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作爲有組織的微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要充分發揮學院、系、專業教師等高校人才培養微觀主體的能動作用。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要對各自專業領域的學術前沿、技術前沿有動態把握,繼而進行專題挖掘。作爲一個微專業而不只是一個或幾個前沿專題講座的容量,只有極個別的教師還不夠,還需要有多位不同專業的教師甚至是多個不同領域、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課題組對不同議題的敏感把握和專題挖掘。只有在不同的專題間建立起內在的邏輯關聯,才能爲微專業的開發奠定良好基礎。因爲微專業是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而不是幾個分散的課程拼盤,或鬆散的課程組合。
高校專業設置更新和人才培養工作自身具有週期性與滯後性。微專業要站在技術和産業前沿,高校就必須更好對接産業和市場需求,實現真正的産教協同,切實打通校園與産業界的圍牆,聘請産業界的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到高校授課或進行部分項目的帶教指導,鼓勵教師走出校門到産業實踐一線,實現專業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雙向進出、雙向奔赴,從而將高校自身既有的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與産業需求、最新技術等進行充分結合、挖掘和利用。
高校微專業的開發和設置,對學生來説是提供了更多選擇。既然如此,就需要儘可能向所有感興趣的學生開放。從專業背景來説,不應只面向先前就讀專業與微專業領域高度相關的學生,還應包括那些專業關聯度不高但對微專業領域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從就讀階段和層次而言,不只局限於本科層次學生,也可以包括研究生;就學生的隸屬關系而論,不僅是本校學生的福利,還可惠及同區域或同城高校的學生,甚至可以考慮課程上線,向更多學生和相關人員開放。當然,微專業因其具有探索性和試驗性,在給學生更多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選擇的過程中,還要提供更多輔導、指導和引導,讓學生對微專業的設計理念、具體構成和目標指向有更多了解,使他們立足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儘可能合理的專業組合,以切實實現微專業爲個性化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人力資源支撐賦能的作用。
(作者董秀華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本文原載《中國教育報》2022年06月24日第2版,版名:中教評論·觀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