咫尺,只需敲幾下鍵盤就可以觸到他們的手,甚至靈魂。這種難以言喻的接觸讓他陶醉。

那天晚上他讀到了一篇散文,是一位網名為晴玫的小姐寫的,題目是《送我一枝紅玫瑰吧》。…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 2018 at 9:54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後望書》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下)

還是回到高程上來。

水利部黃河規劃委員會呈送毛澤東等領導的《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本身就是一個高壩方案。中國是一個崇尚“高”的民族。從提高認識、提高覺悟,到居高臨下等等。高總比低好,特別是“高度”被泛政治化的時候。單一的線性的思維,使人容易忽略低層的權利與科學基礎的真實。

三門峽大壩是按照360米的高壩設計建築的大庫容——潼關、蒲州、朝邑、陜州這些古城將沈沒到水庫底。水來了、水來了,黃河水將進入關中平原,大片平原將淪為澤國。

在許多科技人文知識或缺的專家,都以“又紅又專”的身份出現的時候,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先生孤獨地走在黃河岸邊,他感慨:…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November 1, 2018 at 5:56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生的定義》3

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對於世界的結束持從容的態度,以及馬克思主義者的如不完成歷史過程就以為毫無意義的緊迫態度,埃利亞德圍繞著這兩種態度,對於人類滅亡的可能性保持了距離,表示了相對的看法。但是,埃利亞德在這里把博物學家巴貝利恩的看法,重疊在和他本身最接近的"神秘家們"的思想,特別是他的"宇宙意識"上了。在這上面,作為人類存在的"不可能被破壞"的"顯示",表示了強烈的同感。把這個作為表明生活於核時代的埃利亞德的內在希求來理解,倒是很自然的。如果面向人類存在的"不可能被破壞"的"顯示",由於人的思想觀念加強和增大,終於度過核危機,那麼埃利亞德大概就不會談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的"最後的審判",或者經過混沌延緩再生的到來吧。應該說,只有度過今天的核危機以及熱核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滅亡這種混沌,他的走上再生的思想才有了方向,這對於曾經看到埃利亞德著作各種各樣細節上無不對核危機予以評論的我來說,我的意見是有根據的。…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November 1, 2018 at 4:32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生的定義》2

雖然我尊重埃利亞德的比較宗教史的分析,但是,對於馬克思主義者關於今天的看法和作用,我還另有感想,所以,對於埃利亞德以這一部分為中心的話,總感到一股早被拋棄的犬儒主義味道。不過,埃利亞德始終是一位從正面注視著核武器,認為它是毀滅人類的,並且絲毫不懈地思考這個問題的人,這倒是毫無疑義的。翌年1月間,看到他的下述敘述:

"馬克思主義者和唯物論者對歷史的解釋,可以說是人類的'最後的審判'。審判,即滅亡的危險。準確地說,史前期人類幾乎就要滅亡了。或者說今天人類就被核武器滅亡。/唯物論者或馬克思主義者所思考的,意味著人類對原初的神所賦予的任務已經不存任何希望。結果是使人類消滅。然而這種誘惑及其危險之存在未必是毫無意義的。人類懷著被消滅之勢迫在眉睫的自覺活著,對於人類來說,甚至是件好事。恐怖等於參加某一團體舉行儀式時的痛苦。…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November 1, 2018 at 4:31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生的定義》1

一、"親切"的定義

我現在正準備在世田谷市民大學講演的講演稿。主辦單位指定的講演內容是這樣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開的全北海道殘疾兒童福利大會上講的話繼續講下去。上次大會的講演記錄,業已以"為了和不可能'親切'相待的人鬥爭下去"為題出版發行了。於是我就把該文章重新讀了一遍,考慮如何接著往下講。(該文載《核之大火與"人的"呼聲》一書,巖波書店出版。)

正如"殘疾兒和我"這一恰如其分的副標題所示,我在有殘疾兒的父母們面前,講了自己和生下來就頭部缺損的兒子共同生活的經驗。而且,我談的問題重點在於,眼前似乎即將面臨破壞整個世界的核威脅時代之下,同殘疾兒共同生活的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November 1, 2018 at 4:31pm — No Comments

心岱·訪三毛、寫三毛(3)

“慘不忍睹!”

對於自己早期的東西,每一位寫作者都會感到它的不成熟。但那是一種必然的過程,“是的,如果沒有那過程,就寫不出今天的東西。現在我變得這樣的平淡,甚至連情感都看不出來。很多人都說我在技巧方面需要加強,要寫出我的情緒,我的心境,而我現在已經是那樣平淡的人,我的情緒,我的心境就像白開水一樣,為什麽要特別在作品中告訴人家我的情緒就是這樣。撒哈拉沙漠完全是寫我自己,一個如此平淡的我。”…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1, 2018 at 4:14pm — No Comments

心岱·訪三毛、寫三毛(2)

三毛 

我在門外喊,立刻門被拔開了,沒來得及互望,我們的手就交握一起。這一刻的等待或說應該追溯到更早更早;某一日的午睡,我躺在床上讀報,在睡前,我喜歡有音樂和小說。這天,我展閱的是聯副上一篇——《荒山之夜》。作者三毛的作品,我已經很熟悉,她敘述的故事很吸引人,仿佛仙人掌花,給我一種迷幻的誘惑,我很少去分析它是真是假。若我把它當成一篇作品來讀時,我被其中潔凈如清流的文字感動;若…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1, 2018 at 4:13pm — No Comments

心岱·訪三毛、寫三毛(1)

外邊的雨猛敲起玻璃窗,像個粗魯的訪客,誰也不知道它為什麽突然闖了進來,那樣氣急敗壞的吼叫;我先被趕進計程車里,然後避到一幢大樓。這幢大樓矗立在城市的一隅,跟其他的大廈相同,也瀕臨車群川流的街道,但因為獨具了另種氣勢和風格,總讓我感覺它是貼在宇宙頸間的一塊琥珀,閃閃射出尊貴的華光。當人們仰視它的時候,卻又能嗅到泥土般親切的氣息。…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1, 2018 at 4:10pm — No Comments

桂文亞·三毛——異鄉的賭徒(下)

美國一年,父母最關心的是她的婚姻——有不少博士找她,但是,她堅持要嫁一個自己所愛的人。

她回家了,在文化學院、政工幹校和家專教了兩年書,她又想飛了,離開家,繼續流浪——短短十年,遍歷大半個地球,甚至東德、波蘭、南斯拉夫、捷克、丹麥都去過了。不過,她說:“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喜歡旅遊的人,因為很累,我不愛‘景’,我愛‘人’,這是真的。”

悲天憫人的情懷,這正是她一系列撒哈拉故事里最吸引人的特色。

“年齡愈大,我愈能同情別人的苦痛,而我的同情不是施捨,施捨就成了同情的罪。”…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1, 2018 at 4:05pm — No Comments

桂文亞·三毛——異鄉的賭徒(中)

沙漠給了她答案。定下來後,幾乎拋棄了過去的一切。她開始對四鄰產生關切:“以前的好奇還是有距離的。好奇的時候,我對他們的無知完全沒有同情心,甚至覺得很好,希望永遠繼續下去,因為對一個觀光客來說,愈原始愈有‘看’的價值。但是,後來他們打成一片,他們怎麽吃,我就怎麽吃,他們怎麽住,我就怎麽住。”

不會再把鄰人送來的駱駝肉偷偷開車到老遠扔掉了,對於風俗習慣,也不再是一種好奇的觀察。

“我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個性里逐漸摻雜他們的個性。不能理喻的習俗成為自然的事,甚至改善他們的原始也是不必要的。”

在她眼里,他們是很幸福的一群人。…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1, 2018 at 4:05pm — No Comments

桂文亞·三毛——異鄉的賭徒(上)

她赤足盤坐在小房間的地毯上。

淺棕色臉龐垂著兩根麻花辮,閃動一雙大黑眼。“我的寫作,完全是遊於藝。是玩,就是玩,寫完了,我的事情也了結了。我從沒想到會有這麽多的讀者,也很少想到稿費,但是,文章登出來,看排版鉛字,是一種快樂。”三毛,異鄉的流浪者,仆仆風塵地回來了。

這晚,她穿著白色麻紗綴花上衣,藍色牛仔褲,手腕上套著一對凹凸雕刻的銀鐲,比起照片,本人更顯得慧黠、靈秀。…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November 1, 2018 at 4:05pm — No Comments

福克納·公道(6)

祖父又在喊我了,這一次我馬上站了起來。夕陽西下,已經落到桃園背後了。當時我才十二歲,似乎覺得這個故事朦朦朧朧,沒頭沒腦,無根無由。但我聽從了祖父的喊聲,這倒不是因為厭煩山姆·法澤斯的嘮嘮叨叨,而是以孩提的率直本能,對不甚了了的事情一避了之;我們以孩提的天賦對祖父言聽計從,並非出於怕他煩躁或者申斥,而是因為我們都相信他素行俠義,都相信他那逐漸蘇醒的生命是由一幅又一幅壯麗的(也許稍嫌誇張)圖景組成的。

他們都在車上等我了。我一上車,轅馬立即起步,它們也急於回廄了。凱蒂釣到一條小魚,大如馬鈴薯片,卻—直濕到腰部。馬車行駛著,轅馬已經撒腿飛奔了。經過斯托克斯先生的廚房時,我們聞到一股烹調火腿的香味,那香味一直把我們送到莊園大門。我們轉上回家的大路時已近日落,不復嗅到火腿香味。“你和山姆談些什麽啊?”祖父問道。…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November 1, 2018 at 3:19pm — No Comments

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零錢的邏輯(下)

概括一下就是兩高一低:份兒錢高、油價高、收入低。司機說:“每個出租公司都不一樣,我的份兒錢一天140元,還得交油費,一天的純收入大概就是100元吧。”他認為,此收入太低,每頓要吃一碗面條6元,還抽煙。自己一天最起碼也得消費20元,一個月就600元,月薪是3000元,占五分之一,一年中無休息日,一天開16個小時。要交房租,女兒上大學,一個月給600元。…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November 1, 2018 at 9:15am — No Comments

戴寧加:一個包廂服務員的報復

一個小時前剛剛抵達此城的我遇見的頭一位就問我:“您有票嗎?”

“票?什麽票?”

“今晚將有引起轟動的首場演出。”

“是部新劇目?”

“首次上演,劇作者是位英國人。一部空前絕後、驚險絕倫的偵探劇,劇中許多角色都由名演員擔任。首場票幾星期以前早就被搶購一空了。”

“劇名叫什麽?”

“《公園街謀殺案》。”…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November 1, 2018 at 9:12am — No Comments

Amaris 夕陽下的新加坡河

提起新加坡,就不得不講到它的代表性建築物——“魚尾獅”,這也是“獅城”這一稱呼的由來。而這座雄偉的建築正是佇立在新加坡河上的,新加坡河的浩瀚映襯著魚尾獅的雄偉,在陽光的照耀下,兩者交相輝映,共同構成獅城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初到新加坡不久,我們幾個小留學生乘坐一艘鐵皮老駁船去感受了新加坡河,領略了“獅城”的美麗。…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November 1, 2018 at 12:10am — No Comments

蘇杭·十日香港(遊玩篇)

在香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地鐵。



我和太太從飛機降落的赤臘角機場,乘坐機場地鐵快線,途經青衣、九龍,到香港站下車,再作一次短程換站,就可抵達我們居住的友人的公寓 –上環一帶。



香港的機場快線,號稱世界少數的幾個之一,有行李箱置放處,座位寬敞舒服,沿途還可以欣賞香港的海岸線,和鱗次櫛比的高樓景觀,全程不到三十分鐘。





由於我們這次來香港,打算住十天,所以時間充足。…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November 1, 2018 at 12:08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