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5)

欣賞德勒茲的“生成論”(1)

本文作者:霍森布魯斯老爺

珍藏自:豆瓣…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00pm — No Comments

蒙田随筆《論恐懼》(6)

死神在哪里等待我們,是很難確定的,我們要隨時隨地恭候它的光臨。對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對自由的熟思。誰學會了死亡,誰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靈,就能無視一切束縛和強制。誰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件壞事,誰就能泰然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事。馬其頓國王被保爾·埃米爾俘獲,這位可憐的國王差人求埃米爾不要把他當戰利品帶回去,後者回答說;“叫他向自己求情吧。” 

其實,任何事情,如若造化不幫忙的話,手段再高明,本領再高強,也是寸步難行的。我這人本性並不憂郁,但酷愛胡思亂想,想得最多的,莫過於死亡了,即使在我生活最放蕩的時期,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5, 2019 at 5:28pm — No Comments

蒙田随筆《論恐懼》(5)

死亡有多少突然襲擊的方式? 

危險時刻存在, 

凡人防不勝防。——賀拉斯 

 

且不談發燒和胸膜炎引起的死亡。誰能想到,布列塔尼的一位公爵會被人群擠死? 這事發生在我的鄰居克雷芒五世教皇進入里昂時。你沒看見我們的一個國王在比武時被殺死嗎? 他的一位祖宗不是被一頭豬撞死的嗎?…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5, 2019 at 5:27pm — No Comments

蒙田随筆《論恐懼》(4)

因此,所有的規則都在蔑視死亡上面相遇匯合。盡管這些規則一致地引導我們不怕痛苦、貧窮和人類其他一切不幸,但這同不怕死不是一回事。痛苦之類的不幸不是必然的(大部分人一生不用受苦,還有些人無病無痛,音樂大師色諾菲呂斯活了一百零六歲,卻從沒有生過病);實在不行,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可以一死了之,這樣一切煩惱便可結束。但死亡卻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每個人都被推向同一個地方。 

我們的命運在骨灰甕中躁動,…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5, 2019 at 5:25pm — No Comments

蒙田随筆《論恐懼》(3)

有的人死得英勇和幸運,他們正行進在人生旅程上,年富力強,官運亨通,但他們卻用轟轟烈烈的死斬斷了這一切,以致我覺得,他們的雄圖大略與他們的生命中止相比要遜色得多。他們未去就到達了想去的地方,要比他們憧景的更偉大更光榮。他們的死使他們得到了一生夢寐以求的威信和聲譽。 

在評價別人的一生時,我總要看他們是如何死的。如有人研究我的一生,大多會說我有好的終結,也就是死得安詳,不引人注目。 

 

探究哲理就是學習死亡…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5, 2019 at 5:23pm — No Comments

蒙田随筆《論恐懼》(2)

幸福要等死後方可定論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
 

在他生前和葬禮前, 

無人有權說他幸福。——賀拉斯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5, 2019 at 5:21pm — No Comments

蒙田随筆《論恐懼》(1)

我心驚肉跳,毛骨悚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維吉爾 



我不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是研究人類本性的學者,對於人為什麽恐懼所知甚微。然而這確是一種奇怪的情感。照醫生的說法,沒有任何情感會比恐懼更使我們手足無措。確實,我見過許多人因恐懼而喪魂落魄,連最沈得住氣的人,恐懼起來也會心慌意亂。我這裏不談凡夫俗子,他們時而害怕老祖宗裹著白屍布從墳塋中走出來,時而擔心撞見魑魅魍魎。按說士兵膽子是最大的,但是,他們不也常常由於恐懼而把羊群當作胸甲騎兵,把蘆葦和竹子當成執矛騎士,把朋友當成敵人,把白十字架當成紅十字架嗎?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5, 2019 at 5:20pm — No Comments

塞繆爾·麥科德·克羅瑟斯: 人人想當別人

人生許多微不足道的煩躁都是由於人人想當別人的自然慾望所導致的,它使社會不能完美地組織起來,不能讓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各就其位。想當別人的慾望常常引導我們去做一些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自己分內的事。我們的天賦與才能常常超出我們自己行業與職務的狹小範圍。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才過其位,大材小用,因而無時無刻不在做著那種空頭理論家們所謂的「額外工作」。

一個態度認真的女傭人不會滿足於只幹幾件指定的差事。她身上還有沒用完的精力。她的志向是做一名家庭改革方面的專家。於是她來到徒有其名的主人的書桌前,在那上面進行一番徹底改革。

按照她的整潔觀念,所有文件都重新進行了歸置。當那位可憐的主人回來後,發現為他所熟悉的雜亂無章已經變成面目可憎的整潔時,他簡直成了一個反動分子。…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February 5, 2019 at 5:00pm — No Comments

(法)博納富瓦·井

當水桶向井里垂落,

傳來楝樹碰撞墻壁之聲,

這井是大地的明星

——黃昏獨來的星,

它是一點黎明之火

正期待著牧人和畜群的光臨。

然而井底之水永遠是封閉的,

水面上加蓋著天星的金印,…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4:57pm — No Comments

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時間跨度

休伯特送給查爾斯和艾琳一個可愛的嬰兒作為聖誕禮物。這是個男嬰,名字叫保羅。多年無子的查爾斯和艾琳真是喜出望外。他們圍在小床邊看著保羅,怎麼看都看不夠。孩子長得很漂亮,黑黑的頭發,黑黑的眼睛。查爾斯和艾琳問休伯特孩子是從哪兒弄來的?休伯特說是從河岸那邊弄來的。他的回答令查爾斯和艾琳困惑不解。他們三人喝著香甜的熱酒。保羅從小床上看著他們。看到查爾斯和艾琳這樣高興,休伯特也非常快活。他們又多喝了幾杯。

埃里克出世了。

休伯特和艾琳暗有私情。他們感到關鍵是不能讓查爾斯知道。為這,他們特意買了張床,安置在查爾斯、艾琳和保羅的住處附近的另一所房子里。新床不大,但很舒適。保羅若有所思地注視著休伯特和艾琳。他們這段婚外情持續了十二年,而且非常成功。…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5, 2019 at 4:14pm — No Comments

徐 賁:讓公民交談代替群眾吶喊

社會學家莫斯科維奇(S. Moscovici)在《群氓的時代》中把“交談”稱為民眾的鎮靜劑,早在20世紀初,社會學家塔德(Gabriel Tarde)就發現,每一種形式的交流都有與其對應的社會群體,並形成某種“意見領袖”。在出現大眾傳媒之前,演說是一種面對眾多“聽眾”的直接說話,演說的話語力量使得演說者成為意見領袖。後來,有了報紙,報紙是對無數的“公眾”說話,也有了不同的意見領袖,那就是時論評論員。

塔德還發現,人們交談時采用的身體姿勢反映了他們談話的語調和內容。說話者坐著進行的交談是分量最重和最嚴肅的。而當他們的姿勢十分放鬆的時候,如羅馬人在環繞餐桌三面的躺椅(triclinia)上懶洋洋地躺著進行交談,交流似乎是最有效的,這種交談非常流暢也非常從容。希臘人喜歡走來走去地交談,這有利於他們敏捷而活躍的思維。…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February 5, 2019 at 4:13pm — No Comments

陳之藩《旅美小卷》惆悵的夕陽

我最愛聽京戲,如姐更是個戲迷,她常來信抱怨說:連一個長班唱戲的都沒有了。唱的人們想振作一番,愛的人們也想振作一番,似乎全無濟於事。我看到這種消息比任何事全不高興。去紐約中國城,忽然聽到余叔巖的唱片,竟至泫然而涕。

我回信給她說,挽救京戲,恐是不太有希望的事。因為它不能離時代而生存,它必受時代的影響。不僅京戲是如此,在美國也有同類的情形。比如,最近美國第一個大馬戲團即散班了。原因很簡單,競爭不過電視與電影。

我記得小時候讀馬克吐溫的書,知道這位不世出的奇才,幼時的唯一誌願是當馬戲團的大力士。可見馬戲團在當年對美國人的影響,在生活中竟占一多麽重要的部分。而現在的美國孩提,似乎均崇拜電視與電影上的人物,對馬戲幾乎不知為何物了。…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February 5, 2019 at 4:12pm — No Comments

哈茲米格·科西彥:洪席耶與「智識平等」(下)

另一方面,「政治」指的則是「治安」的爭議性階段(或狀態)。當那些「無分者」(with no part)——那些未被納入社會秩序的人——活躍於歷史舞臺之時,這種挑戰就會產生。這種闖入被洪席耶命名為「無分之分」——換句話說,這種闖入者是那些在最初的統計中沒有組分的人。「無分之分」在本質上是空的,因為那些無分者確實沒有任何組分。隨著歷史情境的變化,它充滿了政治性的內容。「無分之分」的出現是一種以「幽靈的」形式銘刻於每一「治安」運行之中的潛能。關於這種潛能,洪席耶指出,它就是政治本身。那些「無分者」提出的原則聲稱,他們的存在是平等的,他們借此反對自身作為受害者的「錯誤/過失」。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出,對洪席耶而言,政治與平等完全是同一個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3:06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山谷里的晚霞

這是納爾遜島上的一個山坡,眼前是向西伸展的寬闊的谷地,谷地上布滿水塘和苔蘚。我踏上谷地,獨自漫無目的地走了起來。

一個平坡,松軟的地是碎石和泥土。在這一帶,碎石還在分化,泥土剛剛形成,兩者的界限往往難以劃清。就在這個平坡上,豎著一組神秘的石頭,方正的大石塊整齊地堆砌成兩截城墻,酷似長城的遺跡。當然,不可能有人類來這里修築長城。那麽,這長城必定是外星人的作品了,或者,是上帝的作品。

我朝西走了很久,越過兩個湖泊,湖泊的邊緣是沼澤,每一腳踩下去都不知深淺,仿佛隨時會被吞沒。真正是萬籟俱寂,杳無人煙,只聽見我自己的喘息,長統靴踩進和拔出稀泥的擦破音,還有頭頂成群緊追不舍的燕鷗的尖叫聲。我心里有點兒怯,但仍硬著頭皮朝前走。終於,西海岸已近在眼前,看見了大海和海上的礁石,我便返回了。…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February 5, 2019 at 3:06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珍趣篇》新時代(下)

如果你是第一位,那你就屬於已經滅絕的部落中活著的一員,這些部落住洞穴,穿獸皮;如果你是第二位,那你就是一個民族的先鋒,同黎明一起走向公正與明智的白晝。

是一位精於研究的作家,昂首直視我們頭頂上的東西,可頭腦中的東西卻匍匐於已逝往昔的深淵中;在那裏一代又一代的人拋下了他們的破衣爛衫,丟棄了對他們不再有益的東西?還是一種清純的思想,探索著自己大洋的邊緣,以便知道其益和其害,從而付出畢生精力,去建設有益的,摧毀有害的?

如果你是第一位,那你就是低能、殘缺、愚鈍、浮飾;如果你是第二位,那你就是饑餓者的麵包,焦渴者的水。…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February 5, 2019 at 3:05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章 荷(上)

荷葉密密地覆蓋了水面。它們交疊著,錯落著,被陽光所照亮:鮮明,潔凈,馨香。在這個日益被汙染的世界,喚醒腦海中那些美麗。

今年的天氣總歸是奇怪的。雨水說來就來,從不經醞釀與鋪墊。而且,總是很暴烈地來。緊接著,不經過渡就是一個大晴天,氣溫扶搖直上,酷熱難當。天氣預報把這叫做極端天氣。好像天上的雨師雷神差不多都成了奉行極端主義的恐怖分子了。

8月1日那天,中午出門還想著要不要穿雙防雨的鞋和防雨的外套,不想三四點鐘時走到街上,空中陰雲瞬間蹤跡全無,艷陽當頂。天氣預報次日是一個晴天,再次日,暴烈的雨水又要回來。就想該趁明天的晴朗去看看荷花了。暴雨傾盆的時候,我就有些憂心,妖嬈的荷花如何經得住這般如鞭雨線的抽打。天老爺再極端幾回,今年的荷花怕就看不成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February 5, 2019 at 3:02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鳶尾(下)

四月,蝴蝶花開始雕謝的時候,另一種叫做黃花鳶尾的鳶尾,長在水中的鳶尾就要登場了。在住家小區的二號門前,夾著通道的兩個小池里,馬蹄蓮和黃花鳶尾一起開放了。馬蹄蓮那麽純凈的白色映照得鳶尾的花色更加明艷。每天出門,我都要停下腳步看一看它。

如果願意細細觀察,鳶尾的花朵確實長得很有意思。一眼看去,似乎都是六枚“花瓣”,殊不知鳶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外圍的那三瓣乃是保護花蕾的萼片,只是由於這三枚瓣狀萼片長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亂真,令人難於辨認。但細看之下,會發現,這六枚“花瓣”其實分成兩層,下面的一層三片單色,沒有斑紋。而上面的三片才是真正的花瓣,中央都有漂亮的斑紋。更奇妙的是,鳶尾從花芯深處伸展出來與花k基色相同三枚雌蕊也長成長舌狀的花瓣模樣,只是質地更厚實而又嬌嫩。我看外國關於觀花的書上,除了照相機的微距鏡頭,總還建議你帶上一柄放大鏡,這樣可以細細觀賞與由衷贊嘆花朵這種特殊構造的美妙天成。…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February 5, 2019 at 2:57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鳶尾(上)

三月的開頭,還不是鶯尾花的月份,怛確實有幾叢劍形的碧綠葉片在樹蔭下捧出了白色中透著青碧的花朵。

該說說草本的花了。

回顧寫成都時令及花開的文字,發現,竟然一直說著木本的花。但在我們四周,更多的花卻是草本,開在林下或林緣的草地,或者就自己一株草也可以獨自圓滿的地方。草本的花更普遍,更強健,隨處點染著我們置身其中的環境。它們不要觀賞樹那麽寬大的地方,修枝剪葉,那麽精心的侍弄,小小一粒種子,哪怕落在人行道的磚縫里,只要有點泥土,有點水分,就能抽枝展葉,只要目中無草的人不去踐踏,就會綻蕾開花。…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February 5, 2019 at 2:57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丁香(下)

再後來,好多很好描寫了成都的詩文都是外來人的杜甫們所寫下的了,成都太休閑,不要說修都江郾這等大事,連寫詩這樣不太勞力費神的事,都要外地人代勞了。

以上,是我說丁香順便想到的,對成都努力讓自己符合休閑城市這個定位時,關於文化方面一點借古喻今的意見。

既然說了意見,索性順便再說一點,這是有關這個城市的園林設計與道路街巷的植物布局。…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February 5, 2019 at 2:5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