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2)

少數不是指數量上的多寡,它始終處於積極逃逸的形成路徑,產生的是尚未陳舊的文學形式。少數文學是一種類似於用外語寫成的文學,它尋求創造性而非認同性,“一旦一個詞語變成了表達性的詞語,而不是創造性的詞語,它就變成了多數主義的認同。”(2) 這也是無器官身體的要義:身體始終是創造性的,它不是陳規與教條。最後,“無器官身體”也是無政府主義化的身體。(3) 德勒茲積極投身於法國學生運動及文化政治變革的思潮,在尼采的身體哲學與法國先鋒戲劇作品中的身體權力思想的影響下,德勒茲將無器官身體作為從社會現實原則的約束中逃逸出來、體現著極端自由程度的概念。…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23, 2019 at 9:32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分裂症和社會(2)

不過,器官本身並不是無器官身體的真正敵人。有機體(organisme)才是敵人,換句話說,所有施加在器官之上的整體化、合並、協同、綜合、壓抑、分離的體制的組織才是敵人,這些組織在器官上施加了令人厭惡的作用,並將器官當成它們苛求的工具。另一方面,無器官身體吸引著器官,自為地占有器官,以不同於有機體施加在器官之上的體制不同的方式讓器官起作用,這樣,所有的器官都是一具身體——倘若器官自為地起作用,包含了所有其他器官的功能,就更是如此。器官是「奇跡般地」誕生於無器官的身體,它所遵循的機器體制,不能混同於有機機械論或者有機體組織的體制。例如,厭食症的嘴巴-肛門-肺。或者毒品導致的分裂症狀態,正如威廉·巴勒斯(William…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8,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11)

行文至此,我們發現,正是在以上有關無器官身體的論述之上,德勒茲演繹出了自己的身體美學。盡管德勒茲的《感覺的邏輯》主要討論培根的繪畫,但他從無器官身體出發,對繪畫藝術與身體形象問題的論述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總體來說,德勒茲通過無器官身體這一維度,建構起了有層次的身體美學構想。這一構想雖然散見於以《感覺的邏輯》為代表的幾部不同的著作中,加之語言飄忽晦澀,給後人的理解造成了困難,但仍然可以在這里對其做一番嘗試性的勾勒與說明。

其一,藝術就是促使無器官身體得以展開的過程,無器官身體在藝術中體現的是本原性的身體、形象和力量。…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31, 2020 at 4:43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12)

其三,感覺與無器官身體在藝術審美中可以達成同一。德勒茲在《感覺的邏輯》一書中,一面認為培根的創作就是無器官身體的形成過程,繪畫中的形象就是無器官身體的表現;一面也強調繪畫的目標就是“感覺,就是被畫出的東西”。



這說明在德勒茲那里,感覺與無器官身體在藝術當中具有親密的聯系。在德勒茲看來,培根在作品中畫出了感覺,而這種感覺就存在於無器官身體當中,這意味著感覺超越了身體的有機組織,而到達並存在於去機體化的身體層面,與無器官身體上起作用的各種力量相遇,並直接訴諸神經的波動或生命的悸動,從而形成一種真實的強度,貫穿在無器官身體當中。…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4, 2020 at 3:59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3)

需要明確的是,“無器官身體”並非德勒茲首創,它來自於法國先鋒戲劇大師安托南·阿爾托(Antonin Artaud)的說法。阿爾托提到:“身體 / 它是獨一的 / 而且不需要器官 / 身體永遠也不是一個有機組織 / 有機組織是身體的敵人。”(5) 在阿爾托那裏,無器官身體指逃脫組織的身體狀態,是無機體。德勒茲援引阿爾托的話論證無器官身體,並將其轉化成自己身體美學中的主題。可以看到,無器官身體,並不是沒有器官的身體,而是根據強度生成的自由的身體。無器官身體反對的不是人的“具體的器官”,而是“成為有機體的器官”。…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25, 2019 at 3:30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5)

由此,德勒茲將塊莖視為無器官身體可以自由“遊牧”的平面。遊牧指從事畜牧人群居無定所、四處移動放牧的生活方式,德勒茲在此解釋為非主體、非整體、非基礎、解結構、破層級的塊莖式思維。



為什麽塊莖可以與無器官身體發生聯系?根據上文關於無器官身體的解釋,可以發現,無器官身體指身體是自由流動的,它反對強力主體,拒絕生成中心意義,同時無器官身體不是具體的“身體”,它可以是任何具備這種條件的物體,比如一本找不到常規敘事線索的書、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絡,而這正是塊莖的特征。





在這個意義上,德勒茲將無器官身體與塊莖相聯系,說明了塊莖便是對無器官身體的比喻和像征,無器官身體也就在塊莖這個概念上獲得了極為形象和充分的呈現,而塊莖之所以能夠被視為支撐無器官身體遊牧的平面,是因為塊莖原本就具有平面性。



德勒茲在《千高原》中提出,平面就是“無器官身體”,(10)…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 2020 at 11:01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7)

在欲望生產的第三種模式——結合性綜合體中,伴隨著欲望生產的完成,無器官身體作為成熟的身體形態得以存在,之前的聯系仍在不斷更新和展開,不斷生出多樣性和新的無器官身體,即形成主體,只是這裏的“主體”不屬於形而上學的理性主體,而是德勒茲創造出來的“遊牧主體”,遊牧主體是無器官身體的表現形態,屬於後結構主義視野下的主體觀念,理性主體在這裏被欲望的身體所取代,遊牧主體不再將人視為最高的一切,不再將人的行動理解為建構世界的秩序,而是旨在形成一個多樣性、差異化、無中心的主體。…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16, 2020 at 2:43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8)

分子線呈現了從主體中斷裂的力量,克分子線中的嚴密等級已經開始動搖,同一性被多種逃逸路線分散。



德勒茲以教師為例:在克分子線中,一名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退休時間也與別的教師無異。然而,落實到教師的具體教學過程,每個人的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



有的教師上課就像是開一
場音樂會,教學手段豐富,這樣的教師具備了個性育人的特征,是在逃逸線上工作的,這當中,具備以上特征的“教師”或許是同一人,或許在教學過程中,經歷了照本宣科到寓教於樂的教學能力轉變。



這轉變的過程,可以稱之為分子線的運動。





但是,分子線處於傳統與新生的斷裂地帶,既可能生成進一步的逃逸線,也隨時可…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0, 2020 at 11:53pm — No Comments

莊士弘·重新思考“無器官身體” ()

John Protevi在《政治情感:連結社會與身體》中,他指出德—瓜所謂的情感(affect)是「作為某種的身體能力而足以形成與其他身體的聚合體(assemblages)(49)1



需要指出的是,…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5, 2020 at 9:25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6)

德勒茲與福柯對身體的看法類似,都認可身體不再是主體性的身體,它就是事件本身。不過,福柯的身體是與權力聯系的,它可能淪為性與毒品的承擔者;但德勒茲不同於福柯的地方在於,他認為身體是正面的欲望,欲望是積極生產的。這個觀點拒絕了西方傳統的“欲望匱乏說”,也是對精神分析學派的匡正。



德勒茲認為,精神分析始於發現欲望和無意識,
其初衷值得肯定,然而在另一面,德勒茲也認為精神分析依賴於家庭三角關係的結構,力比多被一再簡化為家庭生產的模式,欲望被簡化為無意識的系統,積極的…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12, 2020 at 5:51p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1)

一、無器官身體的提出

身體美學緣起於身體哲學。傳統上西方哲學的歷史就是身體被輕視與敵視的歷史,例如,柏拉圖在《斐多篇》記錄蘇格拉底的死亡,蘇格拉底認為死亡不過是身體的死亡。柏拉圖以後,西方身體哲學均不同程度地側重於放逐身體,因而身體的地位是輕微的。到了近代歐洲思想時期,身體稍微擺脫了以往被束縛的地位,但仍未得到充分重視。法國近代哲學家笛卡爾對形而上學體系的轉變從討論純粹意識現象開始。



笛卡
爾宣稱“我思故我在”,在這裏我們看到了思維的重要性,而身體始終是被流放的。笛卡爾對心靈和身體之間的界線存在含混,一方面他認為身體與精神一樣平等,…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22, 2019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10)

培根 1944 年創作的《三聯畫:以耶穌受難為基礎的人物習作》這幅作品中,人的正常軀體被痙攣的線條抹去了,肉處於極度變形的狂暴之中,唯有那張開的“嘴”在嘶吼中依稀可辨。



“形象就身體”,(20) 德勒茲抓住了培根繪畫的獨特之處:培根創造了一種身體的運動,在培根的畫中,形象就是身體的表現,那些痙攣的、吶喊的、不完整的人,意味著通過強度的貫穿瓦解了有機體的身體,培根畫中的人被抽掉了清晰的五官與線條,變得面目全非,繪畫不再需要清晰的人物與環境,自由身體作為純粹的在場得到承認,這時的身體在培根看來才是現實的。…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30, 2020 at 9:31am — No Comments

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9)

三、無器官身體的藝術實踐與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



從塊莖思維、欲望的生產到強度的貫穿,這些都在不同角度和層面上,推動了德勒茲意義上的無器官身體的形成。無器官身體的主旨是身體的去機體化運動,最終目標是創造真正自由的遊牧身體,德勒茲將其作為我們身體的現實。



這說明,德勒茲並不把日常時空環境下的身體,作為身體哲學的思考對象,也並不完全像福柯那樣,描寫身體被制造的情狀,進而揭示背後的
話語、知識和權力譜系,而是將身體的自由生成這一主題,作為身體哲學所要描繪和論證的對象。…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1, 2020 at 12:24am — No Comments

莊士弘·重新思考“無器官身體” (1)

德勒茲與瓜達思所共同開發的思想概念,“無器官身體”,似乎指出一個體,它永遠地想逃離器官組織(organism),或是一切僵死的制度或國家機器。



德—瓜同時也特別強調,他們反對的不是器官,而是器官組織。這意謂著德—瓜的思想人物就永遠在體制之外,並且與體制相抗衡的體(body)。他或許是戰爭機器,也或許是遊牧者。



在如此的思想場域中,體制似乎己然没有改變的可能,所以作德—瓜的概念人物勢必將與之對抗。當然,筆者也不是天真地認為無器官身體一旦進入了體制,便成了體制中的棋子,變成同樣體制結構,只是不同人的壓迫。



故此,筆者試圖從德—瓜兩人的無器官身體角度出發,一方面挪用該思維思考台灣…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5,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6)

() 感覺的邏輯:無器官的身體

 

培根通過畫那些與感覺最相連的可感形式——身體,使繪畫繞過知覺和認識, 直接作用於感覺。被培根拉到感覺層面的身體形象的特別之處在於,這種身體完 全是形象且僅僅只是形象,它與結構截然對立,被表現為肉,而非有面容、骨架、組織器官的有機體。培根以曲線和濃郁的色彩描畫出的種種筋肉飽滿、形態扭結 的躶體,其肉體無一例外呈現出下墜、流瀉、滑動的狀態,就像一塊柔軟、調皮 的肉。比如在《1972 三聯畫》中,翹腿而坐的躶體男子腹部的肉體沿著長椅腳融化流淌,匯成一灘肉汁;在《1968 …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8, 2020 at 9:18pm — No Comments

莊士弘·重新思考“無器官身體” (4)

筆者想強調的是這些團體他們之間的聚合, 猶如無器官身體的特徵,是為具有強度性的,但必須說明的是,儘管其強度再高,他們的形成並不是要建立另一種的宰制政體,反之,是為未完成的狀態。



作為無器官身體,它的強度是零,其意不在於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國家機器,使其強度=100。反之,它力量的聚合,可能被展現於一場遊行之中,如:330 凱道集結行動。然而其集會結束,它更也因此不再運作或作工。



結論





從德—瓜無器官身體的概念看來 , 我們可以想像其政治態度可能是去國家化的。然而,活躍於太陽花學運電視螢幕前的主要人物,如林昶佐等人,隨後於 2015年 1 月 25…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5, 2020 at 9:33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分裂症和社會(1)

(一)分裂症的兩級

Section 1 器官-機器

這個主題,如機器,並不意味著分裂症生活就像整體上的機器一樣。他的生命被機器所穿透。機器中的分裂症生活,與機器並行,或者就是他之中的機器。分裂症的器官都不是臨時性的機器,這些臨時性的機器只能作為機器的各個部分,將任意元素連接起來,並與外部元素相關聯(樹、星星、燈泡、馬達)。



器官已經與一個權力資源相聯,一旦將它插入到更大的流之中,那麽器官就會組成更巨大,更複雜的機器。這跟機械論的觀念沒有什麽關係。這種機器組織完全是離散的。分裂症揭露了某種無意識,對於這種無意識來說,真相就是,它是一座工廠。布魯諾·貝特爾海姆…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March 6,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莊士弘·重新思考“無器官身體” (3)

作為無器官身體,其所欲圖對抗的無非是任何將生命體束縛、僵化的形式。同樣,懷有此態度與參與運動的個人或團體,便有著相似的風骨。更大膽地說,筆者認為所有參與運動的團體皆己肉身化上述無器官身體的思想特徵。



參與抗爭的個人或團體無不亟欲抵抗國家機器向財團或大陸政府的結構,甚至當時為在野黨的民進黨,也是有可能淪為「國民黨化」。3



爾自馬政府上台以來變汲汲營營將經濟與大陸牢牢地綁住,甚至鞭策馬意立委草率通過與大陸經貿相關的法案。如此一來,台灣的生命儼然不得不與大陸綁在一塊;受其規範式地禁錮於一中的框架之中。…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5,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陸興華︱跟着德勒茲搞文學(7)

07

我們也應該像小漢斯那樣,將我們自己的文學搞大,搞成史詩,搞成神話。

如今的青少年,也就是你們,也都有小漢斯的能力:萌、宅、基,如在當代藝術家的村上隆的動物作品中所表現的那樣 。

青少年的慾望是:絶不讓任何插足到他與慾望之間,父母也不行。

這是萌、宅、基本身帶有的力量。

萌、宅、基是青少年抗拒那個俄狄普斯三角的基本姿態。是你們搞自己的文學的起點。…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August 8,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姜宇輝·無器官身體與游牧主體:ADOLF WÖLFLI畫作的混沌與秩序(5)

AW的宇宙機器之中沒有「缺口」,但卻由此更為強烈地體現出無器官身體的那種包容性和光滑性。借用Spoerri的精准觀察,AW畫中常見的圓形或橢圓形(oval)更應該被理解作有著光滑平面的「卵」而非封閉的迴圈。封閉的迴圈阻斷了力和能量之散佈性流動;而「蛋」則正相反,它自身就充滿著強度流播的「區」(zones)或「域」(champs)。

 

 兒童,作為欲望-機器的「主體-效應」…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rch 5, 2020 at 3:4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