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tsames Denken
  • Male
  • KamparPerak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Seltsames Denken's Friends

  • Kolkata Bachcha
  • INGENIUM
  • Bir Tanem
  • Chiron人馬
  • Baghdad Janim
  • Suyuu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未知 非可怕
  • Virunga
  • Jambatan Tamparuli

Gifts Received

Gift

Seltsames Denken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Seltsames Denken's Page

Latest Activity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情緒操弄 下

3. 如何將「情動」變成「文化創意的驅動力」?愛墾網16年来的公益分享說明,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步驟來「channel」弱小個體的情動,使之變成文化創意的動力:(1)察覺:從「被情動控制」,到「察覺情動流動」•問題:我們經常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但其實我們的情感經常被外界觸發,例如社群媒體的憤怒、廣告的刺激、新聞的恐慌。•解法:學會「meta-awareness」(超覺察),即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反思:「我現在的情緒來自哪裡?是我的內在需求,還是外部操弄?」例子:村上春樹的寫作村上春樹提到,他的許多作品來自個人的情感狀態,但他不會被動地讓情緒淹沒自己,而是「觀察」它們,然後用文字來進行轉化。例如,他透過跑步來管理自己的情動,讓身體的律動轉化為寫作的節奏。文創應用:這種方法適用於音樂、詩歌、電影、設計等領域。當你察覺到自己被某種情緒影響時,不要急著壓抑或沉溺,而是去「體驗」它,然後用藝術形式來表達它。陳明發博士-愛墾網對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ee More
5 hours ago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李健吾《咀華集》評沈從文的《邊城》下

可愛,這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另一個特徵。他所有的人物全可愛。仿佛有意,其實無意,他要讀者拋下各自的煩惱,走進他理想的世界,一個肝膽相見的真情實意的世界。人世壞呢?不!還有好的,未曾被近代文明沾污的,看,這角落不是!————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熟悉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衝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感情,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對於生活沒有過份的奢想。他們的心力全用在比爾身上:成人之美。老船夫為了他的孫女,大佬為了的兄弟,然後倒過來看,孫女為他的祖父,兄弟為他的哥哥,無不先有人後一一無己。這些人都一顆偉大的心。父親聽見兒子死了,居然掟下心,捺住自己的痛苦,體貼到別人的不安:「船總順順像知道他的心中不安處,說:「伯伯,一切是天,算了吧。我這裡有大興場送來的好燒酒,你拿一點去喝吧。:一個伙計用竹筒上一一筒酒,用新桐木葉蒙著筒口,交給了老船夫。」詩的,這些人都認命,安於命。翠翠還痴心等著她呢,可憐的好孩子!」 沈先生描寫少女思春,最是天真爛漫。我們不妨參看他往年一篇《三三》的短篇小說。他好像生來具有一個少女的靈魂,觀察的不是識別熱門,而…See More
Monday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情緒操弄 上

愛墾APP:法國哲學家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說過,(大意)人現在被好多情感情緒操弄,好intense,但可以嘗試擺脫它;這些情感本身雖具摧毀性,但如果懂得轉化,可以成為一種倫理道德力量。佛洛伊德也講過「力必多」政治。 可是,在剝削自己的壓抑與消費的沉溺以外,文創人可如何疏導(channel)生自語言前的情動,以及已經被名目化、外在化的情緒,使它們成為文創的感情衝力? 2008年以来,觀察本土政治分崩離析現象的結果,文創研究者陳明發博士已經體會到,這個“情感普遍被綁架”的問題非常關鍵。 他2014年寫的短詩〈綁匪〉(筆名:陳楨),是陳氏這個時期的一個記錄。如何從情感的操弄與消費性沉溺中擺脫,進而將情動(affect)轉化為一種倫理道德力量,甚至是文化創意的動能,成了陳明發多年来文創學術努力的重要方向。現從幾個層面給這問題做個階段性的小結—— 1.…See More
Sunday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李健吾《咀華集》評沈從文的《邊城》上

我不大相信批評是一種判斷。一個批評家,與其說是法庭的審判,不如說是一個科學的分析者。科學的,我是說公正的。分析者,我是說要獨具隻眼,一直剔爬到創作者和作品的靈魂的深處。一個作者不是一個罪人,而他的作品更不是一片罪狀。把對手看作罪人,即使無辜,尊嚴的審判也必須收回他的同情,因為同情和法律是不相容的。歐陽修以為王法无非乎人情,實際上屬於一個常人的看法,不是一個真正法家的態度。但是,在文學上,在性靈的開花結果上,誰給我們一種絕對的權限,掌握無上的生死?因為,一個批評家,第一先得承認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靈性生活的可能,所有人類最可貴的自由,然後方有完成一個批評家的使命的機會。他永久在搜集材料,永久在證明或者修正自己的解釋。他要公正,同時一種富有人性的同情,時時潤澤他的智慧,不致公正陷於過分的乾枯。他不僅僅是印象的,因為他解釋的根據,是用自我存證別人一個更深更大的存在,所謂靈魂的冒險者是,他不僅僅在經驗,而且要綜合自己的所有的觀察和體會;來鑑定一部作品和作者隱然的關係。也不應當只用他自己來解釋,因為自己不是最可靠的尺度;最可靠的尺度,在比較人類已往所有的傑作,用作者來解釋他的出身。所以,在我…See More
Apr 8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陳嘉映:文字時代已經開始緩緩落幕了(下)

圖像時代的大背景是平民化。文字一開始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裏,後來王官之學傳到民間,文字沒那麼神聖了,但掌握文字的仍然是小批人,他們構成了一個精英集團。在中國,士人集團既服務於皇廷,也與皇廷分庭抗禮——皇族把著治統,士人集團把著道統。西方掌握文字的是僧侶階級,他們跟貴族的關系也有點兒是這樣:這個世界由貴族統治,但基督教這個大傳統由教會管著。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是屬於精英集團的。王侯以及官廷文士,會有點兒看不上印刷出來的書籍,這些工業製造品的確不能跟那些用深紅天鵝絨包封並配有白銀搭扣的羊皮紙書相比,翻開來,裏面是抄寫專家的精美書法,抄在高質地的羊皮紙上。像彼得拉克這些「人文主義者」,讀的就是這樣的書,往往來來,多是公侯將相。有一種說法,是說印刷業的興起導致了人文主義學者的式微。 近百多年,普及教育,首先就是文字普及了,人人都能夠讀寫,掌握文字不再是一種特權,我們就來到了平民時代,平民開始讀書了。然而,一旦有了圖像,平民就不讀書了,他們更喜歡圖像,文字成了配角,簡單易懂的短短兩句。文字是artificial的東西,我們需要專門學習,否則就是文盲,與此對照,圖像是自然的東西,一幅照片,風景或人像,…See More
Nov 25,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陳嘉映:文字時代已經開始緩緩落幕了(中)

我們說「實體書」、「實體書店」,這裏說的「實體」,可以深步去想。書在那裏,它是個實體,讀者圍繞著這個實體,搜索信息的時候呢,我是中心,信息本身沒有組織,今天根據我的這個需要組織起來,明天根據你的那個需要組織起來。 從前的經典是共同文本,是把讀書人聯系到一起的實體。從前有經典,今後不再有經典——從前的經典當然還有人讀,但只是很少數人。經典不再是讀書人的共同文本就不再是經典了,更宜叫做古文獻,從讀書人床頭進了博物館。…See More
Nov 21,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陳嘉映:文字時代已經開始緩緩落幕了(上)

跟從前的時代相比,讀書這事兒變化很大。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學校裏每年都辦舊書大賣場,還沒開門,門口就擠滿了窮學生,開門,衝進去挑自己要的書。成千上萬本書,書脊朝上擺在大長條桌上,誰搶到算誰的,美國學生眼快手疾,我們留學生眼慢,吃虧。一美元一本的,兩美元一本的,三天後撤場,一袋子幾塊錢。十年過去,盛況不再。這兩年在美國逛社區圖書館,也都有賣舊書的,也擺在長條桌上,價錢更便宜,無人問津,也就是老頭老大太過去瞎翻翻。我自己讀書,讀過了大多數就送人一一沒住過大宅子,只放得下那麼幾個書架,新添一批就得送出去一批。從前,年輕人還挺稀罕你送的書,現在都改網上閱讀了,人家看你面子才接受這些書。總的來說,我們這一代人比你們更愛讀書。倒不是說我們多麼讀書上進,主要是因為我們那時候,讀書差不多是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我們那時候連電視都沒有,更別說微博微信了。電影翻來覆去就地道戰、地雷戰那幾個。我們那時有共同文本一一有它可悲的一面,我們有共同文本,一個原因是那時候能夠找來讀的書數量有限。今天很難湊到幾個人,都讀過同樣的書,大家的共同談資不再是書,大家都看過的多半是同一個電影什麼的。那時候,天南地北的年輕人,聚到…See More
Nov 18,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王家新译·艾利亞斯·卡內蒂《鐘的秘密心臟》(下)

為某一特定的時代燃燒,但要弄清楚你是否將被再次點燃。你唯一的逃避是通過一個不同的姿式朝向死亡。你可以永不逃避。我將永不可能只存在於一種語言裏。原因在於我如此深地被德語所束縛以至於我總是感到在其它語言裏也必將如此。他不曾擺脫過恐懼,但這已不再是他自己的恐懼。去經歷一頭動物的死亡,但是作為一頭動物。「一個人墜入睡眠」,他對孩子說道,「而不再醒來」。「我總是醒來」,孩子快樂地說。忘卻的美好,在於它暴露它自身之前。他收集烘幹了的細節。甚至不可能想像一個人自身的死亡。它似乎不真實,它是最不真實的事情。為什麼你總是把它視為挑戰?經驗的缺乏。想著過去的事物仿佛它們剛剛開始存在。他說的總是比他想的要多。他將如何去做?他將削減他自己或是這些句子?你不如卡夫卡可信賴因為你活得如此久長。但也許年輕一代希望從你那裏得到幫助以對抗文學中的死亡的懲罰。作為一個輕蔑於死亡逐年增長的人,你是有用的。現在,他僅僅散步於自己建造的橋下,對其它任何地方的恐懼使他不得不避開。重寫一封信,在多少年過去之後。從只說「神」裏他得到什麼樂趣——為了不去說「上帝」。是的他永不使自己成為一個奴隸。但他觀察過那些想成為奴隸的奴隸。那是最壞…See More
Nov 17,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王家新译·艾利亞斯·卡內蒂《鐘的秘密心臟》(上)

在他身上一部分變老而另一部分尚未誕生。化恐懼為希望。詩人的欺騙或完成。總是在下一個思想開始之前,他滑入睡眠。他是不是為了夢見它?分號的夢。我不知道所謂真實是什麼。我感到我的生命一直被它吞食著。當我躺在這裏我的真實消散到哪裏?和死亡一起僵硬?我害怕我的真實的命運,而不是靈魂。在文學中留下許多未說出的事物是重要的。這樣才有可能辨別在多大程度上一個作者所知道的多於他所說的,這樣他的沈默就不是陰郁的而智慧的標誌。世界因變老而日益壯大。未來縮小了。為了一生而知道一個人,並把他保持在秘密裏。哲學家們最深奧的思想有著它們自身的變戲法。眾多的隱遁是為了某些事物突然就出現在手掌裏。模糊或是強化結局:別無選擇。限制一個人所期望顯現的尊敬的領域。保持一個人更大的部分敞開。留存的群山,恐懼的空碗。在一個很特殊的壁架上,在危險與提升之間,它安頓下來。正是在這裏,而非別處,他被允許寫作。修補信件。死者的運動。為了存在於今天,一個人需要一種對所有各不相同的時代的親密知識。時代的共有的醒悟。消失,但不是完全地,為了你能夠知道它。只有在恐懼進而我才完成我自己——為什麼?我一直是被恐懼所哺育的?我只有在恐懼進而才認出我自…See More
Nov 12,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高穎婕·冰箱文大賞(下)

最後更臨摹<你的背包>歌詞架構,改寫成<你的冰箱>:「我真的不知道冰箱該寫些什麼,只能來首歌了,希望老師高抬貴手!」打造恆毅力的人生複利心法|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立即索取「二零二一年,冰箱在擁擠的崁站。 你冰了,而我覺得賭爛。 那個冰箱載滿過期品和腐爛,還有殘冰留下的圖案。那個冰箱,用到現在還沒爛,卻成為我壓力另一半。 壞了要換,不然食物會流汗,冰了東西不是不會壞。用了十年半,冰箱每天都在上班。 你冰了,冰箱為你保管。 我的朋友都說,它舊的很好看, 遺憾是冰了與妳無關。這個冰箱,讓我走的好緩慢,裡面東西陪婚姻腐爛。 舊的冰箱,對我沉重的審判,冰了東西為什麼不管?」 台灣吧 Hauer:同一句冰箱台詞,在各種小說用不膩台灣吧共同創辦人謝政豪,將「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設計成台詞,融入各類小說情境,沒想到毫無違和感!老套犯罪小說有些人收集硬幣、有些人收集玩偶。而卡特斯特的興趣,則是瀏覽家中那些與朋友、同事、以及那些萍水相逢逢場作戲的女子之間私密的回憶。…See More
Nov 11,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高穎婕·冰箱文大賞(上)

【冰箱文大賞】學測作文「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你會怎麼寫?跨界名人這樣答!110學測剛落幕,學測作文題卻成熱門話題,一波波「創意冰箱文大賞」席捲網路版面,各界名人競相加入,他們都寫了些什麼呢? 學測作文題「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跨界名人這樣答! 【110學測作文解析】「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思索對幸福想像 學測作文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於學測落幕後意外引發討論,成為熱搜關鍵字。題幹引自作家黃麗群的作品<如果在冬天,一座新冰箱>、以及作家柯裕棻的作品<冰箱>,欲引導考生借物抒情,闡述自己對美好生活、幸福人生的想像,沒想到在網路上引起「創意冰箱文」跟風潮,有人直呼「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真想把出題老師塞進去」,也有創意梗圖影射冰箱如「高級廚餘桶 ‧ GET!」、海巡署「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一定要超級超級大,才放的下扣回來的毒品」,各界名人也跟風試寫自己的版本。以下摘錄部分「冰箱文」:引自海巡署臉書 葉丙成:一個冰箱…See More
Nov 9,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昌耀詩選 鷹·雪·牧人

鷹,鼓著鉛色的風從冰山的峰頂起飛,寒冷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霧靄飛鷹消失,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橫身探出馬刀,品嚐了初雪的滋味。 1956See More
Nov 6, 2022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昌耀詩選 鷹·雪·牧人

鷹,鼓著鉛色的風從冰山的峰頂起飛,寒冷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霧靄飛鷹消失,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橫身探出馬刀,品嚐了初雪的滋味。 1956See More
Dec 21, 2020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昌耀詩選 烘 烤

烘烤啊,烘烤啊,永懷的內熱如同地火。毛髮成把脫落,烘烤如同飛蝗爭食,加速吞噬詩人貧瘠的脂肪層。他覺著自己只剩下一張皮。這是承受酷刑。詩人,這個社會的怪物、孤兒浪子、單戀的情人總是夢想著溫情脈脈的紗幕凈化一切汙穢,因自作多情的感動常常流下滾燙的淚水。我見他追尋黃帝的舟車,前傾的身子愈益彎曲了,思考著烘烤的意義。烘烤啊,大地幽冥無光,詩人在遠去的夜。或已熄滅。而烘烤將會繼續。烘烤啊,我正感染到這種無奈。See More
Dec 18, 2020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昌耀詩選《生 命》

我記得。我記得生命有過非常的恐懼——那一瞬,大海凍結了。在大海凍結的那一瞬無數波湧凝作兀立的山巖,小船深深沈落於渦流的窪底。從石化的艙房眼裏石化的大海只剩一片荒涼夢中的我曾有非常的恐懼。其實,我們本來就不必懷疑,自然界原有無可摧毀的生機。你瞧那位對著秋日吹送蒲公英絨羽的小公主依然是那麽淘氣,那麽美麗!See More
Dec 15, 2020
Seltsames Denken posted a blog post

昌耀詩選《雕 塑》

像一個七十五度傾角的十字架——他,穩住了支點,挺直脖頸,牽引身後的重車。力的韌帶,把他的軀體展延成一支——向前欲發的悶箭…… ——歷史的長途,正是如此多情地留下了先行者的雕塑。See More
Dec 12, 2020

Seltsames Denken's Blog

李健吾《咀華集》評沈從文的《邊城》下

Posted on March 28, 2025 at 1:00am 0 Comments

可愛,這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另一個特徵。他所有的人物全可愛。仿佛有意,其實無意,他要讀者拋下各自的煩惱,走進他理想的世界,一個肝膽相見的真情實意的世界。人世壞呢?不!還有好的,未曾被近代文明沾污的,看,這角落不是!————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熟悉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衝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感情,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對於生活沒有過份的奢想。他們的心力全用在比爾身上:成人之美。老船夫為了他的孫女,大佬為了的兄弟,然後倒過來看,孫女為他的祖父,兄弟為他的哥哥,無不先有人後一一無己。這些人都一顆偉大的心。父親聽見兒子死了,居然掟下心,捺住自己的痛苦,體貼到別人的不安:「船總順順像知道他的心中不安處,說:「伯伯,一切是天,算了吧。我這裡有大興場送來的好燒酒,你拿一點去喝吧。:一個伙計用竹筒上一一筒酒,用新桐木葉蒙著筒口,交給了老船夫。」詩的,這些人都認命,安於命。翠翠還痴心等著她呢,可憐的好孩子!」…

Continue

李健吾《咀華集》評沈從文的《邊城》上

Posted on March 19, 2025 at 5:30pm 0 Comments

我不大相信批評是一種判斷。一個批評家,與其說是法庭的審判,不如說是一個科學的分析者。科學的,我是說公正的。分析者,我是說要獨具隻眼,一直剔爬到創作者和作品的靈魂的深處。一個作者不是一個罪人,而他的作品更不是一片罪狀。把對手看作罪人,即使無辜,尊嚴的審判也必須收回他的同情,因為同情和法律是不相容的。歐陽修以為王法无非乎人情,實際上屬於一個常人的看法,不是一個真正法家的態度。但是,在文學上,在性靈的開花結果上,誰給我們一種絕對的權限,掌握無上的生死?因為,一個批評家,第一先得承認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靈性生活的可能,所有人類最可貴的自由,然後方有完成一個批評家的使命的機會。…

Continue

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情緒操弄 下

Posted on February 21, 2025 at 2:00pm 0 Comments

3. 如何將「情動」變成「文化創意的驅動力」?

愛墾網16年来的公益分享說明,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步驟來「channel」弱小個體的情動,使之變成文化創意的動力:

(1)察覺:從「被情動控制」,到「察覺情動流動」

•問題:我們經常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但其實我們的情感經常被外界觸發,例如社群媒體的憤怒、廣告的刺激、新聞的恐慌。…

Continue

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情緒操弄 上

Posted on February 18, 2025 at 5:00pm 0 Comments

愛墾APP:法國哲學家特里斯坦·加西亞(Tristan Garcia)說過,(大意)人現在被好多情感情緒操弄,好intense,但可以嘗試擺脫它;這些情感本身雖具摧毀性,但如果懂得轉化,可以成為一種倫理道德力量。佛洛伊德也講過「力必多」政治。



可是,在剝削自己的壓抑與消費的沉溺以外,文創人可如何疏導(channel)生自語言前的情動,以及已經被名目化、外在化的情緒,使它們成為文創的感情衝力?



2008年以来,觀察本土政治分崩離析現象的結果,文創研究者陳明發博士已經體會到,這個“情感普遍被綁架”的問題非常關鍵。



他…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