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後來出版的《創作四試》中,蕭乾把自己的小說主要分為感傷、象徵、戰鬥、自省、刻劃幾類。《栗子》大概可算是戰鬥類的了。問他寫小說改動多不多,他說:
「有的寫得很快,在腦子裏就要寫出來。有時也要改的。我是這樣,我若兩三點睡不著,我就不睡了,也不起來,就躺在床上想東西。許多白天注意不到的事情都出來了。」
蕭乾當年在《夢之谷》後本要寫一個自傳體的長篇,暫名《年輪》,是他希望以「摧殘弱小心靈」為題材的小說,後來「八一三」就沒寫了。
二 寫報導的蕭乾
想寫自傳體的小說,寫的小說多有真事根據,這也解釋了後來蕭乾與報導文學的連繫。早在四十多年前他還未進報館前,已經說過希望以新聞採訪擴展自己的眼界,作為寫小說的準備;這話在《人生採訪》的序中重複了一次,在最近寫的序文中又再重複了一次。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他的小說沒機會發展下去,寫的報導文學反而獲得了更大的成續。
一九三五年,蕭乾大學畢業後十五天便進入天津大公報編副刊,從此就開始了他的報人生涯,也開始了他用文學筆法寫的採訪了。
「對,我的報導文學的寫法也接近寫小說。我第一次的報導是魯西的災情,我跟畫家望雲一同去,他用筆畫,我用文字,都是在素描。我是描寫,有意要練習,注意自己不用驚嘆號……我覺得學外文對中文也有好處,我比較注重標點符號。有些人就是逗號逗號逗號,到最後一句才用一個句號。另外,語法我比較注意。」
從採訪魯西開始,然後去蘇北,走過滇緬,寫過雁蕩,三九年赴英時,正是歐戰前夕,讀書教書之餘,也寫了不少通訊,寫戰時的倫敦、戰敗的德國、中立的瑞士、舊金山的聯合國成立大會等。這些採訪在四七年收輯成《人生採訪》一書出版,分為國外、國內兩部,厚達五百多頁。蕭乾早期的生活重現在小說中,後來我們則是從採訪裏見到他跑遍的世界了。
我們今天看《人生採訪》,佩服的不是作者跑的地方多,而是其中的觀察和態度,不管寫水災、寫戰爭、寫風景、人物,其中有一種不必靠驚嘆號表現出來的同情心與正義感。蕭乾的文學修養也用到寫報導文學裏,比如書中寫嶺南的一篇《林炎發入獄》,由幾面來寫一段冤獄真相,作者冷靜地採訪剪裁,紀錄六段訪問,沒有加上任何主觀結論,但作者顯然並不是沒有意見,這種冷靜追求真相,不歪曲事實的寫法本身,已表示了一種立場。果然此文後來引起反應,當局把林炎發釋放出來。蕭乾有時把意見藏在描寫中,如他散文《嘆息的船》寫一艘在風暴中擱淺的船,見到一艘艘外國船經過,以為可以獲得援手,結果卻失望了,這表面是寫景,其實也暗示當時中國的處境。正如採訪集中《劫後的馬來亞》一篇,有一段寫碼頭卸貨,先寫破衣奔跑的埃及工人,再寫掌握發動機的寧波海員,最後,好像電影中把鏡頭移上去或拉開來一樣,我們看到指揮著一切的是船橋上的英籍船員。這幅圖畫,也形象化地寫出馬來亞當時的政治處境。而這些還不僅是技巧而已。讀《人生採訪》,使人擴寬眼界,看到在不同地方的人的感受,報導文字既打抱不平,也表彰了某些美好的品質。蕭乾不一定含蓄,他覺得必要時,也直接作出批評,或發出感慨,正如最近在《未帶地圖的旅人》中,回憶到戰時英國走警報時顯示的社會責任感,筆頭轉過來,也不忘批評目前在北京見到年輕小伙子擠公共汽車或排隊「夾塞」的剽悍。以所見的事作為借鑑,正是《人生採訪》作者的本色。
《人生採訪》出版已三十多年了,想不到這位停筆近二十年的作者,又再來到美國。
「這次出來有人叫我寫美國之行,我不寫。」他說。為甚麼呢?「第一這種走馬看花的遊記,不知多少人寫過了。我寫東西,現在因為年紀大了,總想有點message。我寫了《愛荷華的啟示》,刊在人民日報,我在最後也有一點message,我寫美國,想針對國內問題。因為來美的人太多了,一百年來,不知多少人在寫。我不想寫純粹遊記。」
他以前寫報導覺得最難寫的是甚麼?
「寫報導文學很多是當時性的,很難每篇在幾十年後還有可讀性。作為一個記者你要盡記者的責任,不能常常想著寫些不朽的東西。報導文學很多只是報告,但也看題材,有些題材可以容許多寫一點。比如說一九五六年我到內蒙去訪問,回來寫了兩個東西,一個叫《萬里趕羊》,一個叫《草原即景》,《萬里趕羊》在人民日報登了以後,很多讀者來信說很感動,人民日報把信發表了,所以這個東西比較多人注意。」
他也寫過風景,例如《人生採訪》裏寫雁蕩山的幾篇。
「雁蕩的幾篇我是想練習,我不懂寫古文,又不懂詩,我想用散文體來寫山水。」
在蕭乾英譯的小說集《蠶》(The Spinners of Silk)裏,我們也會發現其中一篇是寫雁蕩山的一個片段,另一篇是寫上海的,都不是小說,為甚麼收進去呢?問起來,蕭乾說當時選的時候覺得自己《栗子》那小說集裏很多東西都是罵人的,不想收在裏面,但篇幅又太短,所以把這兩篇都收進去了。由這例子看來,也可見蕭乾所寫的小說和報導的密切關係。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