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父母鼓勵他追逐夢想,成為職業廚師。廚房的臺面對他來說太高了,父母就在餐廳裏為他打造了一間預備廚房。當麥加裏提出需要一個私人空間來進行菜單構思時,父親在他的臥室搭建了一個廚房,模式類似於芝加哥的阿琳娜餐館裏的廚房。
弗林·麥加裏和母親、祖母住在聖費爾南多市一處看似倉庫的簡陋房子裏,二月的一個周末,他在為十五位客人準備八道菜的美食菜譜。麥加裏家的客廳裏,磚砌壁爐體積龐大,很占空間。現在,這裏已經被清理出來,擺上了四張鋪著潔白桌布的餐桌,菜肴盛入銀制餐盤之前,麥加裏的母親梅格就在這裏蒸煮、壓制食材。“我們的《唐頓莊園》(譯註:《唐頓莊園》是由英國ITV電視臺出品的時代劇)時刻開始了,”她說。
麥加裏到十一月就年滿15歲了,他已成功開辦了自己的晚餐俱樂部,並將它以曾經生活過的街區命名——“尤裏卡”, 從11歲起他就住在那裏。烹飪他所說的“改良式美式菜肴”是一項耗時的工作,這套每人消費160美元的菜單需要耗費八天來準備。到上周六中午,麥加裏已經完成炭燒胡蘿蔔汁及熏蛋黃的制作,這些菜再配以脫水芒果、腌芥菜籽和咖啡腌胡蘿蔔。制作“甜菜惠靈頓”的靈感則來源於Instagram應用上一張半熟惠靈頓牛肉的圖片,這個菜正在熏制器皿裏;食材已通過木屑烘烤並蒸煮過。最終,廚師會將甜菜裹上蘑菇泥,點綴些許甜菜葉,並撒上奶酥,再配以奶油酸模沫和波爾多沙司,同時,還需經歷簡化的炭燒甜菜汁和單獨烘烤、澆糖汁的工序。
上周日, 36歲的行政副總廚於伊·紐倫和27歲的糕點師喬希·格雷夫斯也趕到麥加裏的廚房助陣,他們所供職的Faith & Flower餐廳是洛杉磯市中心一家新型餐廳。紐倫負責制作鮑魚或海螺菜品用的甘藍菜泥,而格雷夫斯的工作就是卷泡菜和切泡菜。麥加裏不知什麽時候進到廚房,拿著一托盤從院子裏拔來“奇花異草”,院子裏種的菜都是他在其他其方找不到的,或者是那種“特別小的生菜”——這正是他想要的規格。
“那些雛菊能吃嗎?”梅格問。
“可以,但那不是雛菊,”麥加裏回答道,“是聖約翰草。”
“你最好謹慎一些,”她說。“聖約翰草是藥物,治療抑郁癥,我不會將它放進客人的食物裏。”
“只放一片花瓣,”他堅持道。
“他們不會抑郁的,”格雷夫斯開玩笑說。
“真是這樣的嗎?”梅格問道。“或許這就是我們在這裏非常快樂的原因。
7點左右,客人們紛紛來了,其中有二位演員(出演美劇《熟女鎮》的丹·伯德和《花瓶妻》的麥克拉·沃特金斯)、一位制片人、一位編輯、一名律師、麥加裏的經紀人,以及幾間餐廳裏的人,坐下就餐前,他們在房間了溜達,在走廊上閑談。麥加裏從廚房端出每道菜,展示給客人,在餐桌上擺好。先上的是小吃雪酥鱒魚皮,接著是鮮白蘆筍尖,包在烤筍凍裏,裝飾著頗有爭議的花瓣。筍尖擺在粗紋灰石板上,看著很像異國風味濃郁的蝸牛。菜肴清爽可口,各種食材滋味鮮明,處理得恰到好處,引得食客贊不絕口。(有人誇贊麥加裏的佳肴時隨口抱怨說:“一般人做菜總離不開黃油。”)他們也開玩笑地說,大廚還沒到開車的法定年齡呢。“我要是年輕,也想像弗林這樣,”馬克斯·夏皮羅說,他是房地產經紀人,也是業余廚師,經營著位於西好萊塢市的高級夜總會B.R.K.(夏皮羅提起這個店時總說它是“瘋狂的業余愛好”)。他坐在朋友兼夜總會合夥人馬克斯·寇恩旁邊,寇恩此刻負責為大家斟酒。兩人是尤裏卡的常客。他問麥加裏:“來喝點酒不?”
麥加裏身材纖細矮小,臉上有些雀斑,濃密的栗色頭發攏向一側,自成風格,被某位食客形容為“絕美油拌沙拉”。他總是異常地泰然自若,但也偶顯拘謹,這也許是因為大家太註意他了。比如說,一位紀錄片制作人把這頓飯錄了下來;麥加裏的父親、專業攝影師威爾全程都在拍照。當他的媽媽不再向YouTube上傳《與弗林用餐》視頻、妹妹不在博客《我哥是烹飪奇才》上發文後,食客們開始用iPhone給每道菜拍照,還上傳到Instagram圖片分享應用。隨後,美食網的明星泰勒·佛羅倫斯在那道牛肉大菜下面發了一條鼓舞人心的評論,“哥們,不錯喲,”他寫道。
麥加裏的故事反映了眾多無處不在的流行文化現象——早熟兒童、超嚴管教、秘制食物、本土名人——他已經登上了《吉米晚間脫口秀》、《今日秀》,以及NBC(即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晚間新聞》。麥加裏還給一出關於少年廚師的情景喜劇當顧問,這個情景劇就是以麥加裏的生活為原型的,在NBC上播過一段時間。現在麥加裏正在寫一本書,介紹自己的經歷和烹飪之道。拒絕了無數真人秀項目之後,他著手與RipCord(由演員邁克·懷特創立的制作公司)一起拍攝無劇本旅遊系列,很快就會在網上展開宣傳。他的母親梅格一度曾在NBC擔任高管,為了對所有邀請加以篩選,她最初只允許NBC對麥加裏進行新聞報道。但隨著公眾興趣的增長,家人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專業人士。麥加裏現在雇傭了一位經紀人和一名律師,並由U.T.A.(即聯合藝人經紀公司)代理各種事宜。
不過,家人的主要功夫還是用於將麥加裏打造成餐飲界的賈斯丁·比伯(譯註:加拿大著名歌星),在某些方面來說,這有悖於他的雄心壯誌。童星崛起所帶來的危險是它會降低成人的權威性。麥加裏寧願認為自己不是少年廚師,而是一個孩子,只是恰好在12歲時渴望成為一名米其林星級大廚。為此,麥加裏通過在線課程在家裏接受教育,平均每個月烹飪160個小時。他曾在美國一些最好的餐廳(比如格蘭特·阿卡茲的“下一次”餐廳和芝加哥的阿琳娜餐廳,以及紐約丹尼爾·哈姆的麥迪遜廣場十一號餐廳)做過學徒,在這些地方表演或實習,達到五次之多。他受邀協助西雅圖的現代食品實驗室準備一次晚宴,主廚是馬克西姆·白雷特。幾個月後又再次受邀,與客座廚師一起準備一臺慈善晚宴,參與者包括已經離職的白宮糕點師比爾·約西斯,他曾於復活節滾彩蛋活動期間,在白宮草坪上,為麥加裏的烹飪演出出過力。
去年9月,繼成為尤裏卡晚餐的常客之後,夏皮羅帶麥加裏去了阿爾瑪,該餐廳位於洛杉磯市中心,2013年被《好胃口》雜誌評為美國最佳新餐館。阿爾瑪28歲的店主兼主廚阿裏·泰莫問麥加裏,第二天他們要在一場150人參加的私人活動中舉行協作晚宴,地點在貝克爾斯菲市附近的農場,他是否願意來幫助,麥加裏答應了,然後他們花了五個小時,在40攝氏度的夜晚,露天烹調了兩只全羊。“做得相當粗糙,”泰莫回憶說,“我得了煙霧中毒,而他看起來像是從煙囪裏鉆出來的。”
但泰莫對這位年輕廚師印象深刻。“真是天才,”他說。“他才做了兩三年,而我雇的人給我幹了八年或十年——他做菜的方法、舉止有點兒與生俱來的天賦。”麥加裏應該算是正在讀十年級,現今他每周在阿爾瑪工作幾天。梅格希望他盡早完成學業,以便在餐廳全職工作。“他很專業,”她告訴我說,“我想,到外面闖闖能讓他學到更多。”
相對來說,名廚是一種較新的文化形式。每日餐飲網站的編輯主任、《美味》雜誌創始人科爾曼·安德魯斯說,60年代初,保羅·博古斯等大廚因“在自家餐館烹飪”而聞名。“他們沒有電視秀,不在社交聚會上露面,很多時候也沒有產品系列。”80年代,沃爾夫岡•普克則廚師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迎合名人明星的名流,不羞於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冷凍比薩餅、攪拌機和1000瓦薄餅鍋上。(安德魯斯說,“在《今夜秀》中有人拿他開玩笑,並且所有美國人都很清楚他們正在談什麽。”)但是直到1993年美食頻道上線後,烹飪才真正具有自己的娛樂風格。“電視節目並不僅是烹飪教學,”協助該頻道運營的高級副總裁鮑勃·圖斯特曼說。他們需要做到的是,“節目本身充滿樂趣,同時寓教於樂。”
《美食頻道》讓數以百萬美國人接觸到一種文化,即享樂主義,這是人們通常不曾遇到的。《白手起家》記錄了該頻道的發展歷程,該書作者艾倫·薩爾金認為,這中間也包括很多小孩。當食物烹飪行家成為名人,那些一度夢想成為搖滾明星或演員的兒童現在夢想成為主廚。三歲時,麥加裏在萬聖節上被打扮為美國名廚艾梅裏爾。十歲父母離異後,由於母親總是叫外賣,他感覺越來越沮喪,決定做些什麽。“兩年時間裏,我自己練習著基本技能,”他說。“切工、調味——利用網絡、烹飪書之類的東西。”
互聯網迅速成為通往高級烹飪世界的通道——烹飪成為自我展示,吃飯成為一種體驗——並將他引薦給行業大腕。擔任自由電影制片人的母親梅格為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兒童烹飪班後,老師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購買一本烹飪書。麥加裏選擇了托馬斯·科勒《法國洗衣房餐廳食譜》,隨後以自己的方式將它用於實踐。“我不知道什麽是米其林,”麥加裏說,“也不知道各種食物和排行榜。” 而後有一次我打開谷歌,感覺‘噢’,可算打開了我的眼界。”在網上,他了解到分子美食學、真空低溫烹飪法和所謂的改良式烹飪。“就比如你打開You Tube,觀看托馬斯·凱勒的視頻,還會有格蘭特·阿卡茲的視頻。”麥加裏通過觀看在線演示掌握了高超的刀工,然後他嘗試在風味調料和配菜上下功夫。“在我僅掌握一點皮毛時,就摩拳擦掌想參加《美食頻道》秀,看了(這些視頻)後,我才真正領悟‘滿瓶不響’的境界。”
父母鼓勵他追逐夢想,成為職業廚師。廚房的臺面對他來說太高了,父母仿效凱勒在《法國洗衣店餐廳食譜》一書中的廚房樣式,在餐廳裏為他打造了一間預備廚房。當麥加裏提出需要一個私人空間來進行菜單構思時,父親在他的臥室搭建了一個廚房,模式類似於芝加哥的阿琳娜餐館裏的廚房。他們重裝了電路,制作了餐桌,拆掉壁櫥門,將它改造為食品儲藏室;麥加裏在生日當天收到了一臺電磁爐,在聖誕節得到一臺真空封口機。後來當麥加裏參觀餐館時,他說:“這些東西我臥室裏都有!”
然而,轉折點出現在他11歲生日後。當時麥加裏患了百日咳,必須在家待三個來月,其中大部分時間他和媽媽是在觀看《鐵人料理日本版》中度過的。他康復時,他們舉行了宴會,款待梅格那些參與編寫《伯納丁餐廳食譜》的朋友。“十分有趣,”梅格回憶說,“就像一部校園劇。最後每個人都鼓掌喝彩,此刻他意識到,‘哦,這就是我要做的事,酷極了。’”麥加裏過去在學校長期受欺淩,他返回學校繼續讀六年級,但在下一年,他請求母親能否在家讀書,以便專註學習烹飪。“實際上我松了一口氣,”梅格說,那時她曾就兒子被同學欺負一事與幾位校長談過。“我不想他不快樂,我希望他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麥加裏開始傾註心力在晚餐俱樂部上,當《紐約客》雜誌的“街談巷議”欄目對尤裏卡俱樂部進行了報道後,2012年初,他們的晚餐成為洛杉磯美食盛事上的熱門標簽。不久之後,在一次名叫“比福利山莊風味”的食品節上,麥加裏和梅格在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裏見到了克裏斯·莫寧斯塔——Ray’s & Stark Bar餐吧(由倫佐·皮亞諾設計)的主廚。(莫寧斯塔先對梅格身上印著豪爾與奧茲頭像的T恤衫稱贊了一番,然後二人聊了起來。)這位大廚邀請麥加裏到真正的廚房參觀一下,看看那裏的專業廚師是怎樣工作的,不久,麥加裏每周都要在那裏呆上幾天,給別人打下手。廚師長教麥加裏怎樣使用肉架,一位助理廚師教他怎樣給魚剔骨,另一人教他如何宰殺。他見到了喬希·格雷弗斯,後者教他制作面包和冰淇淋。麥加裏回憶說,“甚至連我媽都會問: '你確定想幹這個嗎?你才12歲,每天要工作15個小時。’”但專業廚房的工作壓力和節奏感吸引了他。 “一旦意識到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我就想, '這正是我想幹的。”
隨後麥加裏找到奧地利餐廳BierBeisl的老板兼廚師伯恩哈德·梅林格,請求借用該餐廳的廚房制作一場晚宴。這種偶然之舉很快發展成為每月一次的固定節目,麥加裏受知名的普蘭亞餐廳之邀為150個人做菜,不過這家餐廳後來倒閉了。麥加裏掙夠了去芝加哥的路費錢,先後到“下一次”和阿琳娜餐廳擔任學徒。
麥加裏告訴我,盡管很忙,他盡量和初中的老朋友們保持聯系。“我既貪玩也愛做菜,”他說,“和同齡人在一起玩時,我不大想做菜的事情,我認為這沒有壞處,不會耗費精神。”共事的廚師們經常刻著紋身、穿低腰褲,比他要大十幾歲,但麥加裏拿他們當同齡人看,承認和他們在一起時共同語言更多了。他使用手機打車軟件Uber,晚上約大夥一起吃飯。(五月份他將獲得初級證書)“與很多同齡人相比,我和他們相處得更好,”他說,“我們的性格會受到周圍同事的影響,我大部分時間和二十四五歲的人待在一起。受他們的影響,我的性格更像成年人。我們一起吃飯,經常一起工作,他們是我的朋友。”
麥加裏對自己要求過於苛刻,我問梅格是否對此是否有所擔心。她說:“他的性格就是這樣。”麥加裏晚上與新老朋友出去玩,我問梅格是否對兒子置身於這種生活方式而憂慮。 “在麥加裏工作過每一間廚房裏,大家都對他關懷備至。” 很多人都二十好幾或三十歲了,所以他們經歷過年少輕狂的時代,如今趨於成熟穩重,”她說。他們看來或許比青少年要穩重些。“有這樣一群人做伴,對他來說更好。”
在麥加裏的“鴻運”風味廚房一角,一個架子擺放著價值約6000美元的高度專業化的廚房設備,包括室內真空封口機、電磁爐、備長炭(譯註:高品質日本木炭)燒烤架和浸入式循環器,那是麥加裏10歲時賣掉一把吉他後購買的。“像這樣做飯,需要用昂貴的廚具,”麥加裏說。“而且配料也很貴。這就是為什麽當別人問你怎麽可以收取160美元時,要回答說,‘我想你不明白配料有多貴。’”
麥加裏和母親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去市中心的魚市或肉店采購餐廳所用食材。如果需要去幾英裏外的全食連鎖超市,麥加裏會騎自行車去。好萊塢和聖莫尼卡的大農貿市場值得一去,但在最近,周四只能到市區裏一家小市場。麥加裏常到農貿市場,只是去看看有什麽在賣,當季出了什麽,到處走走嘗嘗,看看有什麽好的農產品。他跟農民聊天,列出所有他能用到的農產品清單。他的菜單主要以農產品為主,通常是八道菜(其中兩道是甜點,這是他留給格拉夫斯的)。他把每道菜的配料縮減到不超過九種。
有些廚師對食物感情深厚,麥加裏則有明確的理念,他將兩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二月份的尤裏卡宴會上,他做了一道雞汁鮑魚,搭配著羽衣甘藍和杏仁,因為“鮑魚肉厚多汁,而羽衣甘藍嘛,如果你分層烤,會很有嚼頭,”他說。“所以我想,如果將杏仁漿加進去,會有很好的口感,還會增加濃郁的香味。”決定這樣的組合後,他開始計算配料的用量。“這道菜要有酸、甜、鹹和酥脆的口感,如果已有綿軟的東西,那麽就要加點爽脆的。如果已有鹹味,就要加些酸味——所以或許我會把羽衣甘藍腌制一下。你開始把技藝加進去,使菜肴嘗上去是你想要的味道。”
麥加裏一旦想出某道新菜的做法,便繪制一幅裝盤後的效果圖。他的實驗,比如一道特色素菜,往往既好玩又有趣。“我想那種菜薊(洋薊的一種)和芹菜看起來很像,”他解釋道。“還有大黃,也是應季植物,看起來也差不多。所以可能這三種會相互混淆。我不太清楚,還沒嘗過。這像個視覺上的概念。”他最後用羊奶煮菜薊,搭配了腌制大黃,烤芹菜和蘑菇肉湯。“我一直是個有創意的孩子,”麥加裏說。“我玩音樂,畫了不少畫。我總是富有創意。我的整個家庭都創意十足。我有廚藝天分——等著看我怎樣玩轉胡蘿蔔,把它的味道提升到超出本味、不可思議的水平。”
盡管麥加裏的年齡備受關註,但烹飪是一項職業,有時間、壓力以及體力上的要求,年輕人會略占優勢。在歐洲,廚師學徒15或16歲開始進廚房工作,還要接受多年的烹飪學校培訓,在那裏他們不僅要訓練廚藝,還有學習管理、會計、記賬、服務和經營一家餐廳的所有知識。雷納·雷哲13歲開始學廚,後來在哥本哈根開設了努馬餐廳,連續三年被《餐館雜誌》評選為世界最佳餐廳。該餐廳開業時他26歲。“我覺得人們把年齡這事吹得太離譜了,”泰莫說。“在他這個年齡,我看不出會有什麽造詣,反正那時我什麽都不懂。”
不過,麥加裏的年齡確實為他提供了很多機遇。正如安德魯斯所指出的,在歐洲,多數少年學徒深陷在廚房的溝槽之中,每天與幾百個土豆打交道,而不是在窗口跟著名大廚合作,或者到米其林星級餐廳實習。“在那個年紀他會在廚房裏,”安德魯說,“但不會成為名廚。他得去摘菜或者收拾魚。”
麥加裏可能有點性急了,甚至連同事的廚師也鼓勵他耐心些。“考慮到他的年齡,他的頭腦如此有創意,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況只會更好,”麥迪遜公園餐廳的行政總廚丹尼爾·胡姆告訴我。“我認為集中註意力對他十分重要,他要保持強烈的學習願望而不應急於成為一名廚師。這個行業困難重重,要求頗高,又毫無保障。”
據胡姆描述,他自己在廚房的訓練背景長達十年,每個崗位都做過,每項任務都幹過。他認為這樣的經驗讓他學到了基礎知識,也令他有充分準備,經營自己的三星級餐廳。他說道:“如今我們把焦點轉到有才華的年輕人身上,不論是運動員、音樂家還是廚師,這會阻礙他們的發展。對於弗林,我僅僅想確保他有時間成長,因為他已經處於非常好的起點,如果一直心無旁騖,就會取得成功,擁有光明的未來。重要的是在 15 年後功成名就,而不必急於一時。”
阿爾瑪餐廳坐落在洛杉磯市中心藝術區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隱匿於一片正在飛速改造的建築物中,它提供創新性時令菜式,註重食物品質。麥加裏在開放式廚房裏工作,與七個比他年長一倍的廚師共事。三月的一天下午,快到三 點鐘時,他正在將一條巨大的鱘魚改刀切成薄片。不到半小時,員工們就會將廚房打掃幹凈,以便提供正餐服務,但是櫃臺後面,每個人都在快速高效地工作著,盡量避免在狹小的空間裏發生碰撞。麥加裏精神集中,效率很高,速度很快,卻也有條不紊、氣定神閑。有時,泰莫叫他出去看看那對在平板玻璃窗外親熱的夫婦,但是麥加裏仍然堅守崗位。泰莫跟我說,人們經常問他和他的服務員們,那個孩子在廚房裏做什麽。
麥加裏已經靠做菜掙了很多錢,但這一切即將改變。一到 16 歲,他就要參加加州高中同等學歷考試,並在征得父母同意後,在阿爾瑪之類的餐廳裏做全職工作。盡管麥加裏可能將超乎常人地專註於廚藝深造——“他不想做兒童廚師,”梅格說——但他似乎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不尋常經歷對於實現終極目標的價值。他正夢想著通過周遊世界、在一些世界頂級餐廳工作來提速職業發展,並且正期待著在真人秀節目中一舉成名,以便免費周遊世界,從而實現他在世界頂級餐廳工作的夢想。“我可以跟這些廚師學習,還能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而無需自掏腰包,”麥加裏說。真人秀節目的負責人大衛·伯納德說,“弗林是一個自信心很強的孩子,但是他也了解自己並非什麽都懂,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所以,他參加真人秀的目的是想借此機會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米其林廚師。”
實際上,麥加裏真正成熟的地方在於他有能力面對自己的雄心壯誌。在我們的對話中,他兩次提到了如何保持淡定,如何不受媒體影響,或者說不被他們嚇到。而與此同時,他又會積極參與其中;他告訴我說,他堅信自我提升——無論是在演出中還是面對雜誌采訪——是成為創新人才的必要因素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做任何事都離不開推銷,”他說。“而我不會在意這種自我推銷,因為我想這樣做。我曾經想,‘我要做一場巡演。我要去見一見這些大廚。我要和他們聊聊,而如果我不這樣做的話,就沒辦法見到他們。’也許我會去廚房打工,但是我得先找個地方住下,還要解決一下機票什麽的。還有,我才15歲,所以我媽也得跟我一起。”
麥加裏最終計劃在17歲搬去紐約居住,在麥迪遜廣場上的十一號餐廳或者類似的地方工作一年或一年半,然後在19歲時開始張羅自己的餐廳。對他來說,在此之前的幾年足夠用來充實自我了。然後又是那句話,“現在我覺得吧,”他說,“時間不等人,這些事情並不遙遠,我想自己不能等太久,因為(紐約的)房價長得太快了。你不可能一直等下去,如果永遠等待,機會就溜走了。”
他停下片刻,接著說,“我知道大家總是說,‘你不該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就像米其林的三星或《紐約時報》的四星廚師——但它是一種用來仰望的目標。這就是我想要的。我想擁有一家世界頂級或諸如此類的餐廳,這種目標非常高,但我喜歡這樣的壓力。所以說,我希望擁有世界頂級餐廳,給自己施加了足夠的壓力,如此一來,我就可以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創辦一家世界頂級餐廳。”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