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4)

丁威仁《不存在的幽靈文類~「散文詩」定義再商榷》(上)

關於「散文詩」的定義與書寫,從文本到理論的形成,在戰後的台灣已經有長時間的發展,許多詩人與學者對於「散文詩」這個概念,無論贊同或反對,都留下了許多看法,以下先列出重要者:

 

(一)余光中:「他缺乏兩者的美德,卻兼具兩者的弱點。往往,他沒有詩的緊湊和散文的從容,卻留下前者的空洞與後者的鬆散。」 

(二)紀弦:「至於被稱為散文詩的⋯⋯本質上把它看作介乎詩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則不可。……如果它的本質是詩,就叫它歸隊於詩;如果它的本質是散文,就叫它歸隊於散文。」…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11:55pm — No Comments

張昕宇《侶行~愛到極致,行到極端》(10)第三章·核輻射禁區:鬼城切爾諾貝利

30公里,死寂的綠色叢林

防護服、面具、蓋革計數器……此行我們的行李,比去索馬里還要誇張。看不見的殺傷,防不勝防。

我們做了最好的準備,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烏克蘭大使館沒有設絆子,歡迎光臨。但是沒有政府的官方批條,我們進不去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遺址。最後聯系上了烏克蘭緊急情況部,費了不少勁兒,終於得到了准許。

 …

Continue

Added by KyrGyz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54pm — No Comments

李孟潮·哪咤鬧海”與中國人的俄狄浦斯情結(13)

3.總結和討論

分析“哪咤鬧海”的目的,是為了探尋中國人俄狄浦斯情結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有必要從紛亂的材料中跳出來,總結一下提出的假設,並和類似研究作比較:



第一個假設是中國人的幼年關係中母親的重要作用。
這影響到中國人各期的發展都延長。這一點有些學者也有類似的看法,曾文星總結提出,[24]中國人的心理發展過程有這些特點:“口欲期”延長,“性蕾期”繼續享受“小孩”階段,“潛伏期”社會要求的突然增加,“潛伏期”和“青春期”的階段都較長,緩慢進入“生殖期”。徐靜也指出:…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35pm — No Comments

李孟潮·哪咤鬧海”與中國人的俄狄浦斯情結(12)

《淮南子·地形訓》:“正土之氣,禦乎埃天。埃天五百歲生缺,缺五百歲生黃埃,黃埃五百歲生黃澒,黃澒五百歲生黃金,黃金千歲生黃龍,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之埃,上為黃雲。陰陽相迫為雷,激揚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黃海。“龍的變化性體現在本身是千變萬化的,並無固定模式,固定形態、固定形象。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龍概括為“八能”;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能潛能飛。對龍的變易無窮的本質特征,講得最透底、最充分的首推晚年孔子《易傳》,特別是新發現的帛書易傳。在帛書易傳《二三子》的一開頭,孔夫子一連三次講了“龍大矣”,作為龍德的顯著特征,實質上是逐層深入地闡發了“龍變易無窮”的基本觀念。二是六位時成,待機而動。中國的“龍之易”有二重性:龍既是變易無窮的,又有變化有道的;龍的變化之道與時機、機遇是緊密聯系的。…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34pm — No Comments

黃澤全《深度文化旅遊城市》非斯

摩洛哥歷史名都非斯,位於國境北部,座落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上,西距首都拉巴特190公里,居東、西、北部地區交通要衝,為摩洛哥國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被視為伊斯蘭教聖地之一。…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33pm — No Comments

張昕宇《侶行~愛到極致,行到極端》(9)第三章·核輻射禁區:鬼城切爾諾貝利

這次沒等一個星期,當晚就給我回了電話,去。他老婆已經懷上了,不用擔心五年生育計劃,還挺支持他,男人嘛,就應該走出去。

曾喬那邊費了點勁兒。他人老實,話少,聽父母的。為這事我們跑了很多次他家,跟他父母一塊兒吃飯、聊天,讓二老覺得我們這幫朋友靠譜。終於,他們點了頭。

我、梁紅、魏凱、曾喬。“四人幫”又組齊了,去切爾諾貝利。

地方太特殊,功課要做足。

 …

Continue

Added by KyrGyz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33pm — No Comments

馮夢龍《情史》惠士玄妻

惠士玄病得很厲害,他的妻子王氏說:“我聽說有病的人,其糞便若是苦味,那就要痊愈了。”於是王氏竟嚐了惠士玄的糞便,是甜的,王氏的臉色難看,越發擔憂。 

一天,惠士玄囑咐王氏說:“我的病不見好轉,恐怕是快不行了。我死後,你要好好照料前妾所生的那個兒子,等到他稍微長大點時,你就再改嫁吧。”王氏難過地說:“你怎麽能說這種話呢?千萬別這樣講。” …

Continue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29pm — No Comments

商禽《工具》

詩大序上說: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我想,這該是在討論詩的本質和創作過程,而不是解釋詩的內容是什麼的問題。

照古人的解釋,志是志向,是懷抱。詩便成了「述懷」、「載道」的工具了。

不僅古人,今人也一直以爲詩,乃至所有的文學都是一種工具。

我不喜歡做工具的工具。

如果「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是講詩的創作過程,那麼「志」便是「意象」是 「心象」了。

「詩」便是把「意象」繪出。

——摘錄自《商禽‧世紀詩選》(爾雅,2000)…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27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43)

原始裝潢所受的原始文化的影響,是不難認識的;但是原始裝潢對於文化的影響,卻不容易鑒定。我們所涉及的,顯然只是裝潢——就是裝潢藝術——所表演的機能;因了裝潢之美的意義在狩獵民族差不多是次要的,所以我們預期它的作用也是不重要的。



有人會在起頭時假定,用具的裝潢和身體的裝飾一樣,在社會生活中是具有引誘和拒絕的意義的。或者一個澳洲求婚者的武器上的裝潢,對於他的意中人或意中人的家長的決定允諾與否上,不是完全沒有影響的。然而用我們文明人的習慣來推斷原始人的情形,總似乎稍嫌武斷。



求婚者的“內在的質地,”在澳洲和歐洲大概是一樣不注意的;但是我們知道,澳洲人的選擇較注重人品,而產業卻比較的被看作無關緊要。至於說原始裝潢是為了社會地位的分別則更加沒有什麼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25pm — No Comments

尤金《迷失的雨季》古姿綽約的薩瓦多

非常非常喜歡巴西那古裡古氣、充滿了典雅風味的大城薩瓦多(Salvador)。

薩瓦多是巴西的古都,十六世紀為葡萄牙人所建,曾一度是巴西的政治、文化與經濟中心。近年來,隨著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和巴西利亞的先後開發,薩瓦多曾享有的崇高地位,可說已「一落千丈」了,但也因為這樣,它沒有受到現代文明過分的「侵襲」,依然保持著昔日綽約的古老魅力。

走在這個黑人土著占了總人口四分之三的古城裡,處處可以看到黑人婦女頭頂重物,在路上健步如飛的有趣景象;而許多雕工精細的建築物,也大方得體地顯現了雅致的古風。一切的一切,都使你恍若走進了一幅年代湮遠的古畫裡……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23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臉譜(下)

不要以為一個人只有一張臉。女人不必說,常常“上帝給她一張臉,她自己另造一張。”不塗脂粉的男人的臉,也有“卷簾”一格,外面擺著一副面孔,在適當的時候呱嗒一聲如簾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傑克博士與海德先生”(Dr Jckyll and Mr Hyde)那不是寓言。誤入仕途的人往往養成這一套本領。對下司道貌岸然,或是面部無表情,像一張白紙似的,使你無從觀色,莫測高深,或是面皮繃得像一張皮鼓,臉拉得驢般長,使你在他面前覺得矮好幾尺!但是他一旦見到上司,驢臉得立刻縮短,再往癟里一縮,馬上變成柿餅臉,堆下笑容,直線條全彎成曲線條,如果見到更高的上司,連笑容都凝結得堆不下來,未開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陣,臉上作出十足的誠惶誠恐之狀。簾子臉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對於某一種人是少不得的。…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22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臉譜(上)

我要說的臉譜不是舊劇里的所謂“整臉”“碎臉”“三塊瓦”之類,也不是麻衣相法里所謂觀人八法“威、厚、清、古、孤、薄、惡、俗”之類。我要談的臉譜乃是每天都要映入我們眼簾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臉。舊戲臉譜和麻衣相法的臉譜,那乃是一些聰明人從無數活人臉中歸納出來的幾個類型公式,都是第二手的資料,可以不管。…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22pm — No Comments

亞瑟·蘭波散文詩《彩畫集》の 序詩

過去,如果我記得不錯,我的生活曾經是一場盛大飲宴,筵席上所有的心都自行敞開,醇酒湧流無盡。

一天夜里,我把“美”抱來坐在我的膝上。——後來我發現她苦澀慘怛。——我對她又恨恨地辱罵。

我把自己武裝起來,反對正義。

我逃走了。女巫,災難,仇恨,啊,我的珍奇財富都交托給你們!



我把人類全部希望在我思想里活活悶死。像猛獸撲食,我在狂喜中把它狠狠勒死。…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5:19pm — No Comments

帕爾·拉格克維斯特詩選《小小的手》

小小的手,不屬於我的小小的手,

你在這茫茫人世間屬於誰?

我在黑暗中找到你。你不屬於我。

可我聽到有人在哭泣。

哪兒是你的眼睛,你的胸脯?

誰在黑暗中嗚咽?

小小的手,別哭!我用溫暖撫愛你。

你在黑暗中並不孤單。…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September 17, 2020 at 4:53pm — No Comments

阿萊桑德雷詩選《歌唱吧,鳥兒》

獻給瑪麗亞·特蕾莎·普里埃特

 

鳥兒啊,你純潔的雙翼的愛撫

拂不掉我憂傷的回憶。

你純潔胸膛里的顫音

抒發了嘴唇的多麼清晰的激情!

為我歌唱吧,閃爍的鳥兒,

你們在燃燒的森林里召來歡樂,…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6, 2020 at 11:25pm — No Comments

黃月琴·像征資源“褶皺”與“遊牧”的新聞專業主義:一種德勒茲主義的進路(10)

新聞專業主義對於中國當下的意義,在於它回應了新聞業矛盾、分裂、充滿對峙、“捕獲”(capture)和“逃逸”(flight)而又實驗不輟的現實,它是一個“鮮活存在本質上又總在消失之中”的否思的情感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雷蒙·威廉斯,2003)。在某個細微之處,某個缺口,行動者尋找逃逸的路線和創造自由空間   的可能。因此,不論面對什麽困境,新聞專業主義會尋找自己的出口和逃逸線。中國新聞專業主義面臨權威像征體系、市場績效以及其他投機意識的對峙和挑戰, 但如巴赫金所強調的那樣,所有的思想意識在本質上都是對話性的,意識的對峙並不尋求透過辯證的發展得到解決,或融合為統一的精神,而是沒有終結的、也不可能完成的過程,它只可能不斷生成。福柯提出的關於社會權力關系的拓撲學…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15,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26)

後來我寫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沒有提到那隻眼睛。然而,文章里的每句話都是從獨裁者的那隻眼睛里生發出來的:

 

藍眼睛的小姑娘,這麽一大早你皺著眉頭走在瀝青路上,你要去哪。這麽多年來總是穿過那個黑的公園。你說夏天來了,可是之前根本沒想到過夏天。現在你覺得秋天怎麽樣呢,好像這個城市不是由石頭構成的,好像城市里的每一片葉子都枯黃了。你朋友們的頭髮里藏著影子,他們看到你多麽的悲傷,他們習慣了你這樣,也學會了忍受你這樣。你就是你。不論人們談到什麽,就算人們談論你走丟了也好,人們能做些什麽呢。當酒杯中的恐懼能夠抵禦恐懼,而瓶子越來越空的時候,這還有什麽用呢。當笑聲回蕩,當他們捧腹大笑,當他們笑到發狂,這有什麽用呢。我們尚且年輕。 …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5, 2020 at 10:12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25)

照片同樣也是鏡子。在照片上的我們的面孔,很少與我們想要的效果相同。我們好像都受了驚被嚇走了。臉上的每一個部分都保持了原貌。可整體來看的時候,臉上的每個部分又都像臨時拼湊起來的。有著自己的面孔的照片仿佛一隻別人摁在自己臉上的手。有著自己面孔的照片好像在對我說,就像當我無意間把手伸向父親臉上的時候他說的話:“那是我的大限”。 

當我們在照片上看到別人的臉的時候,魔鬼也坐在鏡子里。我們越是分解那張臉,我們就越是滑向自己的臉,直到面頰顫動起來,直到我們不經意地開始提防自己。

 …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5,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24)

對我來說,那個村子就像關於那場戰爭的一宗,早已被束之高閣且無人問津的檔案。一個塵封已久的裝滿了當時的記憶的抽屜。 

就這樣,我突然站在了外面,想站在外面。我忍受不了這些人民的節日,忍受不了那些黑皮靴的光澤。也忍受不了村子街道上的進行曲。

 …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5, 2020 at 9:59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23)

那隻德意志蛙把每個大家庭都朝外地束在一起。在里面,通過各種聯系,暗湧著傷害、剝奪權利,還有細小的骯髒的報復和仇恨。那隻德意志蛙把親戚和鄰居都束縛在冰冷的附近,人們躲避和尋找著的附近。那隻德意志蛙把整個顫抖著的村子緊緊綁在一起。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相互交替著,從腦袋上方的多愁善感和憤憤不平構成的坡度上滋長著。 

那隻德意志蛙是我所認識的第一個獨裁者。在幼兒園,在學校里,它就已經開始從村子里向外乜視了。它的瞳孔從那里就轉向了那些還將保持一陣子抽象,但後來又變得具體的東西:那個種族中心主義的國家,無處不在的秘密警察,那個因為不在人的頭腦里而把每個人都變成自己的大怪物的“自覺意識”。於是欺騙的工作繼續完美地進行著,帶著表象的勞作。

 …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5, 2020 at 9:5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