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四、知識類型:從經學世界觀到理學世界觀到法學世界觀
(十九)人類的知識是隨著歷史與心智結構的轉進而轉進的。以此來通觀中國思想的漫長發展過程,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中國人建構的知識系統在歷史的長程發展過程中轉進圖景。既然中國人在其早期的兒童時代確立了不同於古希臘與古印度的理念論之道論世界觀,那麽我們可以合理地將道論世界觀在歷史進程與人性結構雙重轉進過程中而發生的演化視之為道三變論。道成肉身,道一變為經,二變為理,三變為法。戴震說,經之至者為道,我們可以替朱熹說,理之至者為道,我們今天可以為我們自己說,法之至者為道。…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25am — No Comments
——為南京師範大學“法律·政治·哲學—法治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對話”學術研討會而作
我相信,只要現代化對我們來說仍是一個有待實現的理想,文化研究是永遠不會冷卻的,真正的文化研究只能說剛剛開始。
—— 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頁380。
一、引言:在一段法學學術公案的背後…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從意大利佛羅倫薩搭乘火車出發,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到達了一個名叫佩夏的鄉間小站,然後搭乘公交車前往科洛迪。
科洛迪是座有著三千余人的幽靜村莊,這裏是世界知名的匹諾曹的故鄉,意大利政府和科洛迪財團出資在此經營著國立科洛迪博物館。博物館裏展示著作家科洛迪當年的手稿、翻譯成68種語言的1200多本不同版本的匹諾曹童話故事書。
…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21pm — No Comments
3. 社區總體營造論述中的保存概念
社區總體營造論述雖然也提倡在地社區傳統環境的保存,但是它並不是從古蹟保存運動中發展出來的。這支論述主要奠基者乃是曾於 1993 年至 1997 年擔任文建會副主委的文化人類學家陳其南。除此之外,社區營造論述不把保存古蹟當成主要關心的對象,而是把它當成用來召喚並培養「社區意識」的一個策略。而「社區意識」則是建立「公民社會」以及形塑「公民身份」不可或缺的基礎。陳其南在就任文建會副主委以前,曾經作過一系列關於國家與公民社會民…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4, 2016 at 9:02pm — No Comments
在文建會出版的<台閩地區古蹟巡禮>的序言中,文建會主委陳奇祿(1985:4)是這樣來說明古蹟保存的社會意義:
中國人開發臺灣的歷史雖然只有數百年,但是經過早期閩粵移民的努力經營,將中國文化深深地根植在這個島上,因而也建造了很多足以代表中國式樣的建築⋯這些建築在過去發揮了教忠教孝、保家衛國的任務。要瞭解臺灣文化的根,透過這些古蹟可以獲得最深刻的引證。同時也可以看到幾百年來臺灣歷史發展的脈絡。
這段文字充分地表達了官方對古蹟保存的理解:古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見證…
Added by Story Link on December 14, 2016 at 7:25pm — No Comments
我猜想三島其實是一個內心非常軟弱的。他的剛毅的面孔、粗重的眉毛、冷峻的目光其實是他的假。他軟弱性格的形成與他的童年生活有著直接的關。那麼強大、那麼跋扈的祖母的愛病態了這個敏感男孩的心。但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古怪的祖母,很可能也沒有怪異美麗、如同腐屍上開出的黑紅的花朵的三島文學,當然也就沒有文壇鬼才三島由紀夫。三島雖然口口聲聲地說到死,口口聲聲說他渴望鮮血、渴望殺人,並到底還是以痛苦而艱難的方式自殺,但我猜想其實他是一個很怕死的。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重,他誇大病情逃避兵役就是他怕死的一個例。…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4, 2016 at 6:07pm — No Comments
文_謝秋如 洪瑋
“大家清明節快樂啊,還是別說太多了,我們唱歌吧。”
“接下來我們來唱黃色歌曲。”
開場生猛,觀眾開始大笑起來。4月4日晚上,廣州的TU凸空間,五條人主唱仁科和阿茂拿了兩瓶啤酒上台。
他們口中所說的“黃色歌曲”就是《酒鬼豬哥伯》,用家鄉海豐話悠悠唱著個小片段:學校門口的阿伯是酒鬼,然後調戲了一個小妹妹。“豬哥”就是海豐話裏“色鬼”。…
Continue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December 14,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三)社區企業
社區企業可說是一種與特定地域連結的社會企業,由當地社區擁有和管控。它的目的是創造就業機會和相關的培訓機會,並促進當地的經濟活動。所賺取的利潤將被用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活動,且創造財富是為了社會的利益。
歐洲國家當中,英國是最重視社會企業的國家之一,不僅已有許多學校開設有社會企業的課程、研究中心,英國政府也非常重視社會企業的整體發展,…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14,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小王子》作者:(法)聖.艾修伯裏,出版時間:一九四三年
《小王子》是一部寫給曾經是一個孩子的大人的書。它引導我們質疑,質詢自己那自以為已屆成熟的靈魂和教化的思維方式。在這本書中,滿滿地收集了我們日常的遺失和忽視,除卻了成人世界慣性的體驗。
如果我有一個月的時間,只一個月,我便去看一本法國作家聖.艾修伯裏著的《小王子》,用一個月去看它,可以在一生裏回味其中優美的情操和思想。──著名作家 三毛…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December 14, 2016 at 5:57pm — No Comments
在他的優美散文《鄉村》中,屠格涅夫描寫了俄羅斯鄉村的質樸和美麗。在結尾處他寫道:
哦,自由自在的俄羅斯鄉村生活,是多麽富庶、安寧和豐饒啊!哦,它是多麽的寧靜和美滿!我不禁想:皇城聖索非亞大教堂圓頂上的十字架,還有我們城裏人費盡心血所追求的一切,在這裏又算得了什麽呢?
我下面要描寫的,是同樣美麗寧靜的中國湘西小山村。也許你看了這些圖片之後會問:那繁華都市的生活,比起鄉野的寧靜,又算得了什麽呢?
2009年1月11日,我和魯亭一起回辰溪,夫人到長沙汽車東站送行。…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8am — No Comments
K到村子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村子深深地陷在雪地裏。城堡所在的那個山岡籠罩在霧靄和夜色裏看不見了,連一星兒顯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在那兒的亮光也看不見。K站在一座從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橋上,對著他頭上那一片空洞虛無的幻景,凝視了好一會兒。
接著他向前走去,尋找今晚投宿的地方。客棧倒還開著,客棧老板盡管已經沒法給他騰出一間房間來,而且時間這麽晚,意想不到還有客人來,也使他感到惱火,可他還是願意讓K睡在大廳裏的草包上。K接受了他的建議。幾個莊稼漢還坐在那兒喝啤酒,但是他不想攀談,他到閣樓上去給自己拿來了一個草包,便在火爐旁邊躺了下來。這裏是一個很暖和的地方,那幾個莊稼漢都靜悄悄的不吱一聲,於是他擡起疲乏的眼睛在他們身上隨便轉了一圈以後,很快就睡熟了。…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6am — No Comments
誤打誤撞 愛上美食
采訪這天,沈嘉祿老師一身休閑打扮,禮貌和藹、溫文爾雅。因為下午要去政協開會,最近異常繁忙的沈老師,就把采訪約在了中午,采訪在沈老師的侃侃而談中開始。
1973年,沈嘉祿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黃浦區第一飲食公司工作,當時社會上對飲食行業有一些偏見。沈嘉祿也有點不願意去,但由於家中雙親無人照顧,因此父母希望他留在上海。少時的沈嘉祿秉持“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想法,覺得自己必須學會燒飯做菜,否則會餓肚子。好在他還不笨,用心看母親操作一番,就以為學會了。第一次燒一道家鄉風味的蝦幹夜開花梅菜湯,等湯出鍋,才發現夜開花的皮忘記刨了,吃時得啃皮,至今還記得當時難看狼狽的吃相。…
Continue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6am — No Comments
一提到威尼斯,就會令人想到那個浪漫迷人的水鄉。相信不少人也曾經漫步於那些漂亮古舊的木、石、鐵橋上,或迷失在那縱橫交錯的街道網;徘徊於情聖卡薩諾瓦(Casanova)在深夜裏帶著面具穿家過戶,從前門進、後門出,上小船,跳上馬車再去會下一個情人的現場。 卡薩諾瓦也夠幸運的,那個時代與現代的新加坡不相同,沒有什麽如“十八歲”的婦女保護法令,所以他才能風流快活這麽久。
威尼斯與新加坡相似的地方,在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先生1988年的文章(請參閱12-05-12,早報《言論》)裏已提過了,筆者只想在這裏與大家分享兩地大不相似的地方。…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4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OVEPI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4am — No Comments
第十四章·韓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會根據兩條原則辦事:一條是“禮”,一條是“刑”。禮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貶來控制“君子”即貴族的行為。刑則不然、它只適用於“庶人”或“小人”即平民。這就是《禮記》中說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曲禮》上)
法家的社會背景…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0am — No Comments
黃蕉風:廈門明星輝映黑白默片年代——中國電影史上首個自殺的女演員艾霞佚事
翻開泛黃發黴的老畫報,欣賞滄桑留痕的舊圖文,你會驚訝於廈門電影人曾經創造的輝煌。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當中國影壇還處於黑白默片的時代,來自鷺島的女明星艾霞即已紅遍上海演藝圈。她如曇花般的盛放與雕零,更是一段美麗惆悵的前塵舊夢。
逃避婚姻出走十裏洋場
…
Continue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40am — No Comments
當哈爾濱這座城市進入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時候,從哈爾濱去全國各地、甚至去海外謀生謀發展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火了,以致形成了一股潮流。
在哈爾濱這座年輕城市的歷史上,僅僅有一次市民外流的舉動,那就是在日寇侵入東北三省的時候,大批的仁人志士,大批的學生,大批的愛國同胞,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骨肉同胞,流向關內、流向北京等地。在當時,曾有一支很著名的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支歌記載了這些東北人(當然也包括哈爾濱人)當年被迫離開家園的心情,吶喊著他們渴望收復失地,迫切回到自己故鄉的悲憤情緒……
在這之後,哈爾濱總是作為接納各種各樣的流人(甚至還包括外國的流亡者)、罪人的一個大驛站。…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34am — No Comments
我說過的,這幾年,我靠讀、寫小說而變得更加自由、輕逸。有時候,似乎比飛翔還自由,還輕。相對於讀來說,寫是沒什麽好說的。寫是潛行,是抵達內心秘密的傷痛,是朋友說的“黑夜裏最黑的花”,只適宜品味,而不適宜說的。讀是看人鬧,聽人說,聽了看了總有些看法、說法。總體講,這些年,讀當下小說,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好話居少,難怪有人說:不讀活人的作品。不過,振振有詞地這麽說、這麽做,我以為也是一種招搖,沒什麽好學習的。所以,我一直鼓勵自己要讀身邊人的作品,哪怕讀得興意索然也要讀,一邊惡語交加一邊讀。甚至,我還等著讀某些人的新作,看他們的武功是高了,還是廢了。高了我高興,廢了我也高興,反正總是找得到樂。…
ContinueAdded by Suan Lab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33am — No Comments
★ 60多年前,陽和平的父母為了共產主義理想,放棄了美國的生活,奔向延安。
★ 陽和平還沒出生的時候,身份就已經定格為“中國牛場工人的兒子”。
★ 緩解文化沖突成為他人生的重要主題。
上完一整天的課,坐在小餐館裏灌下一碗酸辣湯後,這個大鼻子老外甩出一口京腔“沒有中國革命,我媽肯定不會嫁給我爸,更不會有我”。
在中國出生,度過少年時光;到美國求學工作;最終回到北京定居。現在59歲的陽和平是對外經貿大學的一名講師。和他的中國同齡人一樣,他的一生被時代左右,只是左右的方式不同。…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33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