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4)

商禽詩選《火雞》

一個小孩告訴我:那火雞要在吃東西時才把鼻子上的肉綬收縮起來; 挺挺地,像一個角。



我就想:火雞也不是喜歡說閑話的家禽; 而它所啼出來的僅僅是些抗議,而已。



蓬著翅羽的火雞很像孔雀; (連它的鳴聲也像,為此,我曾經傷心過。) 但孔雀仍炫耀它



美——由於寂寞; 而火雞則往往是在示威——向著虛無。



向虛無示威的火雞,並不懂形而上學。



喜歡吃富有葉綠素的蔥尾。…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30, 2018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大車詩選《野草的故鄉》

我懷疑

野草是巖石深處的血液

沿著大地堅硬的縫隙湧出

與候鳥一起跟隨季節遷移

想佔領每一寸的土地

我懷疑

是它和雨水侵入我的肺部

從我的牙根深處向外生長

塞住我的喉嚨…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30, 2018 at 10:44pm — No Comments

大車詩選《窗簾》

風掀動我那厚實的窗簾

無意中揭開了體內的一層紗布

我感覺到了那種輕輕撕裂的疼痛

那是紗布和已經成形的血痂分離的過程

氣溫很高

窗簾的背後陰冷潮濕不宜久居

攤開的那頁書

是我整個冰山的一個小尖…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30, 2018 at 10:43pm — No Comments

大車詩選《夜》

夜是黑的
風是白的

夜重如鉛石
風空空如我

你的眼睛
是縫滿了線的月亮

1999年7月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30, 2018 at 10:42pm — No Comments

羅青·文化鄉愁歷史情——追記鄉愁詩人余光中先生(下)

從四十歲開始, 十幾年之間, 余先生進入現代詩創作的豐收期, 1969的詩集《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 以及其後的《白玉苦瓜》(1974)、《與永恒拔河》(1979)、《隔水觀音》 (1983), 都膾炙人口, 風行四海; 名詩如《當我死時》《如果遠方有戰爭》《或者所謂春天》《安全感》 《在冷戰的年代》《一枚銅幣》《鄉愁》《鄉愁四韻》《長城謠》《守夜人》《白玉苦瓜》 等, 傾巢而出, 輔之以詩評, 兼之以論戰, 加之以譯介, 把修正後的現代主義大纛, 高高舉起, 儼然成為詩壇祭酒。精力充沛的他, 於詩之外, 又努力於散文創作, 蹊徑獨辟, 自成一家; 他又不時發表散文、小說以及評論之評論, 除現代畫外, 還支持現代舞蹈, 使得梁實秋衷心贊嘆云: “余光中右手寫詩, 左手寫文, 成就之高一時無兩。”此後, 凡有現代文學大系之編纂, 總序撰寫人, 非余先生莫屬, 骎骎有文壇領袖之姿。…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October 30, 2018 at 10:17pm — No Comments

濮廠 ·河豚

近二十年來,東奔西跑,雖則跑不出所以然來,然而到處終是好歹嚐嚐本地風光。並不是本人不圖上進,終覺得人生百年,亦正不必太自刻薄,雖則談不到口腹之奉,但是廣廣見識,也是份內之事。然終沒有機會吃過河豚。

也記不起哪一年偶然看過《本草》,但恍惚記得《本草》上有這麽幾句:“河豚,性至毒。惟江陰人食之不死”。只可惜客中沒有此書,一時亦不及考證。

今年二月上旬,忽然有機會到江陰了。承幾個舊同事邀去吃個小館子,彼此雖則日常見面,可惜並非十分關切,既無國家大事可說,當然更無體己話兒可談。幸而有位略知江陰情形的朋友談到吃河豚魚問題,終算彼此瞎扯一頓,敷衍過去。…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30, 2018 at 10:05pm — No Comments

東方·牛乳

十二三年以前我曾在“北京”李閣老胡同的牛棚里看過擠牛乳的事情。印象很深:擠牛乳的人,實行動手勒取以前,先使小牛到乳頭上面去吮一下子。小牛一到母牛的身旁,連忙銜上乳頭去吮。當初好像沒有乳汁出來,小牛暫且吐出乳頭,腦袋在母牛的身上撞幾下,再銜上乳頭去吮。

可是,小牛剛吮得滋滋有味,擠牛乳的人,當即去牽開了,不管小牛的貪戀,隨手絆在一根柱子上,使得不能夠跑近母牛去。於是用手去勒母牛的乳頭,乳汁就陣陣地出來,澆到白鐵桶里,嘎嘎的響。母牛微合著眼睛以為正在餵小牛的樣子,小牛睜大著眼注視擠牛乳的人,我看得很覺殘忍。…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30, 2018 at 10:03pm — No Comments

杜升雲·星座傳說 (5)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October 30, 2018 at 8:03pm — No Comments

J.R.沃勒《廊橋遺夢》(32)後記:塔科馬的夜鷹

我寫羅伯特·金凱和弗朗西絲卡的故事的過程中,我對金凱越來越感興趣,覺得我們對他和他的生平知道得太少了。在本書付印前幾個星期我又飛往西雅圖,試圖再發掘一些關於他的尚未發現的情況。 

我有一個想法:既然他愛好音樂,本人又是個藝術家,那麼在皮吉特的音樂文藝圈中也許會有人認識他。西雅圖時報的編輯幫了我的忙。雖然他不知道金凱其人,但是他向我提供了該報紙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二年的有關部分,這是我最感興趣的時期。

 …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October 30, 2018 at 8:02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34)

8 挑選一位法官…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30, 2018 at 7:51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33)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30, 2018 at 7:48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32)

7 致命一擊的爭辯…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30, 2018 at 7:46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31)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30, 2018 at 7:43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30)

5 「最關鍵的爭議」…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30, 2018 at 7:42p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29)

3 專業人員的證詞戰…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30, 2018 at 7:40pm — No Comments

賈祖璋·螢火蟲

滿天的繁星在樹梢頭輝耀著;黑暗中,四周都是黑蜮蜮的樹影;只有東面的一池水,在微風中把天上的星,皺作一縷縷的銀波,反映出一些光輝來。池邊幾叢的蘆葦和一片稻田,也是黑蜮蜮的,但蘆葦在風中搖曳的姿態,卻隱約可以辨認。這蘆葦底下和田邊的草叢,是螢火蟲的發祥地。它們一個個從草叢中起來,是忽明忽暗的一點點的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個個在那裏移動。最有趣的是這些白光雖然亂竄,但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跡。有時一個飛在前面,亮了起來,另一個就會向它一直趕去,但前面一個忽然隱沒了,或者飛到水面上,與水中的星光混雜了;或者飛入蘆葦或稻田裏,給那枝葉遮住。於是追逐者失了目標,就遲疑地轉換方向飛去。有時反給別個螢火蟲作為追逐的目標了。而且這樣的追逐往往不止一對,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閃閃的白光與天上的星光同樣的繁多,尤其是在水面的,映著皺起的銀波,那情景是很感興趣的。…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30, 2018 at 7:09pm — No Comments

十品詩選·下午

下午在我意識中出現的時候

還未來到下午

下午只是一座橋

要用漫長的時間走過

所以下午的微笑很燦爛

下午的心態不可琢磨

下午的兩腿不可交叉

如果躺下下午

就只能成為一個符號…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30, 2018 at 5:00pm — No Comments

陳勝慶《中國名山》革命搖籃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重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當人們誦吟起這首《西江月·井岡山》時,仿佛看到毛澤東同志的高大身影屹立在井岡山上,以一個軍事家的氣度從容不迫地指揮著紅軍痛擊前來圍剿革命根據地的國民黨反動軍隊,英名震天地,浩氣貫長虹。…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30, 2018 at 3:43pm — No Comments

陳勝慶《中國名山》浙東名勝雁蕩山

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綿延幾百公里,有北雁蕩、中雁蕩和南雁蕩組成。通常所指的雁蕩山,是指位於樂清縣境內的北雁蕩。



雁蕩山地處浙東南一片重嶺疊嶂的山區之間,外觀平常,但奇秀其中。前人曾說:“山外蔽以重岡,外視一無所有;入其中,千形萬狀,獻異呈奇。”在這東西25公里、南北18公里的范圍之內,擁有奇峰、巨嶂、異洞、名瀑等景點300多處,處處引人入勝。因此有古詩記之:“雁蕩天下景,奇特百二峰,怪石峨當前,飛瀑下碧穹。洞天四十六,禪院十八重,衰中稱絕勝,瓊闕在浙東。”近代康有為盛讚:“雁蕩山水雄偉奇特,甲於全球。”…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30, 2018 at 3:27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14)

後語



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五十年後的今天來看仍有相當的意義。印尼和中國是兩個亞洲的大國,歷史上有很多的來往,而印尼是世界上海外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理應成為中華文化和其他文明最重要的交流渠道之一,實際上卻相反, 後來成為亞洲兩個缺乏互動交流,互相不瞭解的文化體系。印尼在獨立以後,曾經一度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外華語教育,五十年代開始壓縮當地華人的文化空間,到了六十年代則全面禁止華語華文,對當地華人採行強迫性的同化政策。發展過程固然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幾十年下來,卻使得華人世界和印尼人世界缺乏溝通瞭解,誤解陳陳相因積重難返。1998…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