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問題是要探討在美國重返亞太的大格局下,東盟要在中美之間維持策略上的平衡,而新加坡也與其他區域內的國家一樣,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占。那麽,在不知道中國有何盤算?中國要些什麽?的情況下,新加坡如何的認清,中國的意圖,美國的政治決心,東盟和新加坡在區域政治中的定位,以作為設定新加坡在地緣政治中的未來政策方針。…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華有道·偉大的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一生
天才的誕生
1939年秋,德國向歐洲宣戰後不久,約瑟夫·保羅·戈培爾博士夫人躺在床上,專心致志地閱讀著一本晦澀而神秘的書籍。這是一本1568年出版的文學作品,其中引用了一位名叫諾查丹瑪斯的人所寫的若干則預言。丈夫約瑟夫·保羅·戈培爾已經入睡,然而,妻子為其所讀到的幾則預言興奮不已,以致於不得不叫醒丈夫,與其共同仔細研讀書中的神秘文字。約瑟夫·保羅·戈培爾亦為之震驚。他隨即命令宣傳部雇來一位名叫恩斯特·克拉夫特的瑞士藉占星術師,命其利用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資料,對所佔領的歐洲戰區展開心理擾亂戰。…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26, 2016 at 10:08am — No Comments
善良最珍貴
2002年,來自加拿大西部的四個年輕人利用休假的機會,開著房車,橫貫全國,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至善之旅,他們走進社區,發起了“隨意的善舉”活動。他們想要用自己的行動,與每天占據新聞主要版面的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相抗衡。他們沒想做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想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為將善良撒入世界。給陌生人提供餅幹、給那些被社會忽視的人做三明治、在弗雷德裏克頓市與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一起過夜、在多倫多街頭發起擁抱活動,令人敬佩的瓦爾·利特溫、克裏斯·布拉策特、布拉德·斯托克斯和埃裏克·漢森一個城鎮接一個城鎮不遺余力地傳播著善良。…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24, 2016 at 10:57am — No Comments
令人感動的禮物
貪欲越少,越懂得感恩。
阿普裏爾本該與其他學生一起,坐在教室裏上課,而不是趴在我的膝蓋上。但是我還是很願意她這麼做,因為,她非常開心地擁抱了我。直到現在,我似乎依然感到她在用瘦弱的胳膊抱著我。盡管那已經是發生在幾年前的事了。
那天,她手裏緊緊抓著一條印有“參與者”字樣的紫色絲帶。學校為了慶祝田徑節,發給每個學生一條絲帶,少數身體健壯的孩子收到的絲帶是紅色、黃色或者藍色的,而多數孩子收到的則是紫色的絲帶。但是對於阿普裏爾來說,這條普通的紫色絲帶也一樣完美。…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18, 2016 at 11:21pm — No Comments
動態的冥想方式
我們常把冥想與靜止聯系在一起,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運動召喚自己內心的天使。祈禱步行這種動態的冥想方式,可以追溯到早期歐洲僧侶、佛教和其他東方傳統。今天,萊納斯·曼迪,一位佛教信徒,溫文爾雅地闡釋了它所包含的智慧,並鼓勵人們“與靈魂一起散步”。曼迪把這種行為叫作祈禱步行,認為它可以有效地治療當今人們對於“快走、節約時間、多做事情”的癡迷心態。
如今,走迷宮已經超越了它的宗教起源,成為了一種很受歡迎的運動方式,通過這項運動,人們可以清凈大腦、找到內心的平衡感、增進洞察力。位於巴黎西南方向、距離巴黎一個小時車程的沙特爾大教堂修建於十二世紀,在這座壯麗的教堂裏有一個世界上最著名的迷宮。今天,在很多醫療中心、公園、教堂、學校、監獄、紀念公園、療養中心以及私人莊園裏都建有迷宮。…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16, 2016 at 11:28am — No Comments
懷念往昔
即使是最小的葉子,樹根也會滋養它。
迷戀過去的時光正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電視節目和書籍引誘人們去二手商店裏尋找年代久遠的物品,或者在家裏翻箱倒櫃地尋找前人留下的舊物。原來布滿灰塵的垃圾,如今沒準兒會成為寶貝!
如果停下來思考片刻,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已被編進手工棉被和字跡斑駁的日記裏了。我們被它們改變成了為以前的神秘主義者所嘲笑的、看似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了嗎?我們癡迷於大蕭條時期精致的玻璃制品或二手拐杖嗎?…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14,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與天使共舞
內心的停歇……
與我們的自我意識密切相關。
如果可以暫時停歇下來,擺脫失控的生活,那麼每天都會成為一場盛大的派對。本章節的內容將把人們從生活的高速公路引領到平緩的小路上,善良、溫柔和人類所有的祝福在這裏茁壯成長。我們將踏上心靈之旅去了解內心停歇的秘密——一旦行動起來,生活中的嘈雜之聲將會變成一首旋律優美、諧調統一、悠揚悅耳的甜蜜交響曲。
與天使共舞
暫時停歇一下,召喚內心的天使,…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4, 2016 at 10:31pm — No Comments
為什麼要忙裏偷閑?
原因很簡單,我們正被失控的生活搞得精疲力竭。我們是不是變成了時間的奴隸?
人們耷拉著眼袋,兜裏揣著藥片,滿腹哀怨地為了生活而打拼著。天還沒亮就匆忙地竄出家門,辛辛苦苦地工作一整天,直到午夜才回來,進門後便疲憊不堪地倒在床上酣然入睡。第二天清晨,還沒等自己休息好,就又得起身重復昨天那一幕。連午餐時也得邊吃三明治邊打電話聯系業務。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本該回家好好休息,卻被迫穿梭於社交場所,忙於應付各種應酬。生活像是一場嚴格的軍事演習,只有弱者才會上床睡覺。飲食紊亂、頹廢沮喪、睡眠不足以及超負荷的電子合成音樂成了家常便飯。人們一窩蜂似地沿著危險的道路邁步狂奔,無法自控。…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February 12, 2016 at 5: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February 10, 2016 at 9:02am — No Comments
社會價值觀…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February 8, 2016 at 6:49pm — No Comments
為何棄養或殺害老人
為什麽子女會不管自己的父母,甚至棄養或殺害?什麽樣的社群會允許子女這麽做?我們發現,一個原因是在一些社群,由於年邁的父母成為負擔,危及整個社群的安全,最後便遭到拋棄或殺害。例如居無定所的狩獵—采集社群必須時常遷移營地,什麽都得背在背上:嬰兒、4歲以下無法跟上大人腳步的兒童、武器、工具等,以及旅途所需的食物和水。如果還要再背負老人或病人,實在很難走得動。
另一個原因是環境造成的,特別是北極或沙漠地區。因為食物時常短缺,也沒有余糧,就不可能餵飽每一個人。這時,社群就不得不犧牲最沒有生產力或沒有用處的人,否則整個社群的生存將會遭到威脅。…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30,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我們能從傳統社會學到什麼?
我去斐濟群島本島的一個村落進行調查研究時,和當地的一個人交談,發現他曾去過美國。那人告訴我他對美國的印象。美國生活有一些特點是他欣賞的,有一些地方則令他厭惡,特別是美國人對待老年人的方式。在斐濟鄉下,老年人還是住在原來居住的村落,與親戚和老朋友來往。他們通常都住在孩子家裏,由孩子贍養、照顧,如果已經沒有牙齒,孩子甚至會幫他們把食物咬爛,讓他們得以進食。這位斐濟朋友憤憤不平地說,但在美國,很多老年人都住在養老院,兒孫偶爾才來看他們。他指著我的鼻子說:“你們美國人不顧自己年邁的父母,把老年人都拋棄了。”…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30,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王賡武在海峽時報的《中國崛起與新加坡的華人困境》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區域內以華人社群為主的新加坡,要如何面對一個將會對未來有著更大影響力的中國?
這一個問題是要探討在美國重返亞太的大格局下,東盟要在中美之間維持策略上的平衡,而新加坡也與其他區域內的國家一樣,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占。那麽,在不知道中國有何盤算?中國要些什麽?的情況下,新加坡如何的認清,中國的意圖,美國的政治決心,東盟和新加坡在區域政治中的定位,以作為設定新加坡在地緣政治中的未來政策方針。…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9, 2016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不久前,王賡武在海峽時報發表了《中國崛起與新加坡的華人困境》。近日,新華網基於中新建交25周年,以《華人在新加坡全球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題,專訪王賡武。
根據報道:已年屆耄耋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王賡武是海外華人研究的權威專家,曾先後擔任過馬來亞大學歷史系主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太平洋研究院院長、香港大學副校長等多個職務。
在此,王賡武煞有介事的拿新加坡華人來說事。這一種動輒把‘ 華人占人口四分之三的新加坡 ’看成是一個華人社會的論述,背離現實,不是一個正確的觀點,具嚴重的以偏概全之誤導性。…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9, 2016 at 7:27am — No Comments
解釋社會現象和拼貼藝術是兩碼事,前者必須依據歷史脈絡分析客觀事實,後者可以憑借個人主觀任意堆砌。藝術創作離譜不是問題,或許,越離譜越有個人獨特藝術色彩。
然而,脫離客觀現實,東拼西湊出來的新加坡模式,那肯定是一篇胡說八道的論述。近日以來就有不少這一類型的離譜文章,打著高等學府和研究院的旗幟在吹捧推薦新加坡經驗。
通過一個例子,看看什麽是東拼西湊堆砌出來的新加坡經驗:‘公共住房成為凝聚社會,建立共同價值觀,塑造國民意識的重要方式。新加坡的開國領袖認為只有當國民真正擁有國家的一部分時,保衛家園和保衛國家的概念才能真正和真切地聯係起來。’…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3, 2016 at 7:03pm — No Comments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2007年7月27日的言論版上刊登了偉達先生的一篇名為、《通過文化啟蒙走向質量社會》的一篇泛談文化的議論文章。本人對偉達先生的文章一向比較關註,過去兩年來有關偉達先生在報上所發表的文章,我幾乎都作了剪(簡)報。由此可見我對偉達先生思想之追認程度。
曾幾何時,我們對“文化”的話題敬而遠之,因為在比如新加坡這麽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度裏,文化的話題實在不好說。可曾幾何時,我們又瞪了大眼來審視文化,因為我們終於體會到了我們不能對它視若無睹。於是,偉達先生說:“中國——廣泛文化啟蒙貫徹不力,將導致中國大眾文化中思維、習慣和品行的死角眾多,並不斷出奇不意地拖中國發展的後腿,甚至將中國引向失敗。”值得註意的是,有關這樣的話題在較早時候也有學人撰文論述過,他們且都把視角伸向了中國,這其中就包括了劉學敏及周雁鳴先生。…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1, 2016 at 10:10am — No Comments
耗時長達5年的中國文化中心,直到本月21日終於開門迎客了。另一邊廂,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也在緊鑼密鼓的興建中,將於明年開幕。
屆時,新加坡將有兩個華族“文化中心”交相輝映,同時也將打起“擂臺”!
“中國文化中心”是由中國文化部在新加坡設立,是中國在海外最大的文化中心。
這個中心建設期從奠基儀式開始,到如今開門迎客長達5年。
中心第一次舉行公開活動是8月底的一個中國作家的講座。但原定在中心禮堂舉行的講座在開始前不到半小時臨時以“技術原因”喊卡,聽眾們被迫轉往一公裏外的另一個地點去聽這場講座。當局迄今未對此進行正式的說明,為社會留下疑問。…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14, 2016 at 9:05am — No Comments
據報道:‘ 龍應臺參觀濱海灣花園時,發現園裏植物都沒有中文名。“這是一件小事嗎?不是小事。這透露了很多……新加坡的成功之處,跟它使用英語作為工具非常有關系。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犧牲掉的是跟中文的最深層的關系。” 她說,英文是新加坡“理性工具語言”,但如何同時掌握中文和方言這“最深的情感文字和語言”,才是關鍵所在。她認為,新加坡獨立50年有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未來50年裏,應深刻思考如何真正地紮下文化的根。 ’
誠然,文化歧視豈能是一件小事。或許,可以從此故事中所敘述的小節,鋪展開來,看看這一個不健康現象的背後,透露了何種鮮為人知的新加坡社會現實。
1、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10, 2016 at 10:28pm — No Comments
打造新新加坡
近來,新加坡新聞、通訊及藝術部就發展文化藝術提出一系列具有創意的構思和設想,希望以發展藝術為經濟帶來活力,刺激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並以此打造具有創意思維的新新加坡。
文化產業關乎國家與民族尊嚴
新聞、通訊及藝術部高級政務部長許文遠近來提出了開發新加坡文化產業的主張,並呼籲人們為此獻計獻策。許表示,將文化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實際上就是把文化當做長期固定的投資,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文化產業較其他產業具有以下幾點明顯的特征:
一是涵蓋範圍廣:涉古今內外及各行各業,具有縱向的延伸性與橫向的擴展性。…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6, 2016 at 1:24pm — No Comments
我慶幸自己不是新加坡人,告訴你為什麽。
9月,歐洲和東南亞的二十二個外交部長在德國開會。新加坡外長教訓歐洲人:“我們亞洲人擁有足夠的科技與資金去長期發展經濟…冷戰結束之後,歐洲人試圖外銷他們的文化價值;我們可以接受其中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雙方必須學習去尊重對方的不同。”
說得理直氣壯,好像亞洲人整個的尊嚴都在裏面了。地主國德國的報紙也以顯著的排版突出新聞。主題是“亞洲和歐洲的文化沖突”。美國學者亨廷頓的說法當然又被引用:講究自由和個人尊嚴的西方文化對峙強調權威和集體利益的亞洲文化。”
新加坡外長的話有什麽不對嗎?…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December 30, 2015 at 4:52am — No Comments
新加坡樂壇在從前幾乎是港、臺歌手的天下,但在當地音樂人如陳佳明、梁文福、巫啟賢、許寰良等人推展”新謠”運動的努力下,讓新加坡的創作音樂逐漸受到當地及整個華語市場的矚目
最近臺灣歌壇有愈來愈多新加坡歌手來”攻城掠地”。一方面是因為國際五大唱片公司對他們的表現很感興趣,希望將他們引入華語歌壇的重鎮——臺灣接受洗禮,當作向大陸、香港等市場進軍的跳板。
同時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當地唯一的”新加坡電視臺”,從去年起成立了唱片部門,臺內節目難免會對自己旗下歌手”偏愛”些。而屬於”新視”的兩本中、英文暢銷雜誌,也都大力促銷臺內歌手,那些不屬於”新視”系統的歌手只好往外發展了。
新…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December 26, 2015 at 4:4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