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芳一雙手觸地,深深地行了一禮,以示答謝。一個女侍牽著他的手,帶他走到門口,再由那個武士將他送回寺院的走廊上。兩人相互道別分手。
芳一回到寺裡時,天已大亮,但誰也沒注意到他。因為住持自己回來得也很晚,以為芳一自去睡了。
對於昨晚發生的奇事,芳一未向任何人說起。白天,他稍事休息;到了子夜,那武士如約前來,引領他來到貴客雲集的府邸彈唱平家曲。和上回一樣,芳一的獻藝再次博得了齊聲讚嘆。
…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0:31pm — No Comments
不久,武士停住腳步,芳一仔細聆聽左右,感覺好像是到了一扇大門前。他有點奇怪:方圓百里,除了阿彌陀寺正門外,怎會另有如此巨大的門呢?真是蹊蹺。
「開門!」武士喊道。跟著傳來了門閂拉開的聲音。武士牽著芳一走進門裡,穿過寬闊的庭院,好像又在某個門口停了下來。武士大聲喊道:
「裡面的人,還不快點出來迎接?我把芳一帶來了!」
…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0:29pm — No Comments
耳なし芳一 【注一】
距今七百多年前,在下關海峽的壇之浦海灣,平家一族與源氏一族之間長期的爭鬥【注二】,終於畫上了句號。平家在這最後的決戰中全軍覆沒,幼帝安德天皇與平家滿門俱喪生於此役。此後的七百餘年間,平家的怨靈就一直在壇之浦及附近的海邊徘徊遊蕩……我在另一篇作品裡【注三】講過,在那裡有一種奇怪的蟹,它們被稱為「平家蟹」,背上可以看到酷似人臉的花紋。傳說這些就是平家武士的亡魂所變。 …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0:26pm — No Comments
接上一篇:櫻花之美與妖異之魅──小泉八雲和他的《怪談》(上)
自從大洪水以來便被分隔在兩個世界裡的東西方,由於地理上的隔絕造成了文化上的隔膜,單從物質層面進行溝通,想要相互深入瞭解,基本是不可能的。西方人真想瞭解東方,第一必須懷有客觀的無利害衝突的心態;第二必須具備詩人般的同情之心。要不然,單從物質方面是不能抓住東方人的心的。歷來到過東方的諸多西洋觀察家中,能真正做到同東方文明水乳交融的,只有小泉八雲等寥寥數人。
受了東方民族與宗教充滿魅力的文化影響,小泉八雲從民俗與情感方面入手,去解釋、透視日本人的靈魂。當時的日本正大踏步地走在全盤西化的路上,全民沉迷於物…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0:00pm — 1 Comment
一、小泉八雲這個人
今天,在中國提起小泉八雲 (日名:Koizumi Yakumo, 1850-1904) 這個名字,有不少人可能會感到陌生。這位與馬克‧吐溫、契訶夫、左拉、莫泊桑等大文豪身處同一時代的作家,身後卻略顯寂寥。然而,小泉八雲之於日本民間文學的光大、之於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卻有著了不起的貢獻與成就。
小泉八雲,愛爾蘭裔希臘人,本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一八五○年生於希臘的聖毛拉島…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0:00pm — 5 Comments
131年來,老茶莊的血脈並沒有斷。這並不只體現在吳裕泰百年未變的主號1928上,更多是完整將百年吳裕泰沈澱的精華——產地的專一、窨制工藝的傳承、對質量的嚴苛毫無保留地繼承。
花茶,又名熏花茶、窨花茶、香片,是中國特有的茶類。其中,茉莉花茶是綠茶經多次用茉莉鮮花窨制加工而成的,茶味與花香巧妙的融合,構成了茉莉花茶特有的品質。 …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14, 2019 at 7:08pm — No Comments
1887年,吳裕泰誕生於北京北新橋大街一個門洞里。在一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吳裕泰見證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也展現著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的歷程、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印記。1995年,國內貿易部授予其『中華老字號』稱號。2011年,其『自采,自窨,自拼』的茉莉花茶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茶和茉莉花都產自中國南方,但飲用茉莉花茶卻一直是老北京人的最愛。史書曾記載:“上品飲茶,極品飲花。”“以花入茶”早在明清年間就已流行。作為131年歷史的茶業老字號,主打茉莉花茶的吳裕泰成功把握住了幾次發展機遇,從茶棧、茶莊到公私合營、股份制改革並逐漸走向“互聯網+”。維護老字號聲譽的同時,吳裕泰也為老國企在迎接時代挑戰的過程中獲得發展與新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14, 2019 at 7:07pm — No Comments
2018年8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培養急需緊缺人才”,其中就包括“超前培養和儲備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相關人才”。“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重大倡議,人才關乎事業成敗,如何培養會講中國故事、“一帶一路”故事的文化傳播專門人才,目前也已引起中國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視。…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February 14, 2019 at 6:00pm — No Comments
許多時候,我們早已不去回想,當每一個人來到地球上時,只是一個赤裸的嬰兒,除了軀體和靈魂,上蒼沒有讓人類帶來什麼身外之物。
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來的樣子,空空如也。這只是樣子而已。事實上,死去的人,在世上總也留下了一些東西,有形的,無形的,充斥著這本來已是擁擠的空間。
曾幾何時,我們不再是嬰兒,那份記憶也遙遠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們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圍已引出了多少牽絆,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帶不去的東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們,日子便不完整。
許多人說,身體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間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4, 2019 at 4:57pm — No Comments
你翻閱他的人生履歷,追尋著他的足跡,感受著他的喜怒哀樂,並為著他的開心而開心,為著他的憂郁而憂郁。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你讀他的文字,欣賞著他的才氣,喜歡聽他的言談歡笑,喜歡貼近他的感覺,甚至為著他願意與你說話,而欣喜異常。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你對自己說你是願意做他的新娘的,願意與他攜手百年,願意為他置一處溫暖的家,讓他從此不再漂泊,願意為他生兒育女共享天倫。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4, 2019 at 4:55pm — No Comments
哈佛醫學院精神科教授瑞鐵寫了一本《大腦使用手冊》,書中說:"面對像大腦這般複雜的系統,真的一切取決我們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麽搞懂自己的大腦顯得那麽重要。我們有自由意誌,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會影響後來發生的每件事。大腦以幾乎無法預測的方式發展。基因盡管重要,卻不是決定性的。我們施予大腦什麽樣的運動、怎麽睡、吃什麽,選擇怎樣的朋友與活動,可能具有和基因一樣大的力量改變我們生命軌跡。"
原來我們還得像接觸精密高科技電子產品一樣,仔細學習如何使用自己的大腦。
類似像這樣的訊息、類似瑞鐵寫的這種書在美國熱門流行得很。因為阿茲海默症嚴重威脅著美國人的生活。…
Continue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February 14, 2019 at 3:16pm — No Comments
大馬入境旅遊業公會署理會長梁偉虹指出,初步估計今年春節來馬旅遊的中國遊客從去年的18萬至20萬人減少至15萬至16萬人,少了約20%。
她對星洲日報說,根據旅遊業者的資料,今年春節到我國旅遊的中國遊客旅行團減少40%左右,根據航班減少等資料,估計自由行的中國遊客也減少10至25%。
中出境人數比往年增
她說,雖然整體上春節來馬的中國遊客減少,但是前往沙巴的中國遊客還是保持人數,畢竟海島是中國遊客的首選。…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2:29am — No Comments
埃及鰻魚花園旅行社負責人黎曦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一艘掛著五星紅旗的觀光帆船正行駛在水面寬闊的尼羅河上。照片很容易讓人感受到埃及對中國遊客的熱情與期待。
埃及等中東國家的旅遊旺季本是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初的聖誕和新年假期。近幾年來,隨著來埃及的中國遊客數量不斷增長,中國的春節和國慶長假也漸漸帶旺埃及的旅遊市場,使之出現淡季不淡的現象。…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February 14, 2019 at 12:02am — No Comments
這天是感恩節,我一直讀經書到淩晨,心里想念一個人,他曾是上帝派來引我走過地獄之途的,他對我說:“你想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是怎麼長起來的?”
我一直以為你是聽得見我的聲音的,你並沒有離開。
每年年末之時,我把房間里的所有燈全熄滅,不點蠟燭,黑得像躺在厚繭里,讓我感覺全身放鬆。就兩分鐘,兩分鐘就好。不必說什麼說,該說的已經說的,不該說的說之無益。…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1:27pm — No Comments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 換今生匆匆一瞥。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我也解釋不好。但只覺得此段話與《金剛經》里的內容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許就會心領神會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語言、文字又何嘗不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0:49pm — No Comments
我一九七○年從大學畢業,愛好文藝和寫作,自知沒有什麼謀生本領,卻又不得不進入社會謀生,先是教了一年歷史,然後進報館當翻譯,後來又當過編輯、美術編輯,期間也與友人創辦文學和綜合刊物,義務當雜誌文藝版的編輯,並且在報刊上寫專欄,出於工作的需要,出於私人的愛好,都有不少鍛練寫作的機會。一九七○年至七八年是我生活中最不安定的時刻,但也是我開始有機會試寫創作、評論、翻譯,全心投入寫作的日子。
我當時在報上寫了很長時間的專欄,七○年代的風氣還好,遇上當編輯的長輩劉以鬯先生也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寫什麼都可以,所以在寫生活小品、文藝評論之餘,也作了不少素描和人物速寫,後來也為雜誌寫過報導,多半不是工作任務,而是出於自己的愛好。我當時初學寫作,也想好好了解我生活其間的社會、四周不同背景的人物,為將來寫小說作準備。…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美麗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3, 2019 at 9:17pm — No Comments
我弟弟來巴黎看我,家楷托他帶來大大小小十來條精致的小魚,由琺瑯和金絲鑲嵌而成,搖頭擺尾,若不是重了點兒,放在水中多半能遊走。這是他太太開的工廠生產的。
七十年代初,我通過中學同學認識大中。他在中專教書,口才好,喜歡抽雪茄,滿肚子學問隨煙霧沈浮。他是天生的文學評論家,可惜那年頭無書可評,只好就湊合著把他精心裁剪過的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理論外衣套在樣板戲《海港》和電影《春苗》身上。誰知道連這類文章也和地下文學同命運,無處發表,還得掖著藏著。…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4pm — No Comments
有個最好的朋友,最近來信報告他的近況:“我最近改了職業,在一個幼稚園當事務,其實是看房子。我很欣賞這個職業,可以有些空閑,多唸些書,等於留學。近來作了一篇論文,是在美國哲學評論上發表的,寄上一份,請多指正。”我在燈下很快的讀了他的這篇論文,使我想起許多往事。
在臺北住了四五年,交到的談書的朋友只這麽一位。他總是陰天下雨前後,騎了一輛除了鈴不會響,各種零件全響的自行車,到我的小屋來聊天。照例是他坐在沙發上,我躺在床上;我是亂說,他是不亂聽,但總是忘了已到深夜,我們依然在談。吃飯的時候,我們就坐下來吃,主人都吃完了半小時,這位客人依然吃不完,如姐的解釋是他吃的慢;但他自己的思考比較週密,他總是補充說,除了吃的慢以外,也是吃的多。…
Continue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February 12, 2019 at 5:2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