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主播's Blog (446)

陶雪英·我帶女兒走不一樣的路:嶺腳——官坑,最經典的徒步路線

回首再看一眼雨中的小巷,我們和理坑揮手告別。

汽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破,我們到達了虹關。去看那棵古意盎然的千年古樟,我們十幾個人拉著手才把這棵大樹圍了起來,非非說這是“大樹爺爺”,看著雖經雷劈卻依然枝繁葉茂的古樹,我們不禁感慨生命的堅韌和神奇。

用完午餐,走出村口,我們開始了傳說中婺源最經典的徒步旅程。

從嶺腳到官坑,山不是很高,大約五六百米,路卻是很長。當地人告訴我們,上七裏,下八裏,一色的青石板路,當年的徽商就是挑著茶葉,挑著山貨,走出這裏,走出一條富裕的路。

隊友幫我背起了背包,我拉著非非的小手輕裝上陣,領隊排好了輪流抱非非的計劃。…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9, 2016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32)昂貴的煩惱

沙利士神父不得不承認西藏的太陽確實與歐洲的太陽不一樣,甚至與他在漢地傳教時見到的太陽也不一樣。天碧藍如洗,雲團堆積出千奇百怪的形狀,變幻出黃、紅、白、黑、綠、紫、青、藍、灰等等遠遠超出你想像的顏色;陽光從雲縫中射出來,極富穿透力和表現力,像一束巨大的追光照射到大地上。有時這種追光就像被神靈所使喚一般,任意地打扮著蒼茫的大地,使它雄渾、古樸、蒼涼,仿佛上帝創造世界時的景象。有一天一束奇特的陽光照射到左鹽田的村莊,久久不肯離去,使那裏的房舍和農田看上去像是個大舞臺,納西人土掌房的輪廓被極具質感的陽光勾勒出一道道金邊,炊煙在金色的追光中裊裊上升,使人感到那裏就是貧寒苦難的人們夢寐以求的仙境,而那時峽谷裏其他的地方還籠罩在一片煙霧彌漫中。敲鐘人亞當在教堂的屋頂平臺上首先看見了這神奇的光芒,他大聲對教堂裏的人喊:“快來看哪,太陽的手掌像媽媽一樣地在撫摸納西人。”…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30, 2016 at 10:47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31)虹化

那段時間寺廟正面臨一樁重大的事件,五世讓迥活佛在一個月前預言,他將在天上的兩顆星星交匯時圓寂。按藏族天文歷算,這兩顆星星三百年才交匯一次。…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24, 2016 at 9:59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30)來來往往的軍隊

夏季即將結束的一個黃昏,西邊的太陽被一片碎雲切割得支離破碎,大風驅趕著黑夜步步逼近,天空一半深藍一半烏黑,雲層堆積在峽谷的上方,仿佛是自上而下即將沖下來的黑色洪水。巴勃神父一如既往地站在山梁邊那塊突出的巖石上,面對空空的山谷發呆。狂風吹起他的黑色長袍,望上去使他像大地上一只被剪斷了翅膀的鷹。馬修遠遠地跟在一塊巨石後,抱著他的火繩槍都要打瞌睡了,這時他嗅到了一股比魔鬼的味道還要骯臟的氣味。不是由於這種氣味很臭,而是因為它和純潔的峽谷格格不入。當年帶來那場鼠疫的臭氣也不能和這個美好黃昏裏野蠻地闖進來的陌生氣味相比。“糟啦,神父還是把漢人軍隊給引來了!”馬修在巖石後面叫苦道。

多年以後,馬修還堅持認為,巴勃神父之所以要天天晚上到左右鹽田的山梁上去“習慣”,就是為了在那裏等漢人軍隊。他對村裏人說,巴勃神父黑色的衣袖一甩,漢人軍隊就從他的袖子後面鉆出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18, 2016 at 11:28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9)探尋與迷失

教堂新來了一個名叫巴勃的神父,他是一個傳教史方面的專家,尤其對羅馬傳教會在東方的傳教歷史深有研究。在來鹽田教堂之前,他曾在澳門、溫州、天津等地傳過教。這是一個性格孤僻古怪、書卷氣很重的傳教士,沙利士神父從勞納主教寫來的推薦信中感覺到,巴勃神父和教會的同仁們不太合群,似乎在哪裏都受到魔鬼的作弄,按他的資歷和學識,他至少也應該升到主教一類的聖職了,但是他現在連一個本堂神父的名分都沒有。勞納主教在信中明確指出,他是來協助沙利士神父工作的。如果他能在你的幫助下開辟一個新的教點,上帝會感謝他;如果他在瀾滄江的大峽谷中能證明羅馬傳教會幾百年來在中國――尤其是在西藏――的傳教是符合上帝旨意的,羅馬教皇會讓他吻其尊貴的腳背。沙利士神父從這些揶揄的文字中讀出了巴勃神父的處境。他很同情這個比自己還年長二十多歲的老傳教士,但是當他第一次站在他的面前時,他感到一股刺骨的陰風被巴勃神父帶來了。他似乎終生都與風有關,他一來就趕上了吹了一年的大風,他最終也必將消失在風中。…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16, 2016 at 6:06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8)濟貧就是借貸給上帝

峽谷裏連上帝也是饑餓的,沙利士神父已是第三次屈尊來到瀾滄江的西岸借糧了。他已經能在這條橫跨在瀾滄江兩岸的騰篾索上身輕如燕地飛翔,甚至能嫻熟自如地控制自己在溜索上的速度。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藏族人是最直截了當的民族,與其興師動眾地架一座橋,還不如拉一根藤篾索來得更方便,反正都是從此岸到彼岸。而走路過去和飛過去,境界是大不一樣的。對於一個要想在峽谷地區生活下來的人來說,如果他不能掌握這門技術,那麽他的世界就只有一半。”…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13, 2016 at 9:41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7)九頭喇嘛

峽谷裏的老人們至今還記得,黑色的瘟疫是在一個大風年被狂風一點一點地刮走的。那是一場刮了整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風,瘦小一些的牛羊和孱弱一點的小孩都被狂風刮到了天空,他們就像升向天國的幸運兒,毫無牽掛地脫離了大地,在風中和瀾滄江裏的魚、山嶺上的動物、地上的牛羊、飄飛的經幡一起自如地舞蹈。人們要用巨大的石塊壓在房頂上,才可保住屋頂的木片不被風刮飛。狂風蕩滌了一切,峽谷裏的房屋、寺廟、教堂、道路、土地等裸露在外面的東西,都被風洗得幹幹凈凈,甚至把人們的頭發都梳洗幹凈了,許多人一年都沒有到峽谷的溫泉裏洗過澡。到大風停止時,人們發現天地如此之新,家家的房子就像被水洗過了一樣。連噶丹寺措欽大殿外的那一排金黃色的轉經筒,過去長年累月地被信徒們的香火熏染,又被無數藏族人撫摸推動,早就在上面積澱了一層厚厚的黑色油膩物。清軍的炮火曾經錘煉過它們,但是一點也沒能改變它們的顏色。可曠日持久的大風就像一把刷子,將這些轉經筒從裏到外清洗得如同嶄新的一般。寺廟專門為此做了一場法會,慶賀這些古老的轉經筒的新生。…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11, 2016 at 9:55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6)“宗教庇護一切”

四年以後,遠方的遊子安多德學成歸來,他給右鹽田村帶來了歡樂,卻使左鹽田鎮和江對岸的噶丹寺騷動不安。喇嘛們的臉上寫滿了陰郁,因為六世讓迥活佛在寺廟的宗教教務會議上向大家通報說,教堂的宗教活動要正式開始了。一個信天主教的藏族人將成為西藏的第一個神父。

“他是誰?”有喇嘛問。

“他嘛,一個大概不會喜歡我們的人。”六世讓迥活佛說:“他父親的爺爺托馬斯,木龍年第一次反洋教時被我們的人吊在樹上用箭射死了;而他的父親馬修,就是在解放時跟白人喇嘛都伯跑了的那個人。我的前世曾經在一次夢中告訴我,馬修死了,是我們喇嘛們的過錯,讓我為他好好超度。我不明白政府究竟是怎麽想的,讓一個兩代都和我們有仇的人回來當神父。”…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4, 2016 at 10:25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5)桃花鹽

當第一縷春風從漢地吹過來時,瀾滄江兩岸的桃花率先開放,一樹樹桃花像飄在峽谷裏的片片紅雲。鹽井裏湧出的鹽鹵水就像一個剛做母親的康巴女人的乳汁一樣豐盈。鹽民們搭建再多的曬鹽平臺都曬不完那含鹽量出奇地高的鹵水。峽谷裏到處都聽得見人們在奔走相告:

“出桃花鹽了!”…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4)求學與敬畏

三天以後,安多德啟程了。信教的百姓一直把他送到了滇藏公路邊,安多德的舅舅諾斯說,要是我還走得動,我會為你牽馬,送你到北京的。三十多年前我還年輕時,沙神父讓我為他牽馬,隨他一起回法國,但我又舍不得我們這峽谷。現在我老啦,想去哪兒都去不成啦。沙神父啊,你這個帝國主義的特務,你為什麽偏要去做一個特務呢?嗚嗚嗚。…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22, 2016 at 9:49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3)陽光下的耶酥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19, 2016 at 10:07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2)夢裏生長出來的寺廟

三天以後,讓迥活佛回到了峽谷,他關閉了患者盈門的診所,拿出自己行醫多年的積蓄,買了一卡車木料,一卡車水泥,一卡車磚,然後他身上就一個子兒也不剩了。那個幫他把木料拉到噶丹寺舊址的卡車司機問:“紮西門巴,你要在這裏蓋房子?”

紮西門巴回答說:“不是蓋房子,是建寺廟。”

卡車司機驚訝地說:“就這點東西,還蓋不了一間小屋子哩。”

紮西門巴說:“峽谷裏再小的一間屋子,也能為佛祖遮擋風雨;西藏再宏偉的寺廟,也是從一間小屋子旁邊建起來的。”…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15,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1)扎西門巴

扎西門巴(醫生)的藏醫小診所就設在左鹽田鎮穿城而過的滇藏公路一側,那是一間簡陋的土墻房子,和周圍的小食品店、小百貨店毗鄰。如果不是特別留意和需要,過路的人連看也不會多看它一眼。它有一個不大的窗口面向公路,陳舊的窗框上黑黑的一層油膩物,那是來看病的藏族人趴在窗口上時留下的痕跡,窗戶兩邊的墻上還遺留有文革時期的標語,字跡陳舊模糊,殘缺不全,但時常令人觸目驚心,那都是當年來自漢地的紅衛兵的傑作。在那上面可以讀出來的字是“橫掃……牛鬼……神”和“踏上……腳……不得翻身”。穿過鎮上街道的風把路上的塵土刮起,從窗口處掃蕩而過,就更加重了這家小診所門臉的蒼涼和沈重。但是窗口處時常都圍滿了求醫問藥的藏族人和納西人,納西人也是一身藏式打扮,說著地道的藏東地區的康巴藏語,已難以區分他們的族別。一個戴著副老花眼鏡的老者在裏面永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沒有人敢正視他深邃有力的目光,也沒有人會對他做出的任何診斷有絲毫的懷疑。他們像對待一個神醫一樣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言聽計從。…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12, 2016 at 5:57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20)納西人的魂路

一個下午,沙利士神父來到教堂的垛樓上,望著另一座山梁上納西人在泥石流浩劫過後的亂石堆上新建立起來的村莊,企圖能看到一點人間的生氣。自從他們從懸崖上遷走之後,沙利士神父試圖套在納西人脖子上的繩子不解自脫。但那邊也籠罩在一片死寂之中,連一聲狗吠都聽不到,更別說能望到一縷炊煙。他突然想到這些日子來到鹽田裏幹活的納西人少了許多。該去看看這些可憐的人啦,也許他們這時才能認識到上帝的愛。

他叫上亞當與他同行,他們甚至找不出一頭能騎的騾子出來。兩人沿著兩條山梁之間的小道徒步而去,在翻過了幾處泥石流堆後,他們來到了納西人的村莊。死亡之氣從每一家每一戶破敗的窗戶中溢出,來不及掩埋的死牲畜隨地都是。哀嚎之聲是證明這個村莊還有活人的唯一標誌,一些新建的簡陋房屋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封頂,瘟疫就把建房者全家的性命奪走了。〞…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7, 2016 at 11:28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19)大瘟疫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2, 2016 at 6:03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18)鹽的顏色

沒過多久,江對岸納西人的鹽田也開始出鹽了,令人奇怪的是他們曬出的鹽是白色的,不論從成色還是質量上來說,都比野貢土司的鹽好。那些馱鹽的馬幫更願意購買納西人的白鹽,而且紅鹽的價格每斤還比白鹽少一個半到兩個藏幣,因為他們說人吃了紅鹽會上火。野貢土司酒醒以後,才發現他砍友吉頭的那把刀太快了。

但是砍下的頭怎麽才能再接上去呢,那就像要想改變鹽的顏色一樣難啊。他問管家旺珠,“都是瀾滄江邊的鹽鹵水,都是一樣的鹽田,都是同一個太陽,為什麽現在我們就曬不出價格更高的白鹽來?”

旺珠回答說:“老爺,大概是因為我們的神靈和他們的不一樣吧。”…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30, 2016 at 3:36p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17) 讓腦袋去曬鹽,讓腳好好睡覺

第一批鹽曬出來後,銀子順利地流到了野貢土司家。而那時江東岸的納西人還在搭建他們仿佛永遠也搭不起來的鹽田呢。野貢土司在喝酒慶賀時對他的小兒子野貢·堅贊羅布說:“鹽真是個好東西,牛羊、土地也是好東西,但是牛羊變成銀子,要好幾年的時間;地裏的青稞只能管我們的肚子不挨餓、酒罐裏的青稞酒不幹枯。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鹽變成銀子更快的東西了。”

堅贊羅布則比他的父親看得更深刻,盡管他那時才十二歲。他回答父親說:“爸爸,沒有槍,哪兒來鹽田啊。槍才是比鹽變成銀子更快的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3pm — No Comments

秦林《管好我的嘴巴》(20)

莫逞一時口頭之快

人與人之間,發生一些小誤會或小磨擦,在日益多元的社會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胸懷寬廣的人大致會過而即忘。但並不是人人都有這般胸懷。在人際交往當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爭吵原是出於某一件雞毛蒜皮的事,但由於一方逞一時口舌之快,說了帶情緒的話,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而另一方也不願意做省油的燈,受羞後也勃然大怒,反唇相譏,從而導致雙方你來我往,把口水仗打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打出手,小事變成了大事,釀成禍端。

愛逞一時口舌之快者大多數是心浮氣躁、又習慣指責他人的人。在他們的心靈世界裏根本就沒有“忍”字。只要不順心,見事罵事,見人罵人,為的是排遣胸中的憂煩,僅此而已。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焦躁的情緒得到宣泄了,被罵者的心裏感受如何呢?…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21,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秦林《管好我的嘴巴》(21)

別輕易濫用口頭禪

口頭禪是常掛嘴邊的話語。人人都有口頭禪,它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習慣。習慣是平常日積月累而養成的。口頭禪一旦形成,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攙在平常說話的語流裏。

口頭禪一般分兩類:一類是職業用語經過縮略而俗成的慣用詞;另一類則完全屬於社會流行用語。

職業慣用語用於職場中,只要對話者雙方能心領神會,則無可厚非,但若是主客雙方非同一職業,就不可爛用本職業慣用語當口頭禪了。尤其是服務行業,內部員工就常用慣用語對話,冷不丁沒管好自己的嘴,也將行業慣用語當做口頭禪與客人去說,那就很可能要鬧出笑話來。…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20, 2016 at 7:00pm — No Comments

秦林《管好我的嘴巴》(19)

關鍵時刻可以玩些語言小花招

花招不是絕招。無論在何種場合和任何人對話,人們對成功者充其量也只稱其有巧言妙語之類,而不能恭之以有“絕”。因為語言本身是活的,所以說話是沒有絕招的。即使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際關系大師戴爾·卡耐基在其所出版的任何一本書中,也未曾把自己的觀點吹成是“絕招”。我更不敢輕用“絕招”,因為“絕招”這個詞是不能隨便亂用的,亂用了會誤人子弟。

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表達各種各樣的感情,因而不可能會有事先被固定好的格式。所謂“會說話”,並不是掌握了什麽絕招,而是深諳因人而異、“隨話而變”的機巧——也就是我所要談到的“小花招”。…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19, 2016 at 4:2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