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陳馬六甲在其傳記中,不厭其煩地記錄中國的社會變遷與生活習俗,並且大量利用福建話的詞彙來說明,這種態度與成就,也是在印尼/馬來文學中很少見到的,類似的情況,可能衹有如梁友蘭(Nio Joe Lan) 在六十年代專用印尼文寫作介紹中國語文和文化,來協助印尼民眾理解華人文化的著作可以相提並論。95陳馬六甲除了對語言本身有興趣以外,同時對於語言使用的社會情況也相當關心,例如解釋廣東話與福建話的使用群體不同,以及不同語族在社會中遭遇的情境。考察東南亞近現代史,不乏華人參與東南亞當地政治活動的例子,華人學習當地語言,介入當地生活,反過來說卻少有當地人學習華語,參與到華人的知識活動。那麼陳馬六甲算是少數的例外,他不但中英文俱佳,還被中國左派人士根據其出版品認為是托派人物。以印尼本地人來說,陳馬六甲能夠深入到中國語言到這種程度,應該是絕無僅有的第一人。…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傳說明嘉靖年間,閩北山區的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的禦史大人,家中富有,閑來無事,便想著吃喝玩樂。
一天,他讓廚師給他做些沒吃過的好東西,廚師琢磨半天,想出一種:他將豬瘦肉捶打成肉泥,再摻入適量的澱粉,搟成薄片,切為小方片,包上調好的肉餡,煮熟後又配以高湯。
禦史一吃,鮮香嫩爽,連聲叫好。
忙問廚師是何吃食,廚師還沒給它起名呢,見其形扁如燕,便隨口答曰“扁肉燕”。
開始,扁肉燕由禦史家傳入當地的大戶人家,以後逐漸傳到福州,並成了福州的名小吃。
當地有“太平扁肉燕,老少都喜歡”之說。其食法也有多種,可包餡煮食,可切絲配菜煮食,可配雞蛋煮,可配肉丸煮等等。
Added by 美食 庫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沒有人比我更不適合談記性的了。因為我身上毫無跡象表明我有好的記憶力,恐怕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像我這樣記性差的人。我有種種卑劣而平庸的品質,但記性差卻是與眾不同.實屬罕見,值得名揚天下。…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我打獵回來,走在花園的林陰路上。狗在我面前奔跑。忽然它縮小了腳步,開始悄悄地走,好像嗅到了前面的野物。
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嘴角嫩黃,頭頂上有些茸毛。它從窩裡跌下來(風在猛烈搖著路邊的白樺樹),一動不動地坐著,無望地張開兩隻剛剛長出來的小翅膀。
我的狗正慢慢地向它走近,突然間,是近旁的一棵樹上,一隻黑胸脯的老麻雀像塊石頭一樣一飛而下,落在狗鼻子尖的前面——全身羽毛豎起,完全變了形狀,絕望又可憐地尖叫著,一連兩次撲向那牙齒銳利的、張大的狗嘴。
這是衝下來救護的,它用身體掩護著自己的幼兒……然而它那整個小小的身體在恐懼中顫抖著,小小的叫聲變得蠻勇而嘶啞,它兀立著不動,它在自我犧牲!…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你有吃過、或是聽過墨西哥式的tamale嗎?用玉米面團搟出一片薄薄的面皮,然後在面皮裏放進肉、奶酪和切碎的辣椒,包成有點像我們的春卷般的長條狀,然後拿去蒸,蒸好就成了美味的tamale。
放進去蒸的時候,通常會在tamale外面包一層葉子或玉米皮,免得蒸的過程中散掉。所以tamale上桌時,有時會還包著葉子或玉米皮。
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代表共和黨接替尼克松競選總統的福特,對上民主黨的卡特。應該有"現任優勢"的福特輸了,選後媒體問福特在選戰中失敗得到的最大教訓是什麽?福特回答:"記得吃tamale時要先把玉米皮剝掉。"他為什麽會這樣說?原來是競選過程中,福特去到德州的一個墨西哥移民小區,人家請他吃tamale,結果他沒把包在外面的玉米皮剝掉就要放進嘴裏,鬧了一個大笑話。…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你,未來歲月的開朗居民,
你,古風的愛好者,在約定時刻,
你偶然來打開了詩歌選本,
這些詩不該忘卻,但早已被人忘卻。
你不妨像一出戲劇中的醜角,
按照我那個時代的趣味化裝。
支起雙肘,聽吧,繆斯的螺號——
往昔的歲月是多麽響亮!…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在三門峽水庫長達半個世紀的爭論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就是“潼關高程”——這真的是糾纏不清的學術關鍵?
潼關高程是一個水利學上的名詞,即黃河流量為每秒1000立方米時,相對應的水位高度。現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後,潼關高程擡高,這是個不爭的現實。潼關高程這幾十年來大抵從323米上升到了328米。變化幅度也就是四五米。
三門峽管理局方面認為,高程的變化主要是上遊來水量的減少,與水庫蓄水無關。陜西方面認為,“應停止三門峽水庫蓄水發電,消除渭河下遊水災隱患。”
當爭論不清的時候,嚴肅的科學探討,常常需要回到原點。…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十六日十一點
我不是說今天只預備寫兩頁信嗎?這不成的。兩岸雀鳥叫得動人得很,我學它們叫,文章也寫不下去了。現在我已學會了一種曲子,我只想在你面前來裝成一只小鳥,請你聽我叫一會子。南邊與北方不同的地方也就在此,南方冬天也有鶯、畫眉、百舌。水邊大石上,只要天氣好,每早就有這些快樂的鳥,踞在上面曬太陽,很自得地囀著喉嚨。人來了,船來了,它便飛入岸邊竹林裏去。過一會,又在竹林裏叫起來了。從河中還常常可以看到岸上有黃山羊跑著,向林木深處躥去。這些東西同上海法國公園養的小獐一個樣子,同樣的色澤,同樣的美而靜,不過黃羊胖一點點罷了。…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October 30,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另外在印尼本地對華人處境表達關懷的知識分子,幾乎都和印尼左派有關,這雖然可能和意識形態有關,然而陳馬六甲的作品做為早期印尼左派的精神導師,一開始就使得印尼左派對華人文化有較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印尼文壇享有盛名的作家 Pramoedya Ananta Toer,84即對印尼華僑的處境表達了強烈的人文關懷,其作品”Hoa Kiau di Indonesia”[華僑在印尼]。到目前為止仍是對華僑親善最具有代表性的印尼文學作品,85 Pramoedya 本人是共產黨員,86相信他是讀過陳馬六甲的傳記。87而陳馬六甲的社會主義思想,日後感召了六十年代學生運動的領袖如 Soe Hok Gie 及 Arief Budiman,他們都是戰後第一代直接投身印尼改革運動的華裔。88而陳馬六甲的事跡在印尼本地,特別是在蘇門答臘,則有將其冒險事跡寫成小說等文學作品流傳的情況,因此陳馬六甲的文化接觸,具有可能的意義和影響,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探索。…
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30, 2018 at 2:59pm — No Comments
第三部分 文化史
文化接觸
雖然說郁達夫和陳馬六甲的旅程特殊,不過相同流亡經驗並非是孤立現象,同一時間從新加坡逃往蘇門答臘的華僑華人很多,其中作家編輯等文化人也不在少數,74尤其是所謂的「中國南來作家」,幾乎都到了蘇門答臘,或是由蘇門答臘轉赴其他各地,75這批人在特殊的時代背景,突然來到地廣人稀的蘇門答臘島,…
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30, 2018 at 2:5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October 30, 2018 at 12:12am — No Comments
一九九四年春天,我和彥冰開車從紐約出發,北上,經康涅狄格州、馬薩諸塞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進入美國最北部的緬因州。風卷積雪,打在車窗上;偶爾有幾個舊招牌向我們打招呼。從州際公路換地區公路,再上顛簸的土路,路標越來越不正規了,似乎更具有私人含義;我擔心在某一終點,會變成孩子猥褻的圖畫。一座殘破的鐵橋在車輪下唱歌。彥冰告訴我快到了。森林深處,一家農舍冒煙。敲門,沒人。門沒鎖,無留言。水壺在鐵爐上嘶嘶響,蒸汽翳暗了窗戶。在兩只蒼蠅的環繞下坐了很久,終於傳來汽車聲,主人回來了。…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29, 2018 at 11:20pm — No Comments
飛機開始降落。我從窗口看見鹽湖及沿岸切割成一塊塊不同顏色的土地。飛機的影子在上面滑過,像對不準焦距。後艙有人合唱聖詩,而我和其余乘客各懷鬼胎,降落到摩門教的聖地——鹽湖城。
旅館面山,窗外落滿準備過冬的蟲子。我找出英文講稿,對著那些蟲子練習朗讀。猶他大學舉辦一年一度的藍納(Lanner)講座,本屆主講人是喬納森·思班斯(Jonathan Spence)。我純屬陪綁,參加討論。臨走前才收到他的演講稿,我匆匆寫了篇回應,電傳給朋友,譯成英文。剩下的,就是把它念利索。…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October 29, 2018 at 11:20pm — No Comments
哈費爾德近日的夜晚變得又漫長又郁悶,天氣也愁上加愁。寒冷的暴風雨開始來臨,七月的景象已蕩然無存,唯有樹和灌木叢還顯出些生機,這些也成了風暴洗劫的對象;白天變長,但這只能使人對這些殘酷的景象目睹得更長久一些。
簡·奧斯丁《愛瑪》(一八一六)…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October 29, 2018 at 11:18pm — No Comments
我寫下這題目,趕緊要解釋,我現在並非在持螯賞菊之餘,來寫這篇小文。我的案頭雖有一瓶黃蕊的小白菊,可是今年還不曾吃過螃蟹,雖然去年秋天曾在蘇州觀前的松鶴樓吃過一次。不知怎樣,我對現在香港的那些「上海大亨」吃大閘蟹的心理,有一種反感。記得有一次,在一家菜館裡,聽到鄰座有幾個吃著十元一斤大閘蟹的談話,好像這竟是他們現在所能享受的過去黃金時代惟一殘留似的,所以即使是一百塊錢一斤,他們也不惜傾囊一試。如此說來,這簡直是在吃著西山的「薇蕨」了,諸公又何必如此自苦呢?…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October 29, 2018 at 11:1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29, 2018 at 5:00pm — No Comments
從前很喜歡扇子,儲下了一大堆,印尼的、日本的、暹羅的、西班牙的、羽毛的、紙的,結果免不了愈看愈厭,一把一把地丟棄了,只餘下一把一面繪畫、一面題詩的中國紙扇。這把紙扇是我在念中學的時候用兩塊錢在國貨公司買的,當時吸引我買這把扇子的原因,是扇子上所題那首詩:
香風十裏桂成茵,滿地黃金萬療貧,
安得月宮散靈種,扁為寒素助坎薪。
愁中歲月夢中身,恨悵鶯花故國春,
舉目已無乾淨土,桃源今日亦紅塵。…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28, 2018 at 10:02pm — No Comments
在很多社會中,身體有缺陷的人幾乎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可以改善,但是卻沒有足夠的人去努力改善的現象。
盲人其實能勝任不少工作,例如電話接線、鋼琴校音等憑借聽覺的工作。即使在工場裡,也有盲人可以做的事,盲人的觸覺很靈敏,裝嵌不太複雜的東西,例如塑膠花或日用品等,他們是不遜於明眼人的。
聾人和啞人比盲人更加方便,只可惜一般人都認為身體有缺陷的人便不值得聘請,有些甚至連相貌醜陋的人也不肯用,這便是太過份了。一個人即使斷了手足,也有可以做的事,只可惜我們這個社會,把這些不幸的人都當做廢物,絕對不肯費心為他們設想,即使可能也不願意給他們工作的機會。…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28, 2018 at 10:02pm — No Comments
今天說兩樁公立醫院的故事。
有一位的士司機,被飛仔打劫,飛仔們用磚塊把他的前額鑿得稀爛。后來他被送到一所東南亞設備最好的公立醫院去,在醫院住了一天,第二天便被通知出院,他的妻子到醫院按他的時候,他仍然滿臉浮腫,站也站不起來。他回到家后,頭痛令他夜不成寐,就這樣痛苦了幾天,便模模糊糊地死了。
我不明白,一個頭部被砸得花斑斑的人,醫院何以不將他多留幾天觀察傷勢,多照幾張X光?他不是受皮外之傷,而是曾經被人用磚塊砸至不省人事,腦部是人體最嬌弱的部分,內部有些微損傷,不死也會殘廢,醫生們一定會知道。總之,那位司機就是這樣丟了生命,遺下妻子和一群年幼的子女,這是誰的錯?…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28, 2018 at 10:02pm — No Comments
漫步回來,有時候也進一點晚餐,有時候簡直茶也不喝一口,就爬進床去躺著。室內的設備簡陋到了萬分,電燈電扇等文明的器具是沒有的。月明之夜,睡到夜半醒來的時候,床前的小泥窗口,若曬進了月亮的青練的光兒,那這一夜的睡眠,就不能繼續下去了。
不單是有月亮的晚上,就是平常的睡眠,也極容易驚醒。眼睛微微的開著,鼾聲是沒有的,雖則睡在那裏,但感覺卻又不完全失去,暗室裏的一聲一響,蟲鼠等的腳步聲,以及屋外樹上的夜鳥鳴聲,都一一會闖進到耳朵裏來。若在日裏陷入於這一種假睡的時候,則一邊睡著,一邊周圍的行動事物,都會很明細的觸進入意識的中間。若周圍保住了絕對的安靜,什麽聲響,什麽行動都沒有的時候,那在這假寐的一刻中,十幾年間的事情,就會很明細的,很快的,在一瞬間開展開來。至於亂夢,那更是多了,多得連敘也敘述不清。…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October 28, 2018 at 8:23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