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一篇189X年2月10日
①此文獻給若望·施倫貝格。若望·施倫貝格,紀德的文友,創建《新法蘭西雜誌》的合作者。
189X年2月10日
大雪連下三天未停,封住了道路,無法去R村了,打破我十五年來的習慣:每月去兩次主持彌撒。拉布雷維訥村的小教堂,今天上午只聚了三十來名信徒。
大雪封路,閑賦在家,何不回顧一下,談一談我收養熱特律德姑娘的由來。…
Continue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February 7, 2019 at 10:19pm — No Comments
序言·紀德是個不可替代的榜樣(下)
《帕呂德》就是他在生活和思想發生劇變的這一時期寫出來的。這是一本既迷人又奇特的書,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娜塔麗·薩洛特、克洛德·西蒙,以及羅蘭·巴特,都把《帕呂德》視為現代派文學的開山之作,預告了五十年後興起的“懷疑時代”和“反小說時期”。貫穿全書的獨特的幽默,暗諷當時的生活百態和文壇現象。那片沼澤地象征他的家庭,也直指當時的社會。遵循傳統道德的世人,偽造生活還以“完人”自居,演繹著最荒謬的悲劇。當時活躍在文壇的兩大流派,象征主義詩人如馬拉美等,完全“背向生活”,而天主教派作家,又以一種宗教的情緒憎恨人生,更多的無聊文人則身負使命,極為掩飾生活。總之,在紀德看來,恪守既定人生準則的世人,無不生活在虛假之中。…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February 7, 2019 at 10:15pm — No Comments
序言·紀德是個不可替代的榜樣(上)
在二十世紀法國作家中,若論哪一位最活躍,最獨特,最重要,最喜歡颠覆,最愛惹是生非,最複雜,最多變,從而也最難捉摸,那麼幾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紀德莫屬。紀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構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現代的迷宮。這座迷宮迷惑了多少評論家,甚至迷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長達三十餘年。…
Continue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February 7, 2019 at 10:15pm — No Comments
從出現保險櫃的那一天開始,就多用黑色。不管是公司中的大型保險櫃,還是影視劇中出現的巨型保險櫃,大多是黑色的。我們常見的財會人員保管的保險櫃也是深深的墨綠色。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防止被盜,保險櫃都設計為無法輕易破壞的構造,還必須盡可能地加大它的重量,使之無法輕易搬動。然而,為保險櫃增加物理重量是有極限的,於是便給它塗上了讓人心理上感覺沈重的深色,使人產生無法搬動的感覺。白色和黑色在心理上可以產生接近兩倍的重量差,因而使用黑色可以大大增加保險櫃的心理重量,從而有效防止被盜的發生。
為什麼包裝紙箱多為淺褐色?…
Added by Zenkov on February 7, 2019 at 6:58pm — No Comments
英國佬冷眼旁觀我們爭辯重英文輕中文的問題,一定笑痛了肚皮。 …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February 6, 2019 at 1:04pm — No Comments
靜宜女子大學的同學,要我送一句話給“靜宜女孩”,登在她們刊物上,我想沒有比靜與宜二字更恰當了,於是我寫:“文學藝術以靜為妙境,生活處世以宜為準則”,我又想,這句話也可以送給全國的朋友,所以再將它作一番詮釋。
文學藝術所追求的“靜”境是怎樣的呢?
譬如畫一幅觀音大士像,畫得像神仙,就嫌縹緲而帶英雄氣;畫得像美女,就嫌輕佻而帶脂粉氣;畫得太福德相,就嫌引人生庇佑的貪念;畫出男身而長鬍鬚,可能威猛,就嫌不慈悲;畫成千手千眼,手中各執一物,就嫌具象雜沓而太熱鬧,給人怪而紛紜的印象。畫觀音像的高手,要讓紫竹林中、白蓮臺上,一片靜氣肅然,令人一見就自覺蝸角蠅頭,忙得好俗!於是萬念俱淡,五體投地,真心裸露,不敢隱藏,這才是靜的妙境!…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February 6, 2019 at 1:01pm — No Comments
漂過河床,拂過軒窗,飛過幽谷,舒卷長天,
轉眼間展示了它鋪天蓋地的瑰麗氣概,
傾倒,雨的爪子在玻璃窗上亂抓著,
仿佛虛無在給人世簽字畫押。
在我的冬夢里,
閃電的火焰點燃了陳年的種子,
在這千補萬納的大地閃出生命的綠焰,…
ContinueAdded by 文學 庫 on February 6, 2019 at 1:00pm — No Comments
就在同時,她說:「我們該下去了。我感覺他們都在看我們。」她掙脫開我的胳膊。我輕聲說道:「趕快回去睡覺。考試時也要想著我有多愛你。」
走回我們的桌上時,我髮現那裡只剩下板著臉爭吵著說話的貝玲和奧斯曼了。貝玲問道:「你還好嗎?」
「我很好。」我朝雜亂的桌子和那些空椅子看了一眼。
「茜貝爾不跳舞了,凱南先生領她去了薩特沙特員工們的那張桌子,他們大概在玩什麼遊戲。」…
Continue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February 6, 2019 at 1:00pm — No Comments
仿佛是一夜之間,肉骨茶便在上海流行起來。不但東南亞特色餐廳在做,很多傳統的中餐廳也賣起了肉骨茶。
肉骨茶是馬來西亞的特色,作為馬來西亞特色美食的肉骨茶其實是華人發明的。很早以前,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山上做苦工,由於食物不足,他們便打野豬果腹。吃的時候,他們把豬肉切成大塊加上香料和中藥煮,慢慢地就形成了今天的肉骨茶。肉骨茶其實並不是茶,只不過,按照傳統的習慣,很多人在吃它的時候配上一杯茶水去油膩,所以有了這樣的稱呼。…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59pm — No Comments
這幾年來,自己因為不能應時豹變,順合潮流的結果,所以弄得失去了職業,失去了朋友親人,失去了一切的一切,只成了孤零丁的一個,落在時代的後面浮沈著。人家要我沒落,但肉體卻仍舊在維持著它的舊日的作用,不肯好好兒的消亡下去。人家勸我自殺,但窮得連買一點藥買一支手槍的餘裕都沒有,而墜落頹廢的我的意志也連豎直耳朵,聽一聽人家的勸告的毅力都決拿不起來。在這無可奈何的楚歌聲裏,自然而然,我便成了一個與豬狗一樣的一點兒自決心責任心也沒有的行屍走肉了,對這一個行屍,人家還在說是什麽“運命論者”。
運命論者也好,頹廢墮落也沒有法子,可是像豬一樣的這一塊走肉中間,有時候還不能完全把知覺感情等稍為高尚一點的感覺殺死,於是突然之間,就同癲癇病者的發作一樣,亦有一種很深沈很悲痛的孤寂之感襲上身來。…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59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5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56pm — No Comments
經過一個時期的策劃後,羅芳伯所率領的一批人馬決定遷移到一個新地點,也就是遷移到三發區東萬律大埔客生息的山心金湖。首先,羅氏的部眾攻擊這個社區。大埔客墾殖民的領袖張亞才率領部屬,逃往他處。羅芳伯遂成為山心金湖區的新領袖。透過賢明的施政和待人以善,他把未逃走的大埔客墾殖民爭取過來。於是,這個新村落開
始築起護墻,興建店鋪,房舍和公司辦事處。這個大埔客和嘉應州客聯合組成的新社區,繼而開辟山林,挖掘水井,發展礦業。由於這些新墾殖民遠離一切外來控制,他們自然而然地便建立起本身的政治機構。他們在羅芳伯的英明領導下,把政治機構建立在原本存在的群體組織上。不到四年, 羅芳伯因協助三發蘇丹敉平叛亂而名聲大噪,加上他深得民心,終於成為西婆羅洲的公認領袖。…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55pm — No Comments
離復活節假期還有半個月,全宿舍正為期中考念得昏天暗地,這宿舍是一年交一次成績單的。不及格下學年馬上搬出去,再瀟灑的女孩在這時候也神氣不起來了。早也唸,晚也唸,個個面帶愁容,又抱怨自己不該天天散步會男朋友,弄得臨時抱佛腳。那幾天,整個一幢房子都是靜悄悄的,晚上圖書室客滿,再沒有人彈吉他,也沒有人在客廳放唱片跳舞了。吃飯見面時就是一副憂憂愁愁的樣子,三句不離考試,空氣無形中被弄得緊張得要命,時間又過得慢,怎麽催急它也不過去,真是一段不快樂的日子。…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19pm — No Comments
回拘留所的路上,我默默的看著窗外。瑪麗亞說:“你好像比下午還要悲傷,真是個怪人,給你走了你反而不笑不鬧了。”
我說:“我太累了。”
回到拘留所,大家圍上來問,我笑笑說:“去西班牙,不送回香港了。”看見他們又羨慕又難過的樣子,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我希望大家都能出去。
勞瑞對我說:“快去梳梳頭,我送你去機場。”我說:“坐警車?”他說:“不是的,計程車已經來了,我帶你去看英國的黃昏,快點。”…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15pm — No Comments
一九六七年六月在《幼獅文藝》發表的短篇《安東尼·我的安東尼》,敘述一個女孩(以“我”為第一人稱,也可能指自己。)離鄉背井生活在異地中,對一隻小鳥“安東尼”所產生的感情。
從筆勢看來,《安東尼·我的安東足》仍然是“感情用筆”的;然後,《惑》中的激烈,《極樂鳥》中的孤憤,及《月河》、《異鄉之戀》中若干不實虛幻的色彩,淡漠了,給人一種逐漸真實感人的力量。
在可能同一時間內發表的《一個星期一的早晨》,是我認為手頭收集她早期文章中最好的一篇。
這篇文章以清新的美感來描述一個炎夏的林中午日,與朋友舊地重遊。…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01pm — No Comments
固然三毛近年來一系列撒哈拉的故事很受各方矚目、議論,但也正如她母親所說:像捧明星一樣,並不是好現象。
默默一旁欣賞她,若欣賞自由翺翺的雲雀,是一種適宜的欣賞態度。三毛在家信里如是表白:鋒芒如果太露,便可能停筆,一年,或許十年……微雨的早晨,叩訪她父母臺北南京東路寓所。
小型方正的客廳里,一組深色沙發井然對放,鋪在正中的幾何形圖案地毯,潔凈,略呈黯淡。靠墻一箱熱帶魚,浮沈吸吐,遠遠望去,橙紅的斑點,穿梭如流星。
曾和三毛的雙親聚會過,很為他倆的淳厚正直留下印象——自然,也附加一份對三毛的關懷。此番訪晤,是情誼的交流與分享一位母親的驕傲、欣慰。…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February 6, 2019 at 12:01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與瓜達西(以下簡稱「德-瓜」)挪用一植物學的專有名詞–「塊莖」–來闡明其以域外來做異質連結與多樣性的連結概念。此一概念所直指的敵人,便是「樹」。
例如在《聖經》中,樹便是一顆智慧之樹,並能分辨善與惡的樹。笛卡兒在其<《哲學方法》前言信>(Lettre-préface aux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指出,「所有哲學猶如是一顆樹,其根是形而上學,其樹幹是物理學(physique),其分枝便是樹幹不同學科/科學(sciences)的延伸。」[1]。
在<《形而上學是什麼?》導言>[2]中,海德格也承襲如此的哲學/形上學傳統,認為:「存有之真理就可以說是基礎…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10:15pm — No Comments
三、生成女性 (becoming-woman)
德勒茲的思想對女性主義理論一直具有強勁的影響。德勒茲和加塔利把生成女性置於一個特殊的位置,甚至認為一切生成皆始於生成女性。之所以不提出“生成男性” (becoming-man)的問題,是因為男性本質上是多數族的,是歷史文化的主體,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德勒茲從抨擊男性——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多元論出發,認為這種多元文化主義是限定性的,因為雖然表面上這種觀念常常設想我們應當允許不同文化的差異,但是在深層次上,卻預設了某種標準:大家都是男性大家庭的成員,遵循的是西方文化的基準。其他文化惟一需要的是認同於“我們”(註: Claire Colebrook,Gilles…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33pm — No Comments
二、“生成動物”與卡夫卡
德勒茲和加塔利曾合撰文學研究專著《卡夫卡:走向少數族文學》。他們認為,卡夫卡的作品是迥異於西方思想樹狀傳統模式的“塊莖或洞穴”,是非中心、迂回曲折的生長的蟹狀草,具有平原上鼠穴或獸徑式的複雜多變的逃逸線。卡夫卡作為“少數族文學”的喜劇性代表作家,表現出一種全新的文學與文化模式。
在德勒茲和加塔利看來,生成觀念在文學領域集中表現在“少數族文學”和“生成動物”(becoming…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31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