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本土化問題與方法論困境(1)

內容提要:「百年鄉建變遷」與「當代藝術轉向」兩條歷史線索博弈平衡、交織疊合,引發並構建了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的基本問題、理論工具及行動目標。在現代性規約下,民族國家—精英藝術—城鄉對峙的思維閉環,導致「啟蒙」和「賦權」的他者化問題將本土藝術鄉建行動拖入困境。中國藝術鄉建之「中國」,不止指代藝術鄉建的物化空間和現場位置,更需表明文化特性所提供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維度,以獲得本土價值與意義的自主性;中國藝術鄉建之「藝術鄉建」,既非規製一種知識精英和權力集團的話語陣地,亦非建構特殊的鄉建識別形式或孤立的藝術行為過程。唯能明確「整體賦能」的本土問題意識,方可借助「農本—鄉土—藝道」的方法論框架,以「家園親親」的美感形式促成對世界的理解和對轉型社會的精神與物質貢獻。

世紀交替,千年更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在政策面對發展議題的持續轉換,以及美麗鄉村、生態宜居、文旅融合、非遺保護、精準扶貧等具體要求在人民生活中的不斷落實,由藝術家推動的「藝術鄉建」①行動,成為21世紀開頭二十年中國鄉村建設事業和社會文化生活中的重頭戲。

由於近年來「藝術鄉建」被愈發標簽化地使用,以及社會對其顯性效力的過高期待,國內學界對藝術鄉建的概念範疇和功能作用的爭議也在不斷加劇。藝術家為什麼進入鄉村?鄉村是否需要藝術?藝術鄉建的重點是在藝術上還是在鄉建上?②是將藝術鄉建視為一場新的「中國式文藝復興」,重建傳統文化符號和生活樣態,③還是作為在地藝術關切地方知識重建的一種表征性潮流?④或是以鄉村為對象的文化消費方式和治理手段?⑤

雖然不同時期、不同專業先行研究的問題意識與學理支撐各不相同,但在紛繁蕪雜的論點和材料背後,仍能清晰地探尋到藝術鄉建的話語體系⑥其實是歷史表述、政治表述、策略表述的共謀與合圍。它不僅關涉文化內涵和歷史形態,同時也受到不斷變遷的社會語境的支配,因而唯有追溯與關注中國藝術鄉建的「結構過程」⑦,才能理解人們對過去發生了什麼和過去是什麼樣子產生的意見分歧,還有關於過去是否真的已經完全徹底地過去,或是對於它是否還在繼續的不確定,盡管過去也許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而這個問題會引發的討論是——關於影響、關於責難或判斷、關於當前與未來的緊迫問題。⑧

因此,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之回顧,首要之務便是通過追溯其歷史演化線索,明晰本土問題意識,再從本土特型化的思想資源、知識依據出發,在全球視野和多學科方法下互視聯通,探討走出方法論誤區的可能。要而言之,中國藝術鄉建之「中國」,不只指代藝術鄉建的物化空間和現場位置,更需表明文化特性所提供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維度,以獲得本土價值與意義的自主性;中國藝術鄉建之「藝術鄉建」,既非規製一種知識精英和權力集團的話語陣地,亦非建構特殊的鄉建識別形式或孤立的藝術行為過程,而是通過對「農本—鄉土—藝道」的復歸及再生產,沿著「整體賦能」之向度,以美感形式促成對世界的理解和對轉型社會的精神與物質貢獻。

 

一、「百年鄉建」與「當代藝術」:中國藝術鄉建的兩條基本線索

 

「百年鄉建」與「當代藝術」是中國藝術鄉建話語體系中兩條較為清晰的線索。中國藝術鄉建熱潮既是百年鄉村建設運動的歷史延續,也是當代藝術在社會語境下的行動策略。藝術家們或從「城市的處境出發,追溯到與城市現象緊密相連的鄉村問題……從文化和藝術的角度介入了目前在各地興起的鄉村建設運動」⑨,或因對「中國當代藝術後殖民現象的反思和批判……不滿足於中國當代藝術被資本所裹脅,反其道從鄉村開始來做」⑩,努力開辟實驗性的本土當代藝術實踐。「藝術」與「鄉建」在特殊的歷史情境下互為工具、場域與目標,博弈平衡,交織疊合。

注釋:

①「藝術鄉建」作為特指名詞,最早見於渠巖《藝術鄉建:許村家園重塑記》,《新美術》2014年第11期,第76-87頁。 

②鄧小南、渠敬東、渠巖等《當代鄉村建設中的藝術實踐》,《學術研究》2016年第10期,第52-73頁。 

③方李莉《論藝術介入美麗鄉村建設——藝術人類學視角》,《民族藝術》2018年第1期,第28頁。 

④李娟、毛一茗《「在地性」觀念與中國當代藝術》,《藝術評論》2020年第6期,第25頁。 

⑤葉洪圖、田佳妮《鄉建——淺議中國當代藝術介入社會的一種可能性》,《美術大觀》2018年第8期,第106頁。 

⑥話語體系是一個散布系統,支配話語的規則主要存在於對象(objects)、表述模式 (enunciative modalities)、概念(concepts)和主題選擇(thematic choices)四個構成維度中。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2,p.7. 

⑦結構過程(structuring)是歷史人類學的重要概念工具。一個特定區域中的個人或群體通過他們有目的的活動,去織造關系和意義(結構)的網絡,這個網絡又進一步幫助或限製他們做出某些行動。而這個從行動到結構,再從結構到行動的延續不斷的過程,就是歷史。 

⑧[美]愛德華·W.薩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李琨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第2頁。 

⑨歐寧《理想與現實:中國知識分子的鄉村建設運動》,《廣西城鎮建設》2013年第9期,第31頁。

(本文作者簡介:張穎,博士,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產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原刊2022 年 01 期《民族藝術》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