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26)

駱頴佳: 情緒資本主義

「情感」這東西或許過於曖昧複雜,不由分說,一發難以收拾。看似無從捉摸,今天資本主義社會偏偏要操控群眾情緒,左右政治立場與判斷。情感政治的問題,也是[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高級講師]駱頴佳博士思索已久的課題,「為何要談情感?第一件事,在西方學術界有所謂『情感轉向』(emotional turn)論述,還有『情動』(affect)這個諸多討論的概念。」西方經已蔚為顯學的情感研究... ...…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August 22,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愛墾主張:「來都來了」到 Maker 運動:態度文化與創客精神的東南亞映照 下

馬來西亞中小學和大學陸續成立makerspace。例如馬來亞大學(UM)的 Makerspace,配備 3D 列印、雷射雕刻與微控制器套件;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則透過 iLabs 結合社會創新與產業合作。



社群場域

ME.REKA…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22, 2025 at 4:21pm — No Comments

愛墾主張~「來都來了」:一種後現代心態的文化地景與市場效應 下

順其自然的流程美學:在創作上,將偶得靈感與現地條件納入作品結構,形塑流程即內容的風格:例如城市漫遊式策展、參與式劇場、社區協作出版。作品的價值,來自與環境的互為生成

受眾聚合與市場指向:以「來都來了」作為標語或敘事,能吸引願意隨遇而安、重視體驗的受眾。活動可藉即時互動、沉浸情境、社交分享擴散,形成場景驅動的口碑



四、隱憂與結構性限制:當口號遇上現實…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August 22, 2025 at 4:13pm — No Comments

中華串流文化:中國長視頻出海,靠Boy's Love開航?中

2016年,騰訊收購泰國綜合性互聯網站Sanook,正式入駐東南亞這塊奶與蜜之地。

那時,東南亞不僅被文娛產業押注。

正是在這一年,阿里巴巴投資 10 億美元收購 Lazada 51% 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東南亞成為中國電商全球化野望的重要一環;也是在這一年,誕生於印尼首都雅加達的極兔速遞,開始與印尼幾大主要電商平台展開全面合作,在東南亞飛速生長、拓土開疆。

只不過,在中國資本出征的前期,國內的長視頻平台仍然沒能找准在東南亞的「進攻策略」,十年過去,這塊土地仍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21, 202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嫣然·起跑點之外:AI世代的地圖新課題 下

從依賴AI到駕馭AI

AI能幫助我們,但也可能讓人懶惰。

小故事:AI幫忙的作文比賽



一位高中女生,用AI激發靈感,再用自己的語言完成文章,最後奪冠。她說:「AI幫我開了腦洞,但故事是我自己的。」



這就是駕馭AI的關鍵:把AI當作工具箱,而不是拐杖。…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1, 2025 at 2:00am — No Comments

愛墾學術:身份的焦慮

在《身份的焦慮》(Status Anxiety,2004)中,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深入探討了現代人如何在尋求社會地位與他人認可的過程中,感受到焦慮與不安。這與我們在社群媒體上對留言、讚數、關注者數目的過度關注密切相關。德波頓的分析和建議提供了一些有力的視角,幫助我們面對這種「為虛幻的認可而受傷」的現象。



以下是他書中核心觀點與應對建議的整理:

1.現代社會中的地位焦慮本質

德波頓指出,地位焦慮…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21,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嫣然·起跑點之外:AI世代的地圖新課題 上

起跑線的焦慮:一代父母的心病

在家長群組裡,「贏在起跑點」大概是最常出現的關鍵詞。有的爸媽一邊抱怨補習費太貴,一邊又擔心孩子慢一步就會輸掉一生。這種焦慮,幾乎成了一代父母的共同語言。

但是,冷靜想一想:人生真的有一條「起跑線」嗎?即使有,AI時代到來後,那條線還存在嗎?…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0, 2025 at 5:30pm — No Comments

勒內·夏爾詩選:修普諾斯散記(節選)7

62

我們的遺產未被預置任何遺囑。

63

我們只為那些能夠令我們塑造自我的理由而拼死抗爭,帶著這樣的理由我們燃燒自己同時與之融為一體。

64…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20, 2025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泰德·庫瑟的詩:後門

那扇門很容易推開,輕得

像空氣,綠紗門垂著春天。

我們從這裡走出去,

走進過去。有個鉤子,

要先把它放下來,因為發生了

一些事件:有人從「過去」

走出來,企圖從「現在」偷竊

好東西。我們知道他們是誰。…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20, 2025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愛墾主張:校園霸凌與「錯失恐懼」(FOMO)的心理互動關係

隨著數位媒介滲透青少年生活,校園霸凌已經不僅是校園空間中的身體或語言攻擊,更呈現跨越虛實邊界的複合樣貌。與此同時,「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 FOMO)逐漸成為描述青少年社交焦慮的核心概念。



本文從心理學與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討校園霸凌與 FOMO 之間的相互作用:FOMO 如何放大被霸凌者的孤立感,霸凌者如何利用 FOMO 作為權力工具,以及旁觀者如何因 FOMO 而選擇沉默。最後,本文提出教育與心理干預的建議,強調若要有效預防霸凌,必須同時考慮青少年在數位環境中的 FOMO 壓力。…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0, 2025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愛墾學術:德勒茲的擬像概念

愛墾學術:德勒茲的擬像概念

德勒茲的擬像概念既抗拒那種想要回到一個生命「更為真實的」時代的懷舊,也拒斥那種認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無真實緣由的後現代影像世界的想法。對德勒茲來說,擬像或影像是真實的,而生命是而且總是仿真——一種生產、創造生成和差異的權力。



那種認為我們所擁有的只是對世界的再現或建構的想法,看上去是預設某種業已喪失或不再可及的真實的世界。無論我們是嘆息還是慶賀後現代對真實的喪失,這兩種態度都假設擬像不是真實的。…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19, 202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泰德·庫瑟:老墓地

今天早上有人來這裡

割過草,來來去去都未見人影

從留下的車轍來看,可能開著一輛皮卡

拖著低低的牽引式割草機

壓彎了公路旁邊小道上的雜草,

受雇者因報酬不夠多

於是滿含怒氣,暴躁,過於匆匆忙忙

都沒能把金銀絲裝飾的鐵十字架上…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ugust 19, 202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勒內·夏爾詩選:修普諾斯散記(節選)6

51

把他從故土連根拔起。將他重新栽入你認定必將和諧的未來之壤,鑑於一場未完成的勝利。讓他從感官上觸碰進步。這就是我技巧的秘密。

52

「鐵砧的微笑。」這個意象對我而言曾顯得充滿魅力。它使人想起一束在其電光中消逝的火星。(鐵砧已經冷卻,鐵塊不再赤紅,被破壞的想像力。)

53…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19, 2025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愛墾學術:「耽改出海」:中國長視頻的戰術突破與軟實力困境 上

近年來,中國大陸三大長視頻平台——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業界俗稱「愛優騰」)——紛紛加快出海腳步。在海外市場競爭激烈、韓流與日流長期盤踞的格局下,這些平台選擇了一個相對小眾卻能迅速累積粉絲效應的突破口:以 Boy's Love(BL)/耽美 題材為先鋒,將耽改劇與相關影視作品作為文化輸出的「前鋒隊」。這一策略引發討論:它究竟只是商業考量下的權宜之計,還是能夠真正成為「彰顯中華軟實力」的文化工程?

本文試圖從產業策略、文化符號、國際比較與軟實力理論等角度,對此現象進行分析。

一、為何是 BL?出海策略的產業邏輯…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9, 202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愛墾的梗:喊喊口號就好

1.打開 Excel 打好標題 → 「專案完成」?



2.加了好友從沒講過話 → 「人脈經營成功」?




3.書買回家沒翻過 → 「知識吸收」?




4.健身房自拍一張 → 「運動養成」?




5.丟公告不解釋 → 「溝通到位」?




6.上台講五分鐘 → 「會議圓滿」?




7.檔案丟進資料夾 → 「整理完成」?…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August 19, 2025 at 1:30am — No Comments

勒內·夏爾詩選:修普諾斯散記(節選)5

41

如果不能時不時把無聊密封,心就會停止跳動。

42

在那決定他命運的兩記槍響之間,他曾有時間對著一隻蒼蠅說:「女士。」

43

嘴你曾決定這是婚姻還是葬禮,毒藥還是飲料,美感還是病態,那麼苦楚與它的晨光—溫柔—都變成了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18, 2025 at 4:30pm — No Comments

葛躍·德勒茲的情動理論與生成文學 6

意識流小說就像情動的交響樂,最大限度上模糊了表述者和傾聽者,在回憶的各種觀念構築的形象和輪廓中,情動起伏流轉,複雜的是,以往覺得悲苦的事在回憶裡反而有了某種快樂,而往日悲傷的事在回憶中反而有了些許甜蜜。甚至很多回憶模糊不清,只有殘留的味覺或嗅覺痕跡,但相應的歡愉或悲傷依然隨之起伏,流轉無礙。



情動和觀念伴行卻不重疊,它在理性思考的旁邊直接感受,並不是所有的感受都能還原為觀念或理性思考,所以德勒茲在斯賓諾莎研究中批判了「目的因之幻覺」「自由命令之幻覺」和「神學的幻覺」(《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23—24)。即使理性思考給你提供選擇和「好」的行動方式,也無法遏制情動的波動: 快樂或痛苦。…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August 18, 2025 at 4:00pm — No Comments

愛墾學術:螢火之墓與和平的灰色記憶

八十年前的太平洋戰爭,留下了數不清的廢墟與傷痕。關於二戰的記憶,我們往往先看到被侵略國的抗戰史詩,接著是其民間的苦難故事。至於戰敗國裡無辜蒙難的百姓,他們的飢餓、流離與死亡,卻常被視線忽略。畢竟,在「敵我分明」的框架下,承認戰敗國平民的悲劇,不吐一句「自取滅亡」,似乎就成了一種政治上的不正確。

野阪昭如(1930-2015)著作的小說《螢火蟲之墓》(劇照見下圖)正是這種灰色記憶的化身。少年時親歷神戶大空襲、眼看妹妹因飢餓而死,他將懊悔化為文字。那不是歌頌,也不是控訴,而是一種痛徹心扉的記錄:戰爭毀掉的不只是戰場上的士兵,還有無數手無寸鐵的平民。高畑勳的動畫改編更將這份個人經驗推向世界,成為一種跨越國界的反戰提醒。…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18,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玻璃之心》~當日劇邂逅搖滾童話

2025 年的夏天,Netflix 日劇《玻璃之心》(Glass Heart)成為日本影視圈的話題之作。它的火熱並非單純來自劇情本身,而是因為這部作品完成了一次難得的「跨界實驗」——將影像、音樂與偶像產業緊密結合,創造出一個虛實難分的娛樂現象。

劇情與氛圍:華麗卻略顯輕盈

《玻璃之心》的故事圍繞著樂團成員的成長、掙扎與愛情糾葛。評論者普遍讚賞本劇的視覺質感與音樂氛圍,華麗的舞台、細膩的鏡頭語言,以及動人的歌曲,構成一種「沉浸式」的觀賞體驗。美國…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7, 2025 at 10:10pm — No Comments

朱自清·文學的標凖與尺度 中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August 17, 2025 at 10: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