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9 Blog Posts (831)

孫甘露《文化總是如鐘擺》

柯丁丁著快遞送來他在巴黎獲獎的記錄片《盛夏的果實》,但是我的錄象機已經不知去向。

《耶酥受難記》,看了三次才看完全片。無言以對。

友人的郵件,轉述奧斯卡·王爾德一九00年之前的觀察:“從前是文人寫作,大眾閱讀。今日是大眾寫作,無人閱讀。”正在給《外灘畫報》寫關於昆德拉小說的訪談,想起那句老話:文化總是如鐘擺一樣來回擺動。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50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大地》

夜晚,

靜謐的陰影,

萬物在你的搖籃里

安息。

駕乘輕柔的曉風,

我在你的懷抱中

翺翔。

迎著幽微的和風,

大海吮吸你的…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47pm — No Comments

胡雨晴:日本“季題”電影中的季題生命意識論析(2)

首先,與愛情故事有關的季語符號最顯著的當推“春花”,尤以櫻花顯著。它們是春天最美好的意象,代表著生命的美好時刻,既是大自然青春的綻放,也是人生愛情的萌發。櫻花雖然花時短暫,卻艷麗壯觀,唯美之愛雖然多數也是曇花一現,卻是人生彌足珍貴的一份聖潔的情愫。總之,櫻花最能隱喻青少年那份超越世俗的唯美愛情。



在巖井俊二導演的《四月物語》(1998)中,少女榆野卯月沐浴著四月的陽光,在櫻花漫舞的季節來到東京武藏野大學迎接新的生活,原本平淡的學習生活,因為一份青春期的暗戀情愫變得溫暖,而這份感情也變成女孩成長的動力,奇跡般考取了學長所在的武藏野大學,也終於認識了暗戀的山崎學長。純潔的櫻花爛漫與純潔的愛情綻放在互喻中升華為詩意象征。…



Continue

Added by VR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46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7)

第二天早上,兩個朋友幾乎比勤勞的村民還起得早。與客人相見的喜悅使瓦勒麗妮也醒得早。威廉大概看出了,列納多沒有得到黑髮少女的消息,非常痛苦,便把話題引嚮往日,引向兒時的遊戲,引向他自己熟悉的地方,引向別的回憶,瓦勒麗妮很自然地提到那個褐髮姑娘,說出她的名字。 

還沒聽她說出納科蒂妮這個名字,列納多就完全想起來了。那個求情者的形象也隨著這個名字回到他的腦海,強有力地攫住他的心,他不忍心聽下去:瓦勒麗妮深表同情地談到那個忠厚佃戶的財產怎樣被強制扣押,他怎樣退佃,搬家,靠女兒過活,女兒背著一個小包袱。列納多好像失去了知覺。瓦勒麗妮又幸運又不幸地卷入了一種複雜的境地,這種境地使列納多心碎,但還能在旅伴的幫助下表現出一定的克制力。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8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6)

兩個客人表示非常滿意,除了誇獎和表示贊同外,說不出什麼話。他感激而興奮地聽著,補充說:“現在我必須告訴您我的弱點,每個一心撲在事業上的人都有這種弱點。”他帶他們走進場院,讓他們看工具、工具庫、存放農具及其配件的倉庫。“人們常指責我走得太遠了,”他說,“但我不因此怪罪自己。把自己的事業當做玩偶的人,樂於承擔環境賦予自己的責任的人,總是幸福的。” 

兩個朋友沒有少提問。威廉特別滿意他所作的一般介紹,對主人的問話也一一作答;列納多越發陷入沈思,稍微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不快,心情卻很安定,因為他認為在這種環境里瓦勒麗妮肯定會很幸福。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5)

威廉說,家里人正在盼望久別的親人回來,要是回來的是輛空車,會給人留下可怕的印象,還可能產生別的想法。列納多對這些反對意見不以為然,最後威廉只好決定充當列納多的陪同,盡管他擔心這次拜訪會產生不良後果,並不很情願。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6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4)

”現在,我離家很近了,想以此補償家里在此期間的損失,這種莫名其妙的懊悔(我只能說這懊悔是莫名其妙的),才又猛烈地向我襲來。那少女的形象連同家里人的形象,都在我心中復活了。我害怕聽到,她在被我推入的不幸中被毀滅。我總覺得,我的疏忽加速了她的毀滅,導致了她的悲慘命運。我千百次對自己說,這種感情,說到底,是一個弱點。我過去堅持的決不答應幫忙的原則,完全是出於怕萬一造成悔恨,而不是出於高尚的感情。現在看來,對我進行報復的恰恰是我想避免的這種悔恨,它偏要利用這個萬一的機會折磨我一次,而不是折磨一千次。說起來奇怪,那種形象,那種使我感到痛苦的回憶,總是給我以一種舒服感、迷戀感,使我樂意留在它們之中。而且我一想到那個情景,她在我手上留下的那個親吻,就使我熱血沸騰。”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5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3)

“我不想馬上去找叔叔,因為我知道得非常清楚,他只要投身於大事,就不會分心管小事。我只有找管家,但他騎馬出去了。晚上來了客人,都是給我送行的朋友。我們吃喝玩樂,直到深夜。第二天他們沒有走,由於精力不集中,那個苦苦懇求者的形象從我的腦海里抹掉了。管家回來後,忙得不可開交。每個人都找他問事,他沒有時間聽我說話。但我還是試著把他攔住了,我剛提到那個忠厚的佃戶的名字,他就斬釘截鐵地駁回我的話:‘上帝保佑,您千萬別向您叔叔談這件事,免得自尋煩惱。’我動身的日子已定,需要寫信,會客,拜訪左鄰右舍,手下的人雖然花費了不少力氣,但手腳都不大靈活,不能減輕準備工作的負擔,什麼事都得我親自動手。當管家終於在夜里拿出一個鐘頭來安排我的財務時,我又一次壯著膽子為瓦勒麗妮的父親求了一次情。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3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2)

“詳細情況我們不大清楚。我只是偶然聽說,我們莊園有一個佃農,我叔叔對他欠租寬容了很長時間,最後才把他趕走,扣了他的保證金作為這次損失的微不足道的賠償,把這塊田地轉租給了別人。這個人屬於‘田間勞動不慌不忙’那類人,而且不怎麼精明能幹,但由於虔誠、善良而受人愛戴,又由於有愛管閑事的弱點而被人辱罵。妻子死後,身邊有一個女兒,大家管叫她褐姑娘。這姑娘雖然決心長成一個精力充沛的、堅強勇敢的女子,終歸太年輕,難以成大氣候。一句話,這個人是每況愈下,連叔叔的寬容態度也挽救不了他的命運。 

“我旅行的主意已定,必須趕緊採取措施。一切都要準備,有的要包起來,有的要拆開,動身的日子就要到了。一天傍晚,我又到花園散步,向熟悉的樹木花草辭行,劈頭遇上了瓦勒麗妮,這是姑娘的芳名,另一個名字則是綽號,那是人們根據她的淡褐臉色叫起來的。她堵住我的路。”…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2pm — No Comments

《歌德短篇小說選》褐姑娘(1)

威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列納多面帶微笑地說:“您給我介紹了這麼多情況,我不勝感激。不過我還要提一個問題,我的姑媽最後沒有讓您向我轉告一個看來不很重要的情況嗎?”威廉想了想,說:“有的,我想起來了。她提到過一個叫瓦勒麗妮的女子。她讓我告訴您,這個女子嫁了一個好丈夫,現在生活得很不錯。”

“您使我心中的石頭落了地。”列納多接口說:“我現在要回家了,回憶起這個姑娘時,就不致觸景生情而感到內疚了。”

 

“也許我不該問,您與她是什麼關係,”威廉說,“只要您能用某種方式關心這個姑娘的命運,就不必於心不安了。” …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1:30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42)

唯一讓死亡並非毫無意義的途徑,就是把自己視為某種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區、社會。如果不這麽想,那麽,死亡只能是一種恐懼;但是如果這麽想,就不是。羅伊斯認為,忠誠“通過顯示為之服務的外在事務,以及樂於提供服務的內在意願,解決了我們庸常的存在的悖論。在這種服務中,我們的存在不是受到挫折,而是得到豐富和表達”。近期,心理學家使用“超越”(transcendence)一詞表達這樣一種思想。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自我實現之上,他們提出人們有一種看見和幫助別人實現潛力的超越性願望。…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6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41)

對托馬斯而言,這完美地體現了他關於生物作用的理論。針對厭倦感,生物會體現出自發性;針對孤獨感,生物能提供陪伴;針對無助感,生物會提供照顧其他生命的機會。

“L先生又開始進食了,他穿好衣服,走出房間,”托馬斯報告說,“因為狗每天下午都需要散步,他告訴我們他願意做這項工作。”三個月後,他離開了療養院,回到了自己的家。托馬斯確信這個項目挽救了他的生命。

項目是否挽救了L先生的生命也許不是本書討論的內容了。托馬斯實驗最重要的發現不是說有個活下去的理由可以降低殘障老人的死亡率,而是為他們提供活著的理由是可能的。即便那些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症、已經喪失了理解周圍情況的居民,也能夠體驗到更有意義、更愉悅和更具滿足感的生活。衡量人們對藥物的依賴下降了多少、多活了多久比較容易,而衡量人們從生活當中得到的價值感則困難得多。…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6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40)

M.C. 今天和我一起餵鳥。她往常都是坐在儲藏室門邊,看我進進出出,今天早晨我問她想不想跟我一道兒。她非常熱情地答應了,所以,我們就一起去了。我餵食、餵水的時候,M.C.幫我端著食物盒。我向她解釋每一個步驟,我把鳥羽弄濕的時候,她笑個不停。

大通紀念療養院現在的居民包括100隻長尾小鸚鵡、兩條狗、4隻貓,以及一群兔子和一群下蛋雞。這里還有數百株室內植物和一個欣欣向榮的菜園、花園。療養院為員工提供照料孩子的服務,還新開辦了一項針對放學後孩子的項目。…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5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9)

至今他還在驚嘆團隊的低效率。“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完、全、不、 知、道!”這就是這事的有趣之處。正因為他們這麽理所當然地完全不懂,所以每個人都放鬆了警惕,積極投入其中——包括居民們。任何人只要會做,就幫著用報紙墊鳥籠,安撫狗和貓,帶領孩子們幫忙。那是一種“輝煌”的混亂——用格里辛富有外交意味的話說,是一種“激昂的環境”。

他們必須要解決運行中的各種問題,比方說,如何餵養那些動物。他們決定建立日常的“餵食規矩”。朱迪從一所廢棄的精神病院弄來了一輛舊的送藥車,並把它改裝成他們所謂的“鳥車”。鳥車上裝滿了鳥食、狗糧、貓飯,由工作人員推到各個房間,更換報紙襯墊,給動物們餵食。托馬斯說,用曾經運送過好多噸鹽酸氯丙嗪的藥品車分發奶骨餅乾,這有一種美麗的顛覆感。…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4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8)

他們遞交了申請。霍伯特盤算他們的申請沒有機會通過。但是,托馬斯帶上一個團隊,親自去州府遊說官員們。他們獲得了撥款,以及推行計劃所需要的所有的規定棄權聲明。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霍伯特回憶道,“我的第一反應是:‘哦,我的上帝,我們不得不這麽幹了。’”

實施計劃的工作落在護理主任洛伊思·格里辛的頭上。她60多歲,在療養院工作了多年。有機會嘗試改善老年人生活的新途徑,她很受吸引。她告訴我,她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實驗”,覺得她的任務就是在托馬斯偶爾的盲目樂觀和員工的害怕與怠惰之間走鋼絲。…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2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7)

護理主任洛伊思·格里辛坐在屋子里,還有活動主任和一名社工……我看他們三個坐在那兒,互相對視,轉動著眼睛,說:“這會很有趣。”

我說:“好吧,我寫下來。”當時我就開始想,“雖然我不像你對這件事情這麽投入,但我還是寫上兩條狗吧”。

他說:“那貓呢?”

我說:“貓?我們已經寫了兩條狗了。”

他說:“有些人不喜歡狗,他們喜歡貓。”

我問他:“狗和貓都要?”

他說:“寫下來供討論嘛。”

我說:“好吧,我寫上一隻貓。”

“不,不,不。我們有兩層樓。每層樓兩只貓怎麽樣?”

我說:“我們給健康科提出的建議是兩條狗和4只貓?”

他說:“是的,就這麽寫吧。”

我說:“好吧,我寫。我認為在這點上我們脫離了實際,他們不會贊成的。”

他說:“還有一項內容。鳥怎麽樣?”

我說規範說得很清楚,“療養院不允許養鳥”。

他說:“但是鳥怎麽樣?”

我說:“什麽鳥怎麽樣?”

他說:“只是想想看——…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2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6)

用兩條狗 4隻貓 100隻鳥發起的革命

 

從上班第一天開始,他就感覺到農場生活和療養院生活的強烈反差:農場生活輕快活潑、欣欣向榮,療養院則體現了局限性、機構化,缺乏生活氣息。他的見識折磨著他的心。護士們說他會適應的,但是,他適應不了,而且,他也不願意適應他所看到的情形。幾年以後他也許能夠給出充分的緣由,但是骨子里頭,他認識到大通紀念療養院的情況在根本上與他自給自足的理想相衝突。…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1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5)

他註冊就讀了附近的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學院。在這里,某種東西點燃了他的激情。也許是在他離開的時候,高中老師曾預言他等不到聖誕節就會屁滾尿流地滾回小鎮。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他取得了遠遠超出所有人意料的成功,他開始對學習用心,保持了4.0的平均成績,並又一次當選學生會主席。他本來想當體育老師,但是在生物課上,他開始覺得也許醫學更適合自己,結果他成了科特蘭學院第一個進入哈佛醫學院的學生。

他熱愛哈佛。本來他也可以懷著憤憤不平的心情到那里——一個工人階級的孩子,一心想證明自己有別於那些在常春藤大學上學、有著信托基金賬戶的勢利眼。但是他沒有,他覺得這個地方給他以啟示。他喜歡周圍的人,那些人都奮發努力,熱愛科學、醫學,熱愛一切。

“我最喜歡醫學院的一點是,每天晚上我們一群人一起在貝斯以色列醫院(Beth Israel…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20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3)

絕望療養院里的瘋狂計劃

在此之前,托馬斯在附近一所醫院的急診科(同療養院完全不同的地方)當醫生。到急診科的人有著各種類型的、可以修復的問題,如腿骨折,或者鼻子被馬蜂蜇了。如果病人有更嚴重的、潛在的問題,例如,如果腿部骨折是由老年癡呆症引起的,他不需要管這些問題,只需要把病人送到另外的地方(如療養院)就可以了。在他看來,這份醫療主任的新工作使他有機會做與過去不一樣的事情。…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17pm — No Comments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32)

她發覺自己又開始擔憂他了。他飲食不合理,記憶力更差了。即便有健康助理經常看望他、晚上有人巡夜,他大部分時間還是一個人在屋子里呆坐著。她覺得以他的衰弱程度,他得到的照料還是不夠,她不得不把他送到提供24小時護理的地方去。

她參觀了附近的一家療養院。“那是較好的一家,”她說,“很乾淨。”但這是一家療養院。“人們跌坐在輪椅里,在過道上排著隊。太可怕了。”她說這是她父親最最害怕的那種地方,“他不希望他的生活局限於一張床、一張桌子、一臺小小的電視機和半個房間——中間會用簾子把他和別人隔開。”

但是,她說,當她走出那個地方的時候,她心里想的是:“我不得不這麼做。”盡管很糟糕,她還是只好把他放在這里。

我問為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10:1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