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7 Blog Posts (878)

紀良: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思考

文化產業已成為我國實現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產業,而發展文化產業,其核心在於增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分析,能否盡快切實解決以下制約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重大問題,直接關系到文化產業能否真正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第一,推進文化產業的結構調整,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我國文化產業許多是從文化事業單位轉制而來,文化產業結構存在天然缺陷,文化企業“散亂小弱”,低水平、重復仿制的文化產品充斥文化市場,這是我國文化產業缺乏競爭力的重要原因。加快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已成為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緊迫課題。為此,一要提高文化產業的集中度,以培育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集團為重點,推動文化企業的兼並和重組,通過組建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域的文化集團,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二要大力扶持中小文化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走 “專…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y 24,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葛劍雄:中國飲食的另一面

記得季羨林先生曾寫過一篇短文,稱德國的廚師為“工程師”,只能按食譜制作,哪種材料放幾克,哪種調料放幾克,烤幾分鐘。而中國的廚師卻全憑感覺和手法,菜放在鍋里抖幾下,炒多少時間,放多少調料,口味多重得按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搭配和要求靈活掌握,名廚可達隨心所欲的地步,所以稱得上是“哲學家”。

我參觀過德國人家的廚房,可以證明先生所說完全是事實。他們的廚房中少不了三樣東西:一本食譜(當然也有經驗豐富者可以不用);一臺天平或電子秤,以便隨時按量配料;一只鬧鐘,以便精確控制時間。德國人即使不是專業廚師,當不了工程師,當個技術員也綽綽有余。盡管現在一些中國家庭裝修精致的廚房中也備了這三樣,但很少有人會像德國人這樣講究精確計量,所以連技術員也當不了。而有經驗的廚師是不需要這些東西的,在餐館酒店的大廚房中似乎也沒有配備的必要,中國的名廚的確像哲學家。…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May 24, 2017 at 10:22pm — No Comments

陳平原:說書人與敘事者(3)

不同於公案小說之將希望完全寄托在官府,《萬秀娘仇報山亭兒》之表彰孝義、《揚溫攔路虎傳》之求助綠林好漢,以及《宋四公大鬧禁魂張》之蔑視官府與劫富濟貧,體現了另一種對於正義與平等的追求。這一思路,在《水滸傳》等俠義小說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表達。以遊俠小說而論,從《聶隱娘》到《水滸傳》,中間關鍵的一環,即斥責吏治、表彰替天行道、建立有蒙汗藥與人肉饅頭的江湖世界,以及錘煉舞刀使棒功夫,主要正是由宋元說書藝人來完成的。

 話本小說根源於說書伎藝,其體制明顯帶有聽覺藝術的印記。比如,正文之前,有相當於押座文的詩詞,或“權做個得勝頭回”的入話;敘事中間不時穿插韻語,偶有用作才子佳人之吟詩作賦,但更多的是獨立的關於風景、服飾、相貌的描摹。小說結尾,或以詩句贊嘆,或直接了當地宣布“話本說徹,權作散場”。所有這些,論者多不敢漠視。…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24, 2017 at 10:15pm — No Comments

陳平原:說書人與敘事者(1)

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的長期並存,乃中國敘事文學的一大特征。清末民初知識界爭論不休的言、文分離,其實在漢代已經相當突出。可兩千年來,中國文人仍然傾向於使用文言寫作。除了表意文字無法追隨當世口語變遷外,更因古典文化的無窮魅力,以及社會形態的相當穩定。上法三代,不時成為變革政治乃至文學現狀的旗幟與口號。這種回應當代課題與保持經典范型的張力,促使文言在維持其權威性的同時,吸納部分方言、俚語及新概念,從而恢復表現力與新鮮感。想象秦漢以下的書面語言一成不變,未免低估了文言自我更新的可能性。以文學表現而言,民間口頭說唱,以及文人,“以俗為雅”的諸多嘗試,都對已有的文學經典構成挑戰,並促使其作出相應的調整。這一點,在敘事文學中表現最為突出。…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2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陳平原:說書人與敘事者(2)

遠公上路,離宮殿,別龍樓,望廬山而路遠,睹江河以逍遙。是日遠公能涉長路而行,遂即密現神通。遠公既出長安,足下雲生如壯士展臂,須臾之間,便至廬山。

 比起宋元話本的多用口語,注重細節,長於描摹,唐人敘事語言之半文半白,明顯相形見絀。…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24,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小敘事與剩余的文學性——近期《小說選刊》評述(中)

盧蘭突然擡起身子,嘴一口咬著我的手,咬得很重。她從牙縫裏擠出話來,張釘你不能睡,我不能死,我明天是你的新娘。盧蘭的嘴緊緊吸在我的手上,像一只水蛭。我血管裏靜止的血液找到了突破的口子,它們上上下下歡騰地流竄。

我的手開始暖起來,腳板開始熱起來,肌肉開始松軟。我直起身,我的腿很輕,步子邁得很大。我抱著我心愛的女人沖向夜色裏。(《小說選刊》第七期,第21頁)…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y 24,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小敘事與剩余的文學性——近期《小說選刊》評述(上)

在當今中國文壇上,《小說選刊》算是純文學最後的幾面旗幟之一,在風雨飄搖中給文學招魂。在沒有號角的年代,旗幟只能以其無聲的沈著隨風起舞,雖無熱烈的絢麗,也不無末路的悲壯。讀讀《小說選刊》,也就不難看到當代文學在“純文學”這個方陣中的形勢。

“純文學”這個概念在這樣的圖書市場風雲變幻的年代,也顯得怪模怪樣。沒有人不認為這個昔日貴族階級,已經窮困潦倒,但這種觀點顯然暴露了急功近利的態度。我堅持認為,圖書市場再怎麼樣向著消費主義發展,所有被歸結在文學名下的作品,都不可能脫離文學性,總是在一定程度上與文學性發生關聯,從而可以被識別為或被指認為文學作品。這就使“純文學”的存在具有了永久性的根基。也就是說,總是有——不管它局限於多麼有限的範圍,它的存在就是所有文學作品的根基。根基當然是最不輝煌,最不耀眼的部分,但是其他消費性的文學作品都要——自覺或不自覺地從這個根基中汲取養料。…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y 24, 2017 at 9:57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起源性的缺乏——論德里達的“補充”與海德格爾的“在場”(3)

正是設定了“存在”作為一個超越性的範疇包裹了任何事物,語言和思想的範疇才可能交換,“存在”這個本身無所指的概念,卻可以指明各種各樣的存在物。“存在”這個設定的所有範疇的前提,這個範疇的範疇,這個超越性的範疇,它本身是缺席的或“不在”〔 absence〕,是一個無。

詞匯的歷史就是詞的意義生成的歷史,追究“存在”的問題,正如海德格爾所問的那樣,是追問存在的意義問題。,海德格爾在《形而上學導論》和《阿那克西曼德箴言》中對此作了詳盡的分析。海德格爾考察詞源學的研究表明,“存在”〔 being〕的意義來自對三個不同的詞幹加以侵吞、抽象、抹去而構成的。 “存在”一旦獲得動名詞的詞匯功能就侵吞了詞幹的意義,它具有抽象的功能,它把原有的意義抹去,它的真實存在固定了這種抹去〔effacement〕,它成為某種不確定事物的名稱。混合與抹去足以使其取而代之成為另一個確實的真詞。既然“存在”〔…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y 24,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劉建華:論文化差異影響傳媒走出去的七大機理(1)

在傳媒文化走出去中,文化差異影響傳媒產品接受的原因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影響接受的。這就涉及機理研究問題。所謂機理,是指“事物內部的工作原理”。[1]更確切地說,是指“有機體內部的工作原理”。[2]機理具有客觀性、因果性、穩定性和原理性。機理與機制的區別在於,後者是指機體的構造和運作方式,前者是機體內部的工作原理,是純自然體系。機理的這些純自然性,告訴我們,在文化差異對傳媒產品接受的影響中,其阻礙作用只能通過減少或淡化文化差異來規避,無法從根本上消除。這就需要我們在消費、交換、分配、生產各個環節,遵循這些自然規律,采取多元方略,最大可能弱化阻礙效應,實現消費者對傳媒產品的最優化接受。…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4,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劉建華:論文化差異影響傳媒走出去的七大機理(2)

二、新奇性趨近機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4,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劉建華:論文化差異影響傳媒走出去的七大機理(3)

跨文化傳播中,各民族國家在語言、歷史習慣、價值觀、思維方式及所屬文化模式上存在差異。對於傳媒產品消費者而言,就形成一種陌生感,從而有一種本能的排斥。這種排斥不僅是對傳媒產品社會客體的排斥,更重要的是對精神客體的排斥。不同文化模式的人們,有自己的知識地圖與認知圖景,會按照此去認知、理解與評判新事物。一旦新事物超出他們的知識地圖與認知圖景,便有可能遭到排斥。並且,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還有刻板印象的障礙。所謂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以及社會事物的一種簡單而固定的看法,是對認知對象的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10]李普曼也說,“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是先理解後定義,而是先定義後理解。我們傾向於按照我們的文化所給定的,我們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10]…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4,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劉建華:論文化差異影響傳媒走出去的七大機理(4)

六、認同性因應機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4, 2017 at 9:53pm — No Comments

劉建華:論文化差異影響傳媒走出去的七大機理(5)

八、思想場同嘯機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24,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趙越勝:走向無壓抑文明——讀《愛欲與文明》(下)

由此可見,希臘人心目中的愛欲實在是一件偉大之至的事情。它創造宇宙,完滿人生,解脫焦慮,安撫傷痛;它有翼,使人飛舉,它沈著,叫人不離原始根基。它統攝天空、土地、靈魂、肉體。它引領我們直面美的本體。同希臘人“愛欲”相比,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性”(Sex)一詞的含義則貧乏多了。羅洛·梅指出 Sex一詞源於拉丁文Sexus,其根本含義是分裂。它標志男女兩性的分離,相異,對立。與Sex意義相近的希臘字是φμλον,它引申為動物學術語 “種”。這個術語可以應用於一切動物,而Eros則是專屬人與神的。可惜現代人總在Sex的意義上談性愛,這確已遠離愛欲一詞的本義。現今,人們稱男女結合為make…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y 24,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趙越勝:走向無壓抑文明——讀《愛欲與文明》(上)

精神,世上唯一天生的漂泊者,卻總期望著家園。它在土地上漫遊,尋找通向家園的道路。

偶爾,它仿佛找到了家園,卻與舊門廬頓成離索。它欲飄然遠引,又被土地誘惑,帶入深淵。漫遊就是它的家園,蘊聚著它全部痛苦與歡樂。它是被“放逐在自己家園中”的。誰能抗拒捕捉它,安頓它的誘惑而隨它一起漫遊!

馬爾庫塞的名著《愛欲與文明》是部奇書。它通過討論弗洛伊德心理學的哲學內涵,重新審視人類文明,以期建立新的文明理論。盡管這本書可辯駁之處甚多,但在 我看來,它是馬爾庫塞著作中最精彩的一部。新左翼評論家羅賓遜聲稱它是一部“堪與《資本論》媲美的著作”。這自然是過譽之論,但有一點可以斷定,這是一部性哲學的經典之作。



一、自由還是自願奴役…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y 24, 2017 at 9:51pm — No Comments

葛劍雄:地名、歷史和文化(下)

北京的演變 

 以北京為例,“北京”這個地名我們可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北京這一塊土地它的名稱有過哪些變化;一是北京這兩個字在歷史上曾經代表過哪些和多少不同的空間範圍。…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y 24, 2017 at 9:49pm — No Comments

葛劍雄:地名、歷史和文化(上)

“地名”以外的地名

地名不僅是一個名稱所代表的空間範圍和時間範圍,還存在地名本身以外很多方面的內容。我們現在講地名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它們的時間意義和概念,因為從空間範圍講一個地名,無論點還是面,是通過地理坐標,用具體界限劃定的。但是任何一個空間範圍其實都與一定的時間範圍相聯系,這個時間範圍有的長有的短,在這個時間範圍里面又與很多地名以外的事物和因素相聯系,所以地名除它們的本意之外,還有其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y 24, 2017 at 9:48pm — No Comments

葛劍雄:河流倫理與人類文明的延續(下)

  早期的人類完全根據自然條件選擇生產和生活。比如,中國古代的建築都是土木結構或者磚木結構,所以無法長期存在,不用說秦漢的宮殿,就是唐宋的建築也基本消失了。但是在埃及,我們看到從古埃及到希臘、羅馬、腓尼基、拜占庭以及阿拉伯那些建築,現在大多數還能看到,有的還非常完整,因為這些建築全部是由大理石、花崗石至少是砂巖、火山巖建造的。我想這不是他們民族的特色,主要也是自然條件,阿斯旺一帶有非常好的花崗石,還可以利用地中海把西西裏島、希臘、羅馬出產的大理石運到埃及,卻很難找到廉價的木材。然而在黃河流域,要在黃土覆蓋下面采集優良的石材並不容易,相反早期還殘留不少天然的森林,當然會以土木結構的建築為主。

  …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y 24, 2017 at 9:48pm — No Comments

馬健:論文化權(下)

四、文化公權力與文化私權利

如果說,文化權力可以被分為文化公權力和文化私權力,那麽,文化權利也可以被分為文化公權利和文化私權利。於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公權力-文化公權利、文化公權力-文化私權力、文化公權力-文化私權利、文化私權力-文化私權利、文化私權力-文化公權利、文化公權利-文化私權利這六組關系的互動和博弈。顯而易見,文化公權力-文化私權利是各種文化權力-文化權利組合中至關重要和最為核心的部分,也是各種文化權力-文化權利關系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這是因為:第一,文化公權力來源於文化私權利。從歷時性的角度來看,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文化權利要先於文化權力而存在。…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y 24, 2017 at 9:4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