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從一句平靜卻刺骨的開場白展開──「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夜,我死了。」冷冽的自白立即確立了死亡敘事的立場。清太不再只是小說裡的第三人稱,而是化身為一個自彼岸回望的「我」。
這種調度,使觀眾的情感立即產生矛盾:我們既貼近少年的聲音,又被推到一個冷靜的觀看距離。於是,悲劇不再僅是直線的悲痛堆疊,而是帶著多重折返與情緒轉折的體驗。
這樣的設計並非偶然。高畑早在《LITTLE…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5, 2025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滿天的繁星在樹梢頭輝耀著;黑暗中,四周都是黑蜮蜮的樹影;只有東面的一池水,在微風中把天上的星,皺作一縷縷的銀波,反映出一些光輝來。池邊幾叢的蘆葦和一片稻田,也是黑蜮蜮的,但蘆葦在風中搖曳的姿態,卻隱約可以辨認。這蘆葦底下和田邊的草叢,是螢火蟲的發祥地。它們一個個從草叢中起來,是忽明忽暗的一點點的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個個在那裏移動。最有趣的是這些白光雖然亂竄,但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跡。有時一個飛在前面,亮了起來,另一個就會向它一直趕去,但前面一個忽然隱沒了,或者飛到水面上,與水中的星光混雜了;或者飛入蘆葦或稻田裏,給那枝葉遮住。於是追逐者失了目標,就遲疑地轉換方向飛去。有時反給別個螢火蟲作為追逐的目標了。而且這樣的追逐往往不止一對,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閃閃的白光與天上的星光同樣的繁多,尤其是在水面的,映著皺起的銀波,那情景是很感興趣的。…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30, 2018 at 7:09pm — No Comments
賈祖璋(1901~1988),福建漳州人,著名生物科普作家。共出版科普作品集20余種,代表作有《鳥與科學》等。…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9, 2016 at 5:46pm — No Comments
是蔥綠的草叢泛黃的時候;
是落葉在地上翻滾的時候;
是秋雨和黃昏一同降臨的時候;
在女孩家的窗下,在一片枯黃的落葉下面,流出了斷斷續續的音樂。
這是名叫吉鈴的蟋蟀在演奏。他在為女孩演奏。
可是……這真是吉鈴的演奏嗎?
這音樂,失去了夏夜的豐滿和輕盈;這旋律,失去了夏夜的流暢和婉轉。許多不和諧的顫音,漂浮在旋律中,遊離在節奏裏。突出出現的停頓,會讓人感到空氣也被凝固了。 …
Added by 慕課師 on November 3, 2016 at 9:38am — No Comments
——續草木蟲魚之二
近年多看中國舊書,因為外國書買不到,線裝書雖也很貴,卻還能入手,又卷帙輕便,躺著看時拿了不吃力,字大悅目,也較為容易懂。可是看得久了多了,不免會發生厭倦,第一是覺得單調,千年前後的人所說的話沒有多大不同,有時候或者後人比前人還要胡塗點也不一定,因此第二便覺得氣悶。從前看過的書,後來還想拿出來看,反覆讀了不厭的實在很少,大概只有《詩經》,其中也以《國風》為主,《陶淵明集》和《顏氏家訓》而已。在這些時候,從書架上去找出塵土滿面的外國書來消遣,也是常有的事。
前幾天忽然想到關於螢火說幾句閑話,可是最先記起來總是腐草化為螢以及丹鳥羞白鳥的典故,這雖然出在正經書裏,也頗是新奇,卻是靠不住,至少是不能通行的了。案《禮記·月令》雲:…
ContinueAdded by Temer Loh on June 16, 2016 at 8:42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July 21, 2016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清晨時分好不容易從天際掙扎而微透出來的一絲曙光,卻被飄落下的紛紛細雨及黑沈沈的晨幕給替代,心裏還擔心著今天到西馬邊加蘭及哥打丁宜看螢火蟲的一日遊會否一切順利進行。
匆匆打點了行裝,和家人在後港集合後, 前往我負責的第一輛旅遊巴士集合處:實龍崗地鐵站。還在車內, 瑞興宗親已經在電話的那一端。 言談話語中聽得出他除了興奮,又有另一份迫不及待的期待,以迎接其他宗親及參與者的到來。感謝瑞興宗親,在籌備這項活動之前, 由於參與人次超出原本的預定;為了配合並提供宗親及其家人更大的方便。這次由我會主辦的一日遊共有兩個集中處, 除了實龍崗地鐵站,另外一個就是會所前面。 瑞興義不容辭,一口答應幫忙,協調從會館出發的第二輛旅遊巴士。
心裏還在擔憂老天爺是否會再變幻無常,…
Continue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August 3, 2016 at 2:30pm — No Comments
第六章·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實例
實例一: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育守則
(一)防範森林火災:
勿焚燒草木、引火整地
勿丟棄菸蒂、焚燒冥紙、燃放鞭炮
勿引火烤肉、舉行營火晚會
(二)野生動物的保育:
不購買山產,使野生動物遭捕獵…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15, 2017 at 8:16am — No Comments
螢是一種小甲蟲。它的尾巴會發出青色的冷光,在夏夜的水邊閃爍著,很可以啟發人們的詩興。它的別名和種類在中國典籍里很多,好像耀夜、景天、熠耀、丹良、丹鳥、夜光、照夜、宵燭、挾火、據火、炤燐、夜遊女子、蚈、炤等等都是。種類和名目雖然多,我們在說話時只叫它做螢就夠了。螢的發光是由於尾部薄皮底下有許多細胞被無數小氣管纏繞著。細胞里頭含有一種可燃的物質,有些科學家懷疑它是一種油類,當空氣通過氣管的時候,因氧化作用便發出光耀,不過它的成分是什麽和分泌的機關在哪里,生物學家還沒有考察出來,只知道那光與燈光不同,因為後者會發熱,前者卻是冷的。我們對於這種螢光,希望將來可以利用它。螢的脾氣是不願意與日月爭光。白天固然不發光,就是月明之夜,它也不大喜歡顯出它的本領。…
ContinueAdded by 客家 庫 on October 27, 2022 at 2:00am — No Comments
慧思勸太子不要用兵,說:“對於鄰國是要和睦的,我們既有了精強的兵力,本來可以復仇,但是這不會太傷玉華公主的心麽?不如把軍隊從剛才來的那個水洞送到那邊去,再分一隊把都城的敵兵圍起來,若不投降便殲滅他們。我單人去見國王,要他與我們訂盟,彼此不相侵略,從前的損失要他償還;他若不答應我們再開仗也不遲。他們一定不會防到我們的兵會從那水洞泛出來的。勝算操在我們手里,我們為什麽要多殺人呢?”
這話把與會的文武官員都說服了。難勝即日登了王位,老臣們分頭調動軍隊,預備竹筏,又派慧思為使者騎著快馬到羝原國去。
鳶眼王看見當日的乞丐忽然以使者的身份現在他座前,不由得生氣,命人再把他送到黑洞里去,慧思心里只好笑,臨行的時候對他說:“大王不要太驕傲,我們的兵不久就會到你的城下來。”…
ContinueAdded by 客家 庫 on November 6, 2022 at 12:17pm — No Comments
這本是旅程裏導遊最愛喊的一句口號,覺得有趣,所以拿它來當這篇文章的標題。
我起初聽到這旅程時,咋聽之下,以為又是一次吃、喝、玩、樂消磨時間的活動;經仔細打聽了解之後,才知道這是校友會花了不少心血精心策劃,並根據“君、臣、佐、使”的藥理所設計出來的一個活動,就毅然報名參加了。
“君”者,當然是參觀草藥園;“臣”者是遊覽蜜柑果園,並實地進餐,所謂“藥食同源”也;“佐”者,指的是晚上去觀賞螢火蟲,把行程帶到高潮面;而“使”,則是配合其他休閑活動,把整個行程無暇地結合起來,真可算是匠心獨具了。…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September 28, 2014 at 4:30pm — No Comments
這本是旅程裏導遊最愛喊的一句口號,覺得有趣,所以拿它來當這篇文章的標題。
我起初聽到這旅程時,咋聽之下,以為又是一次吃、喝、玩、樂消磨時間的活動;經仔細打聽了解之後,才知道這是校友會花了不少心血精心策劃,並根據“君、臣、佐、使”的藥理所設計出來的一個活動,就毅然報名參加了。
“君”者,當然是參觀草藥園;“臣”者是遊覽蜜柑果園,並實地進餐,所謂“藥食同源”也;“佐”者,指的是晚上去觀賞螢火蟲,把行程帶到高潮面;而“使”,則是配合其他休閑活動,把整個行程無暇地結合起來,真可算是匠心獨具了。…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y 11, 2017 at 11:55am — No Comments
一、它的外科器具
在昆蟲的各種類型中,很少有能夠發光的。但其中有一種是以發光而出名的。這個稀奇的小動物的尾巴上像掛了一盞燈似的,用來表達它對快樂生活的美好祝願。即便是我們不曾與它相識,不曾見過它在黑夜中從草叢上飛過,不曾見過它從圓月上落下來。就像一點點火星兒一樣,那麼,至少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可以多少對它有一些瞭解。古代的時候,希臘人曾經把它叫做亮尾巴,是很形象的一個名字。現代,科學家們則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螢火蟲(Iamqyris)。…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February 16, 2016 at 9:04pm — No Comments
蝴蝶
扇我,扇我,百花們香汗淋漓地喊著
誤闖的蝴蝶楞了楞,當起小扇子來
扇扇東,扇扇西,扇扇南,扇扇北
扇得好累,細枝上歇著,抖抖扇面的香氣
趁花朵們不注意,翻出籬墻去
鼎
蓮花伸展完它的夏季
最終也要潛回池底…
ContinueAdded by 邊鄉 岸 on November 19, 2016 at 8:26pm — No Comments
寄亡友恩佩
轆轤在轉,一團濕泥在我手裏漸漸成形。陶藝教室裏大家各自凝神於自己轉盤上那一塊混沌初開的宇宙,五月的陽光安詳而如有所待,碌碌砸砸的聲浪裏竟有一份喧嘩的沈靜。
這件事,我一直沒有告訴你。我在學陶,或者說,我在玩泥巴。我想做一個小小的東西,帶去放在你的案頭,想必是一番驚喜。但是,你終於走了,我竟始終沒有能讓你知道這樣微不足道的一項秘密。
一只小缽子做好了,我把它放在高高的架子上,等著幾天以後它幹了再來修胚。我癡坐失神,窗外小巷子裏,陽光如釉,天地豈不也是這樣一只在旋轉後成形的泥缽嗎?
到而今,“有所贈”和“無所贈”對你已是一樣的了,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May 23, 2016 at 10:49am — No Comments
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做香角子。絲線纏成小粽子,裏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貼五毒。紅紙剪成五毒,貼在門坎上。貼符。這符是城隍廟送來的。城隍廟的老道士還是我的寄名幹爹,他每年端午節前就派小道士送符來,還有兩把小紙扇。符送來了,就貼在堂屋的門楣上。一尺來長的黃色、藍色的紙條,上面用朱筆畫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這就能辟邪麼?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9,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長拿督斯里南茜蘇克莉主張培訓跟多“說故事的人”,從日常生活細節處發覺能引人入勝的特色,“例如有人能生動地介紹炒粿條,能向遊客推介好吃的炒粿條,從那裏有得買粿條、制作過程,還有後面的精彩故事。”
“幾天前,有人來找我,主張用說故事的方式來推介大馬旅遊業,我想這是精彩的。我要求所有國會議員發掘選區內能言善道的人,想外賓介紹本地的精彩文化,例如以人名取名的地名,他是誰,背後有什麽故事。”
她說,她已經找了一些可以訓練說故事的老師,以她的選區開始培育說故事的人才,“以種稻為例,他們可以講解種稻過程,也可以講講只有在8月出現的小魚,為何河裏有很多蝦,為何蝦以鱷魚背後的角質為食,這些故事都很精彩的。”…
Continue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uly 18, 2020 at 3:00pm — No Comments
別瞧荔子是個才十三歲的小姑娘,見了不快意的男人時,她早就會把小嘴岔往下一撇,輕輕而狠狠地罵一聲“討嫌的”了。當爸爸勒著媽媽的頭髮,呱咭呱咭地揍,她頓著腳,哇呀哇呀地哭時,她已學會了在哭泣的中間夾雜上“討嫌的”了。她偷偷地一面為媽媽撿著拔斷了的亂發,一面跟嗚咽著的媽媽一道嘟囔著:“討嫌的男人。”
從此,擔水的漢子不當心踩了市道旁她的鳳仙花時,小小指頭會死死地使勁戳著那油紫的脊背,罵著:“討嫌的大李。”當她正喂著小咪咪肝拌飯,爸爸立在檐下喊“荔子,給我打半斤玫瑰露”時,她不甘心地把咪咪放下,俯首在那溫柔的小動物耳畔低語著:“討嫌的爸爸,害我的乖吃不舒服。”…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November 24, 2018 at 9:13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