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ion for Form
  • Female
  • Linggong, Peark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Passion for Form's Friends

  • 罗刹蜃楼
  • Passion for Style
  • Host Workshop
  • Kolkata Bachcha
  • INGENIUM
  • Malacca 皇京港
  • Jemaluang 三板頭·
  • Bir Tanem
  • Paetiyo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Taklamakan
  • TASHKENT HOLIDAY

Gifts Received

Gift

Passion for Form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Passion for Form's Page

Latest Activity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5

"最晚就是在這里,我們三個坐在車里的男人停止了初夏之日重覆我們的塞爾維亞冬日旅行故事;甘脆停止了充當一個已經發生和書寫下來的故事中的人物(這的確可能是一種恢復、興致,首先是保護)。 最晚就是在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在維舍格勒待了一宿和一個白天之後,看樣子有必要或者有好處,為我們的冬日旅行故事書寫這個補遺或補充。…"
yesterday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Green Session by Vincent Bourilhon

"愛墾詩觀:T.S.艾略特(T. S. Eliot)的「去主體詩觀」是他對詩歌創作和詩人角色的一種深刻美學主張,主要體現在他反對浪漫主義詩人那種強調個人情感和自我表達的創作方式,而主張詩人應該「消解自我」,讓詩歌成為一種超越個體的客觀藝術。 下面是對艾略特「去主體詩觀」的幾個關鍵面向的說明: 詩人不是情感的表達者,而是情感的轉化者~在〈傳統與個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Saturday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Green Session by Vincent Bourilhon 2

"愛墾網APP:從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學派角度分析顧彬的“新離騷”~~ 不要再提 什麼戰爭和驅逐。 我們夠傷感了。 沒有緣由我們都會流淚, 更別提什麼剝皮抽筋 讓一萬個人 分食自己的肉。   不要再提什麼跳樓, 什麼末日和憂郁症。 我們寧願虛無 在生前死後 在懷疑前失望後。   不要再提 什麼意義和邏輯。 更幸福的是一塊石頭, 一片雲和一陣微風。   若不是生前死後, 我們但願無舌 無耳無目。 這首詩從…"
Aug 18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Green Session by Vincent Bourilhon 2

"二、情緒先於邏輯與意義: 詩中多次出現對「意義」、「邏輯」、「語言」的拒絕: 「不要再提 什麼意義和邏輯。」 這是一種對理性主導世界理解方式的拒斥。詩人說「更幸福的是一塊石頭,一片雲和一陣微風」,這些自然元素都沒有語言與自我意識,也不具有「意義」,它們只是存在,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承載了一種純粹的感受狀態,即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謂的「純情動」(pure affect)。 三、無器官的身體與去感官的慾望: 結尾詩句: 「若不是生前死後, 我們但願無舌 無耳無目。」…"
Aug 17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5

"教堂的門關著,可上面貼了一張告示,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天做聖禮:一個打算,在這裡的一片死寂和封閉中,一種前景!教堂有一個洋蔥形圓頂,建於十九世紀末,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
Aug 15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5

"可是後來,文中這樣寫道,被交換了,同樣消失了(報紙上幾乎肯定說「他走向毀滅了」)。現在我禁不住問自己,為什麼在這場戰爭中,一再偏偏是那些恐怖行為可能的主要見證者看樣子被毫無例外地釋放用於交換了,一個幾乎出現在所有這樣的報道中的事實,而每一次都毫無疑問地繼續傳遞 下去:如果這一個和那一個證人知道如此慘不忍睹的事情、如此暴露真…"
Aug 12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Dokusō-tekina aidea's photo
Thumbnail

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Dreams & Dreaming〉11

"[母親鼻子吸氣的聲音] 我的記憶在最後一個詩節前猶豫了片刻,我嘗試過用這麼多的詞來開頭,結果最後選定的那個詞在某種程度上被大量錯誤的開端給掩蓋了起來,這時我聽見母親鼻子吸氣的聲音。不久我背誦完了,抬起頭來看她。她透過從臉上流下的熱淚心醉神迷地微笑著。「多麼奇妙,多麼美啊,」她說道,隨著越來越溫柔的微笑,她遞給我一面手鏡,好讓我看見我顴骨上的那點血跡,在某個無法確定的時刻,我的一個把面頰支在拳頭上的無意識的動作把一隻飽餐中的蚊子給壓死在了那里。但是我看見的還不止這個。看著我自己的眼睛,我發現了僅僅…"
Aug 8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Green Session by Vincent Bourilhon

"陳明發〈閱讀〉…"
Aug 7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5

"其實,越過德里納河古橋,我更打算沿著對面荒山上的羊腸小道登高爬山;我想起了剛才提到的那個維舍格勒作家的一篇短文,一種童年時期的召喚。…"
Aug 4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5

"難道在這里還需要補充說明,在這個塞族-東正教墓地上,那樣的哀思當然也包括在其他地方一模一樣、只是表達方式不同的痛苦?…"
Aug 4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Dokusō-tekina aidea's photo
Thumbnail

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Dreams & Dreaming〉11

"不懂中華文化就是這個樣子囉。 大學先修班中文科不考中國文學史,沒聽過《詩經》的風雅頌;還有屈原的《離騷》,當然不知道「風騷」二字何來?。 領袖拼:引領風騷;心如碌碌撞的,才賣弄風騷。 在含淚都要「愛國」、「救國」的年代,確實有人墜樓了;現在,先天下之富而富的集團,偷腥貪新鮮,騷上頭就不再害臊。 誠如廁長說的,有些事沒人敢作;他們不做,誰做? 像極了有的女演員想出頭,有句standard台詞: 「導演~~今晚~~奴家來您房間向您請教劇本,切磋演技,技職技職......」 上一代,賣大餅;新一代,賣…"
Aug 3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Dokusō-tekina aidea's photo
Thumbnail

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Dreams & Dreaming〉11

"埃烏熱尼奧·德·安德拉德的詩·急需 急需愛情。 急需海上有一隻船。 急需消滅某些詞匯: 仇恨,孤獨,殘忍, 一些悲嘆, 無數刀劍。 急需創造快樂, 成倍地種植親吻和莊稼, 急需發現玫瑰、河流, 還有燦爛的晨曦。 沉默壓在肩頭,被玷污的陽光 也會疼痛。 急需愛情, 急需生存。 (姚風譯)"
Aug 2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Dokusō-tekina aidea's photo
Thumbnail

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Dreams & Dreaming〉13

"[日落] 我回憶起一次特殊的日落。它給我的自行車鈴添上了一抹餘燼。頭頂上方,在電話線的黑色樂譜之上,一些深紫色的、邊緣是火烈鳥的粉紅色的長條雲呈扇形一動不動地懸在那里;整個景象宛如色彩和形狀構成的奇妙的歡迎儀式!然而它在消失,其他一切也在逐漸變暗;但是就在地平線上方,在一片明澈的青綠色空間裏,在黑色層雲下,眼睛發現了一片遠景,只有傻子才會把它誤認為是這次日落或任何別的日落的額外部分。…"
Aug 1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Green Session by Vincent Bourilhon

"愛墾APP: 德勒茲「混沌宇宙」~~德勒茲(Gilles Deleuze)筆下的「混沌宇宙」(Chaosmos)是一個極富詩意且哲學性極強的概念,它源自他與瓜達里(Félix Guattari)在《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與《何謂哲学》(What is Philosophy?)中的思想。這個詞本身就是由「混沌」(chaos)與「宇宙」(cosmos)融合而來,首次出現在詹姆斯·喬伊斯的《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Jul 20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corps sans organes's photo
Thumbnail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5

"我們是一個如此弱小的民族,可整個世界(邊說邊用手 指著空中,整個「世界」指的是北約轟炸縱隊)都針對我們——你們告訴 德國吧,它應該感到羞恥!我們再也不會有歡樂,再也不會有慶祝,再也不會有節日。 我們大家如今能夠一起去的地方就只有墓地了,維舍格 勒一帶還有很多這樣的墓地。教堂,禮拜,是的,不過只是形式而已, 宗教已經死了。唯一的生活、唯一的群體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公墓里。 體育運動,就這樣:最優秀的運動員都死了,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
Jul 18
Passion for Form commented on Dokusō-tekina aidea's photo
Thumbnail

夢: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Dreams & Dreaming〉18

"凡塵〈識蘊與潛意識〉識蘊[下] 五、從「識蘊」開展的「第七及第八識」與當代「潛意識」之關係 人,心理的功能和狀態,以及由心理產生的問題和影響等等課題,其實在人類有文明以來一直受到關注。「“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的心理狀態(精神分析)就這樣在19世紀的西方社會中發展出來,至今還在不斷的開展與詮釋中。(按:精神分析和佛教都有意識一詞,且以標點符號為作區分:「意識」代表佛教所說,而“意識”即是精神學派之用詞。)…"
Jul 18

Passion for Form's Blog

黎荔·詩:寺中之言 下

Posted on May 24, 2025 at 9:36pm 0 Comments

法度之詩是文明的腳手架,核心特質是遵循詩歌傳統的形制規范(如平仄、對仗、音步、韻律),注重修辭技巧的精密編織,其價值在於將人類對語言秩序的掌控推向極致,在有限框架內創造目標明晰的言說和表達。通靈之詩是語言的巫術,核心特質是突破理性邏輯與語法規范,通過意象的蒙太奇、語感的震顫與直覺的閃電,捕捉意識深層的原始震顫。當然,絕對的「通靈」可能導致詩歌滑向譫妄,通靈之詩仍需某種隱形的法度作為錨點。比如陶淵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看似渾成,實則暗藏《古詩十九首》的法度肌理;蘇軾詩詞的「衝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軌」也並非否定法度,而是將法度內化為「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然呼吸。我們得承認,有些詩人是兼具法度與通靈的。也可以說,所有的通靈時刻都在重構傳統法度,而形式本身亦可成為創新的催化劑。這就是中國詩學傳統中「人工」與「天工」、「法度」與「妙悟」、「規則」與「神韻」的永恆辯證。…

Continue

黎荔·詩:寺中之言 上

Posted on May 22, 2025 at 1:30pm 0 Comments

詩歌的「詩」字,其繁體字為「詩」,可見「詩」字由「言」和「寺」組成。國內神話學研究的代表人物——學者葉舒憲提出,「詩」字的造字本義應追溯到祭祀主持者的語言活動,即「寺人之言」。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學者的支持,並認為「詩」字的形成與宗教祭祀密切相關。今晚我也來探討下「詩」字的本義與「寺中之言」的關係。…

Continue

愛墾APP:詩歌的時間性與「詩」字的語源分析

Posted on May 16, 2025 at 7:30pm 0 Comments

在探討「詩」字的語源時,周策縱指出:「中國『詩』字的原始意義實本於迅速的運動和有目標的指向這兩個觀念。而這兩點也正是時間的特質,即流動(flowing)與指向(direction)。」他進一步認為,這種語源上的時間性,使中國詩歌成為以瞬間感受為核心的抒情藝術。詩人創作詩歌,是將當下的思想、感情、印象即時呈現或暗示,而非回憶過去或預測未來。 (cnprose.com)



詩歌作為歷史時間的見證者:…

Continue

愛墾網APP:情动转折与现象学

Posted on October 19, 2024 at 11:00pm 0 Comments

[前言 Affects-Percepts-Powers]…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