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
  • Female
  • Rombin Pahang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楊薇's Friends

  • INGENIUM
  • Bir Tanem
  • Baghdad Janim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Passion for Form
  • 瑪琳娜
  • thé l'après-midi
  • 寧靜心
  • Khalak Khalayak
  • 客家 庫
  • Leading Link
  • Ingenium
  • Mystikós kípos
  • Easy Tree

Gifts Received

Gift

楊薇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楊薇's Page

Latest Activity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西厙《寫生課:扳罾者》

雨後的小泖港堤岸上扳罾者近乎古人 他臉上蒼雲飛度看上去古老而又蒼茫 他的眼神比黃昏淺比小泖港的河水 略深:偶有魚影撥剌更多是寂寞 有時候他也和圍觀者搭話,言辭簡省、寡淡 仿佛來自一卷宋山水。他輕手輕腳地 起網,又輕手輕腳下網黃昏與河水反反復復 從網眼裏過濾——他像極了一枚宋畫落款 疏淡,漫漶蹲守在小泖港的江南See More
Nov 12,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西厙《寫生課:垃圾分類員》

她擁有一張長臉,看著有些喪,還有些煞氣。她好像從來沒有笑過。 相比其他女人她顯得瘦削、高大,也更晦暗,渾身上下找不到 一處堪稱色彩的地方: 她與環境保持了高度協和,在一幅暗調子畫中她總是 更暗的那部分。她已不年輕,但也無法準確判斷她所處的年齡區間。 大多時候她用一根木棍壓實乾垃圾,間或探身埋進濕垃圾桶, 分檢出那些 被誤投的塑料袋。她常常按捺不住怨怒,和某個穿睡衣的小婦人罵架—— 面對故意不拆包濕垃圾且語帶挑釁的小婦人,她也出言不遜,有時用方言有時 用普通話。那些使慣了的汙言穢語,她用得得心應口。她不買誰的賬。 當然更多時候她是沈默的。她用布條下狠手捆紮大大小小的紙板,然後堆放。 這算是私活。在並不亮堂的路燈下,她和她的影子一起,忙忙碌碌。 一個非典型勞動婦女,她不任勞任怨,適合現實主義的炭精條,不適合贊美詩。See More
Nov 11,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西厙《玻璃》

在玻璃的碎裂聲中你聽到什麽我聽到碎裂聽到事物毀於碎片的尖叫——無聲的 我聽到尖叫中美的毀滅和心靈的戰栗比如,一張破碎的、姑娘的臉被剜去了人們對美的信仰 一雙兒童的眼睛——完整的玻璃背後破碎的心光芒幽燃像一把刀扎向這個羞辱和毀滅它的世界See More
Nov 2,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西厙《小風景》

河邊散步。無風,悶熱沒什麽可抱怨的,出汗是散步的第一要義而風景不是:出汗更讓人確定身體的存在感與合法性而風景讓人恍惚——河水暗綠,收斂,倒映的兩岸風景如此平庸反使人更加專注於出汗汗水像一條條河流流經身體的溝壑——它們正生成著自足而隱秘的小風景。夏天和秋天正在身體上完成它們的交權儀式,它們的進退與膠著還將持續一些時日這不影響身體向其中一方逐日傾斜。就像河岸上幾棵側柏,一日比一日傾斜靜穆中構成自足的小風景See More
Oct 31,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西厙《小泖港,一匹絲綢的皺褶》

小泖港,一匹絲綢在黃昏完成它的漂染——用夕光和黛雲。一匹重磅絲綢在時間裏冷卻、褶皺,且自我賦就入秋以來的光澤和質感 鷺鳥回到涵養林,回到響葉楊日見疏闊的庭院和臥房膽小的族類也有欲蓋彌彰的隱私。它們的鳴叫空曠了小泖港這匹 江南絲綢。時間在小泖港完成密集的皺褶:時間由深而淺由濁而清,由快而慢由粗糲而柔滑,由喧囂而靜謐。在時間的物化中 一條駁船吃水及舷。它所裁開和縫合的,是同一匹江南同一匹黃昏,同一匹冷卻的絲綢——夕陽也熨不服帖的皺褶勢必俘獲一彎弦月,並完成自我命名See More
Oct 30,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西厙《讀魏純風景寫生》

他已經入秋——那些響亮的色調初看完全是盛夏,其實不然我聞到的氣息表明,他的畫筆蘸足了初秋果粒一樣炸裂的陽光。他當然熱愛樹綠和湖水的藍,他用某種偏愛堆砌那些入秋的濃綠和深藍,也包括淡綠和淺藍。秋天賦予了他更多牧歌式的靈感,所以他同樣毫不吝嗇熟褐、赭石、土黃甚至近乎玫紅用大筆觸畫出對土地毋庸掩飾的感情我羨慕畫家不必受制於語言的桎梏在看似隨意的塗抹和堆疊中表達入秋的確定性:他擯棄了詩人式的傷感和所有構成傷感的猶疑、軟弱、虛無的筆觸一切都在堅定和充滿肌理的厚塗中生成健全的和聲,和果實一樣飽滿的詩意See More
Oct 29,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楊 牧·戰火在天外燃燒(4)

  是的,颱風從海上來,迅速撲向這低伏在山下的小城。像過去的年代一樣,也和未來的年代一樣,人們似乎很習慣於它威赫的來勢,甚至覺得那是夏日裡應該有必須有的滌洗,說不定還能驅除蟲蝨和瘴氣。所以在風球一一升起之後,在收音機廣播員的催促下,也許不然,是在感覺到那反常的熱風和目睹那緊貼住山巒下最透明的大氣之後,我們知道風將帶著巨量的雨水狂奔過小城的上空,把一些大樹連根拔起,把籬笆一一掀倒,把電線桿推翻,甚至把誰家將就的屋頂吹跑,把橋樑和鐵路移動一個位置,讓山石和泥濘傾入公路,堵住來往的交通。在我幼小的心靈裡,颱風帶來一個狂暴的奇異的夜,電燈不亮了,小桌上點一根蠟燭,火光在轟然的黑暗裡搖晃,有時爆出一朵花來。我瞪著那燭光看,聽風雨呼嘯通過,似乎不會有停止的時候,然後眼睛就累了。醒來時發現自己還是安全地躺在蚊帳裡,風雨早已停了,明亮的光線透過窗上那木板的隙縫照在我臉上,很安靜,只有帳外一隻蚊子飛行的嚶嗡,和平常一樣在清晨的微涼中飄忽來去。颱風已經遠遠走了。  我趕快從床上跳起來,跑到前面窗下去張望。原來昨天釘上去的木板早就在我睡覺時拆下來了。哇!這都是真的!巷子裡好幾棵榕樹已經被風雨吹倒了,電線桿大…See More
May 19,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May 13,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楊 牧·六朝之後酒中仙 (4)

  我遷來西雅圖之後,人生體驗進入另外一個階段,詩興不減,酒趣趨下,主要是缺少對飲的人。北國天氣,夏季日頭最長,晚間九時猶見彩霞滿天;冬季則四點過後,天已大黯,雨水淅瀝而滴下,蕭索之極。宇宙光陰起伏如此,心緒也隨之不寧,如是者數年才逐漸習慣了這高曠的新世界,甚至產生了充分的戀慕認同。對飲無人,我只好改喝啤酒。美國啤酒淡而無味,但黃昏五點以後一杯在手,頗能促進思考,如此則啤酒乃變成為我的唯一嗜好,漸棄中外各種佳釀。其實啤酒之為物,人多一起暢飲最佳,和一二良朋對酌也有其無窮的趣味,等而下之才是獨飲。在西雅圖,暢飲的機會不多,和友人對酌的機會可待而不可求,無奈只好一邊看書一邊自斟,是為獨飲。然而獨飲也並不一定非看書不可,有時春日遲陽,徜徉小園徑上,枯坐可以獨飲;夏夜星火,閒散陽台階前,俯仰可以獨飲;秋夕風涼,改訂舊作於孤燈之下,舉手挽杯可以獨飲;而冬雪飄飄,擁坐書城,拆讀友人遠方來信,嘻笑嗔怒之間,未嘗不可獨飲。  這些年來,過息西雅圖與我對酌的朋友不少,但滿座暢飲皆知己的情形只有一兩次。這些人當中,劉紹銘專攻杜松子苦艾,頗有心得;李歐梵在威士忌與啤酒之間,酒量平平;陳若曦偏愛白蘭地,酒後聽…See More
May 5,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楊 牧·六朝之後酒中仙 (3)

  柏克萊朋輩頭角崢嶸,唯能飲者並不多,大概只有鄭清茂解此酒趣,其他諸子都不行。清茂為人溫柔敦厚,但出身早期的臺大中文系,親自體驗了幾位國學大師的杜康豪情,酒量雖非第一流,情趣也確實老到。我看他斟酌自如,面無難色,而從來不醉,大事小事侃侃談之,確有古君子風。清茂學識文章不同凡響,詩書超人一等,古律新體莫不在行,甚至能以日文作「俳句」。年前普林斯頓重逢,雪夜無事,相與對飲,酒後濡筆為我寫一中堂:「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飲酒學仙,戒酒學佛」,真性情中人也。在柏克萊時,因清茂的關係,認識史丹佛的莊因,也是臺大中文系的詩酒才子。前此我已經和莊家老三莊喆相知多年,且去過霧峰洞天山堂,瞻仰過莊老太爺慕陵先生的法書。但莊喆以抽象畫知名,屬於「新派人物」,不太飲酒;老二莊因則以詩書知名,嗜杯中物,風流蘊藉,最肖乃父。我時常看莊因在清茂家飲酒寫字,西裝革履,打扮入時,不知道此公奈何如此講究衣著,後來才聽說他正在追求夏家大小姐,奔波於金山灣之兩岸,週末渡海自史丹佛來,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獨我不知。  一九七七年在舊金山,又逢莊因於已涼天氣未寒時,海水依舊,人事全非,只有他和夏美麗夫婦…See More
May 3,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楊 牧·六朝之後酒中仙 (2)

  金門行伍,使我練就一身酒膽,雖然酒量依然薄弱。秋天裡我們大軍開到金門,晚上涼風颯颯,戰地戒嚴,更無處可去,我尋思:「何不飲酒?」乃購得高粱一瓶,頭一夜對著瓶子喝了兩口,頓覺得頭重腳輕,始知此白乾之厲害。我在金門結識一位好友,戰車連的修護少尉吳鼎榮。我們時常從這個坑道提一瓶酒走到那個坑道,在昏黃的馬燈下,一杯一杯喝著。平時我們喝酒就花生米和軍用罐頭,自得其樂;螃蟹季節到時,更不愁下酒菜。鼎榮是官校出身,為人和氣豪邁;我退伍前他就調回臺灣了,後來竟失去連絡,回想起來不免悵惘。那年冬天,國防部派來了一個軍中作家前線訪問團,成員中有不少朋友在。金門廣播電台台長是詩人一夫,他為我向師部請了公假,陪作家們玩。晚上吃飯時大家酒都沒喝足,一夫乃又安排眾人洗盞再飲於某部中山室,下酒菜不夠,竟以貢糖湊合痛飲,結果瘂弦、張永祥、一夫自己,和我都爛醉。據說我第一個滑到桌子底下,不省人事,由司馬中原、朱西甯、張永祥、吳東權四人合力抬上吉普車,適逢大雨,眾人抬到半途手都痠了,永祥建議:「放下來歇歇。」乃將我擺在黃泥地上,四人在雨中喘氣,當然也都濕透了。師部看我一夜未歸營,向電台要人,一夫特別為我說明是招待國防…See More
May 1,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Apr 28,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楊 牧·六朝之後酒中仙 (1)

飲酒這件事,在我的朋友當中,會的人不少,而且真能認識個中興趣,談而論之,甚至訴諸文字渲染的亦復不少。當然,能談論酒趣,甚至以文字記敘他的愉快或痛苦經驗的,不一定是最道地的飲者;何況天下自有許多積豐富的飲酒經驗,卻始終對此事保持緘默,不予置評的人,正是「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雖則如此,傳與不傳,口舌筆墨之間,仍有其修辭語意的殊相。李白雖然說他不想將飲酒的妙趣告訴你,言下卻已經告訴你了。我們都知道。六朝之後,最偉大的酒仙,當然就是他。  我個人稍識酒趣,對此杯中之物帶有濃厚的敬意。有時也遭遇到一些困擾,被人質問:「酒有什麼好?」我也覺得這事無可形容,「勿為醒者傳」。古人喝酒,和樂且湛,威儀幡幡──人多固然最好,獨飲也有其孤高的境界。要之,中國人從來不覺得飲酒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即使偶然生的顧慮,至多害怕「將非遐齡具」罷了。近代醫學昌明,一般人都強調酒與遐齡之間的衝突,所以許多長輩在飲酒半生之後,輒主動地或被動地戒了;不但自己戒酒,也勸我們晚輩少喝或者根本不喝。通常勸說的人總是充滿了誠意,聽訓的人則始終是藐藐的。此事是非,不可分析,何況長輩當中,以高齡的道德文章,猶對飲酒鍥而不捨的仍然…See More
Apr 27,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Apr 23,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王鼎鈞·對聯

這些年,我常跟朋友談起老夫子出的那個題目: 桃花太紅李太白 下聯是什麼?咱們個個交了白卷,只有一個比較頑皮的同學寫著下聯是難題難題難難題。 無非是「童年往事偶然聽」罷了,原不指望有什麼結果,沒料到,有一次,一個朋友聽了,告訴我下聯早已有,而且有三個: 芙蓉如面柳如眉詩書可誦史可法梅萼迎雪柳迎春 三個下聯是怎麼來的?真想不到,有一家小報的副刊以「桃花太紅李太白」為題徵對,應徵的函件很多,經過評選,取了三名。真想不到!那位編輯莫非是咱們同學?莫非他也對老夫子的上聯念念不忘,想集合眾人的才力完成未竟之業?他心即我心,但不知他人是何人,世事滄桑幾度,一切無可究詰。…See More
Mar 24, 2021
楊薇 posted a blog post

石德華·王鼎鈞篇作品導讀

王鼎鈞對文學觸角多伸,寫詩、寫評論、寫小說、寫劇本、寫作文理論,但他最鮮明的標誌仍是散文,他也把自己「最後定位於散文」,一九七七年曾獲選「當代十大散文家」。王鼎鈞寫作逾半世紀,著作冊數直追創作年數,創作力十足豐沛。他的人生三書以幾百字雋秀迷人的小故事,包孕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是七○年代膾炙人口的暢銷書,校園內幾乎人人必讀,被譽為「最短的文章,有最多的讀者」。王鼎鈞有「散文魔法師」之稱,在寫作世界永遠年輕永遠有試驗精神。他一再挑戰文體的新貌,跨越文類,融各種技法於一爐,擴大散文的藝術能量;比如他有時在你面前說理,有時在文字的背後說理,你只看文字就會錯過深意,比如他的說理一向指引人性光明面,但是他也豁出去似的,寫出一本以他畢生經歷、體驗解出「人生黑暗面定律」的書,比如他創寓言體哲思散文,也可以用文學語言教人認識宗教境地,比如他寫詩化散文,也用小說戲劇的敘事技巧融入散文的格局,比如他理性說明的作品締造了佳績,過幾年,感性抒情的作品又能再造高峰。隱地說他:「登上天梯,把散文視野又拉大了天地」,張騰蛟則說他:「把中國文字的功用發揮到了極致」。王鼎鈞的語言風格以曉暢凝鍊為基調而展其千姿百態,已過世…See More
Mar 1, 2021

楊薇's Blog

西厙《玻璃》

Posted on November 2, 2021 at 8:31am 0 Comments

在玻璃的碎裂聲中你聽到什麽

我聽到碎裂

聽到事物毀於碎片的尖叫——

無聲的

 

我聽到尖叫中美的毀滅和

心靈的戰栗

比如,一張破碎的、姑娘的臉

被剜去了人們對美的信仰…

Continue

西厙《讀魏純風景寫生》

Posted on October 28, 2021 at 11:01pm 0 Comments

他已經入秋——那些響亮的色調

初看完全是盛夏,其實不然

我聞到的氣息表明,他的畫筆蘸足了初秋

果粒一樣炸裂的陽光。他當然熱愛樹綠

和湖水的藍,他用某種偏愛堆砌

那些入秋的濃綠和深藍,也包括淡綠

和淺藍。秋天賦予了他

更多牧歌式的靈感,所以他同樣毫不吝嗇…

Continue

西厙《寫生課:垃圾分類員》

Posted on October 28, 2021 at 7:08pm 0 Comments

她擁有一張長臉,看著有些喪,

還有些煞氣。她好像從來沒有笑過。

 

相比其他女人她顯得瘦削、高大,

也更晦暗,渾身上下找不到

 

一處堪稱色彩的地方: 她與環境保持了

高度協和,在一幅暗調子畫中她總是…

Continue

西厙《寫生課:扳罾者》

Posted on October 20, 2021 at 7:00pm 0 Comments

雨後的小泖港堤岸上

扳罾者近乎古人

 

他臉上蒼雲飛度

看上去古老而又蒼茫

 

他的眼神比黃昏淺

比小泖港的河水

 …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