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15)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下)

我喜歡素樸,可是我只能從描寫現代人的機智與裝飾中去襯出人生的素樸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做過於華靡。但我以為用《舊約》那樣單純的寫法是做不通的,托爾斯泰晚年就是被這個犧牲了。我也並不讃成唯美派。但我以為唯美派的缺點不在於它的美,而在於它的美沒有底子。溪澗之水的浪花是輕佻的,但倘是海水,則看來雖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飽蓄著洪濤大浪的氣象的。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但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只是我不把虛偽與真實寫成強烈的對照,卻是用參差的對照的手法寫出現代人的虛偽之中有真實,浮華之中有素樸,因此容易被人看做我是有所耽溺,流連忘返了。雖然如此,我還是保持我的作風,只是自己慚愧寫得不到家,而我也不過是一個文學的習作者。

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輕鬆,可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夠嚴肅。但我只能做到這樣,而且自信也並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夠寫得真實些。…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30, 2018 at 9:31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上)

我雖然在寫小說和散文,可是不大注意到理論。近來忽然覺得有些話要說,就寫在下面。

我以為文學理論是出在文學作品之後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恐怕也是如此。倘要提高作者的自覺,則從作品中汲取理論,而以之為作品的再生產的衡量,自然是有益處的。但在這樣衡量之際,須得記住在文學的發展過程中作品與理論乃如馬之兩驂,或前或後,互相推進。理論並非高高坐在上面,手執鞭子的禦者。

現在似乎是文學作品貧乏,理論也貧乏。我發現弄文學的人向來是注重人生飛揚的一面,而忽視人生安穩的一面。其實,後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們多是注重人生的鬥爭,而忽略和諧的一面。其實,人是為了要求和諧的一面才鬥爭的。…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December 30, 2018 at 9:31pm — No Comments

徐 賁·警惕“非人化”背後的敵意

繼北大教授孔慶東辱罵香港不少人是“狗”和“王八蛋”後,香港一些人日前集資刊登侮辱內地人的廣告,把內地人暗喻為“蝗蟲”,甚至還編了“蝗蟲歌”。有評論批評唱“蝗蟲歌”的,說是“與香港開放包容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其實,就算在不如香港開放包容的國內,把香港人辱罵成“狗”和“王八蛋”也是惡劣的“非人化”行為,在道德和倫理上也是不能允許的。

非人化(dehumanization)是將一些人或一部分人類異化為非人的生物。與單純將人比喻為動植物(如雄鷹、駿馬、青松)不同,非人化的想像動機和心理往往是敵意和仇恨。非人化是許多戰爭的宣傳動員和心理準備,它把“敵人”想像和描繪成“異類”,在人類等級上低於自己,或者干脆就把他們排除在人類之外。這些戰爭不僅發生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而且也發生在階級或政黨之間。…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16pm — No Comments

高曉松《魚羊野史》1月5日(中)

那時候跟蔣打了多年,最跟蔣不對路的桂系,都已經把自己的全部主力開出廣西,開上前線,在淞滬戰場上最重要的地方系主力,就是桂系的六個師,包括七軍、四十八軍這種桂系的精銳主力,都幾乎犧牲掉了。在淞滬戰場,連最遙遠的貴州、四川的部隊,都紛紛趕赴戰場,當時中國的所有鐵路都在運載穿著不同顏色的軍裝、拿著不一樣槍的士兵。在全世界的觀瞻之下、在全世界的眼皮底下,在淞滬跟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日本最精銳的九個師團,奮戰了三個月。我們當然不能叫揚眉吐氣,因為淞滬戰役最後還是失敗了,我軍也損失慘重,但是至少在上海打的三個月,讓全世界看到了我們抗日的決心,跟敵人拼光。…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15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上)

“啊,詩從何處尋?

在細雨下,點碎落花聲,

在微風里,飄來流水音,

在藍空天末,搖搖欲墜的孤星!”

(《流云小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13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10)

4



她像她的母親,不僅僅是模樣像。有時候我有一種感覺,似乎她的整個生命只是她母親的繼續,像臺球桌上一個球的運動只是球員手臂動作的延續罷了。

這種延續是從哪兒從什麼時候開始而後來變成了特麗莎的生命?

也許開始於特麗莎的爺爺,開始於那位布拉格生意人逢人便誇她女兒——特麗莎母親的美麗。她母親才三、四歲,爺爺就告訴她,說她與拉裴爾的聖母像一模一樣。四歲的她便再也忘不了這句話了。她青春妙齡,坐在學校讀書時,總是不聽老師的課,而想著與自己相像的那幅畫。…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5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9)

17



從佔領一開始,俄國的軍用飛機便成天在布拉格上空盤旋,托馬斯極不習慣這種噪音,無法入睡。

他在微微入睡的特麗莎身邊翻來復去,回想起很久以前在一次閑聊中她告訴他的一件事來。他們談起她的朋友Z,當時她宣布:“如果我沒遇到你的話,我一定會愛上他。”

即使在那時,她的話都使他落人一種莫名的憂傷。而現在,他認識到特麗莎愛上他而不是他的朋友Z,只不過是機緣罷了。除了她與托馬斯圓滿的愛以外,很可能,還有著若干她與其他男人的不圓滿的愛。…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4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8)

15



奇異而憂郁的自我迷醉一直延續到星期日夜里。星期一,一切都變了。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特麗莎;想像她坐在那里向他寫告別信;感到她的手在顫抖;看見她一隻手提著重箱子,另一隻手引著卡列寧的皮帶。他想像她打開他們在布拉格的公寓,推門時怎樣痛苦地忍受那撲面面來的滿房棄物的氣息。

兩天美好而憂郁的日子里,他的同情心(那引起心靈感應的禍根子)度假閑置,如同一個煤礦上緊張勞累一周之後,星期天呼呼大睡,為星期一的上班積蓄氣力。…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3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7)

特麗莎向托馬斯解釋了這一切。他知道,這是真的;但他也知道除此之外的另一個原因,亦即她要離開布拉格的真正原因:她以前從未真正感受過快樂。

那些天里,她穿行於布技格的街道,拍攝侵略軍的照片,面對種種危險,這算是她一生中的最佳時刻。只有在這樣的時間里,她才享受了少許幾個歡樂的夜晚,夢中的電視連續劇才得以中斷。俄國人用坦克給她帶來了心理平衡。可現在,狂歡過去了,她重新害怕黑夜,希望逃離黑夜。她已經明白,只有在某些條件下,她才能感到自己的強健和充實。她期望浪跡天涯,到別的地方尋找這一些條件。

“薩賓娜已經移居瑞士了,你不在意吧?”托馬斯問。

“日內瓦不是蘇黎世,”特麗莎說,“她在那兒,困難會比在布拉格少得多。”…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3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6)

托馬斯直起腰來,迷惑不解地聽著薩賓娜的話。

“你在找什麼?”她說。

“一隻襪子。”

她和他一起把房子找了個遍,他又一次爬到桌子下面去。

“你的襪子哪兒也找不到了,”薩賓娜說,“你一定來的時候就沒有穿。”

“怎麼能不穿襪子來?”托馬斯叫道,看看手錶,“我會穿著一隻襪子到這里來嗎?你說?”…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2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5)

“我沒有死!”特麗莎叫道“我還有感覺!”

“我們也有。”那些死人笑了。

她們笑著,使特麗莎想起了一些活人的笑。那些活著的女人過去常常告訴她,她總有一天也會牙齒脫落,卵巢萎縮,臉生皺紋,這是完全正常的,她們早已這樣啦。正是以這種開心的大笑,她們對她說,她死了,千真萬確。

突然她感到內急,叫道:“你看,我要撤尿了,這證明我沒死!”

可她們只是又笑開來:“要撤尿也完全正常!”她們說:“好久好久,你還會有這種感覺的。砍掉了手臂的人,也會總覺得手臂還在那里哩。我們實在已沒有一滴尿了,可總會覺得要撤。”…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1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4)

7



半夜里,她開始在睡夢中呻吟。托馬斯叫醒她。她看見他的臉,恨恨地說:“走開!走開!”好一陣,她才給他講起自己的夢:他們倆與薩賓娜在一間大屋於里,房子中間有一張床,像劇院里的舞臺。托馬斯與薩賓娜做愛,卻命令她站在角落里。那場景使特麗莎痛苦不堪,極盼望能用肉體之苦來取代心靈之苦。她用針刺入自己的片片指甲,“好痛哩!”她把手緊緊捏成拳頭,似乎真的受了傷。

他把她拉在懷里,她身體顫抖了許久許久,才在他懷里睡著。

第二天,托馬斯想著這個夢,記起了一樣東西。他打開拍屜取出一捆薩賓娜的來信,很快找到那一段:我想與你在我的畫室里做愛,那兒像一個圍滿了人群的舞臺,觀眾們不許靠近我們,但他們不得不注視著我們………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1:00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3)

5



他和他妻子共同生活不到兩年,生了一個孩子。離婚時法官把孩子判給了母親,並讓托馬斯交出三分之一的薪水作為撫養費,同意他隔一周看望一次孩子。

每次托馬斯去看孩子,孩子的母親總是以種種借口拒之於門外。他很快明白了,為了兒子的愛,他得賄賂母親。多送點昂貴的禮物,事情才可通融。他知道自己的思想沒有一處不與那婆娘格格不入,試圖對孩子施加影響也不過是堂.吉訶德式的幻想。這當然使他泄氣。又一個星期天,孩子的母親再次取消他對孩子的看望,托馬斯一時衝動就決定以後再也不去了。…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58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

他不斷回想起那位躺在床上;使他忘記了以前生活中任何人的她。她既非情人,亦非妻子,她是一個被放在樹臘塗覆的草筐里的孩子,順水漂來他的床榻之岸。她睡著了。他跪在她的床邊,見她燒得呼吸急促,微微呻吟。他用臉貼往她的臉,輕聲安慰她,直到她睡著。一會兒,他覺得她呼吸正常了,臉龐無意識地輕輕起伏,間或觸著他的臉。他聞到了她高熱散發的一種氣息,吸著它,如同自己吞飲著對方身體的愛欲。剎那間,他又幻想著自己與她在一起已有漫漫歲月,而現在她正行將死去。他突然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不能死在她之後,得躺在她身邊,與她一同赴死。他挨著她的頭,把臉埋在枕頭里過了許久。…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57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1)

1

從反面說“永劫回歸”的幻念表明,曾經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樣沒有分量,也就永遠消失不復回歸了。無論它是否恐怖,是否美麗,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麗都預先已經死去,沒有任何意義。它像十四世紀非洲部落之間的某次戰爭,某次未能改變世界命運的戰爭,哪伯有十萬黑人在殘酷的磨難中滅絕,我們也無須對此過分在意。

然而,如果十四世紀的兩個非洲部落的戰爭一次又一次重演,戰爭本身會有所改變嗎?會的,它將變成一個永遠隆起的硬塊,再也無法歸復自己原有的虛空。…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56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4)

我生活中充滿了疑問,都得我自己去找尋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時便有點發愁。就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處去看,各處去聽,還各處去嗅聞,死蛇的氣味,腐草的氣味,屠戶身上的氣味,燒碗處土窯淋雨以後放出的氣味,要我說來雖當時無法用言語去形容,要我辨別卻十分容易。蝙蝠的聲音,一隻黃牛當屠戶把刀剸進它喉中時嘆息的聲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黃喉蛇的鳴聲,黑暗中魚在水面撥剌的微聲,全因到耳邊時分量不同,我也記得那麽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時,夜間我便做出無數稀奇古怪的夢。這些夢直到將近二十年後的如今,還常常使我在半夜時無法安眠,既把我帶回到那個“過去”的空虛里去,也把我帶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15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2)

來去學校我得拿一個書籃。內中有十多本破書,由《包句雜誌》、《幼學瓊林》到《論語》、《詩經》、《尚書》通常得背誦。分量相當沈重。逃學時還把書籃掛到手肘上,這就未免太蠢了一點。凡這麽辦的可以說是不聰明的孩子。許多這種小孩子,因為逃學到各處去,人家一見就認得出,上年紀一點的人見到時就會說:“逃學的,趕快跑回家挨打去,不要在這里玩。”若無書籃可不會受這種教訓。因此我們就想出了一個方法,把書籃寄存到一個土地廟里去。那地方無一個人看管,但誰也用不著擔心他的書籃。小孩子對於土地神全不缺少必需的敬畏,都信托這木偶,把書籃好好地藏到神座龕子里去,常常同時有五個或八個,到時卻各人把各人的拿走,誰也不會亂動旁人的東西。我把書籃放到那地方去,次數是不能記憶了的,照我想來,次數最多的必定是我。…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13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1)

我能正確記憶到我小時的一切,在兩歲左右。我從小到四歲,始終健全肥壯如一隻小豚。四歲時母親一面告給我認方字,外祖母一面便給我糖吃,到認完六百生字時,腹中生了蛔蟲,弄得黃瘦異常,只得每天用草藥蒸雞肝當飯。那時節我就已跟隨了兩個姐姐,到一個女先生處上學。那人既是我的親戚,我年齡又那麽小,過那邊去念書,坐在書桌邊讀書的時節較少,坐在她膝上玩的時間或者較多。

到六歲時,我的弟弟方兩歲,兩人同時出了疹子。時正六月,日夜皆在嚇人高熱中受苦。又不能躺下睡覺,一躺下就咳嗽發喘。又不要人抱,抱時全身難受。我還記得我同我那弟弟兩人當時皆用竹簟卷好,同春卷一樣,豎立在屋中陰涼處。家中人當時業已為我們預備了兩具小小棺木擱在廊下。十分幸運,兩人到後居然全好了。我的弟弟病後家中特別為他請了一個壯實高大的苗婦人照料,照料得法,他便壯大異常。我因此一病,卻完全改了樣子,從此不再與肥胖為緣,成了個小猴兒精了。…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12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鳳凰 (4)

二十年聞名於川黔湘鄂各邊區鳳凰人田三怒,可為這種遊俠者一個典型。年紀不到十歲,看木傀儡戲時,就攜一血梼木短棒,在戲場中向屯墾軍子弟不端重地橫蠻地挑釁,或把人痛毆一頓,或反而被人打得頭破血流,不以為意。十二歲就身懷黃鱔尾小刀,稱“小老幺”,三江四海口訣背誦如流。家中老父開米粉館,凡小朋友照顧的,一例招待,從不接錢。十五歲就為友報仇,走七百里路到常德府去殺一木客鏢手,因聽人說這個鏢手在沅州有意調戲一個婦人,曾用手觸過婦人的乳部,這少年就把鏢手的雙手砍下,帶到沅州去送給那朋友。年紀二十歲,已稱“龍頭大哥”,名聞邊境各處。…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December 29, 2018 at 10:0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