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va ajatus's Blog (370)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1》:誰不會上網挖料?

某團體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邀我給予意見。我經營過多媒體公司,主要客戶是企業和黨政組織。

在講課與咨詢工作之余,最大的樂趣就是卷起衣袖,參與整個制作過程。從概念、策劃、編劇、錄影到後期的剪輯與配音,對於我後來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幫了大忙。

數據、資訊、知識與洞察

說回那部紀錄片,真的是“紀錄片”;把幾位受訪者對著鏡頭講話的錄影,剪出較精彩的內容,去掉不理想的部分,然後由一位電視主播做總結。

受訪者一位 接一位,每人八分鐘、十分鐘,都是類似的單一鏡頭、平鋪直敘。雖說是一氣呵成,實際上卻是一成不變。…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8, 2013 at 10:30am — 2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0》: 灼見孫中山

這裏有五個數字:17、5、12、3、8。這些數字在這裏叫著:數據、資料。你念得出這組數字,但你不明白它們意味著甚麼。

現在,讓我們重新排列這五個數字,由小到大:3、5、8、12、17。分析一 下,你看見了這組數字之間,存在著有意義的一種關系、模式。

數據變資訊

從3到5, 增加2;從5到8, 增加3,從8 到12, 增加4;從12到17, 增加 5。此時,這五個數字不再只是未經組織、作用不明的數據,而升級成:資訊。進 一步地,你能直接推論出,3之前逆序的數目,是3減1等於2;17之後順序的數 目,是17加6等於23。這答案原來並不存在,是後來演算、變化出來的新信息,就叫著“知識”。…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6, 2013 at 10:21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9》:巴生世界文化遺產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中華文化、印度文化、馬 來文化、西方文化 …………,傳統版本和現代版本,正統詮釋與另類詮釋,在馬來西亞全碰上了。

數百年來,早像多條大江與無數溪流交匯,沖積出廣袤的一大片新土壤,生長了地球表面稀鮮的風景。然而,除了國慶日的領袖獻詞、遊行隊伍與電視廣告,我們還懂得多少屬於自己的故事?

拿甚麼向環球獻禮?

何況,馬來西亞不只是馬來半島;我們還有沙巴與砂拉越。當大家說“馬來西亞由三大民族組成”的時候,往往忘記了在我們的鄉土上,還有數十個原住民族。過去25 年,我在沙巴與砂拉越帶領過許多培訓班,接觸過其中的將近三十個族群。他們各自的信仰、歷…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3, 201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8》:李安善用大東西

《斷背山》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後,李安開拍張愛玲原著改編的《色·戒》,到馬來西亞的檳城、怡保和金寶取景。我突然想起莊子來。



在《逍遙遊》篇裏,莊子提過這麽一件事:宋國某家人,拿手制造一種護膚藥。人的手腳長時間浸在水裏,皮膚會龜裂。靠著祖傳藥膏,這家人不畏水不怕寒,祖祖輩輩於是替人漂洗棉絮,算是不愁就業機會。



用大,別用小



有一天,遠方來了一位客人建議說:“一百兩銀子,收購你們的藥方。”一輩子誰也沒見過那麽多錢,一家子戰戰兢兢,想來想去。老人家說:“是老天憐憫我們,派了個菩薩來打救。”大家便同意把智慧產權出讓。…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2, 2013 at 2:00am — 2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7》:檳城:何謂中心、邊緣?

正當大家在議論紛紛,檳城是否邊緣化了馬來人?吉隆坡街頭一位賣炸香蕉的馬來小販諾曼,卻成了國際矚目的《第63屆威尼斯影展》嘉賓。

諾曼一輩子恐怕都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演員。再說,拍的又是走向世界、深 受西方歡迎的電影。直到有一天,機緣巧合,他碰上回國來拍《黑眼圈》的蔡明亮;成了蔡導演所說的“在大街上揀到的寶!”

吉隆坡是甚麼地方?

對於某些人,要說明一個種族在“首善之區”角落的掙紮,“小販諾曼”是最現成的資本;想在沒有完美的地球上鬧事,何患無詞?可是,蔡明亮所看見的,卻 是“天生演員諾曼”;在伯樂的創造維度裏,千裏馬走在世界的中心,就由千里馬的潛質來決定。…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1, 2013 at 1:26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5》:別問,聽聽就好?

在課堂上,一位企業主問我:“我很努力地學習自己行業的新事物,為何還 是沒法子超越對手?”

“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一樣,沒有標準的答案。”我答道:“這樣吧,待會 兒散課了,我再陪你進一步談談好嗎?借這話題,讓我先談一談和大家都有關系的 一個現象――

鍛打獨門兵器

“組織間的知識競賽,第一階段,是“有學習”對決“沒學習”,你肯勤學習,而你的對手怠惰,你有取勝的機會。第二階段,是“學得快”對決“學得慢”,你的學習速度夠快,學習內容夠準確,而你的對手慢吞吞的,學的又是不管 用的東西,你一樣不會輸。難度最高、酬報最佳的角逐,則是在第三階段:“自創 知識”對決“現成知識”。”…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9, 2013 at 1: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6》:張信哲玩物“哲”學

有位朋友開印務館,專攻各種賀卡。自從有了手機短訊與電子郵件,生意一 年不如一年。我對他說,收到賀卡與收到手機或電郵信息,感覺是不一樣的。至少,賀卡握在手裏實實在在、有份量。

大多數的數碼賀詞,其實只是借花獻佛的東 西;你傳給我我傳給他。傳夠了便刪去,免得占據記憶卡儲量。一切似乎都很輕,少了一份個人用心與創想。獨一無二的,只有我們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而已。



小小地論,大大地述



念學院時,認識一位勤念書的朋友。不管是雜文還是小說,他都用紅筆將自己喜愛的文句,一大段一大段地劃上來。然後,寫上一字眉批:“好!”或二字的“過癮!”三字的“沒話說!”四字的“神來之筆!”印象中,沒看過五字以上 的。 “好”在甚麼地方;為何“過癮”……?…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6, 201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4》:你看見李英愛嗎?

上周五,政府公布了《第三工業大藍圖》。你問:“為何不見文化創意產業?”是啊,我也想問:“為何不見文化創意產業?”

領導人說,要善用天然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推高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我不明白,為何不換一個想法,認真地看待我們的歷史文化資源,引爆其創意潛能,發揮這塊鄉土的吸引力?

創意引注魅力活力

這藍圖鎖準了,我們未來15 年的建國方向。領導人聲稱,在藍圖到期的 2020年,我們就是先進國民了。你覺得很沮喪;缺乏本身的李英愛,這地方怎麼稱得上先進?或說,漫漫15年,不支援本土的文化創意產業,我們怎麼先進得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 201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3》:無所不博非博客

上周四的本欄文字,臨下版因故作了些調整。也許編輯過程一時匆忙,多段文字像是打翻了的字盤,讀上來湊不成完整的圖像。我自己也覺得新鮮。但想此時此地的新聞媒體,壓力遠比截稿時間大得多,你要多包涵。

打翻鉛盤:喪失故事

想起打翻字盤的比喻,是因為我在報館上過三年班。在編輯室坐了幾個月,後來去當記者。當時的新聞寫作是紙筆作業,報紙還是采用鉛字印刷。離開現在的 桌面文字處理與編版 ,真的很遙遠。

有時候,采訪了重大新聞回來晚了,新聞編輯就站在你桌旁盯著。你每寫好  一段,他便撕去過目、打題,趕緊交給工友去揀鉛字排版。奔風年歲,不懂得甚麼是高血壓。只覺得那一刻要是少了自己,全世界就要停頓了。…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 2013 at 6:07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2》:你不是首相女婿

你想成為一名博客,上網去營銷東南亞手工藝創作。於是,你到處去上課:怎樣人 攀人、搞噱頭、攻心術,住大房子開名車要趁年 輕……。

你覺得,自己活在文化創意的年 代,與這些工業競爭的玩意兒格格不入。金錢當然是可愛的;可是,你認為要賺得氣定神 閑、有格調,才可能做真正的自己。

博客(Blog)是甚麼;不就是一種個人媒體,讓你可以深度寄托真情,率直表達原 我?Blog原稱Web log,意思即是網絡日誌。

私房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而網誌則是把個 己想法,定時公開記錄於互聯網上,與天下間有相同興致的網友共享。

今天我們仍然航行…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y 31, 2013 at 1:16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1》:上帝泣問:你的文化呢?

果然,2006年德國世足賽魅力難擋。連球技全球排名第146的馬來西亞,也“見賢思齊”起來。青體部長說,有人請教上帝:“您看我們何時捧世界杯?”上帝絕望得痛哭不已。

上帝哭就哭吧,部長還是笑嘻嘻的。5億元的體育館,就要在倫敦動工。這是否太奢侈?信誓旦旦說不搞巨型計劃的政府,倒已巧埋伏筆:“這只是頭期預 算。”

求快求現,散彈打鳥

有的決策人,貪圖政治決定的方便,卻畏懼政治決心的承擔。其腦神經是很…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y 29, 2013 at 1:0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10 》:馬哈迪賣面包

你好,謝謝你給我發電郵。更謝謝你與我分享,踏出校園後看見前路的喜悅。多希望你的話,讓那幾萬名待業青年聽見。與其捧著大學文憑,一年、兩年 都找不到工作,慢慢當掉熱情與自信,不如拿本身的腦袋去創業。

文科生吐氣揚眉

今年3 月間,我代表商聯會,參與高等教育部的一項會議。20 余位來自 各國立大學、政府企業和私人界的代表,在高教局總監主持下,探討本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有人說,失業者多是文科生,顯示了部分的大學課程,無法與市場需求接軌,應該減少。我則提到,先進國正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經濟,照理,現在是文科生吐氣揚眉的時候。…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y 6, 2013 at 8:3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9 》:捧杯落空,德國贏得什麼?

世杯賽結束了。

可是,假如你看見的2006年德國世杯賽,是創意經濟的大事件,那麼,許多好戲則才開場。

當球員、義工、媒體與遊客依依不舍離去時,便輪到研究人員興致勃勃開始工作:從各個來源采集數據,閱讀文獻並寫上眉批,整理好本身的觀察與思考手記,然後敲一敲自己的腦袋――我到底想挖掘甚麼;用甚麼方法去找到我想知道的答案?……

觸動新視角、新行動

就像所有的大事件,世杯賽是豐富的研究素材,唯有生命力與創造力是我們的限制。沒有生命力,我們便缺少一份好奇與堅持。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會哈欠連連地問:“誰勝誰負誰捧杯,賭注多少賠多少,早在7月10日天亮前就揭曉 了。…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29, 201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8 》:國民收入高,球技就好?

世界各國的足球造詣,是否與他們的人口、休閑及培訓有關呢?美國有兩 位經濟學家,東肯德基大學的R. G. Houston, Jr.,和德州阿靈頓大學的D. P. Wilson(註1),曾透過國際足聯給予197 支國家隊的排名,計算出這些因素之間的正面 關聯。結論就是,國民的收入高低,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球技強弱。

有錢有閑就有活力

這道理不難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條件好,民間自然享有更多的休閑時間 與預算,可以投進足球等業余活動。久而久之,所選項目的風氣越來越熾盛,參與人數達到一定的比率與競爭,技藝便越來越圓熟。隨著參與國際競賽的機會提 高,也就更可能出類拔萃。

這裏所謂的“足球造詣”,根據的是1999…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27, 2013 at 10:46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7 》:世杯戲臺,盛事文創

球賽:虛假當中的唯一真實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說,他一向不看電視,因為電視節目都是虛假的;唯有球賽轉播例外,是虛假當中的唯一真實。

猜想在福特的年代,沒有“國家地理雜誌”之類的益智片,電視播的都是肥皂劇吧,叫他看了覺得不實在。

話說回來,在全球最具集客魅力的世杯賽中,各國健兒的團隊默契、場上技藝,當真虛假不了。…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22, 2013 at 1:00am — 2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6 》:世杯耍球技,更耍科技

考考大家,以下口訣,屬於什麼教徒?

“一枝獨秀,一本萬利;一觸即發,一蹴而成;一炮而紅,一舉成名;一步登天,一躍龍門;一往情深,一網打盡;一掃而空,一了百了……”

你猜到了,是“科技教徒”。

事件行銷創造話題

我在念碩士班時,學的是工藝管理,發覺搞技術開發的人,在試驗室裏忘我地工 作,不自覺的大都認為,他們的最新心血,肯定會讓顧客“一見如故”,甚至“一見鐘情”;並能“一馬當先”,與市場一哥“一決雌雄”。

可惜,禱告歸禱告,現實歸現實。許多試驗室裏的曠世傑作,進入市場卻是“一…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19, 201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5 》:世杯踢起3G商機

你還記得黑白電視的年代嗎?整個村子數十家人,唯有三幾家擁有電視機。大部分人想看電視,就上街口咖啡店去。

也不過是公家經營的兩個頻道,要 觀賞好節目,必須耐心地等。今晚沒看到,明晚再去等。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 不看,到河邊聽哈蟆叫算了。

隨時隨地看電視

今天,我們家中的電視機能看上多少頻道?一時間恐怕也算不出來。放眼全球電視臺,每年生產3千1百萬個小時的節目。一個人一出娘胎,就算雙眼一分鐘也不離開熒幕,一輩子足足看上80年,也要耗上44輩子才看得完。…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16, 2013 at 4: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4 》:跟著達文西密碼走

話說,你是一位電視負責人,你會為老奶奶們制作什麼節目?倫理悲情連續 劇?小學生呢,公民意識教育片?家庭主婦則是美女俊男偶像劇?



你不肯定?無所謂,連世界上最大的廣播集團――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弄不清楚。直到2004年4月搞了一項調研,他們才目瞪口呆發現到:



一個故事,多元媒體



老奶奶愛和世界各地素昧平生的對手,在網絡遊戲中拼個你死我活,只為了改變故事主人翁的最終命運。



小學生從網絡電臺下載各種歌曲,通過電腦拼接後重新混音,又上載回互聯網去,變成另類的再創作,給人新的賞歌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12, 201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3 》:雙子塔:兩條玉蜀黍而已?

林語堂生前說過,他盼望能做安徒生,寫出美人魚的故事。要不,就做美人魚,期待有一天長大能遊上海面,那是人世間最深、最美的快樂。林博士驚嘆道,小時候的那些想象,並不如一般人所說的那麽不真實;因為“這些夢想不知怎樣總是和我們終身同在著。”



一代一代的人,聽著故事長大;一代一代的人,說著故事老去。不管那個年 代,總也有數不完的故事,發生在男女老少之間。許多故事流傳了下來,而且變得 更豐富;更吸引人。有的還從人們的口頭,走進了文字、錄音間、廣播室、劇場與 電影院。今天,更走進了手機,網際網絡與電子遊戲。



(Feature…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9, 201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 》:一切生意都是演出事業

1982 年,彼德斯和沃特曼二位管理學人,根據他們研究美國43家成功企業的發現,寫出了哄動一時的《追求卓越》。三年後,為說明這些企業在成功後,為何 能長時間保持卓越,彼德斯又寫了一部《追求卓越的熱情》,一時又是洛陽紙貴。

根據彼德斯的說法,在1985 之前的25年間,美國經理給人的形象是:警 察、法官、魔鬼辯護士、無情分析家、專業決策者或一言堂堂主。而卓越企業的經營者,則從僵在控制、支配、貶抑與壓制的管理定位,逐漸蛻變成擅長帶領藝術的領袖,發揮新的角色:啦啦隊隊長、創新闖將的教練、慧眼識英雄者、深入現場者、熱心者、促進者、建設者和戲劇家。

軟體成為硬體

彼德斯宣告,卓越的領導藝術包含以下軟體:關註、象征、戲劇、願景和熱 情。要取得長遠的成就,這些軟體必須成為硬體。意思是,在日常工作中,領導人…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7, 2013 at 12:18am — 2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3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