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香織搖搖頭,不管實情如何,胡思亂想也無濟於事。現下最要緊的,是先確認冬樹的傷勢,不曉得嚴不嚴重?
回家後,她甚麽都沒吃,卻完全沒食欲,不僅如此,胃還針紮般陣陣作痛,感覺快吐了。
約三十分鐘後,手機才又響起,顯示的是陌生號碼。香織按下通話鍵,傳來另一個警察的聲音。
對方告訴她京橋一家急診醫院的名字,說明冬樹重傷昏迷,正在動手術。接著,對方問她能不能立刻趕來,香織回答“馬上過去”便結束通話。
香織衝出公寓,跳上出租車。又多一筆額外的支出,這個月的生活費恐怕會更拮據,但眼下不是擔心那種事的時候。…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57am — No Comments
香織結束熟食店的打工後,回到家已過晚上八點。平常她習慣立刻換運動服,但今晚決定穿著外出服等冬樹進門。
今天下午五點多,香織收到冬樹的簡訊,說是找到可能錄用他的公司,馬上要去面試。香織原本打算,冬樹若順利錄取,兩人便到附近的居酒屋慶祝──冬樹點最愛的啤酒,我就來杯烏龍茶吧。
然而,冬樹遲遲不見人影。時針很快通過九點,到了十點依舊沒消息,打手機也沒接。於是,她傳簡訊關切:“你在哪里?我很擔心,看到留言回我一下。”…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57am — No Comments
快抵達醫院時,後座的史子突然翻起皮包,窸窸窣窣地不知在找甚麽,連坐在副駕駛座的悠人也明顯感受到她的焦慮。
“怎麽啦?”遙香問。
“我好像忘了……”史子悄聲回答。
“該不會沒帶錢包吧?”
“嗯。”
“欸?”遙香一臉難以置信,悠人也忍不住咂嘴:“妳在幹嘛!”
“沒辦法,出門時太匆忙。”…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54am — No Comments
刑警連忙搖手,“不是的。有些細節需要你們協助確認,況且,對方不一定是兇手。總之,還請移步警署。”
史子想不出拒絕的理由,於是望向悠人。“走吧。”他說。
約三十分鐘後,悠人一行搭警車抵達日本橋署。雖然已是深夜,警署外仍聚集許多媒體的探訪車。原本悠人擔心會受這些人窮追猛問,下車後媒體卻沒衝上來,消息似乎尚未發布出去。
警署外觀是標準的辦公大樓,顯得相當利落都會,但走進里頭,氣氛立刻一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面的大階梯,精雕細琢的扶手散發出穩重的氛圍,接待櫃臺也以古意盎然的大理石材質打造,而天花板垂吊的照明顯然歷史悠久。據刑警說,當初改建時,許多人舍不得舊建築的傳統之美毀於一旦,才特意留下部份內裝。…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53am — No Comments
緊鄰人行道的是知名證券公司的辦公大樓【註:指的是“野村證券株式會社”總公司,與“三越百貨”本店同為日本橋地區知名的老建築。】,即使在黑夜中,依然感受得到建築物外觀散發的歷史氛圍。胸口中刀的被害人走在這條路上時,心里究竟想著甚麽?
“這段路平常不太有行人嗎?”石垣問。
藤江點點頭,“先不談白天的情形,入夜後確實很少人經過,畢竟附近只有這家證券公司。”
“所以,身受重傷卻沒人發現也不奇怪?”
“是的。”…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51am — No Comments
松宮修平抵達案發現場時,日本橋上已圍成單向通行的狀態。封鎖的這一側停著成排警車,橋頭附近一條連接中央大道與昭和大道的單行道也全面禁止通行。十字路口中央有制服警察指揮交通,馬路的另一側則看得到一些電視臺工作人員的身影。
不過,圍觀群眾並不多。一方面是被害人早就送往醫院,加上周遭較顯眼處沒留下類似行兇的痕跡,引不起行人的好奇心。剛得知地點時,松宮還有些厭煩地想著,又得撥開重重人墻才能進到封鎖線內,實際狀況卻頗為冷清。
戴上手套、環好臂章後,有人拍拍他的右肩。回頭一望,雙眼細小、尖下巴的主任小林站在身後。
“啊,您辛苦了。”…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47am — No Comments
登紀子忍住咂嘴的衝動,手伸向茶杯。瞄一眼時鐘,已過晚間九點。今天從醫院下班,到常去的定食店解決晚餐後,大老遠跑來銀座的咖啡店,就是因為在日本橋署工作的加賀說要這時間才有空碰面。
加賀刑警一臉嚴肅地回座,登紀子馬上察覺情況不太妙。
“抱歉,突然接到上面的命令。”加賀語帶歉疚。
“這麽晚還要回去工作?你們沒在管勞動基準法噢。”
她當然是在調侃,加賀卻沒笑。
“是緊急動員。這附近發生案子,我得趕過去。”…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44am — No Comments
晚上接近九點時,男人經過日本橋派出所旁。走出派出所察看四下的巡查,剛好目擊男人步履蹣跚的背影。
當時巡查心想,怎會這麽早就喝得爛醉如泥?由於只瞧見背影,不是很確定年紀,但依髮型推測,應該是中年人。中等身材,穿著得體,遠遠也看得出那身深褐西裝應該是高檔貨。巡查略一思索,判斷沒必要特地叫住對方。
男人搖搖晃晃地走近橋頭。那是建於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目前已列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的日本橋(編註:見下圖)。男人邁步過橋,似乎是打算前往三越一帶。…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30am — No Comments
叫出手機的月曆功能,液晶屏幕顯示出下個月的月曆,登紀子接著將手機平放到桌面,好讓對座的人也能清楚看見。
“忌日是下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三吧?那麽,選在前一周的星期六或星期天如何?當周我應該空得出時間。”她指著屏幕上的日期問,對方卻沒吭聲。擡頭一看,才發現對方的目光一徑落在她身後。
“加賀先生。”登紀子喊道。然而,對方僅微微伸掌,像要她先別出聲,絲毫沒移開視線。深邃的眼窩里,銳利的光芒若隱若現。…
Continue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August 6, 2018 at 8: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5, 2018 at 11:01pm — No Comments
你緊緊壓住我,黑暗的手,
沈重地在我的頭上停留。
可我要勇敢地給自己戴上花冠,
我發誓要挺住,決不悲愁。
明媚春光中鳥禽的哀鳴,
不同於老人的苦悶擔憂。
我周圍雲集著寒涼的陰影。
最艱難的道路依然要走。…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5, 2018 at 10:57pm — No Comments
思維之鴿孤孤單單地
穿過暴風雨,拖曳著翅膀,
在秋湖的上空飄搖。
大地在燃燒,心潮在激蕩,
追求吧,我的鴿子,可千萬
千萬別誤入遺忘之島!
那一時的狂焰,不幸的鴿子啊,
會不會把你嚇得昏厥?…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5, 2018 at 10:57pm — No Comments
在遙遠的空中晃動著的,
是森林里一個農莊閃爍的記憶。
我叫什麽?我是誰?我為什麽哭泣?
把一切都忘記吧,就像猛烈的風暴
旋轉著在世界上消失。
選自《新詩集》(1915)
石琴娥 / 雷抒雁譯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5, 2018 at 10:56pm — No Comments
現在,人們對死者感到遺憾,
他們不能在春天的時刻里
沐浴著陽光
坐在明亮溫暖的開滿鮮花的山坡上。
但是,死者也許在輕輕細語
講給西洋櫻草和紫羅蘭,
沒有一個活著的人能聽懂。
死者比活者知道得更多。…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5, 2018 at 10:55pm — No Comments
魏爾納·馮·海頓斯坦 (Carl Gustaf Vernervon Heidenstam 1859-1940)瑞典近代著名抒情詩人和小說家。他的作品主要以自己的家鄉和瑞典民族為主題,作品涉及的領域很廣,有詩歌、散文、政論和小說等。詩作主要有《朝聖與漂流的年代》(1888)、《詩集》(1895)、《人民集》(1899)和《新詩集》(1915)等。海頓斯坦於191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作為瑞典文學新時代的首要人物的重要性”。
春天的時刻
千年之後
思維之鴿
最艱難的道路…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5, 2018 at 10:55pm — No Comments
在書上,這句話——自然的平衡——是時常有得看到的;在講話的時候也有得聽到。當我們看到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如果不細考它包含的意思,便會立刻想到天平,好像說天平稱准東西時候的平穩,兩邊是一點沒有升沉或輕重的。
是的,講到自然的平衡時,的確含有這種意思的。先前科學上有一個很流行的錯誤,說植物的生活和動物的相反,植物是吸收碳氣(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的,動物卻吸收氧氣,吐出碳氣。植物吐出的氧氣適恰可給動物取用,動物吐的碳氣也可給植物取用,因此兩者生活得很和諧而且平衡。後來知道植物的呼吸空氣也同樣要吸取氧氣和吐出碳氣的。這和動物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普通的植物還有別一種生理機能,它能夠吸收碳氣和水分,製成食品,及小粉和糖類,以供生活上的各種用途。當它製造食品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氧氣多下來,就把它放出在空氣中。這種製造糖類或小粉多下來的氧氣,用化學上的話來說,便可稱為「副產物」。…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August 5, 2018 at 10:38pm — No Comments
為了說明問題方便,須得略引舊中國的一些事例。大家知道,火車和輪船都有一定的載重量,超載了就要發生危險。早先有一個站長告訴我,有時因私運貨物,貨車超載過重,路跑得長了,車輪與鐵軌磨擦生熱,發紅,如燒著一樣。到車輪軟化時,車子也就塌倒了。
輪船因超載出事,雖非親見,卻曾親自聽到。早先有一輪船超載過重,開出吳淞口外後,風浪較大,船身便大大傾順。雖然沒有翻轉,可是許多艙面上的乘客差不多全都側出到海裡去了。
以上這些舊聞,也說明了科學規律必須遵守,如果不遵守,必定要受損害。…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August 5, 2018 at 10:38pm — No Comments
有些學習自然科學的人認為他們所追求的只是自然界的知識,探討的只是自然界的規律,對象是很明白的,目的性也不模糊,因此沒有再學哲學的必要。學習了,對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未必有什麼幫助。
有一些人雖這麼說,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August 5, 2018 at 10:37pm — No Comments
古人看到一些形態不尋常的生物,常常加上一些解釋。但他們不懂科學,往往求助於迷信。舉例說來,竹的節一般都是平的,但浙江有些小型的竹,近土處的節子不是平的,卻是斜形(上部的仍然是平的)。舊社會的老百姓就把它與迷信故事連接起來,變成錯誤的解說。他們說:從前有一個人(後稱懊惱祖師),因看破紅塵,出家修行。他的嫂嫂給他送飯去,以竹筍作飯菜。懊惱祖師不吃,把它倒在屋後的地上了。後來這些飯菜就長成竹,故竹的下截節子不是平的,而是斜的,像「纏刀塊」的樣子。因為浙江竹筍與茭白等一般有一定切法,不直切或橫斷,卻一刀刀斜切成塊,其塊略呈菱形,叫做「纏刀塊」。…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August 5, 2018 at 10:36pm — No Comments
拿自然科學來說,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自然科學(以下皆簡稱科學)非他,只是系統化了的知識。但是如果對於某一門科學,只有了系統的書面知識,而缺乏實踐,對於這一方面發生的問題不能獨立思考,不能獨立處理,這還不能算是專家。比方,一個昆蟲學專家,如發現一種害蟲,必然能迅速查出它是什麼種屬,它的生活史如何,並且能想出有效的方法,迅速把它撲滅。此外,他還有豐富的昆蟲學上的知識。這樣,他才是一個昆蟲學專家。這是指專家能獨立工作一方面的情形,當然並不意味著不需要依靠群眾。古人早已知道「集思廣益」,工作上是處處離不開群眾的。
科學既是系統化了的知識,我們如果瞭解了知識的來源,對於專家與群眾的關係,便能夠知道得更清楚。…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August 5, 2018 at 10:36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