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09)

童瑩:海外華人的公共記憶與族群認同——以印尼馬魯古群島華人為例(3)

今天,特爾納特人仍然相信,中國人是第一個到達當地進行丁香貿易的海外族群,他們的祖先正是從中國人那里了解到丁香的價值。島嶼上的杜發村(Dufa-dufa)、多格末村(Tokome)、達勞村(Tarau)、加布拉村(Jambula)和法拉加瓦村(Falajawa)被認為是最早由中國移民建立的村莊。其中姓氏為“華特辛”(Huatsing)、“博克因”(Bokyin)的居民聲稱他們的祖先是來自中國的穆斯林[10]。今天,特爾納特島還流傳著元代中國人在馬魯古群島活動的傳說。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范正義: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研究(6)

馬來西亞的媽祖宮廟之間出現跨地區的結盟,則與雪隆海南會館天後宮的積極運作密切相關。馬來西亞的媽祖宮廟眾多,但彼此之間互不來往。雪隆會館天後宮決心模仿臺灣媽祖的“回娘家”模式,打破馬來西亞天後宮互不往來的狀況。按照蘇慶華的看法,雪隆海南會館天後宮的努力,一方面是確立了它與其他天後宮之間的主、從關係,另一方面則是使其“‘領頭羊’的地位更易於被接受和‘認同’;從而樹立起其領導群倫的獨特風范和品牌”。[8]…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41pm — No Comments

范正義: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研究(5)

有鑒於此,20世紀80年代後海外華人的民間信仰在發展中出現的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例如,2002年雪隆會館天後宮自中國大陸湄洲祖廟迎回媽祖分靈金身,並於2004年舉辦“慶祝天後聖母千秋寶誕暨靈身巡幸檳威海陸大典”,帶動了馬來西亞華人信徒之間的互動往來之後,馬來西亞華人之間因互動而逐漸形成了真正的文化認同。據蘇慶華統計,自2003年4月至2007年5月,就有吉旦島昭應廟天后宮等五個天後宮在舉辦慶典活動時,主動邀請雪隆海南會館天後官的湄洲媽祖金身前來參加。甚至連非海南人天後宮廟群的柔佛州峇株巴轄林氏宗祠也來邀請,說明跨地區互動確實增進了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認同。此外,跨地區交往和結盟帶來的外部援助也有助於海外華人為自己的文化正本清源,更好地克服文化認同危機。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41pm — No Comments

范正義: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研究(4)

此後旅居菲律賓宿務的深滬人又從馬尼拉分靈香火,創建宿務寶泉庵正爐。1990年,旅港深滬人也從滬江寶泉庵分靈香火到香港,創建了香港寶泉庵正爐。由於香港寶泉庵正爐、馬尼拉寶泉庵正爐、宿務寶泉庵正爐、滬江寶泉庵、臺南學甲慈濟宮和白礁慈濟宮都是奉祀保生大帝,且有著明確的香火傳承關係,這就使得改革開放後,福建、臺灣、菲律賓馬尼拉、宿務、香港等地的華人在信仰紐帶上的跨地區交往成為可能。

 

(二)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的促發因素:海外華人通過民間信仰的跨地區交往和結盟來應對當地的文化認同危機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40pm — No Comments

范正義: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研究(3)

宮廟的自由度擴大,是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增加互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它不是唯一原因。筆者認為,至少還有三方面因素在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的發展中起到導向性的作用:一、民間信仰在海外傳播時形成的跨地區的香火網絡,為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當前海外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各國華人所面臨的文化認同危機,是迫使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走向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促發因素;三、一些影響較大的宮廟試圖通過跨地區的信仰網絡來構建自身權威的行為,則進一步加快了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步伐。

 

(一)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的發生基礎:民間信仰在海外傳播時已然形成的跨地區香火網絡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37pm — No Comments

范正義: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研究(2)

在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的努力下,海外華人的城隍信仰也出現了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現象。民國初年,新加坡鳳梨山的安溪移民開始在天公壇奉祀來自福建安溪的城隍香火。由於安溪城隍廟在福建、臺灣以及東南亞一帶擁有數量眾多的分爐,韭菜芭城隍廟利用安溪城隍廟的這一平臺而與這些分爐建立聯系,使自身的交往范圍擴大到福建、臺灣和東南亞等地。[3]進入21世紀後,韭菜芭城隍廟又將交往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到全世界所有的城隍廟。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36pm — No Comments

范正義: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現象研究(1)

摘要: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在發展中出現了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現象。民間信仰在海外傳播時已然形成的跨地區的香火網絡,為這一現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當前海外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各國華人所面臨的文化認同危機,是迫使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走向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促發因素。一些影響較大的宮廟試圖通過跨地區的信仰網絡來構建自身權威的行為,則進一步加快了海外華人民間信仰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步伐。 

當前,海外華人民間信仰在發展中出現了跨地區交往和結盟的現象。對於這一現象,一些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已經略有涉及,但缺乏全面性的綜合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35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蒸饅頭的愛情全過程

女人是水,男人是面,和在一起,就揉成韌性彈性親密性十足的麵團,這是一個麵溶於水而水滲於麵的物理過程,它是一個初級的,有若男女相擁抱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一個良好的出發點。事實是這樣,如果水永遠是水,麵永遠是麵,那就不會發生故事,它不會構成饅頭的形式。水麵結合,它們之間就會有一種酸性物質——酵母菌(荷爾蒙)擴張,世俗的人類把這叫做感情的培養。這一個階段自然是化學的,事實上男人與女人或曰水和麵的距離無間之後,他們就會增加激素分泌,愛情進入到化學的第二層次。進入化學層次以後,感情的發展對於溫床的需求,就會要求增加熱量,進入物理的第三層次。…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15pm — No Comments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44)

不妨先看看大海吧!在遠處它是浩蕩渺茫,一望無際,除了翻卷起灰色的波浪之外什麽事情也不幹。在靠近陸地時,大海碰到了第一塊礁石,便向它大顯淫威,摧殘了一切綠色草木,把它變得同自己一樣光禿禿和灰暗難看。大海又碰到了另一塊礁石,這塊礁石也厄運難逃。然後,它又碰到了另一塊礁石。不消說,也沒有什麽兩樣,那塊礁石被剝掉全身衣衫並且被搶劫一空,就像落到強盜手里一般。但是越到後來,礁石反而越發密集了。於是大海才開始明白過來,原來陸地把自己最小的孩子全都派出來求饒來了。大海情面難卻,越是靠近陸地就越發心平氣和。它把浪頭翻滾得不那麽高,把狂濤緩和下來,使得罅隙和溝壕里的小草和灌木得以幸存下來。它又把自己分成了一些很小的海峽和岬灣,到了最後同陸地真正相接的時候,它一點危險都沒有了,甚至於小船都敢出海去。大海變得這洋澄澈碧藍,這樣和顏悅色,恐怕連它自己都難以認識了。…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14pm — No Comments

尤金《迷失的雨季》印第安人市集(下)

由庫士科飛到秘魯首都利馬 (Lima),聽說舊城有個很大的印第安人市集,便想去逛逛。然而,聽到我們要去哪兒,許多當地人都提出善意的勸告:

「那裡的治安非常壞,扒手多得不得了,防不勝防。他們幹案的手法,又精又狠。向來就很少遊客去的。」

我們沒有聽從勸告,結果真的吃了虧。

那是一個很大的市集,比我們在庫士科逛的那個大得多,而且,物品的種類也很多,除了毛織品外,還包括皮革品、石雕品、泥塑品、陶瓷品──全是印第安人以雙雙巧手製成的。來這裡逛的,很明顯,有九十%是當地人,氣氛很是熱鬧。我擠在密密的人潮裡,一攤一攤的觀賞這些罕見的手工藝品,滿心歡喜;但與此同時,我也毫不放鬆的挾緊我的大皮包,分分秒秒提高警覺。…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February 10, 2020 at 8:14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代溝(下)

如果媳婦正在院里浣洗衣服,兒子過去幫一下忙,到後院井里用柳罐汲取一兩桶水,送過去備用,結果也會召致一頓長輩的唾罵:“你走開,這不是你做的事。”我記得半個多世紀以前,有一對大家庭中的小夫妻,十分的恩愛,夫暴病死,妻覺得在那樣家庭中了無生趣,竟服毒以殉。殯殮後,追悼之日政府頒贈匾額曰:“彤管揚芬”,女家致送的白布橫披曰:“看我門楣!”我們可以聽得見代溝的冤魂哭泣,雖然代溝另一邊的人還在逞強。…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February 9, 2020 at 11:10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12)

在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過程中,中華商會更是長袖善舞,推動了華商在中國的投資與交往。這不僅對於華商本身,對於中國與東盟關係來說,也極具戰略意義。在南洋華商的經濟圈與中國的經濟圈中,都有重要交集存在。中國商會也積極參與到世界華商大會之中,與海外華商會一起為謀求經濟互利而努力。  

其八,拓寬研究視野,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在視野方面,堅持整體史和長時段的觀點,尤其要強調兩點:中華商會與華人社會的關聯;中華商會與區域及全球經濟網絡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討論中華商會的組織變遷史,探討中華商會的功能績效,拓展中華商會的研究時空。同時堅持歷史實證的基本研究方法,綜合運用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及人類學的相關理論,如實還原中華商會的真實面相。…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54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11)

其四,以整體史關懷加強對南洋諸國中華商會橫向關係的探討。現有研究,多按國別而論,比較研究及相互關聯研究極少。事實上,南洋中華商會最初的建立有大致相同的背景,商會在整合本地華商的同時,也注重發展對外關係。在東盟建立之後,相互之間的聯系更為頻繁。在當代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中,中華商會跨越區域,屢次召開世界華商大會,促進經濟合作與社會交往。在關於東盟經濟的研究中,對中華商會的關注不足,在商會研究中雖有學者關注這一現象,但在史料及問題探索方面還有很大空間。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54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10)

三、南洋中華商會研究的趨向與思考

 

從上述南洋商會研究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可以看出,此項研究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需要更多的學者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以取得更多更紮實的研究成果。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51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8)

馬來西亞各地所設立的中華商會組織亦極普遍。石滄金認為在1890年後,華人商會組織的發展順應當時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的聯合趨勢,有利於打破行業和幫派局限。(45)黃露夏撰文分析了詩巫(Sibu)中華總商會的發展與前景。(46)關於馬華商會發展最為重要的著作是黃昆福主持編寫的馬華商會史,全面介紹商會之組織與功能,馬華商聯合會則成為統籌組織。不過因出版較早,近三十餘年的情況難以明了。(47) 

泰國中華總商會亦於晚清時候創建。袁丁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所收藏的清宮檔案,討論了泰國中華總商會的成立問題,認為中華商會是清政府振興實業新政的產物。(48)李慧芬在學位論文中肯定中華總商會在泰中建交過程中的積極作用。(49)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48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6)

華人社團的政治及社會參與問題受到重視。童家洲的研究認為在抗日戰爭之中,東南亞華僑社團積極參與。(18)丁麗興分析了印度尼西亞華人社團的政治參與。(19)葉言認為華人社團在傳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林孝勝認為華商在新加坡會社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21) 

在當代,華人社團的作用不可忽視,也出現一些新變化。李明歡對此進行了宏觀總結。(22)蘇成耀對新加坡華人的新社團進行了研究。(23)石滄金討論了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的新動態。(24)柳時和以世界華商大會為例,討論華人社團的跨國界發展問題。(25)在社團問題的討論中,涉及到文化認同、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問題。不少學者由此出發,對華人社團的觀念及社會組織進行討論,評析華人心理由落葉歸根向落地生根的轉變。華人主動積極參與當地社會,在地化明顯,其華裔的文化認同加強,華人、華僑的成分降低。…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44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5)

與國內商會一樣,海外中華商會也是由該地華商推舉總協理等主要領導人,然後經農工商部奏請清廷批準,並劄發關防圖記,享受清政府保護,擁有社團“法人”地位。所不同的是,海外各中華商會成立後,還須由清朝外務部和清政府公使照會所在地的外國官府,以資備案。在清末,海外華商之所以積極組織商會,與國內的情況也大體相似。一方面,是清政府大力提倡和勸導;另一方面,海外華商同樣意識到,非聯絡群情同心協力,無法立足於外洋。從宗旨和活動內容看,當時的國內商會與海外中華商會也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在組織系統、領導體制及其一般成員等方面,國內商會與海外中華商會相比較則是有同有異。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43pm — No Comment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4)

目前,基於中國的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的地位,海外華商的經濟回歸現象極為明顯。在內外合作的過程之中,海外中華商會的組織網絡可以提供高效直接的合作機制。現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取得突破,相互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但在合作之中,仍存在不可避免的競爭和矛盾。這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是極為正常的,關鍵是尋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中華商會在政府和民間的溝通之間,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此,可以說基於當前中國在外交與經貿關係上與東南亞的緊密聯系,此項研究對於中國如何充分運用中華商會之組織力及文化吸引力,建立民間化的經濟交流及合作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ebruary 9, 2020 at 6:4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