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劉心武·第八棵饅頭柳

丈夫是搞地質的,出差是家常便飯,總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從來不送。丈夫下樓出門也從不回頭張望。

這回丈夫又走了。門在丈夫背後撞上時,她正站在桌邊收拾碗盤,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但門撞上以後,她卻撂下手里的東西,去往陽台。她站在陽台上朝下望。陽台下面是馬路,馬路邊上栽著一排饅頭柳,饅頭柳的樹冠又大又綠,從樓上俯看下去並不像饅頭而像帳篷。她習慣地朝陽台下往東數第八棵饅頭柳那里望去。她等待著,她知道,再過五六分鐘,丈夫的身影將在那棵饅頭柳下出現。他們這幢樓門開在沒有陽台的一面,從樓門出去繞出樓區前往地鐵入口,必從第八棵饅頭柳那兒經過,然後便被一座治安崗亭遮住視線。每次,她總是欣慰地在預計的時間、預計的位置望見丈夫寬厚的背影,特別是那只經丈夫設計,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總默默地對著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從未向丈夫吐露過這隱秘的一幕,連兒子也全然未曾察覺。…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1,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緣木可求的海狗魚

在香港專賣海鮮的大酒家門口,不時可以見到有一種怪魚,養在木盆或特製的噴水魚櫃裡,多數同山瑞等養在一起,它的形狀像大鰻魚和烏魚,週身有滑涎,可是有四隻腳,像是一條小鱷魚或是蛤蚧蛇,酒家稱它們為海狗魚,認為是很美味滋補的東西。

海狗魚是兩棲類,喜歡棲息在淺水濱或山邊的溪水溝裡,頭部大而扁,兩隻眼睛很細小,前腳四趾,後腳五趾,全身烏黑色,有一條尾巴,那樣子與其說是像小鱷魚,不如說是像一條大蝌蚪。海狗魚普通有二三尺長,大的可以長至五尺,形狀實在很醜惡。香港、新界和大嶼山的山澗裡,也偶然可以捉得到海狗魚,不過香港酒家出售的多來自國內,廣東廣西福建的山嶺地帶都出產海狗魚,上海的黃浦灘和蘇州河裡也有。海狗魚在中國的棲息區域分佈很廣,從山西西南部、四川、揚子江流域,以至貴州都曾經發現過,閩廣一帶更不用說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龜與鱉

太平山下的烏龜很多,可以見到的有海龜兩種,水龜六種,泥龜三種,還有一種長尾尖嘴的大水龜,俗稱大頭龜,即所謂「呃倒大頭龜」者是也。

鱉也屬於龜一類。鱉與龜最大的區別,是鱉的頭上有一層光滑的薄皮,龜的頭上則是蒙著鱗甲的。海龜如玳瑁等的腳則成了鰭狀,它們的角質的嘴有時彎而尖,形如鷹嘴。

海龜在七八月間要爬到沙灘上來產卵,它們就是所謂綠頭龜,身體非常龐大,有時一隻可以重至四百磅。母龜總是在夜裡上岸來產卵的,中國向來認為會作怪的千年癩頭黿,可能就是它們的同宗。本港南丫島的沙灘,就經常有海龜在月夜上岸來產卵。香港市上時常陳列著等候「善長仁翁」買去放生的大烏龜,也就是它們。綠龜的卵和肉的滋味都是非常鮮美。英國和美國都有一種罐頭的綠龜湯,價錢很貴,是老饕的珍品。這種大龜在南太平洋的海裡很多,它們不過偶然會出現在香港附近的海中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3: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野蘭

香港的巖石樹根和陰濕的山坡上有很多野蘭花。據已經被人發現了的來說,這些野蘭共有三十九科七十五種之多。一九三七年,曾有人用英文寫過本薄薄的小冊子,將其中的二十種加以介紹。香港的野蘭,都是屬於被保護的野花之列。如果想採集了來作標本或研究,是要先得到園林署的書面許可的。

野蘭花大約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像普通花草一樣,直接生長在泥土上的。另一種則攀附在其他的樹根或巖石上面。再有一種則是寄生在朽木上的。屬於前兩種的野蘭最多,第三種很少見。香港所見的野蘭多是第二種,因為熱帶生長的野蘭花,多數是這樣攀附在巖石或其他植物上的。…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2: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枸杞和枸杞子

枸杞古稱仙人杖,又名西王母杖,據說久服輕身明目,可以長壽。這功效是否可靠,我不知道。香港枸杞上市的時候很便宜,鴨蛋也便宜,買兩隻鴨蛋,一束枸杞,滾一大碗枸杞蛋湯,不要用味精,不必用上湯,吃起來自然清香開胃,又便宜又可口。能夠時常喝這樣的湯,縱然不會長壽,我想大約總不致短命了。

香港出產的枸杞很肥壯,普通摘下來賣的,連枝總有一尺多長。枸杞本是小灌木,若是野生的,可以像九裏香等花木一樣,高至丈餘。但是市上所售充食用的枸杞,都是每年在園地裡栽種出來的,至多只有一二尺高,因為目的是要它的枝葉多,可以摘了一批又長一批。…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大蝸牛

在香港的山邊和花園裡,甚至在路邊上,時常可以見到一種很大的尖殼蝸牛。每逢雨後或是夜晚所見的更多。這種蝸牛是尖長形的,身體很大,每隻起碼有三寸多長,大的有時更可以長至四寸。它們最喜歡在黑夜爬出來,時常在路上給行人或車輛輾踏得粉碎。就是孩子們也喜歡將它們一腳連殼踏碎來玩。可是無論怎樣摧殘,總不能障礙它們的到處活動。

就是一種繁殖力極強的蝸牛,它們的原產地是非洲。本港有這種蝸牛出現,不過是近二十幾年間的事,以前是沒有的。據本港園林署所出版的關於這種大蝸牛的調查紀錄,本港第一次發現這種蝸牛,是一九四一年四月,地點是跑馬地的山上。當時對海新界連一隻都沒有,可是過了不過十餘年,它們的蹤跡已經遍及港九新界,繁殖得已不可勝數。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間,園林署曾發動園丁農人加以捉捕,在短短的期間內,就捉到二十三萬六千餘隻,重量達一萬六千餘磅。…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5: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穿山甲——香港動物界的冤獄

中古時代的歐洲人,認為蝦蟆能終年不食,形狀醜陋,一定是一個怪物。「怪物」是人的敵人,因此也是神的敵人。於是一個人的家裡有了一隻蝦蟆,或者恰巧有一位喜愛小動物的老太太養了一隻蝦蟆,她便要毫無問題的被宗教裁判法庭當作異端者來活活的燒死,而蝦蟆就是她的最重要的罪證。其實蝦蟆吃蚊蟲,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我們至今仍有人憎惡蝦蟆和青蛙,這實在是動物界的莫大冤獄。

動物界的另一個冤獄的受害者,乃是香港所出產的穿山甲。穿山甲的形狀很古怪,又喜歡生活在地底下,於是香港的人,尤其是新界的農人,他們相信穿山甲在地底下掘地道挖穿墳墓,專門偷吃死人的屍體,因此見了穿山甲就捕殺,連用法令來制止也無效。其實穿山甲根本沒有牙齒,它專以白蟻的幼蛹為食,是用它那特有長舌去舐食的,而白蟻止是香港物業的最大敵人。穿山甲在地底下活動的目的就是搜尋蟻穴,可是香港的人卻說它想吃死人的腦髓,你說這冤枉不冤枉?…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3: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蜆與(蟲雷)

香港春天多霧,又多南風。南風一起,天氣就「回南」,這時就潮濕得令人渾身不舒服。有時天空又降下濃霧,白茫茫的一片,似煙似雨,不僅模糊了視線,就是呼吸好像也被阻塞了似的。這是沿海一帶春天常有的天氣,海濱漁民稱這種天氣為「落蜆天」,因為他們相信海邊所產的蜆,乃是在霧中從天空降下的。《廣東新語》云:

 

白蜆多生於霧。每年春暖,白霧瀰空,濛濛霈霈之中,土人知為白蜆落也,名落蜆天。白蜆者霧之屑也,霧白者曰南霧,南風之霧也。白蜆以春霧而生,以冬南風而熟,皆宜暄暖,若天盛寒則瘦矣。

 

《廣東通志》也說:…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3: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苦惡鳥的傳說

苦惡鳥的別名很多,古人稱它為「姑惡」,又名苦鳥。北方人稱為苦哇鳥,又稱苦娃子。它是秧雞的一種,廣東人稱為水雞。

苦惡鳥是水鳥,動物學家稱它們為「中國種的白胸水雞」,是中國民間傳說最多的野鳥之一。它的土名叫來叫去總離不了「苦」字,就與這些民間傳說有關。

苦惡鳥是出產在南方的鳥,從我國的福州以南,直至緬甸、印度和南洋都有,因此香港也是它們的棲息地之一。它們有時在夏天會從炎熱的南方飛到長江一帶去避暑。這時正是它們不停「苦苦」地叫著的季節。這也就是沿江各省發生關於苦惡鳥各種傳說的由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2:0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海鮮

香港的海鮮是有名的。對於吃海鮮,香港人有兩句俗語:「欲吃海上鮮,莫計腰中錢。」這是說海鮮的時價不同,隨了氣候節令,海鮮的大小和捕獲的地點,以及「生猛」的程度而異,因此代價是無法預算的。

本來,所謂海鮮,應該包括魚蝦蟹介,凡是可吃的海產都可以稱為海鮮,但現在本地人提起海鮮,大都是指魚蝦,甚至僅指魚而言。譬如酒家在報上所刊的酒菜廣告,其中有一項便是「原條海鮮,足一斤十兩」,這就簡直將海鮮兩字作為魚的代名詞,而這裡所說的魚,又往往僅是指石斑而言。…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3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紅嘴綠鸚哥

香港山上有野生的小鸚哥,紅嘴綠身,尾上開叉,乃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最典型的紅嘴綠鸚哥。

鸚哥本來有多種,有純白、紅胸、黃胸。或者紅黃兼備五色的,更有一種頭上有一簇冠毛,俗稱鳳頭。它們都形體較大。一般都稱較大的為鸚鵡,而將這種較小的紅嘴綠身者稱為鸚哥。

鸚鵡是熱帶的鳥類,以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一帶所產的最美麗,也最多。它們是人類最愛畜的籠鳥之一。這不僅因為毛色美麗,而且更因為它們的舌頭和氣管的構造,與一般鳥類不同,能夠學人說話,因此更成為人類的恩物。九龍有一家規模稍大的鳥雀店,就經常有這樣美麗的鸚鵡出售。鸚鵡成為中國封建帝王宮廷和富豪家庭的玩物,已經有很久的歷史,漢朝的詩人已經用它們為歌詠的題材了。在西洋歷史上,羅馬時代的貴族階級不僅飼養鸚鵡作玩物,而且將它們當作席上珍品。有時又將鸚鵡縱入獸籠中,看獅子老虎跳躍攫取鸚鵡取樂。…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 2017 at 1:00am — No Comments

朱湘·海外寄霓君

霓妹,我的愛妻:…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鍾敬文《談中國民俗》(12)晚清革命派作家對民間文學的運用

晚清革命派民間文學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對民間文學的運用,當時革命派作家這方面活動的領域是相當廣闊的,所起的實際作用也是相當大的。

當庚子義和團…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鍾敬文《談中國民俗》(11)作為民間文藝學者的魯迅

單從偉大的文學家而言,他不但是傑出的短篇小說家和文化批評家,優秀的散文家和古體詩歌作者,又是有創見的文學史家(特別是小說史家),是廣博精嚴的文獻學者,是多種藝術的評論家和鑒賞家。同時,他還是一個卓越的民間文藝學者,在這方面,他不但具有濃厚的興趣、深湛的教養,而且具有極精辟的見解。即使魯迅生平沒有上面所述的多方面的卓越成就,只有民間文藝學方面的這些活動和貢獻,他在我國民間文藝史上的位置也是不容忽視的。

像其他方面一樣,對於魯迅在民間文藝學上的活動和業績,學術界同志已經進行了許多探索,發表了好些文章。應該說,還差得遠。因為在這個領域裏,還有許多疆土有待開拓。本篇要談的是魯迅作為一個民間文藝學者的性格,即他這種學術成就的特點。…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鍾敬文《談中國民俗》(10)槃瓠神話的考察

槃瓠神話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祖先起源的神話。具有高度的文化史的意義,在這個神話中,我們可以窺見原始人生活、習慣及思想的一斑。如果把從古到今世界上各民族的同類神話搜集起來,進行精密的整理和研究,這對於闡明人類幼年期的文化史,無疑將會有幫助的。

槃瓠神話雖然只是偶然地被記載在早期的中國文獻上,但這終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根據可靠的材料,這個神話在東漢時代已經有著名學者應劭的記錄。到了魏晉南北朝,它在流傳中又產生種種的變異,分別見錄於當時文人、史家的著述。直至今日,這股余波仍未斷絕。…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鍾敬文《談中國民俗》(9)民間美術與民族文化的保存、發展

民族文化的保存、發展關系到能不能正確、有效地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的問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活在世界上卻采取與世界文化隔離的辦法是不會有好效果的。為什麽在漢唐時代,特別是在唐代中國文化有相…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鍾敬文《談中國民俗》(8)民間節日的情趣

民間節日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我們歷代祖先在長期社會活動過程中,適應生活、生產的各種需要而創造的一種民俗,它發揮著眾人的智慧、能力和想象,為人們的生存、安寧、 健康等要求服務。它不僅滿足了人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進和鞏固了社會秩序。它有著一種獨特的文化功能。

時代和社會不斷變化著、前進著。民間節日這種傳統文化,不免顯出它的局限性,乃至於落後性。因此,有些被淘汰了,另一些則以改變了的形態乃至機能被保存下來,這是自然法則在文化上的顯現。

這裏,讓我試著談談民間傳統節日的情趣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9:58pm — No Comments

鍾敬文《談中國民俗》(7)關於老鼠的傳說

中國是一個“傳說之國”。 她在擁有豐饒的自然物產的同時,也有極豐富的民間傳說。僅僅是關於老鼠這種動物的中國傳說的富有就夠使人嘆羨了。這些傳說,是民俗學文化史的好資料,學問上的意義是很重大的。…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9:58pm — No Comments

陳銘京·特色小鎮與提升市值

三亞特色小鎮項目為何會火?華僑城都想分一杯羹



2016年10月份,中國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後,特色小鎮的投資在房地產行業火熱起來。比如碧桂園(02007-HK)打造的科技小鎮,市場消息指它將在2017年新增15個科技小鎮。再如華僑城(000069),政策嗅覺非常靈敏的追蹤特色小鎮政策動態。在2017年6月份,華僑城北方集團品牌發布會上,它曾說到以“100個美麗鄉村”計劃,投資建設一百座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特色小鎮。…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7:21p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政企對接平臺特色小鎮思考

前言:

一帶一路政企對接平臺已成立平臺金融聯盟、縣域經濟發展聯盟、PPP合作發展聯盟,成功舉辦了“縣域經濟發展之特色小鎮高峰論壇”(一場集結了資本、產業、基金、景觀、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文創等平臺各領域標竿企業代表及國際最頂尖策劃人員的高端峰會);同時,一帶一路政企對接平臺美麗中國城鄉規劃設計院初具雛形;政企平臺特色小鎮專家團隊一期組建完成。

一帶一路政企對接平臺經過長期的資源累積和工作鋪墊,已經成長為專業的特色小鎮綜合運營平臺,從前期的策劃定位、規劃設計、金融資本到中期工程建設、招商引資、整體營銷以及後期的運營管理,資產證券化等,都具備了實力和能力,能夠為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September 16, 2017 at 7:0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