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yuu's Blog (221)

張穎·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本土化問題與方法論困境(2)

(一)中國百年鄉建情勢變遷中的文藝行動

作為以農業為主要文明類型及農民為主要人口構成的國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劇烈轉型既產生著不同形式的鄉村破壞與「三農」問題,也孕育了以「自我保護」「鄉土重建」為雙重定位的「百年鄉村建設」(11)。百年鄉村建設不僅形式載體復雜多樣,更是一個因時因勢,不斷反思調整、創造總結的過程,而文藝行動在中國百年鄉建情勢變遷中,雖或顯或隱,卻是源源不絕,舉足輕重。…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26, 2022 at 10:17am — No Comments

張穎·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本土化問題與方法論困境(1)

內容提要:「百年鄉建變遷」與「當代藝術轉向」兩條歷史線索博弈平衡、交織疊合,引發並構建了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的基本問題、理論工具及行動目標。在現代性規約下,民族國家—精英藝術—城鄉對峙的思維閉環,導致「啟蒙」和「賦權」的他者化問題將本土藝術鄉建行動拖入困境。中國藝術鄉建之「中國」,不止指代藝術鄉建的物化空間和現場位置,更需表明文化特性所提供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維度,以獲得本土價值與意義的自主性;中國藝術鄉建之「藝術鄉建」,既非規製一種知識精英和權力集團的話語陣地,亦非建構特殊的鄉建識別形式或孤立的藝術行為過程。唯能明確「整體賦能」的本土問題意識,方可借助「農本—鄉土—藝道」的方法論框架,以「家園親親」的美感形式促成對世界的理解和對轉型社會的精神與物質貢獻。…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25,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鄉思病詩選·卞之琳《斷章》

究竟那是什麽人? 在外面的聲音

只可能在外面。你的心地幽深莫測

青苔的井邊有棵鐵樹,進了門

為何你不來找我,只是溜向懸滿乾1魚的木梁下,我們曾經

一同結網,你鍾愛過跟水波說話的我你此刻追蹤的是什麽?

為何對我如此暴虐

我們有時也背靠著背,韶華流水…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September 11, 2021 at 12:39pm — No Comments

鄉思病詩選·卞之琳《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4, 2021 at 12:00pm — 1 Comment

鄉思病詩選·席慕容《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1, 2021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 蕭乾小說集題記》

在都市住上十年,我還是個鄉下人。第一件事,早就永遠不習慣城里人所習慣的道德的愉快,倫理的愉快。



我崇拜朝氣,歡喜自由,贊美膽量大的,精力強的。一個人行為或精神上有朝氣,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計較,不拘於物質攫取與人世毀譽,他能硬起脊梁,筆直走他要走的道路,他所學的或同我所學的完全是兩樣東西,他的內政治思想或與我的極其相反,他的宗教信仰或與我的十分衝突,那不礙事,我仍然覺得這是個朋友,這是個人。我愛這樸人山尊敬這種人。因為這種人有氣魄,有力量。這種人也許野一點、粗一點,但一切偉大事業偉大作品就只這類人有份。他不能避免失敗,他失敗了能再幹。他容易跌倒,但在跌倒以後仍然即刻可以爬起。…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January 1, 2021 at 4:41pm — No Comments

也斯《山水人物》前記

我常想把我遇到的人物和風景記下來。寫東西幫助我學習觀看,尋找事物的意思。我接觸的多是平凡的人物,尋常的風景,於我有道理,便提筆寫下來了。風景可能只是小巷風景,不是名勝,即使離島山水,也有生活的磨蝕了;若果我從家裏的電器感覺季節的變化,又或者把春天比作母豬,那並無不敬,只是對人們習慣驚嘆的美沒有同感,老老實實寫出自己的感受。 

為什麼總想寫人物呢?也許因為人使我想得最多。人是這麼奇妙,又這麼可嘆。人有無限的可能去塑造自己,但人又可以變得那麼可怕,這就不禁叫人想到,那在背後影響和改變人的因素了。吸引我們去寫某個人,或者是他身上某種素質,或者是他身上見出不同社會的影響,我總想多觀察、多聆聽不同的人。 …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0, 2020 at 9:55pm — No Comments

也斯《紋織的風景》石頭上的痕跡

自從李維安一九七二年替中環富麗華酒店設計,把北宋武宗元的道教人物畫《八十七神仙卷》放大雕鑿成三千多平方尺的巨型壁畫之後,他的名字開始有很多人認識了。其實他創辦李氏畫苑經年,成績相當可觀;另一方面,他一直從事水墨畫創作;最近由藝術中心主催的一個五人畫展,除了畫,他更展出新的嘗試:石刻作品多件。

李維安說,在他還沒有真正接觸水墨畫之前,最初曾經畫過連環圖冊子,然後改畫教科書的插畫,跟著他進入一家美專研習素描和油畫,同時到書店購買有關美學理論和其他的書籍自學。因為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當時的求知慾很強,逐漸靠這個方法充實自己。李維安主要是靠艱苦自學而成的畫者。…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9, 2020 at 1:00am — No Comments

也斯·幾位年輕攝影師──七人攝影展

這裏介紹的幾位青年攝影家,他們並不是共同隸屬於某個團體、或者某個攝影學會,他們對藝術的看法或許並不一致,作品的水準也各有不同,只是基於對攝影的愛好,聯合舉行攝影展。他們並沒有固定的成員,張景熊、吳漢霖、莫國泉、趙德克、黃仁達、楊紹宜、鄭凱等七人最先在去年一月間在大會堂舉行七人攝影展。其後七人中有幾個人離開了香港,到了今年三月,張景熊、吳漢霖、莫國泉,再加上陳樂儀、陳廷青、何世驊、溫仲賢等,再在大會堂舉行一個七人攝影展。第一個七人攝影展展出的作品,已經富有實驗性,到了第二個七人實驗展,展出的作品更比去年成熟,有好幾位都流露出自己的風格來。這些青年攝影者的作品富有新意,他們眼中的香港,不是俗套的孤帆落日,他們嘗試用新技巧去表現自己熟悉的現實。他們的作品,正如香港其他年青作者、戲劇工作者、實驗電影作者的作品一樣,具有清新的氣息和獨特的面貌,看來必將會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8, 2020 at 8:30pm — No Comments

也斯《紋織的風景──談梁巨廷的山水新作》(下)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7, 2020 at 8:30pm — No Comments

也斯《紋織的風景──談梁巨廷的山水新作》(上)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6, 2020 at 8:30pm — No Comments

也斯《寫小說的蕭乾和寫報導的蕭乾》(5)完结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5,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也斯《寫小說的蕭乾和寫報導的蕭乾》(4)

問到報導文學的種種,蕭乾說他對外國和港、台的看得不多。 

「報導文學現在有一個爭論性的問題,就是報導文學容許不容許虛構?如果是報導文學,應該嚴格來說是真的事情,用真名真姓。你可以在細節方面下工夫,一旦虛構,就是fiction,不是報告文學。」 

可是有時在剪接或細節突出上不是需要虛構嗎?比如他寫戰時倫敦,把十日的生活寫成「倫敦三日記」?

 …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4,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也斯《寫小說的蕭乾和寫報導的蕭乾》(3)

在後來出版的《創作四試》中,蕭乾把自己的小說主要分為感傷、象徵、戰鬥、自省、刻劃幾類。《栗子》大概可算是戰鬥類的了。問他寫小說改動多不多,他說: 

「有的寫得很快,在腦子裏就要寫出來。有時也要改的。我是這樣,我若兩三點睡不著,我就不睡了,也不起來,就躺在床上想東西。許多白天注意不到的事情都出來了。」 

蕭乾當年在《夢之谷》後本要寫一個自傳體的長篇,暫名《年輪》,是他希望以「摧殘弱小心靈」為題材的小說,後來「八一三」就沒寫了。

 …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3,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也斯《寫小說的蕭乾和寫報導的蕭乾》(1)

中學的時候,讀到香港翻印的《珍珠米》和《廢郵存底》,喜歡裏面的散文,又同意其中對文學一些平實的意見。後來零零星星讀到更多蕭乾的作品,更多對蕭乾的介紹。記得《中國學生周報》一位作者在「讀書研究」版的介紹裏告訴我們說:蕭乾在五七年反右運動後逝世了。蕭乾好像變了一個遙遠的名字。讀他的小說集,覺得有他的特色,但一直最喜歡還是他的報導文章,最後讀完《人生採訪》,對其中簡潔精煉的文筆,打抱不平的態度,十分佩服。心裏對自己說:「有一天我也要寫這樣的報導。」 …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1,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也斯《報導文學》

近年來,香港、大陸和台灣三方面,都不約而同地在報導文學方面有所發展。…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10,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十多隻手一起按上去

一面花花綠綠的牆壁,保嬰丹保濟丸濾嘴長煙電子廠招請工人電影籌款青年刊物民歌晚會。可想過,那些海報是怎樣貼上去的嗎?

我貼過海報,許多次了。多是為朋友們辦的刊物作宣傳。還記得第一次貼海報。是兩年前吧,大夥兒在我家裏,煮好了漿糊,到附近吃過宵夜,便出發了。老經驗的人告訴我們,貼海報不要太早,提防給下一班新貼的蓋過。所以我們出發的時候已是午夜左右,一行十多二十人,浩浩蕩蕩的,有人提一桶漿糊,有人拿刷子,有人挾一疊海報,走在無人的街頭,真是比小學生第一次遠足還興奮。…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9, 2020 at 1:00a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釣魚的老人

向海的地方是一個小小的公園,有木馬和滑梯,孩子們都在那裏玩。海邊的鐵欄旁,一個老人蹲在那裏,拉起綁在鐵欄的繩子,從海裏拉上來一個玻璃瓶子。

我們走過去看。

玻璃瓶裏混混濁濁,瓶中的海水裏有棕色和白色的麵包團。他拔開木塞,把水倒進小桶;水裏還有一尾魚,黑色的,像尾指那麼小。

「這麼小的魚!」我們都不禁笑起來了。

但老人沒有理會。他沉默地繼續工作,從一個桶裏取出一些新的麵包屑,添進瓶裏。然後塞回木塞,再把瓶扔回海裏去。…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November 14, 2020 at 4:30a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進入「的是高」聲音的夜

「我不知從那裏找到周夢蝶的地址,就冒昧寫信給他,託他買一些詩集和詩刊。沒多久,竟然真的收到他的回信……」朋友說。

「我是看《周報》和《好望角》,後來就在圖書館裏找到《六十年代詩選》。」我說。

「那本書編得很好,那時還有《創世紀》、《南北笛》、《石室之死亡》……」

「那時有些詩看不懂,也喜歡看。」



「從台灣訂回來一大批詩集。宿舍裏的同學看到了都很羨慕,也有人問我借來看。於是便把《還魂草》包得整整齊齊的,還說明不准弄髒……」朋友說起過去的事,忍不住笑起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November 12, 2020 at 11:22p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報名表格

課室裏貼滿幼兒的填色習作,牆邊架上還擺著玩具,幾十個大人坐在小孩坐的小凳上,樣子顯得滑稽,不斷要舒伸雙腳,又伸手去扶著靠背的邊緣,彷彿害怕會從狹小的座位上摜下來。還有人沒位坐,在後面靠牆站。坐著的人也坐不安穩,因為曉得隨時要站起來。他們頻頻回首,看著大門。

開門了,走進來一位幼稚園教師。她說:「請大家到外面排隊。」一下子,大家文雅地爭先恐後,棄了原來的座位,一同湧過窄門。在外面隊伍的前頭,站著剛才遲來挨牆站的一群。形勢改變了,於是有人說:「我今早六點鐘就來排隊了。」又有人去跟教師打招呼,問她記不記得她。沒多久,插入一兩個人,隊伍也就平靜下來,逐漸像一尾生長的蛇,伸延向後面的石級,排到山下去。家庭主婦、父親和兄姊,默默地排在隊伍裏,望著前面一扇門。…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November 9,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