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蕙『病人』或『受苦的此在』?現象學心理學與海德格此在分析學派之人性關懷 上

  • 現象學心理學與海德格治療哲學之接軌

1959-1969年間,海德格應蘇黎世的精神科醫生梅塔波斯之邀請,與蘇黎世醫學院的學生教授與醫生們進行長期的哲學醫學研討會,這段深湛的哲學、心理學、醫學間之對話,不只留下著名的《籌尼可那研討會講稿》[1],在這過程中,更培養了至今還在發展中的「此在分析學派」。

從海德格哲學到今日的「此在分析學派」間有許多治療哲學觀點上的轉折變化與重新詮釋,然而就所面對的問題而言,與今日台灣現象學心理學領域所面對哲學心理學問題,有許多雷同之處。因此,在閱讀余德慧教授的《詮釋現象心理學》時,對余教授從海德格哲學出發,探討本土心理學的另類途徑與基礎時,即深感將海德格後學的此在分析學派之治療哲學介紹的必要性。

相應於此,蔡錚雲教授<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實徵與詮釋兩種應用模式系譜上的對照>一文,從喬齊回到胡塞爾所建構的現象學方法,再從《詮釋現象心理學》回到海德格、高達美到呂格爾的「詮釋與存在」間的哲學心理學問題,探討科學實徵心理學模式的問題與困境,與詮釋現象心理學所揭顯的哲學立場。

汪文聖教授<生活世界中的信度、效度與價值的可能性條件:對精神病學方法的哲學性反思>一文中,從對作為一般醫療依據之『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之知識論與存有論兩層次的反思,回到對胡塞爾真理符應觀之局限性的批判,最後,也回歸到海德格對精神病醫學方法的反省上來。

三位教授思索的哲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問題面向雖不同,但以海德格哲學作為反思問題的出發點與回應問題的途徑,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以下將就筆者對此在分析學派的粗淺認識,對三位教授之詮釋現象心理學反思作一延伸的回應。

 

二、「病人」或「受苦的此在」?

晚期海德格對科技問題的批判,幾乎可以作為海德格對現代心理學理論的詮釋基礎。海德格的科技批判需溯源到他對希臘哲學源頭「存有的遺忘」問題的闡釋,近代心理學之依據,則是由此「存有的遺忘」所發展的自然科學計量性思維所生的觀看世界的方式。海德格用「框架」(Gestell)一辭形容源自於「存有的遺忘」的科技精神。

生活在現代科技世界中的人,注定被限定於各式各樣的框架之中--由各種科學方法建構起來的各種科學視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之中的各門學科之真理詮釋。每種學科提供各自的「方法」所建構的「真理」,現代人活在這被淹沒了的各式各樣的「真理框架」世界中,難以真正碰觸存在的大地。實證心理學乃至於精神分析所建立的基礎,依海德格哲學的批判,也是框架的某種類型。

[1] Martin Heidegger  Hg. Medard Boss:Zollikoner Seminare ,Vittorio Klostermann,  Frankfurt am Main, 1987, 1994。汪文聖教授將Zollikoner Seminare 譯為「蘇黎康研討會」。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