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8)

楊振寧·讀書教學40年

啟蒙

今天我準備和大家談談我個人讀書、教學40年的經驗。我是1922年在安徽省合肥縣出生的。合肥那時候是一個很破舊的城市。我頭6年在合肥的生活,現在只依稀記得很少的一些情景。印象最深的是那時軍閥混戰,常常打到合肥來。我們經常要「跑反」,跑到鄉下或醫院裡去躲避。因為醫院是外國教會辦的,在那裡面比較保險。我印象中最深的第一個記憶,是3歲那年在一次「跑反」後回到「四古巷」家裡,在房子角落裡看到的一個子彈洞。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馬克思·波恩:原子時代的發展及其本質

本人應邀來講講原子時代,它的發展和本質。我不想有意把這個題目擴大,詳細去談物理上的發現和它們在技術目的和軍事目的上的應用,我寧願談談我對這些發現的歷史根源以及它們對人類命運的影響的看法。…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科學前沿的展望

●美國著名數學家、曾任美國總統科學顧問的烏拉姆博士認為:「將來影響地球上人類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的,主要是食物生產和更換的新途徑,它將比任何現在詞義上的政治-社會-經濟進展的影響都大得多」。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曾任美國物理學會主席的惠勒博士曾發問:「愛因斯坦逝世24年以來,我們取得了多少進步呢?」他還預言,今日物理學使我們面臨著兩個悻論的挑戰。 




●領導登月計劃的美國航天科學家馮·布勞恩預言:空間技術能為地球上的直接的永久的利益服務。他的預言,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正在一個接一個地實現。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8pm — No Comments

費曼·教授的尊嚴

費曼(1918——),美國物理學家。生於紐約。1939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1942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參與美國發展原子彈的工作。1945年至1951年在康奈爾大學任教。1951年起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他提出的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重大貢獻,與人同獲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量子電動力學》、《費曼物理學講義》等。

我相信,如果不是教書,我不會真正成功。因為,這樣,我在做某種事情,而又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進展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至少我存在著;至少我做了些事情;我已經做了某些貢獻。」——這僅是心理上的。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7pm — No Comments

赫胥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有關人類的許多問題之一,就是確定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和人類與宇宙間事物的關係,這個問題是其他一切問題的基礎,比其他問題更有趣味。我們人類的種族是從哪裡來的?我們人類制服自然和自然制服我們人類的力量範圍有多大?我們人類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又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經常出現在人們面前,並且給每個生長在世界上的人以無窮的興趣。我們當中的多數人,在尋求這些問題的新答案時遇到艱難和危險就退縮回來,而滿足於避開這些問題,或者使追究問題的精神窒息在受人推崇和可尊敬的傳統說法的鴨絨被下。但是,在每個時代總有一兩個堅持不懈的志士,具有天賦的創造能力,認定只有確實可靠的事實才能作為科學依據,或者厭惡那種純懷疑主義的論調,不願走他們前人和同時代人所走的舒適的老路,不顧一切荊棘和障礙,邁開大步走他們自己開拓的道路。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7pm — No Comments

漢南斯·阿爾文:現代科學背景下的太陽系

漢南斯·阿爾文(1908——),瑞典物理學家。生於烏普薩拉。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0年起任電學教授、電子學教授、等離子體物理學教授。1970年至1975年任科學與世界事務帕格沃什會議主席。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美國、瑞典、蘇聯等科學院院士。1970年以研究磁流體動力學理論方面的成果,與人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宇宙電動力學》等。…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5pm — No Comments

馮·卡門·展望未來

科學家預言未來是要冒風險的。因為預測往往會出差錯,出了差錯難免出乖露醜。從前,關於航空發展前景的一些預言,就不止一次出過洋相。比如1903年傑出的西蒙·紐康教授宣稱,除非再發現一條新自然法則,否則,沒有氣囊根本不可能飛行。然而時隔不久,萊特兄弟就駕駛有翼飛機進行了歷史性飛行。 

這次失言對紐康教授來說是夠難堪的,而5年之後,這位無所畏懼的教授看到早期飛行發展緩慢,再次斷言說,任何人都能下這樣的結論:將來乘飛機要像今天乘火車一樣普及只是一種夢想。很顯然,到過現代化機場的人都會對這個說法感到忍俊不住。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5pm — No Comments

馮·布勞恩:空間科學為人類服務

馮·布勞恩(1912——1977),美國航天科學家。生於德國。早年就讀於瑞士蘇黎世技術學校。1932年畢業於柏林工學院。1934年獲柏林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32年起在德國陸軍軍械部從事火箭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到美國陸軍裝備設計研究局工作。1950年到紅石兵工廠研製彈道導彈。1958年任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領導成員。1969年領導研製土星5號火箭,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著有《火星計劃》、《高層大氣物理學和醫學》等。

我們現在有證據說明:我們有能力把空間技術用來為地球上的直接的永久的利益服務——空間科學為地球、生態學和能源服務,如果你希望的話。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44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5)

(7)議會的名望崇拜

可以說,所有成功的煽動者,其演說的內容都不過是一些教學法式的常識和廢話、糊弄孩子頭腦的稀松平常的拉丁文化,即使在攻擊和辯護的時候,所采用的觀點也不過是些小學生的歪理。

它們的演講中沒有思想,也沒有措辭上令人愉快的變化,更沒有切中要害的譏諷,只有令我們生厭的瘋狂斷言。只要是稍微具備理性的人,在經歷過這樣一次毫無樂趣的閱讀之後,總是會不免長嘆一聲。

一個極端狹隘的頭腦,再加上堅定不移的強烈信念,是一個人獲得權力最基本的條件。一個人要想無視各種障礙,表現出極高的意誌力,就必須滿足這些最起碼的條件。因為群體本能地在精力旺盛、信仰堅定的人中間尋找自己的主子,他們永遠需要這樣的人物。…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7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3)

(3)議而不決的議會

議會之所以叫做議會,很大原因都是因為它只會展開議論,卻很難拿出一個決定。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早在16世紀就已經存在。在負責選舉教皇的紅衣主教團中,總是會爆發各種各樣的爭執,選舉教皇的工作也會因此而被無限期地拖延。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紅衣主教們隱沒在一個封閉的住處,他們不允許離開這裏,直到他們作出決定,甚至連窗戶都被封了起來,只允許食物進入秘密會議室。…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4)

(5)如何影響議會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名望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這不僅體現在它對群體的影響力方面。

它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不用費力就能夠得到,就像拿破侖一樣,總是能用自身的名望去壓制、去感染他人。當然,如果一個人不具備這樣的名望,它也可能在後天得到它,只是這個過程可能極短,也可能是一段遙遙無期的時間。

正因為如此,當一位領袖試圖對群體進行說服的時候,除了應用到他們的名望之外,還應當掌握一些我們多次提到過的因素。

領袖若想巧妙地利用這些手段,他必須做到對群體心理了然於胸,至少也要無意識地做到這一點。…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2)第3卷·第五章 議會

(1)沒有明智的議會

同前面的群體不同,議會是我們研究的第一個有名稱的異質性群體。

不過,這種區別也僅僅限於名稱而已。

盡管議會成員的選舉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各國之間也有所不同,不過,這些議會之間都有著十分相似的特征。在這種場合下,人們會感到種族的影響削弱了,因為各國的議會看上去都是一個樣子,不過這並不會妨礙他們的表現。.許多大不相同的國家,比如希臘、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美國,它們的議會在辯論和投票上卻表現出很大的相似性,使各自的政府面對著同樣的困難。…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5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1)

(8)民族精神的深層作用

說到底,廢除還是保留普選制度,對於一個民族來說,並沒有什麼要緊。

不論是限制群眾的選舉權,還是把選舉權不加甄別地廣播出去。

不論民眾的選舉權是在共和制下行使,還是在君主制下行使。

更不論是在法國,還是在德國,或者是在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選舉制度的效果都是一樣的。說一千道一萬,民眾的選舉結果,所要表達的只不過是一個民族潛意識的向往與需要。…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4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70)

(6)不可動搖的普選制度

我們看到了選民群體的弱點,也就知道了法國普選制度的荒唐之處,可以得到的結論是,該項制度和古羅馬的元老院毫無區別,甚至更像是雅典城的所謂共和,是由少數人主導,操縱大批民眾的制度。

然而話雖這樣說,我們卻必須要將普選制度保留下來,盡管我們知道它的機制如何,但出於一些實際的原因,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將它一筆勾銷。

事實上,我們是通過對群體心理的調查歸納出了這些原因,基於這些考慮,我要對它們做進一步的闡述。

毫無疑問,普選制度的弱點十分突出,因此我們很難對其視而不見。…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4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9)

(5)選民是被操縱的群體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們已經說過,當人們聚集成一個群體時,一種降低他們智力水平的機制就會發生作用。我們可以在很多的場合裏找到這方面的證明,比如說,1895年2月13日的《財報》上,就記載了一次學術集會的場景。

在那個晚上,隨著時間的流逝,喧囂聲有增無減,絕沒有哪個演講者能夠說上兩句話而不被人打斷。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這個角落或那個角落大叫大嚷,或者是一起齊聲叫喊。…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3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8)

(3)用言語控制選民

在以上提到的事例中,能夠看到我們前面討論過的所有說服的因素。

這樣一來,口號、詞語和套話自然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已經談到過這些東西神奇的控制力,群體會為它們如癡如狂,在下面的研究中,我們還會看到它們所發揮的作用。

一個明白如何利用這些說服手段的演說家,都會對這些東西大加利用,因為他能夠用刀劍和殺戮成就的事情,用這種辦法照樣可以辦得到。…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1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7)第3卷·第四章 選民群體

(1)選民群體的特征

有權選出某人擔任職務的集體,就叫選民群體。

選民群體的成員可以有著各種特點、各種職業、各種智力水平,因此說,它是一個典型的異質性群體。

盡管如此,但是由於他們的行為,僅限於一件規定得十分明確的事情,那就是在不同的候選人中做出選擇,因此,他們只具有前面說到過的少數特征。在群體所有的特征中,選民群體往往會表現出極少的推理能力。

同樣的,他們也沒有批判精神,容易輕信,容易發怒,而且頭腦極度簡單。…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1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6)

(5)掌控陪審團的秘訣

對於將要成為領袖的人,或者是一名律師,或者是即將登上法庭的人來說,我們將要說到的內容至關重要,因為它關系到你能否在與陪審團的較量中獲勝,能否將陪審團掌控於股掌之中,能否利用陪審團來實現自己的意願。

無論是這些人中的哪一種,想要做到對陪審團產生影響,秘訣就在於打動陪審團的感情。

正如對付一切群體一樣,施加影響並不需要做很多的論證,只需要采用十分幼稚的推理方式,佐以堅定無比的斷言就可以了。

一位因為在法庭上贏了官司而赫赫有名的英國律師,曾經就此總結出以下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笛卡爾·一個新世界的描述

笛卡爾(1596——1650),法國哲學家、科學家。生於都侖省拉愛城一個貴族家庭。1604年入耶穌會公學,接受傳統教育。1612年畢業後,廣泛研究法學、醫學、力學、數學、光學、氣象學等,接觸各方面學者。1618年參加軍隊,退伍後定居荷蘭,專門從事科學研究。他是西方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解析幾何的創始人。著有《幾何學》、《形而上學的沉思》、《哲學原理》、《論心靈的感情》等。

請你暫時讓自己的思想離開一會兒我們這個世界,去看看另外一個全新的世界;那個世界我將要讓它出現在那些想像的空間裡。哲學家們…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6,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65)

(3)陪審團最痛恨的人

我們知道,群體是極端感性的,和它一樣,陪審團也受著感情因素極其強烈的影響,很少會被證據所打動。鮮明的形象能夠對群體造成強烈的影響,因為一個鮮明的形象,總是能夠給群體以最大程度上的刺激,引發群體豐富的想象力,在頭腦中臆造出種種幻想的場景。

在一位出庭律師看來,這些陪審團成員從來見不得孤兒寡婦,也見不得有位母親用乳房餵孩子。而在刑事犯中流傳的經驗是,一個婦女只要裝出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就足以贏得陪審團的慈悲心腸。

事實上,陪審團受感情因素影響的方面還遠不止這些,對於自己可能成為受害者的罪行,陪審團通常毫不留情。…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6, 2017 at 11:2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