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書寫批判所開闢的領域是廣闊而不連續的。舉例來說,巴赫金(Bakhtin)關於雙聲性(bivocality)與複調性(polyphony)的重要觀點,便是建立在書寫依附於、並衍生自「實踐中的言說」(lived enunciated)這一立場之上。如果沒有這一立場,巴赫金的理論便無法成立。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德里達所強調的書寫之不透明性(opacity)——即書寫作為「痕跡」(trace),已然與任何原始再現…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anuary 9, 2025 at 1:30pm — No Comments
在對等原則基礎上,筆者力主將張力引入本來已夠複雜的隱喻與轉喻的關係中。這,會不會把水攪渾?誤入「自作多情」的推舉,抑或牽強附會的累贅?三者關係如下:
比值S(張力)= X(隱喻)/ Y(轉喻)
比值≦1基本無張力:他經過大海(常態話語)
比值≧1出現張力:他犁過大海(一丁點隱喻)
比值遠遠>1張力增大:他聆聽貝殼的深淵、珊瑚、和風的細雨(轉喻+隱喻)
這就是說,當比值由1發生遞增性變化,隱喻(轉喻)的功能得到增強。…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8, 2025 at 7:30am — No Comments
上面我們提到,自我指涉性思想發源於俄國形式主義,而其進一步發展,是在布拉格學派時期。在這一階段,雅各布森和他的同事們引入了符號學的概念,試圖用符號和客體的關係來更准確地界定文學性,而不像俄國形式主義時期那樣籠統地界定為「有組織的變形」,這可以從上文所引雅各布森對符號與客體關係的闡述中見出。而且這不僅是雅各布森一個人的觀點,也是貫穿於整個學派的發展線索。
比如布拉格學派的穆卡洛夫斯基就認為:「正是這種對標凖語言凖則的違反,這種有系統的違反,使詩歌式地使用語言成為可能」,(Mukarovsky,1964:18)「在詩歌中,語言的實際功能……較之美學功能退居其次,這時符號本身成為注意力的中心」。…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7, 2025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政治人物的宗教「擬象表演」,例如有些第三世界國家所謂的「穆斯林」領袖, 借加沙、以巴戰爭等緊張局勢做舞台,思想界應該如何看待的?
至少在西方思想界,第三世界國家中某些自稱「穆斯林」領袖利用加沙、以巴戰爭等緊張局勢進行政治表演的現象,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批評。這些政治人物通過將宗教情感與地緣政治議題相結合,試圖提升自身影響力或鞏固政權。然而,這種做法被視為對宗教信仰的工具化和對複雜國際問題的簡化處理。西方學者認為,這種「擬象表演」可能導致以下後果:…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January 5, 2025 at 3: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January 4, 202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五)詩的創作—「信而好古」及「放鄭聲」:
孔子畢生維護周禮不遺餘力,提倡禮治的復古,反對制度的變革,由此可知其對文藝的態度,亦抱持「信而好古」的原則,反對文學藝術的創新。孔子在〈述而〉標榜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這些孔子自述的記載,在在都顯示出孔子對古代的學術文化乃至文藝是十分敬重,對於整理和保存文化遺產方面有極大貢獻。然而孔子對復古的狂熱,直接影響表現在對創新的厭惡,其「是往古而誹今」的觀點,可謂為文論批評觀點上「貴古賤今」一說之先河。…
ContinueAdded by TV Plus on January 4, 2025 at 6:29pm — No Comments
重複就是語言自身獲得分量,吸引注意的一種方式。再比如我們熟悉的一句詩,「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海子:236)其詩性就表現在不尋常的「詞的組合」中。「溫暖」和「名字」的反常組合,使得我們不得不注意到它作為表達的存在,並進而思考為什麼要採用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語言的特殊用法,構成一種近乎強制性的力量,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表達方式自身。對此,雅各布森還從符號學角度加以說明:「除了將符號等同於客體(A即A1)的第一感覺,我們還必須敏銳地意識到這種看法之不足(A非A1)」。(Jakobson,1976:175)
「符號等同於客體(A即A1)」,說的是語言符號的指稱用法,而「這種看法之不足(A非A1)」,…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4, 2025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導論: 斯蒂芬·A·泰勒(Stephen A. Tyler)與我之間的哲學對話,始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的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這段對話是在1997年春季學期結束時,在萊斯大學人類學系經由面對面的會晤與討論中,以彼此的共識、動機與熱情促成的。當時,我與蘇爾皮克·安傑利尼(Surpik Angelini)共同策展並聯合呈現了一個名為《出神狀態的藝術家:藝術與人類學的七場展覽》(Artists in Trance: Art and Anthropology in Seven…
Continue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anuary 3, 2025 at 4:30pm — No Comments
5 吉爾·凱平(Gilles Kepel)——全球伊斯蘭主義的政治化
法國政治學家凱平研究伊斯蘭如何被極端勢力武器化,形成政治伊斯蘭(Political Islam)的意識形態。 在《先知與法老》(The Prophet and the…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January 3, 2025 at 2: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pil on January 3, 2025 at 10:18am — No Comments
對等原則作為隱秘而靈活的「槓桿」,聯結起隱喻與轉喻,共同實施語詞句子的運作。需要注意的是,對等並非相等的同義,對等是在對應,類似和相異,同義和反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故對等原則也是雅各布森所說的「平行」結構。這意味著對等原則中相似與相異,同義和反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奠定了在相似性中廣泛「代表」的可能,同時也暗含著向著組合過程不斷生發、延伸的多種可能。
即對等原則投射到組合軸上,組合軸也存在「替代」次序的支配可能。所以隱喻與轉喻之間,不管是「等價」「代表」「替換」關係,轉喻都帶有輕微的隱喻特性,而隱喻也同樣帶有轉喻的色彩。這種投射轉換也恰如羅蘭·巴特所言:「在隱喻中,選擇變成了鄰近;在轉喻中鄰近變成了一種從中選擇的範圍。因此,看起來,在這兩個邊緣上,創造似乎永遠有著存在的機會。」[8]正是雙方不可抗拒的親和、兼容,互為照耀才成為可能,它完全符合詩歌的復合意指功能。…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3, 2025 at 5:30am — No Comments
記住不要貯藏你的愛,也不要算計。不要吝嗇。如果你這樣做,你將會錯過人生。要讓你的愛開花、分享、給予,讓它成長。
一個偉大的國王有三個兒子,他想要選擇其中之一來作為他的繼承人,但是他覺得很難選擇,因為他們三個都很聰明,而且很勇敢,他們三個是三胞胎,同樣年紀,因此沒有方法可供判斷,所以他就去問一個聖賢,那個聖賢給了他一個建議。
國王回到家,將他的三個兒子都叫來,他給他們每一個人一袋花的種子,告訴他們說他要去朝聖。「它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一年、兩年、三年、或更長,這件事對你們是一個試驗。當我回來的時候,你們要將這些種子還給我,誰保護得最好就當我的繼承人。」然後他就離開去朝聖了。
第一個兒子想:「…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anuary 3, 2025 at 4:30am — No Comments
我在參加派對回家的路上,
十點三十分,一個漆黑的冬夜,沒有星星,
幾朵雪花飄落在
我的前燈的手臂上,它們正
摸索著黑暗的背部,
拽出裡面的東西,一個信箱,另一個,
一只搬運寶石的貓。在一個小鎮的
邊緣,我路過了四顆星星,它們放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2, 2025 at 5: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