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王萬翔·美國生態作家「荒野」思想研究

生態批評發軔於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90年代的歐美。「荒野」思想既是美國生態作家生態思想的核心,也是生態批評應當重點關注的領域。



本論文采取跨學科、跨文化和文本細讀等研究方法,對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約翰·繆爾(John Muir)、約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西格德·F.奧爾森(Sigurd F. Olson)、愛德華·艾比(Edward…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February 2, 2023 at 11:51a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3)

二、美國文學之於美國荒野思想體系的形成

第一類研究當中最具影響力且最為全面的著作當屬羅德里克·弗雷澤·納什所著的《荒野與美國思想》(Wilderness and American Mind)。此書自1967年問世以來,迄今已經出了五版…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12,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2)

荒野思想孕育產生於西方並率先在美國形成體系,其主要內涵就是荒野自然之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反過來,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待荒野的理解與態度也對實際荒野的保存有著重大的影響。美國既是這一思想體系形成的沃土,也是荒野保護方面的表率。由於美國文明由大量移民建立,這個新的集體意欲在這片新的土地上建立一種屬於自己的、獨具特色的文明,因此他們將自己與這片全新的土地緊緊聯系在一起,並認為正是這片以荒野自然為主要特色的處女地賦予了美國人以獨特的個性。正如納什(Roderick F.…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10,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6)

對於眾人的疑惑與反駁,克羅農隨即發表論文《荒野的問題:一個回復》(「The Trouble of Wilderness: A Response」)進行說明與回答,澄清他並不是反對荒野保護,也不是想否認荒野的實際存在,只不過認為荒野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值得深思,就如「自然」是人們非常自然接受的一個概念,人們從來不深思其背後的真正含義…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19,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4)

比起納什的《荒野與美國思想》,奧斯奇拉傑的著作《荒野的概念》雖然在時間上晚了二十多年,但在當今環境危機已經成為全球的重大問題、生態思想也深入人心時,這部書卻給這個世界尤其是美國的環境危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正如此書的副標題所示:「解決環境危機的普世方法。」(an ecumenical approach to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作者指出,宗教在阻止生態環境惡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他認為,科學帶來的生態毀滅已經無法說服政治家進行行動與犧牲,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要解決環境問題,科學不可能盛行並獲勝。於是作者提出一個「關注創造」(caring for…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14,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13)

五、結語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荒野之於美國的建國和發展起著巨大的實際作用;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荒野是令美國從舊大陸文化影響中脫離出來的重要因素。非常自然地,荒野成為美國文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和傳統。隨著20世紀自然文學的形成和崛起,荒野文學也逐漸發展成為美國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文學類別。



關於美國荒野文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於美國荒野文學如何幫助形成美國荒野思想體系;二是關於美國荒野文學如何表達和呈現美國實際荒野,並從象征的層面為讀者和民眾提供對於荒野的理解和詮釋;三是關於美國荒野文學與美國荒野保護運動之間的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6,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滕海鍵·美國人荒野觀與荒野保護的歷史演變(上)

「荒野」(wilderness)是美國現代史中的一個重要概念。19世紀40年代,美國自然主義思想家亨利·梭羅提出荒野是「世俗世界的保留地」。20世紀40年代,美國生態倫理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指出荒野是「人類從中錘煉出所謂文明的原材料」。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環境史學家羅德里克·納什又提出荒野是一種「思想狀態」,即人類看待自然的態度。荒野是一個與文明相對的概念,類似於中文意義上的「純」自然。在美國,人們對荒野的認識和態度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6,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滕海鍵·美國人荒野觀與荒野保護的歷史演變(下)

在利奧波德等人的推動下,林業局和國家公園管理局實施了一些荒野保護政策。1924年,林業局創建了美國第一個荒野保護區。1929年,林業局推出了一項全國範圍的荒野保護政策,從國家森林劃出專為科學研究和教育目的的原始林區,規定在這些林區盡可能維持其交通、供給、居住和環境的原始狀態。1939年,林業局又頒行了新的管理條例,據此在1400萬英畝荒野區限制道路、定居及經濟開發。 

不過,在1964年《荒野法》通過之前,林業局保護荒野的成效並不理想。林業局及國家公園管理局保護荒野的低效使荒野保護主義者及其領導人意識到,運用行政手段無法有效保護荒野,於是他們考慮通過立法手段來永久保護荒野。 …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6, 2023 at 7:19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1)

一、引言

荒野代表著未被人類影響和控制的純天然的自然環境,是當今環境問題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美國歷史的特殊性,其建國與發展史實質上就是一部濃縮的以荒野為主題的劇目。因此,不論是環境主義工作者還是文化思想研究者,都試圖從荒野入手來研究美國的發展和出路,而其中涉及的一個重要材料便是幾百年來以美國荒野為描述對象的美國荒野文學。生態批評的關注點不僅僅在於文本,更在文本與物理世界的關係上。



筆者將美國文學中的荒野自然或環境視為真實的物質存在,但其意義又不僅僅限於物質層面上的意義,總體上屬於生態批評研究,部分結合文化研究、環境史研究以及環境倫理學研究的方法。…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8,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5)

作者在第二部分將大覺醒與美國革命聯系起來看,反對將美國革命歸因於政見不合的傳統看法,認為革命者們上戰場是去保衛他們加爾文主義者的身份,反對英國國教的外來文化。



當然,此書內容的集中也導致一些缺陷,比如作者為了集中火力證明他的觀點,就將西進運動中大遷徙的原因過於簡化,此外還忽視一些美國早期的重要作家,如菲利普·弗雷諾(Philip Freneau,1752—1832)、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等。因此,此書的主要價值在於它以荒野為關鍵詞,通過應用心理學、神學以及文學的方法來解析近三個世紀的美國文學,這是一個大膽而且令人振奮的嘗試。…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17,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12)

另外一位較為溫和的田園派代表人物勒內·杜博斯(Rene Dubos),則想要一個由人類控制的花園式地球。他指出:「某些最受我們贊美的景觀是環境退化的結果。」⑤他用自己的祖國法國北部來做這個環境的例子,人類在那里居住了兩千多年,創造了一種「如藝術品般」的「半人工景觀」。杜博思這種觀點似乎顯得更為可取,畢竟不論是文明的發展還是保護荒野,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人類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不過當他發出反對之聲時似乎錯誤地理解了荒野保護的內涵,他將荒野保護與回歸原始生活等同起來,因而提出借助技術將荒野改造的理念。可實際上,保護荒野其實是當人類成為這個星球上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承擔著最大責任時,對整個星球可持續發展作出的一種理性的規劃。…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6,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9)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學界也開始了美國荒野思想與荒野文學的研究。2000年,楊金才教授在論文中指出:「荒野意象是整個美國文學發展中的主要母題之一,並形成了美國文學的傳統。」①這也許算是美國荒野文學研究正式進入中國學界的標誌。第二年,程虹教授出版的《尋歸荒野》(2001)更是將美國荒野文學作為自然文學中的一個重要類別進行探討。



作者以美國自然寫作為研究對象,以荒野為主要線索,基本按照時間順序,從不同側面敘述了美國自然文學史,指出荒野文學在美國文學與文化中的重要地位②。自此,美國荒野文學開始作為一種文學類別進入中國讀者的視野。接著,「美國荒野文學」作為詞條出現在《漢英科學技術辭海》(2003)中,算是對其正式認可。 …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2,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闕河嘉·芬蘭國家地景中的鄉村意象(4)

而芬蘭獨立後的意象和文學中重現了農業型態的社區理念,並藉土地改革而得以擴展;土地改革是為平息無土地的人們而實行的,而土地改革使得這些人都成了小農。此時期的鄉村想像比較不在鄉村社會日常生活活動與人際關係的細節,而將注意力擺在農民身上,特別指農民的健康形象和在地人的範例。這個時期的鄉村想像結合教導歷史意象衰退和軍國主義意象的提升,構成了或可稱為戰前的「農業的民族主義」。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二次大戰後,芬蘭國家地景中的鄉村意象又經歷了另一次改變。由於芬蘭在戰後國家的復原和重建意象,以及伴隨的芬蘭都市化過程的結果,逐漸使得芬蘭鄉村轉變成為懷舊鄉愁的客體。1950 至1960…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anuary 3, 2018 at 1:30am — No Comments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6)

山水與荒野是欣頓詩歌翻譯與詩歌研究的主題。 一方面,其譯詩選目具有山水詩的專題性。 他不僅出版了山水詩的開創詩人陶潛和謝靈運譯詩專集,而且還分別為唐宋近禪或道的山水詩人翻譯出版了譯詩專集,包括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韋應物、孟郊、白居易、王安石等。 此外,他還結集出版了山水詩專集《山棲:古中國山水詩》 (Mountain Home The Wilds、杜牧、梅堯臣、蘇軾、陸遊、範成大、楊萬里等。 另一方面,欣頓對美國荒野詩歌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研究[參見其編著《詩之野:奇遇於心靈與山水之中》 ( The Wilds of Poetry Adventures in Mind and Landscape, 2017),書中肯定了中國山水詩對美國荒野詩歌的詩學影響。…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5)

另一方面,荒野哲學與深層生態學的生態智慧與東方對大自然的直覺生態智慧具有共通性。 羅爾斯頓(H.  Roiston)的「內在價值」概念借鑒了佛禪的萬物皆有佛性與自性的思想。 其荒野是萬物的根的言說,與老子的「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所說的萬物回歸宇宙的根源———天下母,具有相近性。



其荒野是人類精神家園的言說與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道德經》十六章)也有著近似性。



荒野哲學對荒野的直覺審美與禪宗追求的「見山只是山」的境界都體現了對消解認知的原初境界的追求。 這些非文本因素不僅導致了美國文化對中國山水詩和禪詩情有獨鍾,而且引發了其從荒野哲學和深層生態學的角度,解讀其富於道/ 禪意蘊的直覺生態智慧的認知模式。 這一模式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的第二代古詩詞譯者,而且也繼續影響著第三代。自上世紀末至今,欣頓…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幹嘛要去旅行才重要

我們都在海里,我覺得我們像沙子。你說的亡命之徒,是不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亡命之徒》



旅行如同婚姻,唯一會出差錯的,就是你認為你能掌控它——約翰• 斯坦貝克



請永遠記得我們野生未訓的模樣。得到越多,標簽越多,自由越少。——《荒野生存》



一個人,一條路,人在途中,心隨景動,從起點,到盡頭,也許快樂,或有時孤獨,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



去哪里不重要,去幹什麼才重要。——《走出非洲》…



Continue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May 10, 2022 at 4:19pm — No Comments

陳 琳·從生態譯詩論翻譯建構性(7)

山水詩表達了深刻的精神皈依,即宇宙萬有(人是其中一有) 都屬於令人敬畏的荒野[……]人以最基本的方式參與進去。 中國的荒野宇宙觀就是一個動態宇宙論。 (Hinton 2002:Xiii)因此,荒野宇宙觀視宇宙萬有為荒野的有機組成部分,人以最本真的方式參與進去。



對「最本真的方式」的理解,就是宇宙中的動物、植物自然
相處的方式,而沒有自詡為「高級動物」的人對荒野的主觀性改造、利用、…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4,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黎國華《我的野人生涯》(序)

這是一部探險紀實作品,紀錄作者30余年在神農架探索“野人”之謎的經歷。神農架的“野人”是吸引全人類的四大自然之謎之首。本書的作者黎國華在30多年裏,住在神農架的深山洞穴,餐風露宿。在神農架及周邊的大巴山廣袤的山林中,探險考察數百座洞穴石窟,在90多個有野人信息的自然村,共住過200多戶深山人家,采訪野人目擊者400余人,總共記錄下近百萬字的科學探險筆記。《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是作者從近百萬字的科學探險筆記整理提煉而成,全書共20余萬字。分為34個章節,同時用多幅照片、插畫與文字相結合,增加了作品的可讀性。真實、形象、生動地揭秘了作者30多年來鮮為人知,在原始深林裏的追蹤“野人”的經歷,將在毒蛇猛獸、山洪塌方、夏日冰雹、十月飄雪的神農架原始深林裏,驚險艱難的探險生活再現給讀者。…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February 15,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10)

還有一部關於流行文化影響下荒野形象與觀念變化的著作,那就是《荒野最大限:美國想像中的叢林》(The Maximum of Wilderness:The Jungle in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2012)。作者恩萊特(Kelly Enright)追溯美國文學中關於熱帶森林的表現——美國人對叢林有著什麽樣的典型思維,叢林在我們的「野性」概念中以及環境運動的全球化當中具有什麽樣的位置?20世紀早期,由於無數的書本以及電影中描繪的叢林冒險[從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泰山」系列小說到電影《金剛》等]引起民眾的巨大反響,許多叢林形象的流行與增生掩蓋了叢林的真實。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美國自然主義者試圖通過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書本與電影等方式呈現「真實的」自然。作者恩萊特通過探查流行電影中的叢林形象,如剛果神猿、辛巴①等,以及著名的自然主義者如約翰·繆爾(John Muir)、威廉·畢比(William…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3,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簡媜·落葵

在最荒廢的角落,也可能照見小小的美好,那叢野落葵就是如此。

在最荒廢的角落,也可能照見小小的美好。

人總是企求圓滿;尋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用心營造,期待在眾物皆備的情境下,開始釋放情感,使人與物相互交融而享有美好。

所以好花需配以好瓶,置於廳堂中最好的位置,又講究地鋪設娟秀的桌巾作為底襯,如此才放心賞花。這固然是人的本性,精心去實踐一份美,但牽涉的細節有些非人能控制。小處瓶花如此,擴及人情世故亦是如此,往往可得者十分不及三,美無法圓滿地被實現,人也在缺憾中驚心度日了。…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June 20, 2016 at 3:1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