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5)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8)

“那個男人,到底怎麽回事?”

就連堀田半左衛門也摸不著桂的心思,難道他真的是懦弱膽怯的人嗎?

自己的藩裏,正處於幕府與外國軍隊內外夾攻,局勢岌岌可危的地步,若還有一點血性的漢子,早已揮翅飛回祖國,投身戰場了,哪兒還有左顧右盼的考慮時間呢?

他還配稱為一名武士嗎?

堀田不禁如此想著。桂的過度小心,已經近乎膽怯了。

未免逃過頭了吧!…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7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7)

“桂在哪裏?”

“不知道”

幾松並未回答,只是輕輕搖晃著粉頸,一副不知情的模樣。她將這一問一答精彩地融入舞蹈。

“你不知道嗎?”

“嗯。”

幾松收了收下巴,好像又肯定的說了一次。

“不要再跳了!”佐佐木忍不住大聲斥吼,幾松卻未停住,仍繼續舞著。…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6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6)

幾松準備了幾件舊衣裳。松垮垮的木棉上衣,再系上小倉帶。

“把頭也紮起來。”

一綁上頭巾,桂小五郎立刻成了街頭巷尾,常可看見的按摩師。

“我像按摩師嗎?”

真是怪!這個男人不管扮什麽像什麽。這回,從他的舉手投足,活生生就是一個按摩師。不過,桂卻一臉嚴肅。

“對不起,如果不把你打扮成這副模樣,你是無法在市區裏走動,更別說進藝妓家了。”…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5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5)

三、



幾松原是若狹小濱藩士木關某的長女,本名松子,幼年時,父親便去世。

母親後來改嫁禦幸町松原的燈籠店老板。松子九歲時,被送到三本木一位藝妓家學習舞蹈。當她還是一名舞妓時,才色雙全的艷名便已不脛而走。十四歲,正式繼承師姊的藝名,成了第二代的幾松。

她與桂小五郎的交往,從文久元年七月開始,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了,兩人情同夫妻。

他們的家就在三本木。

這裏,距離長州藩邸並不遠。…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5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4)

接近拂曉時,襲擊中立賣禦門的三百名長州軍,一路喧囂地從鳥取藩邸前經過。

即使如此,小五郎還是沒有加入行列。對於這位伶俐的男人來說,參戰無疑前去送死,這點,他比誰都清楚。

不過,留守藩邸的鳥取藩士部看不過去。

“桂大人。”

“此刻,打從藩邸前通過的不正是你的友人、同志和下屬嗎?你為什麽不加入他們的行列呢?難道你是害怕嗎?”這番話說得太白、太露骨了。

小五郎終於捱不下去。當然,從上加茂鳥取藩的陣營處,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回訊到來。…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4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3)

 “叫什麽名字?”

“桂小五郎。”

“嗯──”

沒聽過。

“現在市區裏,到處張貼他的畫像,年紀約三十多歲,中等身材,鼻梁挺直,眉清目秀。我曾經見過他一次面,是個相當挺拔、帥勁的男人。”

“啊!果然是他,他就在城崎──”

堀田幾乎沖口而出,但話到舌間還是吞回肚裏。…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2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2)

晚飯後,堀田和男人一起下棋。男人繃著一張嚴肅毫無感情的臉,和先前的笑容全然不同。而且,這男人的棋下得太謹慎,也太理性了,堀田從未下過這麽枯燥乏味的棋。

這期間,旅館的女兒阿瀧數度進出房間,一會兒換茶,一會兒端果子,照顧得很殷勤。不過,偶爾她飄向那男人的眼神,絕非尋常,這兩人之間──

下了兩盤棋,都是堀田慘敗,對手太強了。而且,下棋時男人絕不多話,甚至連名字也沒透露。

“奇怪的家夥。”

隔天,堀田向阿瀧打聽:“那位先生是何許人呀?”…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51a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逃命小五郎(1)

最近,昌念寺裏來了一個奇怪的食客。

昨天,堀田半左衛門從妻子那兒聽到這件事,當時,半左衛門並未放在心上,只回了一句:“寺廟裏,什麽奇怪的人都有吧!”

半左衛門是但馬出石藩的槍術師,領糧五十石,為人親切、隨和,在藩裏甚得人緣。這但馬出石是領糧三萬二千石的仙石家的食邑,城中約有千戶人家左右。

出石川流經市中心,兩岸農家與平常人家參差並排而立,除此之外,就是但馬到處可見,平凡無奇的群山與城池了。昌念寺就位於市區東北方。

過了幾天,堀田半左衛門前往昌念寺。他和住持是棋友,經常一起下棋、聊天。…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7, 2019 at 10:49am — No Comments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幻 想

就現象而言,在這樣一個婚姻嫁娶、征戰殺伐充擴其間的世界之中,在一個每天我們都要不止一次以絕大的興味與速度把相當一部分食物堅決而無悔地貯入我們這副皮囊之內的世界之中,能夠獲取的成就似乎是相當多的。對許多人而言,匆匆觀之,盡量獲取,多多益善,似乎便是這充滿鬥爭的人生的唯一目的。然而,如果涉及精神,這一切終不過為幻想而已。

快樂的生活乃是前進的生活,其中每件事物都要導向更高的階段,而且永無止息。在一個具有奮進意識的人的面前,時刻會有新天地。因而,儘管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並不擴大,儘管我們所陷溺於其間的那種種災難也都不會歷時很長,但是由於我們的天性,我們的願望卻多如繁星一般,而且常是生命不息,慾望不止。真正的快樂在於我們開始得怎樣,而不在於我們結束得如何;在於我們希求什麼,而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January 27, 2019 at 9:30am — No Comments

普里什文·三個獸洞

今天在一個獾洞旁邊,我想起了卡巴爾迭諾——巴爾卡里亞在黃峭壁上的三個獸洞。我曾在那兒把沙地上的足跡細細考察了一番,得知了獾、狐狸和野貓

同居的一個極有趣的故事。

獾為自己挖了一個洞,狐狸和野貓卻來和它同居。不乾淨的狐狸渾身惡臭,不久就把獾和野貓攆了出去。獾只得在稍高的地方再挖一個洞,和野貓住在一起,那臭狐狸仍舊留在老洞里。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7, 2019 at 9:29a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過新田灣

二號十二點過些

假若你見到紙背後那個地方、那點樹、石頭、房子、一切的配置、那點顏色的柔和,你會大喊大叫。不瞞你,我喊了三聲!可惜我身邊的箱匣子不能用,顏色筆又送人了,對這一切簡直毫無辦法。我的小船算來已走了九十里,再過相等時間,我可以到桃源了。我希望黃昏中到桃源,則可看看燈,看看這小城在燈光中的光景。還同時希望趕得及在黃昏前看桃源洞。這時一點兒風沒有,天氣且放了晴,薄薄的日頭正照在我頭上。我坐的地方是梢公腳邊,他的槳把每次一推仿佛就要磕到我的頭上,卻永遠不至於當真碰著我。河水已平,水流漸緩,兩岸小山皆接連如佛珠,觸目蒼翠如江南的五月。竹子、松、杉,以及其他常綠樹皆因一雨洗得異常乾淨。山谷中不知何處有雞叫,有牛犢叫,河邊有人家處,屋前後必有成畦的白菜,作淺綠色。……那個地方、那點樹、石頭、房子、一切的配置、那點顏色的柔和,你會大喊大叫。…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anuary 27, 2019 at 9:28am — No Comments

井上靖《敦煌》(12)

兩隊人馬的前鋒相互接觸,混在一起。趙行德不久就再一次進入鬼哭狼嚎的阿鼻地獄。這次是短兵相接,雙方展開了殘酷的白刃戰。但見刀光劍影,只聞殺聲鼎沸。趙行德殺得性起,乾脆將旋風炮從馬鞍上扔下去,操起一把大刀,掄開了,朝著跑到身後的回鶻人就砍。…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42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談詩(4)

美國十九世紀大思想家愛默生嘗說:"我們底時代是回溯的,"意思是歎息他所處的時代離開創造的黃金時代已遠,只能夠追懷,陳述,和景仰過去的偉大。假如他生在今天,眼見我們連過去的偉大都不敢擬想,不敢相信,不知感想又如何?

然而不!"所有的時代是相等的……"德國底哥德與英國底勃萊克差不多同時在他們底日記里記下這句至理。十九世紀何嘗是回溯的? 詩界底哥德,囂俄;小說界底士當達爾,陀士多夫斯基;音樂界底悲多汶,瓦格尼;畫界底特洛克爾和雕刻界底羅丹,那一個不是偉大,精深,創作力橫溢,可以和文藝史上過去的任何代表人物相媲美呢? 而在過去的偉大時期中,這種專事毀壞的蛀書蟲恐怕也不少,不過他們只是朝生暮死罷了。

《卜居》,《漁父辭》和《九歌》都是屈原所作。如果不是屈原,必定是另一個極偉大的抒情詩人—結果還是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談詩(3)

記得在中學讀書的時候,曾經在什麼地方看見有人要證明《遠遊》不是屈原底作品。其中一個理由便是屈原在其他作品里從沒有過遊仙底思想;在《離騷》里他雖曾乘雲禦風,驅龍使鳳以上叩天閽,卻別有所求,而且立刻便"僕夫悲,余馬懷兮"……回到他故鄉所在的人世了。

我卻以為這正足以證明《遠遊》是他未投身於汨羅之前所作—說不定是他最後一篇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31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談詩(2)

近人論詞,每多揚北宋而抑南宋。掇拾一二膚淺美國人牙慧的稗販博士固不必說;即高明如王靜安先生,亦一再以白石詞"如霧里看花"為憾。推其原因,不外囿於我國從前"詩言志"說,或歐洲近代隨著浪漫派文學盛行的"感傷主義"等成見,而不能體會詩底絕對獨立的世界—"純詩" (Poesie Pure) 底存在。

所謂純詩,便是摒除一切客觀的寫景,敘事,說理以至感傷的情調,而純粹憑借那構成它底形體的原素—音樂和色彩—產生一種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喚起我們感官與想像底感應,而超度我們底靈魂到一種神遊物表的光明極樂的境域。像音樂一樣,它自己成為一個絕對獨立,絕對自由,比現世更純粹,更不朽的宇宙;它本身底音韻和色彩底密切混合便是它底固有的存在理由。…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談詩(1)

一片方塘如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他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人是兩重觀察者。他底視線一方面要內傾,一方面又要外向。對內的省察愈深微,對外的認識也愈透澈。正如風底方向和動靜全靠草木搖動或雲浪起伏才顯露,心靈底活動也得受形於外物才能啟示和完成自己:最幽玄最縹緲的靈境要借最鮮明最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28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新詩底十字路口(下)

這並非我們無條件地輕蔑或反對自由詩。歐美底自由詩 (我們新詩運動底最初典型) ,經過了幾十年的掙扎與奮鬥,已經肯定它是西洋詩底演進史上一個波浪—但僅是一個極渺小的波浪;佔穩了它在西洋詩體中所要求的位置—但僅是一個極微末的位置。這就是說,在西洋詩無數的詩體中,自由詩只是聊備一體而已。說也奇怪,過去最有意識,聲勢最浩大的自由詩運動象徵主義,曾經在前世紀末給我們一個詩史上空前絕後的絢爛的幻景的,現在事過境遷,相隔不過二三十年,當我們回頭作一個客觀的總核算的時候,其中站得住的詩人最多不過四五位。這四五位中,又只剩下那有規律的一部分作品。而英國現代最成功的自由詩人埃利奧特 (T.S.E1iot) ,在他自選的一薄本詩集和最近出版的兩三首詩中,句法和章法犯了文學批評之所謂成套和濫調 (Mannerusm) 的,比他所攻擊的有規律的詩人史文朋 (Swinburne) 不知多了幾多倍。…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26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新詩底十字路口(上)

雖然新詩運動距離最後成功還很遠,在這短短的十幾年間已經有了驚人的發展卻是不容掩沒的事實。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回顧與反省,如果我們不為"新詩"兩字底表面意義所迷惑,我們將發見現在詩壇一般作品—以及這些作品所代表的理論 (意識的或非意識的) 所隱含的趨勢—不獨和初期作品底主張分道揚鑣,簡直剛剛相背而馳:我們底新詩,在這短短的期間,已經和傳說中的流螢般認不出它腐草底前身了。

這並非對於提倡新詩者的話病或調侃;因為這只是一切過渡時期底自然的現象和必經的歷程。和一切歷史上的文藝運動一樣,我們新詩底提倡者把這運動看作一種革命,就是說,一種玉石俱焚的破壞,一種解體。所以新詩底發動和當時底理論或口號,—所謂"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所謂"有什麼話說什麼話",—不僅是反舊詩的,簡直是反詩的;不僅是對於舊詩和舊詩體底流弊之洗刷和革除,簡直把一切純粹永久的詩底真元全盤誤解與抹煞了。…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5, 2019 at 10:25pm — No Comments

梁宗岱·譯里爾克

嚴重的時刻



誰此刻在世界上某處哭,

無端端在世界上哭,

在哭著我。

誰此刻在世界上某處笑,

無端端在世界上笑,

在笑著我。

誰此刻在世界上某處走,

無端端在世界上走,…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anuary 25, 2019 at 7:40pm — No Comments

〔瑞士〕瓦爾特·考爾:擁有百科全書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January 24, 2019 at 10:2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