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18 Blog Posts (371)

《蒙田隨筆》論堅毅

勇敢和堅毅並不意味著不要盡我們所能地避開威脅我們的麻煩和不測,不要擔心它們的突然降臨。相反,任何預防不測的誠實做法不僅允許,而且值得贊揚。所謂堅毅,主要指耐心忍受無法補救的不測。因此,如果能夠利用身體的靈活或手中的武器避開別人的突然襲擊,都是好的辦法。

古時候,許多好戰的民族將逃跑作為他們的主要武器,這種背對敵人的做法比面向敵人更危險。

土耳其人比較習慣這樣做。…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21, 2018 at 11:53pm — No Comments

《蒙田隨筆》情感驅使我們追求未來

有人指控人類總是盲目追求未來,他們教導我們要抓住眼前利益,安於現狀,似乎未來的事根本就無法把握,甚至比過去更難駕馭。這些人一言道明了人類最普遍的錯誤,如果他們敢把我們的本性為繼續完善自我驅使我們做的事叫做謬誤的話人的本性賦於我們注重行動甚於意識的假象,正如它賦予我們其他假象一樣。我們不安於現狀,總是追求未來。擔憂、欲望和希望把我們推向將來,使我們感覺不到或不予重視現實的事,而對未來的乃至我們已經不在的未來的事卻尤感興趣。“憂慮未來者墨可悲的。”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21, 2018 at 11:37pm — No Comments

《蒙田隨筆》論憂傷

我是屬於最少憂傷的人。盡管人們對這種情感推崇備至,可我一點都不喜歡也不欣賞。人們常給明智、美德和良心穿上這件外衣:這純粹是一種愚蠢而可怕的裝飾。意大利人更是恰如其分地把邪惡稱為傷感。因為傷感從來是一種有害而荒唐、怯懦而卑鄙的情感,所以斯多葛派不容許他們的哲人有這種情感。

然而有傳說稱:埃及國王普薩梅尼圖斯被波斯王康比澤擊敗並俘虜後,看到被俘的女兒穿著傭人的衣服,被波斯人派去汲水,她從他面前經過時,他所有的朋友都圍著他傷心流淚,他自己卻直立在那里,一言不發,眼睛看著地面,接著,他又看到兒子被敵人拉去處死,仍然無動於衷,但是,當他在戰俘中看到自己的一個仆人時,卻開始捶打腦袋,感受極其痛苦。…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21, 2018 at 11:33pm — No Comments

《蒙田隨筆》殊途同歸

當被我們觸犯過的人握有我們的生死支配權時,感化他們心靈最通用的辦法是低三下四地服從。然而,與之相反的勇敢和頑強,有時也達到過同樣的效果。

威爾斯親王愛德華曾長期攝政於吉耶納,享有巨大的財富和聲譽。他曾經被列摩日人深深冒犯。當他用武力攻下列摩日城時,不為人民的呼救聲,不為在殘殺中被棄婦幼的求饒和下跪所打動,率部繼續前進,直到看見三個法國紳士英勇無畏地同獲勝的英軍奮戰之時,他才開始心軟。他對這種高尚的美德不勝敬佩,因而平息了憤怒,並且從這三位紳士開始赦免全城居民。…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21, 2018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9)



好萊塢壟斷著拉丁美洲中這個最重要的影片市場。90%的上映節目是它提供的(1923年全國有800家電影院,其中500家在首都)。阿根廷電影業在1927—1931年間經歷了深刻的危機;可是,隨著有聲片的興起以及費雷拉那部很吸引觀眾的影片《住在海港的穆尼基塔斯》的成功,人們終於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創建了兩家制片廠,使阿根廷的首都成為西班牙語影片的最重要生產中心(1939年生產50部影片)。阿根廷電影在獨創性方面遠不如墨西哥,它生產的商業性影片(喜劇片、鬧劇片、音樂時事劇片等)為數很多。…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38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8)

在先驅者之中,象路易斯·德·巴羅斯、卡門·桑托斯,尤其是溫貝托·莫羅這些人都沒有放棄鉆研電影藝術的道路。德·巴羅斯拍了《庭院》一片(1946年攝制)。影片根據阿盧伊索·阿澤維多的小說改編,描寫一所平民住房的變遷。卡門·桑托斯經過十年的努力,在1948年完成了《不能信任的米內拉》,這部歷史片描寫巴西革命者梯拉登戴斯的一生。她還請溫貝托·莫羅拍了他最好的影片之一《阿爾吉拉》。莫羅有一時期定居在他的故鄉——米納斯吉拉斯州的沃爾塔格朗德,在那里,他創作、導演並主演了《索達德之歌》(1952年攝制),該片由他全家演出,描寫日常生活的景象,其中有些鏡頭頗為傑出。…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38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7)

有些人想把著名小說家豪爾赫·亞馬多的作品搬上銀幕,但是貝爾努迪改編的《狂暴的大地》卻很一般。亞馬多這位作家自己寫的電影劇本《晨星》由荷納爾德導演拍成影片,但被瓦加斯總統的檢查機關禁止上映。

同樣應該提到的影片還有:阿爾貝托·皮埃拉里斯導演的喜劇片《莊園的買主》和何塞·卡洛斯·布勒攝制的《我們都是兄弟》,後一影片雖然蒼白無力,卻揭示了白人與黑人之間的關系(巴西人口中有一部分黑人是非洲黑奴的後代);該片由傑出的黑人演員格蘭德·奧德羅和魯特·德·蘇薩主演。…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36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6)

在拉丁美洲各國中,秘魯是印第安風俗與文化在日常生活與民間藝術中得到最直接反映的一個國家,它不象墨西哥那樣時常受到旅遊業的影響。這種情況使得秘魯在1960年前後產生一種印加電影,對這種電影我們將在後面另行敘述。



厄瓜多爾



這個國家攝制的第一部有聲片《他們在瓜亞基爾相識》於1950年獲得空前的商業成功,似乎從這時開始,厄瓜多爾每年攝制一二部影片。電影放映業從1950年起發展很快,而在此以前,觀眾人次連平均每人每年購票三張都達不到(全國有人口350萬)。



玻利維亞…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35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5)

在洪都拉斯,許多電影院都是美國“聯合水果”公司的財產,這家公司在中美各國有很大的勢力。

在尼加拉瓜的某些城市里,電影院除去繳納普通的捐稅之外,還要支付一種“火山稅”,用以救濟火山爆發時的受難者。

在一些居民主要為印第安人與混血種的國家中,有65%80%是文盲,每年每人平均看不上兩次電影,電影藝術在這些國家還處於初步階段。

在加勒比群島,多米尼加共和國或是海地的電影觀眾人次一直停留在上述水平(320萬居民中有95%是文盲,電影院總共有6000個座位)。在一些英國、荷蘭或法國的殖民地,觀眾人次要高些。在這些島嶼上,各種各樣的紀錄片與故事片都是外國人攝制的,民族的電影藝術還有待誕生。…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32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4)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3)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29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102)

第二十三章·拉丁美洲(1900—1962)

這個大陸的邊界處在美國與墨西哥之間,而並非以巴拿馬運河為界。

所有這些共和國,人口共有兩億,相互之間都有共同的特點。

在這個洲的大國里(墨西哥、阿根廷、巴西),電影早在本世紀初就已開始發展,可是不久就已受到美國的激烈競爭。



墨西哥…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21, 2018 at 10:27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7)

除了村中生活以外,他也開始在陳嘉庚的故鄉集美開始教書,教授英語,到了1936 年他甚至在廈門開辦了一所外語學校(School for Foreign Languages),有中學生及大學生來學習外語,以英語為主,也有學習德語的,其中也有不少華僑子弟, 由於當時社會情勢使然,學生們熱衷國事,也有對社會主義有興趣者,他和部分學生在思想上有很多交流。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前來福建,陳馬六甲衹好選擇離開。從 1927 年到 1937 年,陳馬六甲總共在華南地區住了十年,他甚至曾經歸化成為中國國籍。38

陳馬六甲的華南之旅到了 1937 年已經結束,但是他和華人社會的因緣未了,離開廈門以後,陳馬六甲在東南亞幾個都市旅行,從仰光,柔佛,馬六甲到新加坡, 他發現在華人社群中生活反而比在馬來人社群中生活安全,他不用擔心被出賣,…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10:47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6)

郁達夫的失蹤或死亡是旅行故事的高潮,多少年來對郁達夫的回憶文字都表達了對郁達夫生死之謎的關注。郁達夫的失蹤發生在戰爭結束以後兩週,正是他的繼任夫人第二次生產的前一天晚上失蹤的,失蹤當晚郁達夫家中還有幾個客人,一位青年來找郁達夫,該青年「像一個台灣人,也像一個印尼人」,隨後郁達夫和那人一起出門,從此再也沒有回來。32日後各方面的猜測與研究,則幾種可能性都分別出現,有認為是印尼人殺害的,有認為是被當地華僑殺害的,也有認為是被日本憲兵殺害,但是都沒有確實的證據,這個謎直到 1995 年才為長期從事郁達夫研究的日本學者鈴木正夫解開。33 

陳馬六甲是在 1922…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10:42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5)

郁達夫也是一樣,郁達夫逃抵蘇門答臘實屬偶然,但是同一個時間選擇這一逃亡路線的,都有其他方式逃離,如日後主持盟軍和中國聯合抗日的情報部隊「一三六部隊」的林謀盛,25則是在蘇門答臘的巴東搭船到澳洲,繞道回到重慶;而當時和郁達夫一起逃難的王紀元,26則由蘇門答臘逃到爪哇島,和陳嘉庚一樣就在爪哇島隱居,27在整個日本佔領時期,身份完全沒有曝光。比較其他文人在南洋的日本佔領時期的低調及隱藏自己,則郁達夫這段彷彿雙面間諜的角色扮演,是在其不掩飾自己會說日語的必然結果,其實是毫無必要,這多少和郁達夫的性格有關,一面隱藏身分逃難,一面還要學習新語言、買書及吟詩,要以流亡心態來評價郁達夫的最後的人生旅程也有很大的困難。

綜觀陳馬六甲與郁達夫的旅程,如果我們以被迫旅居異域看成是流亡,那麼流亡衹是造成他們旅程的契機,而吸引他們繼續深入異地,則是其對於異境的興趣,…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10:35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4)

從這個角度來看郁達夫的蘇門答臘之旅,以及陳馬六甲的中國之旅,則都是兩重意義兼而有之。郁達夫在新加坡被日軍攻陷之前,身為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團長,在陳嘉庚的安排下隨著三十幾位新加坡工作的「文化人」(作家與報紙編輯等),逃到地廣人稀的蘇門答臘島,為了身家性命,隱姓埋名,喬裝為本地商人,卻因為通曉日語,被駐守當地日軍徵調為通譯,並掩護其他一起逃難的文化工作者,郁達夫這個旅程本身已經是足夠刺激玄奇。然而這個旅程也對蘇門答臘這個環境有特別的意義,在此之前中文世界對蘇門答臘基本上沒有什麼特殊的記錄,郁達夫連同其他作家的蘇門答臘之旅,留下大量的記錄,連帶對蘇島的各種情況,包括對蘇島的華人社會的情況,也一併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記錄。 

陳馬六甲的中國之旅也是一樣,他是在莫斯科國際共產黨會議上為各亞洲共產黨的代表,19…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10:25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3)

許多出自流亡在外的陳馬六甲。在日本佔領期,印尼與日本合作時,檯面上和日本人合作的是蘇卡諾,暗地利用機會準備獨立的計劃,即有受到陳馬六甲策略影響的說法。後來日本投降後,蘇卡諾不敢擅自做主宣佈獨立,一群青年人綁架了蘇卡諾,才有了八月十七日的獨立宣言,這個青年組織也和陳馬六甲有關係。印尼獨立革命期間,他甚至一度被認為如在蘇卡諾及哈達被捕後即繼續領導獨立革命的繼任領袖。13 但是其事蹟一直隱密不彰,因為他早在 1920 年就成為印尼共產黨主席,14 該黨在印尼獨立前被荷蘭和日本當局強力的壓迫,獨立後又先後被蘇卡諾及蘇哈托壓制清算,而陳馬六甲本人在印尼革命時死於內戰,陳馬六甲的相關事蹟,例如其在印尼革命中的角色,仍是尚待探索的課題。 …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8:11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2)

旅行是不是構成值得書寫的旅行經驗,主要還看旅者在動態中與陌生環境互動的精神狀態,在這個情況下,旅行者本身的角色是無可取代的,同一段旅程因為旅行者不同,或是不同的時空及條件下,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精神狀態,形成不同的意義。 

兩位主角中,郁達夫在華文世界中享有盛名,陳馬六甲則在印尼/馬來文世界中頗具名氣。4 郁達夫成名甚早,今天說到 1920…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8:05pm — No Comments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1)

現代亞洲民眾交流的境界與印尼/馬來/馬華文學的周邊



前言



如果我們視旅行是對異域的探索,而把旅行文藝視為異文化接觸經驗的呈現,那麼太平洋戰爭時期華文作家郁達夫到蘇門答臘的死亡之旅,以及戰前印度尼西亞革命家陳馬六甲(Tan…

Continue

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19, 2018 at 7:35pm — No Comments

北島《失敗之書》卡夫卡的布拉格(4)

4

布拉格不肯走,也不讓我們走。這個媽咪有爪子。人必須得排好隊,或者,我們必須在維瑟荷德(Vysehrad)和城堡兩處點火,然後我們或許才能離去。——摘自卡夫卡給奧斯卡·波拉克(Oskar Pollak)的信

 

查爾斯大學創建於一三四八年,是中歐最古老的大學,一八八二年分成德國大學和捷克大學。卡夫卡於一九零一年在德國大學註冊,他學習成績平平。學法律對他來說是權宜之計,猶太人只能選擇法律和醫學這類務實的專業。 

在給友人的信裡,他描述了第一次性經驗: …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August 19, 2018 at 6:4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