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i kia kiak
  • Male
  • 吉隆坡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Iki kia kiak's Friends

  • Malacca 皇京港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比雷艾弗斯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Zenkov
  • KyrGyz

Gifts Received

Gift

iki kia kiak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iki kia kiak's Page

Latest Activity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 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U型理論 下

文化差異與語境問題:不同文化中對“靜默”、“直覺”、“開放的心/意志”等內在態度的接受度差異很大。有些文化更偏重直接、行動、效率;對抽象或“靈性/內在覺察”的價值可能會被懷疑或看作不務實。這可能限制這套理論的普遍採用。風險落入新形式的權威或意識形態:有批評者(如 Kühl 等)認為,Theory U 有時可能被過度理想化,或被某種共同意圖/意識形態/領導者的願景所主導,使得「讓未來浮現」這類過程中,領導者或幾人群體的主觀性過大,而忽略不同利益方之間的權力關係/利益衝突。若沒有妥善處理權力、差異、結構性的不公平,其結果可能偏離理想。 (部分批評見於文獻) (Taylor & Francis Online)可持續性與擴張性問題:在小範圍/先驅者群體中 U…See More
8 hours ago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 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U型理論 上

理論概要(Theory U 的核心內容)核心理念Scharmer 主張,我們常為過去經驗、慣性思維、制度與結構所框限,導致我們無法對未來可能性(emerging future)敏感/回應。為了創造真正新/轉型的變化,我們需要從未來而來(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來領導。這種領導,不是從回顧過往或當下問題出發,而是察覺、聆聽、開放自我,讓未來的可能性浮現,再回到當下行動。這個過程 Scharmer 稱之為 Presencing(由 “presence + sensing” 組成),也就是從「存在」(在場)與「感知」中「領會未來」的能力。 (presencing.org)Blind spot(盲點):我們對於注意力與意向來源的「內在位址」(inner place)不自覺或無知。這個盲點妨礙我們創造真正新的結果,因為我們經常被過去的模式所限定。若想突破這個盲點,就要改變「我們注意的是什麼」、「我們怎麼注意」。…See More
Friday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中國軟實力新一章~從男生爱男生開始?下

(續上)二、BL與中華軟實力:吸引力與張力然而,如果將BL的國際流行直接等同於「中華軟實力」的提升,就過於簡單化了。 潛在的正面效果 BL 劇提供了一種柔性的文化輸出語言。愛情與情感故事比歷史劇或現實主義題材更容易跨越文化邊界。海外觀眾因為追劇,接觸到中文語言、華人面孔與中國的現代城市景觀,這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中國文化的能見度。 某種程度上,它可以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文化輸出方式,比直接的宣傳更具吸引力。 內部的爭議與限制 然而,BL 在中國國內一直是敏感題材。為了符合審查要求,許多作品被迫「降維處理」,將愛情化為「兄弟情」「戰友情」。這種含糊策略雖能在國內上映,但在海外卻常被批評「不真誠」「偷工減料」。觀眾常常需要在官方文本與粉絲二創之間尋找「真實情感」。這種張力不僅影響作品的完整性,也會削弱文化輸出的說服力。 宗教與文化壁壘 在宗教氛圍保守的國度,如中東、南亞的部分穆斯林國家,BL 劇可能因違背當地價值觀而遭到抵制或下架。這意味著 BL 題材雖能在東南亞或拉美獲得流量,但難以覆蓋更廣闊的市場。若將 BL 作為出海的唯一路徑,顯然存在區域性侷限。總結來看,BL…See More
Wednesday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1.0 PGC-AI

"從社交媒體到生成媒體,對于内容數量意味着什麽? 愛墾學術:從社交媒體到生成媒體:內容爆炸與意義稀缺 一、從「社交」到「生成」:創作主體的轉移 過去二十年,社交媒體重塑了人類的自我表達方式。從Facebook、微博到TikTok,人類首次大規模地成為內容生產者。這一時代的特徵是「人創作,人分享,人影響」。內容的生產與流通依賴人的情感、經驗與社交關係,形成了以「用戶生成內容」(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為核心的文化生態。 然而,進入生成媒體(Generative…"
Oct 10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iki kia kiak's blog post 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發布首份全球文化政策報告
"UNESCO Global Report on Cultural Policies – Culture: The missing SDG Short Summary〈Culture for a Sustainable…"
Oct 8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iki kia kiak's blog post 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發布首份全球文化政策報告
"韓啟垚:北京電影學院教席作品入選MONDIACULT 2025數字圖書館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25年世界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大會(MONDIACULT 2025)數字圖書館投稿評審結果公布,北京電影學院UNESCO電影藝術與文化多樣性教席報送的3部短視頻作品成功入選。截至發稿時,中國共有12部作品入選,並將作為大會文化成果之一,在數字圖書館平台面向全球展示,為國際文化政策與可持續發展議題討論提供中國視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MONDIACULT…"
Oct 2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郭翠瀟: 尋找非遺「出圈」「出海」的內生動力

[郭翠瀟]尋找非遺「出圈」「出海」的內生動力 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的一項調查顯示,85.8%的受訪青年感覺近些年非遺更火、更「出圈」了,愛上非遺的年輕人越來越多。2024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陝北說書隨《黑神話:悟空》游戲火到海外;雲南楚雄彝繡服飾亮相2024巴黎時裝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彝族服飾融入了時尚設計,從傳統賽裝節的「鄉村T台秀」走上了國際舞台。當這些「出圈」「出海」的非遺項目再次呈現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2024「青年文化跨年夜」主題傳播活動的舞台上時,毫不意外地牢牢鎖住了青年人的目光。…See More
Oct 2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iki kia kiak's blog post 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發布首份全球文化政策報告
"嫣然:寫在MONDIACULT‘25會議前 MONDIACULT是 Mondi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Policies 的縮寫,源自法語與英語的結合: Mondia- 來自法語 mondial,意思是「全球的、世界性的」; -cult 則來自 culture / cultural,即「文化」。 所以 MONDIACULT 的字面涵義是「世界文化(政策)會議」。 MONDIACULT 2025 MONDIACULT 2025 Side Event…"
Sep 29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發布首份全球文化政策報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2025年9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文化政策與可持續發展大會(MONDIACULT 2025)」上,發布首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文化政策報告——文化: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Mestiz. Gallo & Gavilan tapestries(西班牙傳統手工藝——譯者注)2025年9月29日:活動預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文化政策報告——文化: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布活動 時間:2025年9月29日 下午13:30 - 14:30…See More
Sep 27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中國軟實力新一章~從男生爱男生開始?上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長視頻平台——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合稱「愛優騰」)——積極推動海外業務,試圖在全球串流影視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與 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 等國際巨頭相比,中國平台的資源與經驗仍然有限,必須尋找適合的突破口。在這樣的背景下,Boy’s Love(BL)/耽美題材成為愛優騰的重要出海先鋒。耽美劇的海外走紅已有先例。泰國 BL 劇近年在亞洲與拉美風靡一時,中國的耽改劇如《陳情令》、《山河令》也在國際市場上掀起波瀾。因此,平台選擇以 BL 為開路者,並不令人意外。但問題在於,BL 本身在中國國內就存在價值爭議;而在宗教或社會保守的國度,這一題材更可能面臨限制。這是否能成為彰顯「中華軟實力」的長遠策略,仍值得深思。本文將從三個面向展開:一、BL 為何成為愛優騰的出海選擇;二、其對中華軟實力的助益與限制;三、是否存在更具普世性與可持續性的替代策略。一、耽美題材為何能出海首先要理解,愛優騰選擇 BL 並非偶然,而是出於現實考量。 成本低、熱度高 與動輒數億元的古裝大劇相比,BL…See More
Sep 15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iki kia kiak's photo
Thumbnail

諾亞的懊悔:讓啄木鳥上方舟

"老夫子演说記 延續閱讀:演說藝術"
Aug 28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1.0 PGC-AI

"愛墾學術:家庭vs社會-大叙事vs小叙事在~~《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第一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1:反俄狄浦斯》中,作者德勒茲與加塔利對精神分析的批判稱,傳統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如何將所有慾望都框定進俄狄浦斯結構中。第二章〈社會機器〉(Chapitre 2 : Les machines…"
Aug 26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1.0 PGC-AI

"(續上)這裏舉幾組例子來對比,釐清「家庭場域」式戰爭敘事與「社會場域」式戰爭敘事之間的差異,以及它們在國際市場的效果: 一…"
Aug 25
iki kia kiak posted a blog post

黑格爾:文創與情感于藝術中的碰撞

丹納藝術哲學與黑格爾美學的交融~~黑格爾的藝術哲學有幾個要點影響著丹納,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第二:藝術是認識真理的一種形式,也就是,藝術是以感性形式認識真理;第三:偉大的藝術作品是時代精神的產物。這幾個觀點交雜影響著丹納對藝術作品的詮釋和論述,特別表現在:不同藝術品所傳達的真理必然是屬於歷史真理,也就是真理不同階段的表現;以及,透過對藝術家的作品的深刻探討,就愈能洞察藝術家所處時代的種族(包括民族)特質和風尚。…See More
Aug 16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1.0 PGC-AI

"愛墾APP:大眾批評的黃金時代~~當我們談論「大眾批評的黃金時代」,我們其實並不是在指涉一段客觀存在的歷史時期,而是在參與一場有關文化地位與意義的論述建構。這種論述不僅塑造了我們如何理解批評,也影響我們如何看待文學、藝術與思想的價值。而這種批評,早已不只是書評、影評或學術論文那樣的評價工具,更是一種介入公共領域的思想行動,是一種審美與哲學並重的寫作實踐。 M. W. J. T. Mitchell…"
Aug 8
iki kia kiak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玩得哥和妹0.9: 故事,和真實生活里的人一樣

"愛墾APP: volition(意志/志向)概念~~在「情動轉折」哲學的研究脈絡中,「volition」(意志/志向)這個概念並非焦點詞,而是常與 affect(情動/動影)的介入密切相關。在這個轉向中,我們看到某些哲學家如何將情動視為激發或轉換意志的動力場,於是理解 volition 不再只是理性選擇,而是植根於情動–身體–行動之間的共振機制。以下為幾位學者重要的論說與引用,供墾友具體掌握 volition 在情動轉折中的內涵: 1.Harry…"
Jul 28

iki kia kiak'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iki kia kiak'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Iki kia kiak's Blog

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發布首份全球文化政策報告

Posted on September 26, 2025 at 4:30pm 3 Comment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2025年9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文化政策與可持續發展大會(MONDIACULT 2025)」上,發布首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文化政策報告——文化: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Mestiz. Gallo & Gavilan tapestries(西班牙傳統手工藝——譯者注)…

Continue

[愛墾學術] 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U型理論 下

Posted on September 26, 2025 at 7:00am 0 Comments

文化差異與語境問題:不同文化中對“靜默”、“直覺”、“開放的心/意志”等內在態度的接受度差異很大。有些文化更偏重直接、行動、效率;對抽象或“靈性/內在覺察”的價值可能會被懷疑或看作不務實。這可能限制這套理論的普遍採用。

風險落入新形式的權威或意識形態:有批評者(如 Kühl 等)認為,Theory U 有時可能被過度理想化,或被某種共同意圖/意識形態/領導者的願景所主導,使得「讓未來浮現」這類過程中,領導者或幾人群體的主觀性過大,而忽略不同利益方之間的權力關係/利益衝突。若沒有妥善處理權力、差異、結構性的不公平,其結果可能偏離理想。 (部分批評見於文獻) (…

Continue

[愛墾學術] 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U型理論 上

Posted on September 25, 2025 at 9:00pm 0 Comments

理論概要(Theory U 的核心內容)

核心理念

Scharmer 主張,我們常為過去經驗、慣性思維、制度與結構所框限,導致我們無法對未來可能性(emerging future)敏感/回應。為了創造真正新/轉型的變化,我們需要從未來而來(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來領導。這種領導,不是從回顧過往或當下問題出發,而是察覺、聆聽、開放自我,讓未來的可能性浮現,再回到當下行動。這個過程 Scharmer 稱之為 Presencing(由 “presence + sensing” 組成),也就是從「存在」(在場)與「感知」中「領會未來」的能力。 (…

Continue

郭翠瀟: 尋找非遺「出圈」「出海」的內生動力

Posted on September 25, 2025 at 12:00pm 0 Comments

[郭翠瀟]尋找非遺「出圈」「出海」的內生動力



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的一項調查顯示,85.8%的受訪青年感覺近些年非遺更火、更「出圈」了,愛上非遺的年輕人越來越多。2024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陝北說書隨《黑神話:悟空》游戲火到海外;雲南楚雄彝繡服飾亮相2024巴黎時裝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彝族服飾融入了時尚設計,從傳統賽裝節的「鄉村T台秀」走上了國際舞台。當這些「出圈」「出海」的非遺項目再次呈現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2024「青年文化跨年夜」主題傳播活動的舞台上時,毫不意外地牢牢鎖住了青年人的目光。…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