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5)

愛默生·論自然美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6,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美

一位詩人接著說:請給我們談談美。

他答道:你們將去哪里尋找美呢?如果她不出現在你們的旅途中,指引著你們,你們如何能夠找到她?倘若她不是你們話語的編織者,你們如何能夠談論她呢?

被虐者和受傷者說:「美,仁慈而溫柔。就像一位年輕媽媽,用自己的榮光半遮著面孔,走在我們中間。」

激情澎湃者說:「不,美強烈而可畏。就像暴風雨一般,震撼著我們腳下的大地和頭上的天空。」

疲乏者說:「美是柔聲細語,她在我們的心靈中講話。她的聲音沉浸在我們的寂靜中,正如一抹微光在陰影的恐懼中顫抖。」…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6, 2018 at 6:13pm — No Comments

查爾斯·D·賴 斯:獲得成功永遠不晚

你和你父母大可不必再擔憂了——巴斯德、愛迪生、達爾文,以及其他許多人少年時期絕非天才之輩。

史書上很少提及這些,但事實上許多最偉大的人物在少年時都是「垮掉的一代」,他們沉溺於幻想,優柔寡斷,反應遲鈍。看不出他們有成為醫生、律師或印第安酋長的潛質。

因此,青年男女們,如果你們也患有同樣病症,不要絕望。因為,這個世界正是由父母曾擔心「一文不值」的男女所建立起來的。你們從未聽過他們早年的失敗經歷,因為當父母的總喜歡引用那些特別鼓舞人心的事例。

他們沒有告訴過你的一個人…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6, 2018 at 6:10pm — No Comments

凱門·瑞潘: 同路人

不管是雨天、雪天或酷熱的仲夏,我們一群人總是一大早便在公車站聚合,啟程去禮拜堂。在這種情況下,同舟共濟遠較互通姓名重要。

司機的八字鬍已經雪白,在他那飽經風霜的面孔上顯得格外突出。他和藹地向每個乘客微笑,希望他們把應付的車票錢放入錢箱內,並且遵守乘車的一切明文及不明文規定。

在他的公車上,絕對不能吸煙、亂丟垃圾、言行粗魯;也很少人在到站時要打那刺耳的鈴,他記得每個常客下車的地方。

啟程前,我們都會在心中暗自點名:前排那個向來不出聲、就算我們熱烈地跟她打招呼她也從不回應的女人在哪里?呀,她來了。她衣衫破舊,顯然並沒有多少餘錢,卻總是多帶一杯咖啡送給司機。…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59pm — No Comments

羅里本特·幽默豈止一笑

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受到一點小挫折而心灰意冷、迷失方向。

此時,幽默可令你「反敗為勝」。

我的一個年輕朋友,因為遲到已受到「最後通牒」,但今天又遇上塞車。也許他可以找個理由——大病一場啦——但他不想用「家喻戶曉」的借口。

他叫山姆。9點35分他趕到公司。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山姆的主管過來了,山姆突然咧嘴一笑,握著主管的手說:「你好!我叫山姆·梅納德。我想求職,那個職位35分鐘前是我的。我第一個來,『勤快人先撿柴』吧?」

一陣哄堂大笑,主管竭力保持嚴肅地走了。山姆用「笑」保住了他的工作。…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58pm — No Comments

盧 梭·如果我是富豪

如果我是富豪,我不會到鄉間為自己興建一座城市,在窮鄉僻壤築起杜伊勒利宮。在一道林木蔥蘢、景色優美的山坡上我將擁有一間質樸的小屋,一間有著綠色擋風窗的小白屋。雖然屋頂鋪上茅草在任何季節都是最愜意的,可是我更喜歡瓦片(而不是陰暗的青石片),因為瓦片比茅草乾淨,色調更加鮮明,因為我家鄉的房子都是這樣的,這能夠幫助我憶起童年時代的幸福時光。我沒有庭院,但有一個飼養家禽的小院子;我沒有馬廄,但有一個牛欄,里面飼養著奶牛,供給我喜愛的牛乳;我沒有花園,但有一畦菜地,有一片如我所描繪的果園:樹上的果子不必點數也不必採擷,供路人享用,我不會把果樹貼牆種在房屋周圍,使路人碰也不敢碰樹上華美的果實。然而這小小的揮霍代價輕微,因為我幽靜的房屋坐落在偏遠的外省,那兒金錢是不多,但食物豐富,是個既富饒又窮困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50pm — No Comments

尤 令·愛情

死亡以後,人分三種。

愚者多怨——把被負、被傷、被棄的憾、恨、怒,化為逢人便說的故事,若有雷同,絕對共鳴。瑣瑣碎碎,窩窩囊囊,百說不厭,百訴不累,把自己化成了一條又長又臭的纏腳布。人人退避三舍,她卻渾然不覺,依然還在嘮嘮叨叨地爭取早已流產的同情。

仁者不言——一個手掌拍不響,戀愛與分手,結婚和離婚,都是屬於兩個人之間的事。愛情的鵲橋斷了,雙方都有責任。就算對方移情別戀,也只能歸咎於緣分滅絕。保持緘默,是自我尊重的方式。

智者不記——把相戀時的狂喜化成披著喪衣的白蝴蝶,讓它在記憶里翩飛遠去,永不復返,淨化心湖。與絕情無關——唯有淡忘,才能在大悲大喜之後煉成牽動人心的平和;唯有遺忘,才能在絢爛已極之後煉出處變不驚的恬然。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43pm — No Comments

培根·論婚姻

凡結婚成家者,均可謂向命運之神付出了生命之抵押。蓋家室欣立而事業難免有累,無論其事業何謂。

因之,為公眾奉獻最甚者,當不為家室所贅者。唯有此種人,方能傾其所能於情之所繫——公眾。而家室昌盛者,唯願將其所珍所愛,傳留其子嗣。

有一類人,雖結婚生子,卻仍願一如既往,隻身獨處,因其視妻兒為經濟累贅。也有殷實富足者,卻為無後而自豪,溯其緣由,亦恐其後人盡散其產業財物。

亦有一類人,獨身是為維護其自由,以避免受家庭義務與責任羈絆。對他們而言,將腰帶與鞋帶,也視作可惡的束縛。…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39pm — No Comments

西奧多·羅斯福:奮鬥不息的人生

你們是西部最大城市芝加哥的市民,是為這個國家奉獻了林肯和格蘭特的伊利諾斯州的州民,你們卓越地體現了美國國民性中最具美國特徵的所有一切。在向你們講話時,我想提倡的不是耽於安逸的人生哲學,而是奮鬥不息的人生哲學——含辛茹苦,辛勤奮鬥,銳意進取,終其一生;我想宣揚的是,成功的最高境界與貪圖安逸、碌碌無為之輩毫無緣分,而只屬於那些不畏險境、不懼困苦、不避辛勞,並因此終獲輝煌勝利的人們。…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25pm — No Comments

塞繆爾·斯邁爾斯:學無止境

書如同人,皆可成為伴侶,讀其書,如同讀其人;同樣,觀其朋友,也如同觀其人。無論是以書為伴或以人為友,我們都應慎重選擇,與佳者為伴。

好書猶如知己。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都始終如一。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侶。困難之際,它也不離不棄。它總是以善意接納我們,在我們年輕時,好書能陶冶性情,增長知識,我們年老時,它又會給我們以寬慰。

好書可以使人們結為朋友,就像兩個人會因為敬慕同一個人而交為朋友一樣。古諺說「愛屋及烏」,但是,「愛屋及烏」這句話卻有更深的哲理。書是更為牢固和真實的情誼紐帶。假如擁有共同喜愛的作家,人們可以借此溝通思想感情。他們可以由此和作者產生共鳴。…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09pm — No Comments

洛倫·黑賽伯爾德:上帝的安排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住在山上一所大房子裡。他喜歡遛狗、騎馬、賽車、聽音樂,還有爬樹、游泳、踢足球,再就是追求漂亮女孩子。除了要做家務外,他的生活過得很不錯。

一天,男孩對上帝說:「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到長大後我想擁有什麼了。」

「那你長大後想擁有些什麼呢?」上帝問。

「我想住在一棟前面帶長廊的大房子裡。養兩隻聖伯納德狗,屋 後還要有一個花園。我要娶一個美麗高挑、溫柔善良的妻子,她要有烏黑飄逸的長髮和深藍的眼睛,會彈吉他,唱起歌來清脆而嘹亮。…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26, 2018 at 5:02pm — No Comments

弗蘭西斯·培 根:報復

是一種私人的執法,猶如野生的蔓草,人的天性越是自然地趨向於它,法律和文明就越是應當剪除它。如果說,一件罪行觸犯了法律,那麼,私下報復就是完全否定了法律。

其實,報復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同冒犯你的人扯平。然而如果有度量寬容別人的冒犯,就會使你高於冒犯者。這種大度容人是君王的氣概,據說所羅門曾說:「不報宿怨是人的光榮。」過去的事情畢竟過去了,是不能挽回的。智者總是著眼於現在和未來,念念不忘舊怨只能使人枉費心力。何況為作惡而作惡的人是沒有的,作惡無非是為了利己罷了。既然如此,又何必為別人愛自身超過愛我們而發怒呢?即使有人作惡是因為他生性險惡,這種人也不過像荊棘而已。荊棘刺人是因為它的本性如此啊!…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26, 2018 at 4:50pm — No Comments

希爾提·尋找生之樂園

當你的心靈全然寂靜的時候,不妨自問:「我真正盼望的是什麼?」然後老老實實地回答!

過著沒有工作也不必擔心生計的豪奢生活,享盡天下的榮華富貴,這大概是某些人想像中的樂園生活吧!但這種生活在我們的文明社會中,可以說是不存在的。亦即,你在這輩子必然無法獲得這樣的生活。

那麼,你為什麼不盼望有個工作,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過著舒暢、穩定而無壓力的生活呢?這件事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只要心中強烈地希望過那樣的生活,並且朝著那條道路前進。…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December 26, 2018 at 4:42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論寫作(下)

聽說從前有些文人為人所忌,給他們錢叫他們別寫,像我這樣缺乏社會意識的,恐怕是享不到這種福了。

李笠翁在《閑情偶寄》裏說"場中作文,有倒騙主司入彀之法。開卷之初,當有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此一法也。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別,此一法也。"又要驚人,眩人,又要哄人,媚人,穩住了人,似乎是近於妾婦之道。由這一點出發,我們可以討論討論作者與讀者的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1:45am — No Comments

張愛玲·論寫作(上)

在中學讀書的時候,先生向我們說:"做文章,開頭一定要好,起頭起得好,方才能夠抓住讀者的注意力。結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味。"我們大家點頭領會。她繼續說道:"中間一定也要好——"還未說出所以然來,我們早已哄堂大笑。

然而今天,當我將一篇小說寫完了,抄完了,看了又看,終於搖搖頭撕毀了的時候,我想到那位教師的話,不由得悲從中來。…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1:44am — No Comments

楊子《中國碎片》一切有情之物的鼾聲

萬籟俱寂的深夜裏,

一切有情之物的鼾聲

都是一樣的,

阿貓阿狗的鼾聲

好人壞人的鼾聲

都是一樣的,

都是那麽均勻,深沈,

讓我們相信

此刻的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54am — No Comments

陳之藩《旅美小卷》祖宗的遺產

我總忘不了“高速計算機”的一課。

那是我剛到美國初進賓夕法尼亞大學,因為這個學校以計算機出名,我好奇的選了這麼一課。在第一點鐘上課時,教授遲到了幾分鐘,提著一個大皮包進來,慢吞吞的說道:

“計算機是二次大戰時發展起來的電子學應用。這門學問因應用極廣,所以發展極快,十年之中,它已成為電機工程中重要的一支,也是應用數學中很重要的一部,也是符號邏輯中很重要的一部。

“說穿了,也簡單。計算機分兩種:一種是比類計算機,一種是數字計算機。比類計算機的觀念早就有,最簡單是算尺;數字計算機的觀念卻是新的。…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53am — No Comments

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邁錫尼:史詩 2

他們是我們要尋找的人。

歌者:記錄這一切的是歐洲的第一個詩人和歌者——赫西俄德。

赫西俄德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公元前8世紀,在他生活的時代,詩人就是歌者,歌者就是詩人。

赫西俄德寫作的長詩《神譜》是歷史上最早的長詩之一。他將眾神的故事編入歌中,用阿波羅的豎琴對眾人吟唱。他說一切來自天啟。在《神譜》的開頭他寫道:“曾經有一天,當赫西俄德正在神聖的赫利孔山下放牧羊群時,繆斯教給他一支光榮的歌。”…

Continue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53am — No Comments

郭沫若《百花詩》馬纓花

舊時的詩人真是一些胡塗蛋,

見到枝葉晚合就聯想到合歡。

他們說看到我們就能夠消忿,

我們自己倒感覺到忿恨不堪!

所謂“馬纓”實際是我們的雄蕊。

木材可以制器,皮是驅蟲藥料。

我們植根甚深,可以保持水土,

我們建議:快把“合歡”之名取消!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53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太陽夜記》瘦西湖的舊夢

翻開一冊《文藝世紀》,見到有一篇《春到揚州瘦西湖》,讀了一遍,使我又回到記憶中去了。

我只游過一次瘦西湖,那還是少年時代的事情。在更早的時候,我的家住在鎮江,與揚州僅有一江之隔。「兩三星火是瓜州」,真的站在江邊上就可以望得見,可是我一直不曾渡過江。直到我離開鎮江,到上海去學畫,反而從上海遠道背了畫箱畫架到揚州去游瘦西湖。…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December 26, 2018 at 1:52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