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8)

(葡萄牙)索菲婭·安德雷森詩選《願沒有一顆星星……》

願沒有一顆星燃燒你的剪影

願沒有一個神記得你的姓名

願你走過的地方甚至沒有風。

 

為你,我將創造一個清純的日子

自由得像風並周而復始

如同綻開的浪花重重。

 

(丁文林譯)

Added by moooi on April 4, 2020 at 3:26pm — No Comments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13)

〈旅行五/一張風景明信片〉是湯皇珍邀請觀眾(6名成人2名小孩1隻動物)一同再製/再現一張她記憶中的老照片的旅行。這件作品除了在臺灣大里之外,也在韓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拍攝。湯皇珍僅以口頭描述該張老照片的內容,引導參與者重現相片的場景,以一種「擬似」的手法,

 

逐漸挪移、模糊並覆蓋老照片具有的文本性與原真性。易言之,再製/再現反而變成挪用,複本取代正本,複本即是正本。作品〈旅行六/幸福之島〉則虛構了一座幸福的體驗之旅。展演空間分為三層,每一層的觀眾與作品互動的形式如下:在第一層的觀眾,可遊走於高低不齊木製的虛像之

「島」,彷彿置身在一座小島,隨意欣賞不同方位的風光。在第二層的觀眾,…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April 4, 2020 at 3:08pm — No Comments

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9)

25 “敘事身份/認同”概念中“25 敘事”的意義何在?利科強調,l’identité的問題無法在直接性話語中進行談論,需要敘述話語作為中介。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敘事來回答身份/認同問題的情形比比皆是。23 當我們講述或聽取一個人的生平故事時,不可避免地包含著對某種生命的敘事融貫性的預期。在此之中,出生、生活和死亡的次第發生,就像一段從開端到中途直至終點的敘事的鋪開。但敘事並非“講故事”那樣簡單,它遠不是對某種文學體裁或者話語方式的厘定,而更多的是從…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4, 2020 at 3:00pm — No Comments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12)

陸、結論

秉持卡繆存在主義反抗思想的湯皇珍,在二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不斷對內審視並對外探索人類存在的形式及意義。她以希臘神話的人物薛西弗斯推石的無盡苦役,透過行動藝術為日常物質生活例行的重複行為(routine), 賦予一種獨特而不可回溯的「當下」意義。



她自1991年在法國舉行的首次個展〈418筆畫〉以來便以一種看似持續單調、重複的行為——以白色顏料一筆一劃不斷塗滿展覽期間法國發行的報紙世界報(Le …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April 4, 2020 at 3:00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海外的中國吃 3

吃點甚麼?

他建議酸辣湯。又是酸辣湯!好吧就是酸辣湯!點甚麼菜呢?今天要點兩樣絕對安全的家常菜。好,蠔油牛肉,不至於在蠔油中放番茄醬吧?另一個點榨菜肉絲。想想也不可能出什麼花樣。再來一壺茶吧!他們只有香片。…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4, 2020 at 10:44a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下棋 (下)

笠翁《閑情偶寄》說奕棋不如觀棋,因觀者無得失心,觀棋是有趣的事,如看鬥牛、鬥雞、鬥蟋蟀一般,但是觀棋也有難過處,觀棋不語是一種痛苦。喉間硬是癢得出奇,思一吐為快。看見一個人要入陷阱而不作聲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說得中肯,其中一個人要厭恨你,暗暗的罵一聲“多嘴驢!”另一個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難道我還不曉得這樣走!”如果說得不中肯,兩個人要一齊嗤之以鼻,“無見識奴!”如果根本不說,蹩在心里,受病。所以有人於挨了一個耳光之後,還要撫著熱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車,要抽車!”…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April 3, 2020 at 11:17pm — No Comments

黃碧端·愛憎童蒙

       小孩可愛,大多數寫小孩的文字都在歌頌他們,讚美童心純真無邪等等。寫的人的出發點大約和歌頌星光、鮮花、青春……一樣,愛的是這些東西表相的純美可喜,至於童心裡頭真有些什麼,說時恐怕未必想到。

  其實,所有成人可能有的東西,小孩的小小的心裡必也一應俱全。因此小孩也是可怖的,他們是所有不可知的未來的決定者,純美的表相之下隱藏著無窮或善或惡的可能。…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April 3, 2020 at 11:13pm — No Comments

赫爾曼·黑塞詩選《獻身》

哦,我的體內的全部血管是怎樣

開放更香的花,自從我認識你;

瞧,我走得更加輕快,更加筆直,

而你卻只是等待——你到底是誰?

瞧,我感到,我怎樣遠離自己,

我怎樣一葉一葉地把故我失掉。

只有你的微笑完全像明星,

在你的、又在我的上空照耀。…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April 3, 2020 at 11:12pm — No Comments

赫爾曼·黑塞詩選《弄瞎我的眼睛……》

弄瞎我的眼睛:我還能看見你,

塞住我的耳朵:我還能聽到你,

沒有雙足,我還能走到你那里,

沒有嘴,我也還能對你宣誓。

打斷我的臂膀,我還能用我的心,

像用我的手一樣,把你抓牢,

撳住我的心,額上的脈管還會跳,

你如果放火燒毀我的額頭,…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April 3, 2020 at 11:11pm — No Comments

赫爾曼·黑塞詩選《傍晚的對話》

你為何像做夢般望那被雲遮掩的景色?

我把我的心交給你的美麗的手里。

它是如此充滿了說不出來的幸福,

如此熱烈——難道你沒有感覺到?

你露著冷淡的微笑把它還給了我。

靜靜的苦痛……它不作聲。它冰涼了。


錢春綺譯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April 3, 2020 at 11:11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下棋 (上)

有一種人我最不喜歡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養的人。殺死他一大塊,或是抽了他一個車,他神色自若,不動火,不生氣,好像是無關痛癢,使得你覺得索然寡味。君子無所爭,下棋卻是要爭的。當你給對方一個嚴重威脅的時候,對方的頭上青筋暴露,黃豆般的汗珠一顆顆的在額上陳列出來,或哭喪著臉作慘笑,或咕嘟著嘴作吃屎狀,或抓耳撓腮,或大叫一聲,或長籲短嘆,或自怨自艾口中唸唸有詞,或一串串的噎膈打個不休,或紅頭漲臉如關公,種種現象,不一而足,這時節你“行有余力”便可以點起一枝煙,或啜一碗茶,靜靜的欣賞對方的苦悶的象征。我想獵人困逐一隻野兔的時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因此我悟出一點道理,和人下棋的時候,如果有機會使對方受窘,當然無所不用其極,如果被對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狀,因為既不能積極的給對方以煩惱,只好消極的減少對方的樂趣。…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April 3, 2020 at 11:09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古老的冬天》

在半明不暗的火光中, 

你那纖巧的雙手我渴望一見,

它們散發橡木和玫瑰的味兒,

也有死亡的氣息。古老的冬天。

鳥兒尋找谷粒,

轉眼間披上雪花,

於是就有這樣的話:…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pril 3, 2020 at 9:56pm — No Comments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14)

至於網路犯罪事件的頻仍,與其單只依靠科技和倫理作為一種雙管齊下的防堵美學,或靜待犯例的積累和輿論緩慢形成共識,針對犯罪情境加以脈絡化處理而試圖防杜,不如採取艾絲特.戴森(Esther Dyson)在《版本 2.0》(Release 2.0: A 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一書中對數位犯罪、隱私侵犯所作出的建議,以營利或非營利的商業機制(如 TRUSTe 和 P3)、小眾社群與公眾之眼的彼此監督與聯合規範機制(戴森,1998),以及網路立法與網路教育同時進行的多管齊下方式,或許更能打造一個自由平等的網絡地景,而非重新複製另一個國家機器式的新興霸權。 



參考書目

 

Baudrillard, Jean. (1983)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ean. (1988) “The Ecstasy of…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April 3, 2020 at 9:55pm — No Comments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13)

當然狀況並不一定如布希亞想像的那麼悲觀,資訊與符號也未必 已經完全被掏空了他己身的意義,經典和文學的描述技巧與其所能企  及的深度,仍然有電子科技所未能及的長處。米樂就認為:「文學作   品好比網際網路銀河中的黑洞。由於網際網路有文學作品以及具文學  性的作品存在,它不能被視為是一種透明的電子公路系統,可以讓資  訊像公開的秘密,自由不羈的穿梭其間、毫無障礙。事實上,任何符  號系統或文本,甚至是清澈見底、最為科學的資料,都有或許可稱之  為文學的或修辭的成分。這種成分使資訊的轉換有了阻礙」(米樂, 1995:86),具隱喻和不透明性的文學性,被認為是資訊高速公路上,阻止媒體內爆及資訊無限繁殖近身的護身符和路障,因為文學或修辭  的成分,使解讀無法純淨的全然還歸原意,資訊或多或少也經由文字  的再化妝與修辭背後所具有的曖昧性,成為一種不全然猥褻、也不全  然透明可及的數位黑洞。…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April 3, 2020 at 9:54pm — No Comments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11)

這個世界想要藉著變得稚氣,來讓我們相信,成人住在另外的地方,而且要遮掩起事實──就是說,真正的稚氣散落於各個角落,也就是成人來到此地,上演稚氣的戲碼,好來孵化自身的稚氣(布希亞,1998:35-36)。

其實成人自身的稚氣也正在每一個人身上,可是狄斯奈樂園卻藉  著群眾的溫暖與柔情,和外部絕對孤寂的停車場所對比出來的效應, 及夢想所營造出的「膺品幻境」,來使成人相信,稚氣不是四處皆有, 所以成人必須到這裡來餵養稚氣的想像。而「這個凍結的、孩童般的  世界之所以被建立」,恰恰也正是被「一個本身即是被冷凍住的人所  想望與實現— 華特‧狄斯奈(Walt Disney)就在攝氏一百八十度的地底,等待復生」(布希亞,1998:34-35)。



馬克.史洛卡(Mark Slouka)在《虛擬入侵》(War of the Worlds:…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April 3, 2020 at 9:54pm — No Comments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12)

五、科技倫理作為世紀末救贖的神祇的迷思:暫時性的結論

擬像和超真實作為後現代千高原中的存在條件,如果已經開始腐蝕真實界,如果複本(copy)已經漸漸取代原件(original),我們究竟有多少成份,已經成為人機合體?而在這種虛擬科技高速發展的時   代,如果我們的官覺都為虛擬的頭盔、手套所取代16,甚至連人類的  意識都可以下載( download)到隨取記憶體( random access memory) 中17,以保持某種程度的靈魂不朽(史洛卡,1998:25),那麼這種精神的永生,又反映了什麼危機?這種以科技抹除死亡焦慮的「科技基   督」心態,只一心想成為「年輕的神祇」,而過度樂觀的評估科技落  差所帶來的地域政治,是否會無視於不想居住在數位蜂巢中的數位遊民(digital homeless),而使這些沒有網路帳號的 PONAs(people of no…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April 3, 2020 at 9:53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素白的衣裙》

你低下了頭,凝眸注視我

身著一件素白的衣裙,

左肩下襟懷敞開

微露你的酥胸。

一束光芒沐浴著我,

悠悠顫栗,流蕩在你光裸的臂彎。

我重新見到了你。

多麽含糊、急促,你的言語,…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pril 3, 2020 at 9:51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空間》

相同的光把我關進

黑暗的中心,

我想逃但徒勞無用。

有時一個小孩在那兒歌唱,

那不是我的歌聲;空間很小,

死去的天使在微笑。

我被粉碎,那是對大地的愛,

這愛深沈,盡管它能使水…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pril 3, 2020 at 9:49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王海的棗(下)

吃了如許的棗,我兒時特別敬畏的棗樹上懸著的棗,它枝條上的刺仍是那麽鋒利,怒直或微彎的執著護守著孕育新生命的果實。然以我現在的高度可以立地采摘它,心態便平和得多了。王海村種植果樹是始於明末清初,是村民們從遠方移民至此開始的,許多棗樹都有百年歲高齡。



王冠宇先生說可以把它做成小提琴的部件,會助小提琴獲得非常好的音質。棗樹還呈現一種駭人的堅韌,它也要遭受橡膠樹那樣的切膚之疼,俗稱“加棗”。“加棗”的辦法是在棗樹開花之際,用木鋸將棗樹臨地二尺的地方圓周鋸它一圈,使棗樹葉子光合作用的營養保留在枝幹而不能傳輸到根系,這樣便使棗花有足夠的營養支持它座果,棗樹就能結滿棗子。…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April 3, 2020 at 9:47pm — No Comments

聶 欣 如·環顧影像: 德勒茲影像分類理論釋讀(8)

如果說動情-影像因為空間的局促,不具備拓展的餘地的話,那麽動作-影像便是完全憑借實在的空間來思考問題了。



德勒茲對此
說道: “質性與力量不再展現在任意空間裏,也不再盤踞於原貌世界中,而直接就在由地理、歷史、社會等因素下決定的確定時空裏生成; 動情力與衝動也只能體現在用感動與激…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April 3,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