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kós kípos's Blog (268)

蔣勳《品味四談》精緻文化的傳承

有時候覺得好的料理真的是像一首詩。我相信很多朋友在吃日本料理的時候,常常覺得端上來的菜肴完全像一首詩。日本也特別講究餐具,有各種不同著名的“燒”。所謂“燒”,就是漢字裏的窯,陶窯。譬如說叫清水燒或者熱燒,是從不同地區陶窯燒制出來的陶碗、陶盤、瓷器。所以日本料理裏,你會覺得不只有味覺上的快樂,視覺上對於這些小碟子、小盤子也有一種認知的過程,它所承接的這個物品,也是非常非常講究的。

常常我們會發現,端來兩片非常講究的鮪魚生魚片旁邊,會放上一朵菊花,或是一朵茶花,有時候是一片紫蘇的葉子。這時候你會思考:這樣的盤飾到底為的是味覺還是視覺?因為你並不會去吃這朵菊花,可是在色彩學上,這朵花剛好用它的黃色襯托出魚肉的某一種透明度。所以我會覺得一個講究的料理到最後真會成為一種文化,非常值得被珍惜和傳承。大家也知道,日本料理的師傅擁有非常崇高的社會地位,因為他用他的料理傳承了精致的文化。…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4, 2016 at 6:57p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談》留給自己一點空間

“狼”吞“虎”咽——狼和虎都是動物,所以變成一種動物性的吃飽,好像填鴨一樣。美絕對不是填鴨,美是一種比較精致的品嘗。我不否認我們在日子匆忙裏,生活匆忙裏,有的時候會隨便打發自己的吃,可是不要忘記我們一直強調的,生活美學是留給自己的一點點空間,並非很嚴苛地要求每天都要如此。

我們希望的是給自己周休二日真正的休息,也許只是一餐,可是你會找回你自己對食物的品味。因為找回了對食物的品味,第二天去上班時,你對於專業的要求也會變得不一樣。

我常常覺得懂得新竹城隍廟貢丸和米粉好處的人,就算身在科技園區裏,所做出來的專業也會不一樣。因為他不認為產品只是粗糙的量產,會做得更講究;他也會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只是一個機器,可以同時釋放出人性的品質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31, 2015 at 10:20p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談》把一樣東西做好

我經常跟朋友說,“吃到飽”絕對不合乎生活美學,應該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致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飽”作為食物的唯一目的。

我提過對新竹最深的記憶是城隍廟,因為那邊的米粉、那邊的貢丸,我在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看來簡單的米粉,你會體認到其中有不同的手工處理,從質感、咬勁、QQ的感覺,你馬上會知道這是新竹最好的米粉,而且就是某一家的產品,別家都做不到。好吃的貢丸是用非常好的瘦肉朝同一個方向攪拌打出來的,所以裏面非常緊,不好吃的貢丸咬下去松泡泡的,沒有緊的質感,也不會看到肉丸內裏是朝一個方向在旋轉。…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27, 2015 at 8:33a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談》慢食的美學

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經常會發生一些漫不經心、容易忘掉的小事情。可能在你的人生當中,並不認為這些小事有多重要;若是做自我介紹通常也不會提起來。可是有時候朋友私下聚在一塊,聊起自己生命裏很多美好回憶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其中會有好多好多是跟吃東西有關的。

我好幾次發現,在和最親的朋友聚會,不是指在大庭廣眾、正經八百的畢業典禮、結婚典禮之類的談話,而是大夥兒私密地吃完飯泡一杯茶或者喝一點小酒聊天的時候,大家會天南地北談起在哪裏吃到什麽,哪裏又吃了什麽。我很驚訝的是怎麽我跟大家一樣,對一個地方的記憶常常是跟“吃”有關係的。有的朋友會覺得大庭廣眾下不太好意思談這些事,似乎不登大雅之堂。我倒覺得今天談生活美學,不需要談些大雅之堂的事情,而是聊聊生活裏點點滴滴的小事物。因為對這些小事物的重視和品味,會反映出真正的生活美學來。…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23, 2015 at 5:00p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談》搬到城市邊緣

談到生活美學這樣一個課題,我還是會回到我自己的窗口。多年前,在都市裏的居住受到了很大的創傷,覺得為什麽一個城市二十四小時都充滿了噪音?為什麽周遭的空間是這麽混亂?有時候你坐在窗口泡了一杯茶,希望安靜下來可以讀一本書,忽然就看到一包垃圾從上面的樓層丟出去了。我們無法理解垃圾為什麽是這樣丟的!這個街道是誰的?垃圾可以這樣丟出去!當然這樣的現象這些年慢慢好轉了。可是十多年前這個受傷的經驗,使我搬到城市邊緣,居住在河流的旁邊,自己有了一個小小的簡陋公寓,四樓,可以看到外面的河水,我決定不要釘鐵窗,雖然所有的鄰居、朋友好意地提醒我:“你怎麽可以不釘鐵窗?”…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13, 2015 at 8:02a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談》天空線

生活美學裏包括周遭所有存在的事物,像之前提到的鐵窗與公寓建築,是與建築藝術相關的。在一個城市的發展期,我們會發現好像到處是工地,許多許多的房子匆匆忙忙地蓋起來,如同雨後春筍。外來的朋友曾批評說:“為什麽臺灣的城市這麽醜?為什麽沒有自己的風格?”

我們知道巴黎有它自己的建築風格,倫敦、紐約也發展出建築上的特征。有一個名詞叫作“天空線”,在紐約的曼哈頓,會有人問:“在什麽地方看紐約的‘天空線’會最美?”“哈得遜河口那幾座大樓的剪影是最美的!”…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4, 2015 at 9:15a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講》給自己一個窗口

我們希望在生活美學裏,“美”不再虛無縹緲,不再只是學者專家口中的一些理論,我們希望“美”能夠踏踏實實在我們的生活裏體現出來。

西方人常常講“景觀”,就是說你的住家有沒有View。當坐在窗口可以眺望出去的一個空間,例如可以看到河、看到山,甚至是一條漂亮的街道,行道樹綠油油的,這些都叫作“景觀”。大家可以來檢查自己的住家,看看從窗口望見的是什麽。

1970年代後期我剛從歐洲回來,有個好朋友將臺北南港附近一棟公寓的四樓免費讓我借住。那棟公寓取名為“翠湖新城”,聽到這名字就知道View一定很好,雖然鋁門窗做得粗糙,房間也不怎樣,可是我打開窗戶,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個小池塘,其實稱不上湖,但水面全是布袋蓮。布袋蓮是一種浮在水面的綠色植物,夏天會開出漂亮的紫花。我很高興地住下來,寫作、讀書、聽音樂時,都可以從窗口看到這個翠湖。…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December 1, 2015 at 4:30am — No Comments

蔣勳《品味四講》什麽是美?

美的定義是什麽?美的範圍是什麽?

我們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去談論美的定義,也可以從藝術史切入來介紹古代埃及產生了哪些優美的藝術品,或者古代印度、中國有多美好的雕像或書法作品。如果現在不是從哲學切入,也不從藝術史切入,我想可以從一個非常好的角度,就是從“生活”切入。我特別將“生活”兩個字放在“美學”前面,是希望美學不要太理論,不只是在大學裏的一堂課,不只是一些學者、專家拿來做研究的題目,而希望美學,最後能真實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

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社會已經相當富有了,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非常頻繁。1970年代以後可以在臺灣看到很多表演活動,甚至包括了國外最頂尖的團體。

巴黎、紐約或東京可以看到一些最有名的音樂家如傅尼葉[Pierre…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November 28, 2015 at 3:19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