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家更願意淡化學科基礎的形而上學屬性,把理論起點看成是公理、基本假設與約定。然而,公理有獨斷論意味,往往只意味著我們(目前)無法反駁;基本假設或約定則有工具論色彩:它們是基礎因為它們有用,它們有用因為它們是基礎——這樣便滑向循環。有學者指出:「要想從科學的理論體系之中徹底清除形而上學,循環論證又是不可避免的」,於是不得不區分大小循環。小循環是指兩者直接相互支持,並不可取。大循環可取,因為相互支持的鏈條足夠長。如,用化學鍵理論去解釋物理浸潤現象,又用物理學的電子理論解釋化學鍵。大循環的合理性意味著「一個科學理論能夠越多地支持其他理論,這個理論本身也就越多地被支持」,如此便取消了形而上學的必要性。科學共同體不免沾沾自喜:盡管一個偉大哲學家就對應一個主義,如柏拉圖主義、黑格爾主義,但科學中並不存在牛頓主義、門捷列夫主義。「主義只是爭論尚無結果的標志。」
若以為科學共同體因此就對哲學免疫,顯然過於樂觀。上述解釋假定了最大程度融貫論的可靠性。這依然是形而上學。要是用經驗有效性來解釋這一可靠性,又是一個不可取的小循環:最大程度融貫論可靠,因為其中理論經驗有效;這些理論經驗有效,因為它們最大程度融貫。要不就是一個更小的自我循環:經驗有效性能解釋最大程度融貫論的可靠性,因為經驗有效性標准本身經驗有效。
除開學科前沿的理論問題,科學共同體還有共同的工作假設,它們也位於科學之外。薛定諤曾經把「我們科學世界圖景的獨特的特殊特征」表述為以下兩條:第一,「自然的表現可以被理解」;第二,「科學在試圖描述和理解自然時,將這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作了簡化」。工作假設在任何具體科學中都得不到討論。它們不是科學的內在部分,而是外在基礎。對它們的討論只能歸入哲學。
此外,哲學問題還有更硬核部分。它們跟生活密切相關。如,這個世界是否有一個目的?人有沒有自由?什麼樣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真正人性的生活?……18世紀啟蒙學者相信「三個基本假設」:真正的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只有理性主義才能提供;這些答案客觀、普遍且永恆。換句話說,他們以為「世界是個能夠用理性的方法加以描述和解釋的單一體系」。他們曾指望建立人性科學,通過觀察人類行為,分析人類行為原則,獲得人生問題的答案。他們失敗了。「哲學的領域沒有被分割到被一系列科學所替代的地步。」哲學對象不是經驗物或者經驗物裡面的模式,而是人類看待經驗物的方式。哲學一方面要「揭示人類用來思考的、隱蔽的范疇和模式」;另一方面,更要「檢閱這種活動本身的性質……揭示隱藏在這個二級的、哲學活動本身之中的模式」。這些內容關乎的不是世界,而是世界的觀察者。它們不在自然科學裡。根據薛定諤,自然科學一開始就把觀察者排除在關於世界的理論建構之外。描述和理解自然時,「通過在有待構建的圖景中把他自己、他自己的人格、認知主體排除出去或不予理會,科學家下意識地、幾乎是無意中對理解自然的問題作了簡化」,科學研究者把自己當成了「外部觀察者」。身體是我們跟世界「進行聯系的唯一方式」。由此給出的信息「很不完全」,因為「對於離我們的心靈最近的、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內容,科學「保持緘默」。薛定諤斷言,關於「那個偉大的、深不可測的問題」,即,「我從哪裡來,又要往何處去?」「科學沒有答案」。
更寬泛地講,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的是人文學科。哲學在科學與人文之間。
四、觀念活動的兩個端點:科學與人文
人生在世是我們思考和行動的出發點。作為物理存在,我們需要跟外部世界交換能量和信息。面包就是能量包,圖書就是信息包。這要求對外部世界有准確認知。相應認知構成科學。科學幫助我們更方便、更穩定地滿足欲求。為此科學報告事實,報告主要通過建立模型實現。因為,一事一報信息量太大,會超過大腦認識負荷;同時不足取,那相當於以文字重建了一個世界。任何生命體都好奇;人類不但好奇於現象,更好奇深層模式。面對同一塊豬肉,狗只好奇於能不能吃到它,人類還會好奇於這塊肉從哪裡來,能不能通過某種方式(比如養豬、人工合成)穩定地獲得。
文章來源:《哲學分析》2022,13(03)
本文作者:蘇德超,男,1975年3月生,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哲學教研室主任;武漢大學弘毅學堂文科責任教授;武漢大學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珞珈青年學者(2011),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芬蘭《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ESCI索引)副主編。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