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烏秋&哥倫布的新大陸…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
來到青海湖邊的時候,起了風。猛見風從湖中刮來,在八月天裏竟寒冷得相當刺骨。隨著風,烏雲急急飛沖過來,一塊接著一塊壓下,終於按捺不住,立時灑下一場在當地不算小的驟雨。
就在雨中,我們眺望廣袤無垠的青海湖。…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29am — No Comments
不久前,騰訊網在正院會館舉辦了一場夏季思享會 ,而這次思享會的主題就是「大數據」。
有意思的是,這次關於大數據的分享會請到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學者和專家,是一場跨學科的思想碰撞。 在現場的我聽完了整場分享,有趣的觀點不少,還有一些觀點是目前中國關注大數據的人們不太提及的,非常思辨。 在這裡,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些來自思享會上的有趣觀點。
海量數據的應用正在改變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其不僅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 這時,海量數據應用帶來的訊息風暴不僅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生活,還可以逐漸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有人說大數據本身是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就是把「量化」這個概念推動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August 15, 2017 at 10:19am — No Comments
北卡羅來納大學聖殿山分校新聞與傳播學院
與馬裏蘭大學類似,北卡除了有一個綜合的“新聞與傳播學院”以外,還有一個專門的“傳播系”,獨立隸屬在人文學院下面。比較有影響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創立於1909年,現有50名專職教授,50名碩士研究生和40名博士研究生。著名的學者當中,包括現任<新聞與大眾傳播評論>的主編,Daniel Riffe教授;這份核心刊物,被美國的傳播學界公認為是最權威和有份量的學術季刊。另外,講席教授Donald Shaw也在這裏任教;1972年他與McCombs教授共同推出“議題設置”理論後,至今仍是新聞傳播學界最被關註的熱門理論,並開始成為社會常識性名詞,被各國新聞界和政界廣泛采用。
佛羅里達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10:14am — No Comments
每次回國講學或參加研討會,被學生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恐怕要算是關於美國新聞傳播學院的聲譽實力排行榜的了。隨著新聞媒體和傳播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內學子想去美國著名新聞傳播學府深造的意願越來越濃;可是,在申請本科或研究生院的時候,有關美國新聞傳播整體學科介紹比較的資料,卻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即便是在網上可以搜索到的一些零散信息,不是過時陳舊,張冠李戴,就是以偏概全,漏洞百出。
這似乎很奇怪--如今各種商業媒體、教育咨詢機構,都緊盯著高等教育產業這塊大蛋糕,變著花樣地評選推介各類大學、研究生院、師資力量、校園環境等等的排行榜。象美國著名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行榜,以及普林斯頓評論的年度大學排行,每年都隆重推出規則縝密,門類齊全,甚至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學科比較大全”。但是,就是在這些排行榜單裏面,仍然找不到“新聞傳播學科”的蹤跡。…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15, 2017 at 10:14am — No Comments
飄洋過海的種子
在亞馬孫流域野生的巴西三葉橡膠樹,現在已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及斯里蘭卡、印度等南亞國家實現了人工栽培,天然橡膠已成為東南亞諸國重要的出口物資。橡膠的種子富含油質和乳汁,在從巴西穿越大西洋的長途中將無法存活。那麽,三葉橡膠樹的種子如何從亞馬孫流域運到亞洲的呢?…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5,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編者按:“在埃斯梅拉達斯地方生長著一種被稱為‘赫維’(Heve)的樹木。在該樹幹的表皮上切一道口子,從切口處流出牛乳狀的白色液體,與空氣接觸後逐漸凝固且變成黑色……。瑪雅印第安人將從這種樹上采集的樹脂稱為‘卡烏秋’(Caoutchou),意為樹的眼淚。”這種會流淚的樹就是每個葉柄上長了三片小葉子的巴西三葉橡膠樹。三葉橡膠樹本來悄無聲息地深藏在南美巴西的密林,是法國人將它帶到了歐洲,從此,橡膠樹被推到了財富爭奪的前沿,進而改變了諸多國家的命運。
卡烏秋&哥倫布的新大陸…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5, 2017 at 9:57am — No Comments
推進“創意城市”,政府能夠有所為不?應該有所為不? “無為而治”…
Continue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4, 2017 at 9:21am — No Comments
批評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批評是把金針渡予人,把自己的理解介紹給讀者,去幫助讀者理解。讀者的閱讀經驗、期待視野各自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西方的解釋學(hermeneutics)自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macher,1768—1834)及狄爾泰(W.Dilthey,1833—1911)以降,都強調讀者不同的理解。何蘭(Norman N. Holland ,1927—)甚至認為:「意義無關乎文本,而是繫於讀者,解釋是讀者再創造的一種過程。」於是,問題來了,文學批評有句老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批評家的理解因此也就不可能讓每個讀者滿意,批評實際上成了另一種創作,於是我們有了批評的批評,使文學批評變成一種螺旋式的上升。…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5am — No Comments
在遠古年代,神秘的巴塔哥尼亞地區住著泰烏爾切和波亞斯兩個部落。
它們分別盤踞在這個地區,每個部落各有一部分人在瓦皮湖畔定居。
波亞斯部落的酋長有個女兒,名叫梅丹。她長得漂亮,品行又好。她父親把她許給了本部落的一個小夥子,他的勇敢、堅強和果斷是遠近都聞名的。
可是,泰烏爾切部落的兩個年輕人都想娶這個漂亮的印第安姑娘。他們百般獻殷勤,一味追求這個姑娘。
湖上經常舉行慶祝活動。每逢這時節,年輕人都要到湖邊來。梅丹很想參加這些水上喜慶活動。盡管她心裏非常想去,但她不能邁出家門,因為她害怕遇上未婚大的兩位競爭者。這位酋長的女兒只好呆在家裏,盤算著還有多少日子要成婚。…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4am — No Comments
“杜帕,你是宇宙的締造者,各式各樣動物和人的造物主,千萬別拋棄我們!”
這是印第安人在召喚他們的天神時說的話。
杜帕是位保護神,但也有自己的煩惱。一個夢想攪得他心神不寧:他想造一個白皮膚的生物。可他無能為力。他有權力,但沒掌握任何白色材料。
杜帕羨慕大地的主宰,是大地誕生了這些白皮膚的生物。杜帕不時朝這些額上閃閃發光的白色生靈偷看一眼,然後長久地嘆息。
一天杜帕看見一群小夥子和姑娘在玩耍。那天太陽特別灼人,他想讓一位漂亮姑娘免受驕陽的傷害。這姑娘正在金色沙灘上嬉戲。…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3am — No Comments
從前有個年輕人,名叫胡安。他同祖母魯菲娜住在一間破舊小屋裏。四周的土地十分貧瘠,祖孫倆的全部財產只有一頭瘦弱不堪的母山羊。他倆的日子過得十分貧困。可胡安早已下了決心,他常對自己說:“等我滿二十歲那一天,我就到別處尋找出路。”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魯菲娜站在屋門口,不停地揮手,直到孫子消失不見了才放下手。胡安沿著大路走去,一路上沒遇見一個行人。小夥子走了很久,終於來到一個巖洞前。他停住了腳步。這個神秘的巖洞外面冷冷清清的。胡安俯下身,將頭伸進洞去瞧瞧,不料嚇了一大跳,急忙站起來。原來他看見巖洞裏有一只老鷹,一頭美洲獅,一條雌獵狗和一只螞蟻。它們正圍著一頭死鹿。
巖洞的主人們齊聲叫道:“年輕的朋友,你幹嗎跑呀?來,我們很需要你!”…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3am — No Comments
在艾爾德里荒涼在大山頂上有一個湖,名叫聖·安娜湖,很久很久以前,它是綠水仙人國國王的領土,他和他的女兒們住在那裏。
在晴朗的夏天的午後,國王常常乘坐一只珍珠船出去遊玩,這時他的女兒們就和嬌小的水仙們在柔軟的草地上嬉戲。那些小仙人躲在花蕊裏,偷偷地向外窺視,有時她們埋伏在立金花的花瓣中,勇敢地向蝗蟲發起進攻;有時她們騎在巨大的蝴蝶身上,捕殺那些醜陋的蜘蛛,把蜘蛛網搶來為自己編織面紗。
在那些小仙人嬉笑玩耍的時候,年老的綠水國王總是在一棵空心的樹幹上休息。他要休息整個下午。他的長長的綠胡子沾滿了黴菌,他的頭發上長著苔蘚,他的臉上布滿了上千條皺紋,他的手像一塊腐朽的木頭。…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2am — No Comments
新村老化,年輕人外流;新村老屋只剩下老人獨守,只有過年過節才會見到更多年輕少小的身影,這已經成為近幾年農歷新年廣告和戲劇的永恒主題。我老家的巷子現在一入夜就陷入黑暗和寂靜,老年人早睡,再加上一些房子已經丟空,更顯落寞寂寥。我嶽母那裏也是一樣,同一條巷子,至少有4間老屋只剩下老人獨居。
雞年到,我不屬雞,不過我從小就和雞“打交道”,因為我父親是小型農場主,到農場幫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農場和老家菜園屋是一體的,看著雞的生老病死是生活的生物課。隨著父親年邁退休後,農場也結業了,我和兄長們無一人接手,農場在父親過世後也逐漸被拆除。留下的是回憶。…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2, 2017 at 12:01am — No Comments
(一)文化是普遍和包羅萬象的生活符號。語言、習俗、宗教、藝術、哲學、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等非物質品反映“一定時期中為(人類)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生存樣式,因而具有自在的身份屬性,即“最精深微妙且最具個性”的民族特征,其對外傳導的方式更多地展現於自主的“無意識”的敘事,進而收到“隱形”的成效。(75)與此同時,文化可以通過具體的物質載體流通於市,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條件下,文化輸出可集政策性、商品性和便利性等多重功利於一身,因而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有機部分。…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2pm — No Comments
精神層面文化的表現形式不限於文學、藝術、影視、展覽等,也在工藝設計、建築和園藝、技術發明、學術研究、各類傳媒甚至網絡遊戲中得以體現。因此,文化外交應將人文與社會科學、自然景觀、文化遺產、城市文明、品牌文化、大眾創新成果等作為基礎性資源,與對外學術交流形成有機結合,因而更具時代感和代表性,更直接地回應外部受眾的不同關切。這就需要文化外交主管部門轉變傳統觀念和工作方式,改進服務意識,主動向各類文化資源領域伸出觸角,及時獲取需求信息,從而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跨區域、跨群體的新型合作網絡。…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2pm — No Comments
在20世紀80年代迄今的30多年中,文化外交隨國家整體對外關系的快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首先體現在文化外交覆蓋面得到極大的拓展,至2009年中國已同145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與上千個境外文化組織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其次,由於政府間主體外交的支持,文化外交的規模、規格和容量顯著提升。21世紀以來,中國與法、英、德、意、西、俄、日等國先後合作舉辦大型“文化年”、“文化節”等專題活動;再次,通過開展雙邊、多邊、地區間和國際間的外交合作,增強了中國在國際多邊文化事務中地位和話語權;(35)最後,中國文化產業完成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並開始產生“外溢”,有望為文化外交提供堅實的市場資源和經濟支撐。2016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最新報告稱,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文化產品出口國,出口貿易總值達61億美元。(36)…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1, 2017 at 11:5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