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安土敦乎仁農業定居與陶器制作

土地是人類安全感的來源

石器時代,當人類還在曠野中尋覓、追逐野獸時,他所置身的環境,是一種不安定的狀態。
人類定居以後,“泥土”被認識了。“泥土”是石器時代之後,人類發現的新物質。人類利用泥土來制作陶器,這是人類的歷史文明發展中很重要的階段。 “土”是能給人類安全感的物質,它帶給人類許多肥美的記憶。
五谷雜糧都必須依賴土才得以生存,因此土地往往給予我們 “母親形象”。母親的懷抱,更是給予人類美好、安定、飽足的記憶;然而工業革命以後,人們漸漸不再依賴泥土。但回顧歷史,最近的一萬年裏,與人類生存最密切的東西就是“土”。
居住在繁雜的城市中,人類從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型態的發展,到逐漸脫離以農耕為主的鄉村,人口不斷地向都市遷移,工商業持續發展的結果,人類不再需要跟泥土有這麼深的感情了;但偶然間回到鄉村、小鎮,尤其走在田陌當中,我們仍可以感受到一種安定感。
所以,《易經·系辭》裏有一句:“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安土”意即安定在土地上,而“敦”是一個動詞,解釋為去做、去完成或種植,“乎”則是個虛字。“仁”這個字的解釋則比較特別。由於孔子在他的哲學裏常常提到“仁”這個字,所以這個字通常會被解釋成抽象的意涵。但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仁”這個字。
從嗑瓜子的“瓜子仁”,或是“杏仁豆腐”的“杏仁”,“五仁月餅”的“五仁”,我們可以發現“仁”就是在很硬的外殼下包覆的柔軟東西,也就是種子。
孔子喜歡用“仁”這個字的原因,是因為每顆種子在硬殼保護下的柔軟部分可以發芽,所以也就是生命的泉源。因此孔子用“仁”來形容這層意涵。
所以當人們問及孔子什麼是“仁”?“仁”後來被儒家批註為“生生”,以白話文來解釋,意思是指生命必須受到充分的生長。因此,“安土敦乎仁”指的是人類開始把種子種在土裏,等待發芽。而《易經》這句話下面還有一句“故能愛”,表示農業社會中,人類漸漸開始懂得互助互愛了。
《易經》中保留了人類從狩獵時代不斷遷徙到農業定居的生活方式。在現今內蒙古地區,我們還可以看到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他們的蒙古包拆了又蓋,蓋了又拆,過著不斷遷移的生活。

從遷徙到定居


農業的工作,春天把一顆種子放到土裏,讓它發芽,然後插秧。它們必須經過漫長的夏季,到了秋天,才可以結穗、收獲。

所以生活在農業社會的人,在這段漫長時間中逐漸養成定居的習慣,才會有“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發生。
為什麼要先“安土敦乎仁”才提到“愛”呢?
愛是指人類彼此間互相照顧、關心。農業時代來臨,人類從原來狩獵時代彼此鬥爭、沖突的關系,改變成社區或族群互助的結構。
農業社會,不是個人獨立的生活方式,因為農忙的時候,大家會去搶收農作物。如果不在收獲期,將稻麥收割下來,可能農作物就腐爛了。所以農業型態的社會結構形成非常強的互助性,通常是幾戶人家去幫助另一戶人家,將農作物收割完,戶與戶之間,不斷輪流互助,幫忙收割農作物。
當人群的愛開始出現,發展了社區的情感,人類的倫理便漸漸培養出來。所以“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這句話其實就是農業生活的寫照。
從婚姻來說,農業與婚姻制度也有著非常大的關系。農業時代來臨之前的狩獵時代,人類男女關系常是雜交的情況。因為在無法定居的遊牧生活裏,受孕的母親可能不知道父親是誰。因此《白虎通義》中說:“民人但知有母,不知其父。”意思就是孩子出生以後,因為不知道父親是誰,只能以母親為中心,因此發展了母系社會。
但是到了農業時代以後,固定的婚姻關系出現了。男女的情感穩定下來以後,家族倫理關系也開始發展、穩定。這都跟“安土敦乎仁”息息相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才能了解農業與人類倫理的關系。並且我們才發現,距今一萬年左右,我們的文明才轉變成父權社會。
因此,我們看“男”這個字,上面是個田字,下面是力字,意思是指“男子是農田裏的勞動力”。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東方世界的農業社會,特別重視生男孩子,原因在於“男”才是生產力的來源。女孩子則結婚嫁到別人家去,就不能為自己家裏的生產貢獻力量。
所以《易經·系辭》的“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這句古老的話語,讓我們開始了解農業、土地與制陶給予人類的意義,並使人類進入另一個文明階段。
手工編織的情感
一萬年前左右,經過漫長石器時代的人類,初步有了安居樂業的感覺。並且人開始定居在固定的土地上,對泥土產生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土”代表了很不同的情感,人類開始在這裏進行播種並等待它發芽。
但是工業時代來臨,人與土地漸漸疏離了。
我們發現,人在土地上生活會培養出耐性,現在我們會覺得城市的生活步調非常快,因為工業與商業都講求速度。
我們回想,農業出現以前的遊牧與狩獵的時代,也是講求速度。在地球上,並不是每個族群都能幸運地生活在一塊肥沃的有著河流流淌的平原上。因此遊牧為主的民族,他們遺留下來的歷史記憶,都比較兇猛飆悍。而從“飆”這個字裏,也有速度性存在。他們奔馳在原野上,獵殺野獸,他們的動作必須非常迅速矯捷,讓我們聯想到血淋淋的印象。
所以當我們讀到“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這句話,表示農業讓人類的心情有了不同的體會。因為人類從此可以靜靜地坐在土地上,等待種子的發芽。
《孟子》裏有一則“揠苗助長”的小故事。這故事就是說一個人因為等待種子發芽,等得不耐煩了,就把秧苗拉高,看秧苗會不會長得比較快一些。
“揠苗助長”這個故事是諷刺當時宋國人的愚昧,因為沒有等候的耐心,秧苗當然就死掉了。然而,通過這則故事,我們也發現農業民族一定會培養出的堅韌耐心。
換言之,我們可以從一個在小鎮文化或農業文化生長的人,看到他身上樸實的個性,以及耐心。
我的童年走過臺灣農業時代,那時候可以在小鎮裏看到大人用藺草編織大甲席。大甲席的編法非常繁復,因為藺草是非常細微的植物,而且要編出許多花紋樣式,非常耗時。他們卻可以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編織出一張張精致而漂亮的席子。
相對於現代工業所講求的“量產”,工業革命起源最早的歐美各國,販賣最貴的商品,卻都是手工制品(handmade)。因為手工制品強調的是工業化以後,機器量產無法找到的情感。
所以如果你仔細比較,會發現手工所編的席子,它的編織方式與機器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所珍惜的並不是手工制品本身,而是手工制品背後,傳達的農業社會培養出的穩定、樸實。

贊頌土裏土氣


“土裏土氣”,現在用來形容一個從鄉下來到大城市的人,他的穿著、品位跟不上城市的流行。但我們不要忘記,“土”也可能是一個好的形容詞,不一定都是負面的意涵。“土”,象征樸實、穩定、厚重,也能形容一個人性格木訥或者包容力強。

從儒家文化來看,孔子非常喜歡“土”。比如說他常常提到的“仁”,就是因為“仁”是與泥土很有關系的“種子”。
所以,孔子對具有“本土”特色的個性都十分贊美。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他十分厭惡太會講話,或者太會奉承的人。現代社會中“巧言令色”的人,很可能是工商業文化中的公關。工商業社會的型態需要口才流利的人來交際應酬,幫助公司的運作以及業績的成長。孔子真正關心的卻是如果巧言令色只變成一種外在能力,而缺乏內在的誠懇,那麼這種能力是危險的。“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懂得生命成長的道理,也因此這種人往往缺乏誠懇。
當然這樣的二分法,不一定是百分百正確。但也不能否認工商業社會的發展過程,使我們把萬年以來培養出深厚感情的“土”給拋棄了。
我們應該對“土氣”或是“土的個性”,有另一種想法:“土”,是一種贊美!
我們是否要這麼著急地拋棄農業社會裏的美好記憶呢?
人類坐在他的田畝旁邊,開始有了“阡陌”。“阡陌”是田地旁邊橫與直交錯,用來行走的小路。因此有句成語叫“阡陌縱橫”。
小時候上學的路上,我就常常走在這些田埂之中。
如果你走在嘉義、臺南一帶廣闊的嘉南平原上,更可以感受到“阡陌縱橫”的美。這種農業景觀,也帶給人們視覺感受上的美好愉悅。
陶瓷中國
這段時期裏,人類開始發展出的藝術就是“做陶”。
我們一直強調田地裏的土,是經過選擇的。如果這個田地裏的土塊與石塊太多,那就不適宜插秧播種。
我們現在很難有機會看到種田以前需要放水,要把田裏水放滿,讓田地被水泡軟,然後跪在田裏,用手把石塊選出來丟掉。我小時候,很喜歡跟著這些農民,看他們勞動工作。
他們真的是跪在田裏勞動,選擇自己要的土。這樣的土,就是可以做陶的土。因為做陶的時候,如果有小石粒混在土裏,燒的時候就會崩掉、破掉。
因此,在教陶藝課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要學生“練土”。如果學生懶惰不能像揉面那樣仔細去選擇泥土,泥土中夾雜著石塊,力學不平衡,拉胚的時候就拉不起來了。學生必須要懂得一定要把土練到最精致的狀況,陶才做得起來。
做陶的時代,跟農業是一起發展的。
從遺址中我們發現到會做陶的時代,一定是農業時代的來臨,也就是人類定居了。
搬家的時候,我們會把陶瓷等易碎品用報紙包住怕碰撞而碎掉。因此遊牧民族很少做陶,因為他們常常搬家。陶容易因碰撞而破碎,所以他們沒有發展出陶瓷工藝品。
因此遊牧民族擅長的不是陶,而是制作皮革。如果到蒙古族遊牧地區旅行,我們會發現裝酒、水的容器都是“皮囊”,也就是皮革制的袋子。這樣的工藝品,在西班牙也可以看到。
這說明了遊牧民族沒有長期的農業發展,所以沒辦法發展陶瓷工藝。
因此,大家可以了解為什麼漢民族最後變成全世界制作陶瓷最強的民族。英文的china,就是指陶瓷。全世界認為最會做陶瓷的漢民族,就是“以農立國”的中國。
中國的農業歷史發展最久、最穩定,我們不但從農業文明發展出倫理,也建立起整個國家體制。
清明時節雨紛紛
到現在這個工業社會,我們還有翻黃歷的傳統。黃歷,就是農民歷,也稱農歷。
所謂農歷,就是跟農業有關的歷法,它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過年,什麼時候中秋,什麼時候端午。農歷記錄了這些節日,表現了農業民族種植作物的過程中,對節氣的記錄。
農歷將一年分二十四個節氣,如春分、小雪、霜降、清明、冬至、谷雨、立冬、立夏等,它告訴你哪一天最熱,哪一天最冷。農民要按著二十四節氣播種、收獲,才不會亂了手腳。所以雖然到了工業時代,農歷還是對人類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我們現在過年過節,還是依循著農歷的記錄生活著。
住在一條河流邊,因為能夠灌溉,人類發展了農業。
狩獵時代,一旦冬天下雪,人類就沒有野獸可以吃,他就可能會挨餓受凍,因而生活充滿焦慮驚慌。可是進入農業時代以後,只要把握節氣,農業收獲就能比較穩定。當然古代農民還是要“看天吃飯”,如果發生水災、旱災,收成就會有問題。
在江南地區,種植農作物都依照節氣,例如清明前後,就是播種的時間。
因為“清明時節雨紛紛”是江南的寫照,這時候雨幫你濕潤了土地,剛好適合播種。到了秋天,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收割了。
天人合一所得到的智慧
農業民族生活在大自然裏,對大自然有很深的情感。漢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人在大自然裏生活著,從大自然的循環規律學習循環、智慧,以及學到做人的道理。
比如說,農業社會文化的人不會絕望,因為他知道冬天之後又是春天。冬天萬物枯死,象征生命的消亡,但是生命會再輪回,重新又回到春天。
所以,東方民族往往有輪回的觀念,這與農業發展中的季節循環有著相同的意義。
宇宙自然哲學,變成人類倫理哲學。盡管老人家身體漸漸老壞,他也不會覺得驚惶。因為他看著孫子長大,在生命的盡頭重新看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衰老與新生構成一個圓,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所以我們說“老小老小”,就是指老人家年紀大了,脾氣會像個孩子一樣。
因此在農業社會,常常有一幅祖孫和樂融融的畫面。但是工業社會的老人家就很辛苦了,他們可能被安置在老人院、安養院,切斷了和孩子的關系,經常感到孤獨。
農業社會的家族結構,則讓你感覺生命的美好。我無法想象有另一個社會,比老小在一起有更好的設計。孔子說“老者安之”,就是希望老人家在生命靠近終點的時候,能有重新開始的快樂。因此農業民族發展出的倫理,對人類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農忙時候,常常要趁著節氣趕著去播種、趕著收割,可是在農忙之間、收割之後,可能就有一段時間比較空閑。
休閑時間做什麼?
農忙之後會有節慶,例如過年。農民辦桌酒席請大家吃飯慶祝豐年,安慰自己一年的辛勞,也讓下一個年忙起來之前,有一段時間好好休息。休息時間裏,人類開始發展文明,發展了唱歌、跳舞、表演等休閑娛樂。
所以我們看《詩經》,這是一部非常美麗的農業詩歌,它是在農田流傳的,是不識字的男女唱出來的歌,也就是民謠,而不是所謂知識分子那種高深的、離一般人很遠的詩。
例如《詩經·關雎》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段話就是一個種田的男子看到采桑女子,而唱歌取悅她的歌。《詩經》這句話,正是農業優美生活的描繪。
詩經還有一首《女曰雞鳴》裏面有一段:“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 。”這首詩的背景是一對夫婦。妻子說,雞叫了;“士”就是丈夫,丈夫想多睡一會兒,於是說天還沒亮。“旦”就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象形字。妻子就堅持要起來看看,夜晚到底過去沒,結果看見一顆燦爛的星星。
讀這樣的詩歌,我們會感受到農業生活的喜悅快樂。
我們也可以從此體會,住在河流旁邊發展出農業的民族,開始有了不同的美學階段。
水可以滋養萬物,
但卻永遠都往低處流。
當人類努力爭著往上爬的時候,
水卻甘於平凡,
甘願往下滲透。

Views: 18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