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 費春放:激化、淡化和深化:敘事藝術處理沖突的方法(上)

作者的話:近年來我們寫了幾個取材於西方經典的戲曲劇本,總體上戲曲界和觀眾們相當歡迎,認為這些西戲中演的劇目既傳承了傳統的形式,又豐富了舞臺上的人物和故事;它們也得到了西方觀眾的青睞,多次應邀出國演出。《朱麗小姐》是其中第四個劇目,2012年一年就去了六個國家。但在朱麗的祖國瑞典,我們聽到一個令人驚訝的故事,不由開始反思這些劇目的創作方法。傳統戲曲偏好大團圓,極少西方式的大悲劇,而我們改編的西方經典卻全是悲劇(其中五個收入了《心比天高:中國戲曲演繹西方經典》,文化藝術出版社)。難道好故事一定要是激化沖突的悲劇?西方人不是喜歡說藝術摹仿生活嗎,生活中有那麼多可怕的悲劇嗎?那就是促使我們研究、寫作這篇論文的起因。我們的創作也開始探索新的敘事方法--除了一味激化矛盾,還有別的可能嗎? 

 敘事藝術是講故事的藝術,故事的素材主要是人際關系,特別是含有沖突的關系;無論是來自生活原料還是來自他人作品,敘事創作中如何尋找、選擇、展現矛盾沖突,常常體現出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色,在全球化的今天,這也是對藝術家眼界、眼力和功力的考驗。

 歷史上歐美作家習慣於把源於生活的平常故事悲劇化,希臘神話和戲劇中充斥著一般人聞所未聞的駭人故事,諸如弒父娶母(《俄狄浦斯王》)、殺子報復(《美狄亞》)、全家相殘(《阿伽門農》)。好萊塢不但發明了"災難片",票房號召力極大,其它的類型片也大多生著法子激化生活中的沖突。與此同時,從古希臘一直到當代西方,理論家還一直在強調藝術摹仿生活的性質。但"生活"真有那麼可怕嗎?莫非西方文人全都不安好心,唯恐天下不亂?

 恐怕不能那樣去批評西方,我們現在學人家都已經青出於藍了--電視劇編劇的不二法門就是想方設法激化矛盾。當年中國鼓吹"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曾有一種說法:文藝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沖突隨時可能發生;而一個更聰明的說法則是亞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宣泄內心的恐懼,達到凈化。2500年來多少藝術家、學者和記者都這麼說,仿佛成了永恒的規律--藝術中多一點悲劇,生活里可以少一點悲劇;但是近年來,我們對中外教科書里這個源自西方的藝術"公理"產生了懷疑。

 2012年是奧古斯特·斯特林堡逝世一百周年,上海戲劇學院一行人去瑞典演出我們根據《朱麗小姐》改編的同名京劇,其間聽到了一個關於該劇原型的故事。斯特林堡潦倒時曾在一個"廉租房"住過,房東是個原先的窮二代和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姐。這兩人門不當戶不對,這就讓斯特林堡產生靈感,構思出了後來被認為是"自然主義經典"的《朱麗小姐》。既是自然主義,似乎應該貼近生活的本來狀態;可是在他的劇中,朱麗只和男仆有了一段"半夜情",一出臥室就發現她和那莽夫根本沒法相處,最後還被逼得拿起他的剃刀去自殺。但在現實中,那對房東在一起過了很久,沒準白頭到老亦未可知。斯特林堡一定聽到過房東兩口子的口角--哪對夫妻從來沒有呢?但劇作家基於他對階級關系和性別之爭的理念,用點編劇技巧把他倆的小矛盾一激化,就做成了個大悲劇。

 京劇《朱麗小姐》在國內演時,觀眾覺得挺新鮮,因為戲曲舞臺上看不到地主小姐和長工的感情故事。但聽老人說,以前是有過的,因有"粉戲"之嫌,後來不讓演了。那樣的老戲會有什麼樣的結局?程乃珊寫到有個當年在電臺連播火得很的評彈《黃慧如和陸根榮》 ,講富家小姐和黃包車夫私奔,活脫脫一個上海灘的"朱麗小姐",但最後卻是大團圓。這倆人也有生活原型,程乃珊說那"黃包車夫就是個流氓!自己在鄉下有老婆有小人,還常常向黃慧如討銅鈿……但評彈將他講得很好,勤勞、善良、淳樸……那是為了要維護勞動人民的形象而做了藝術加工。"

 "藝術加工"是任何藝術家在把素材變成作品時都必然要做的,關鍵在為了什麼,怎麼加工。程乃珊說這個評彈這樣加工是為了"維護勞動人民形象",那未必是唯一的原因;因為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淡化沖突、美化人生的藝術作品。古時候丟下妻子進京趕考的並不都是陳世美,《琵琶記》刻畫的就是蔡伯喈這個出奇的好男人:舍不得離開新婚妻子,被父親逼迫著才去趕考,一考中狀元就急著要回家,硬被皇帝留下娶宰相之女。宰相千金得知郎君在家已有賢妻,不但不惱不鬧,還主動勸他回家看望。伯喈之妻趙五娘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丈夫,最後卻與宰相千金一起欣然接受"二女事一夫"。這個戲被皇帝朱元璋大力推崇,主要不是因為它維護了"勞動人民的形象",而是因為它維護了從最高領導到窮苦百姓各階層的形象,有助於社會和諧--那當然首先是皇帝的看法,而喜歡戲曲的老百姓多半也會點頭。

Views: 1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