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四節、“左岸派”在創作上的主要特征
主題:1、偏愛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象、潛意識活動,試圖把人的這種精神過程、心智過程搬上銀幕。2、描寫入的責任心和自罪心,記憶總與歷史事件相聯系。比如《廣島之戀》中姑娘愛上了敵占軍士兵,《長別離》中戰爭奪去那個軍官的記憶,等等。影片大多都是描寫中產階級、二流演員、酒店老板等等。 …
Added by 微影庫 on May 11, 2017 at 12:28pm — No Comments
——復旦大學首次探索國內高校在海外建設中國研究中心
不久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禮堂舉行了一場特殊的中國問題對話。圍繞中國國家治理與國家建設的新範式,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國際關系與亞太研究院“21世紀中國研究項目”主任謝淑麗,與覆旦大學副校長、復旦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林尚立教授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你來我往的對話,時時激起在座聽眾的陣陣掌聲。這場由覆旦發展研究院復旦—加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參與舉辦的論壇結束後,台下許多學生意猶未盡,政治系研究生彼得說:“對話帶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遺憾時間太短了。”在美國生活了30多年的老華僑樓先生說:“這是第一次聽到關於中國政治結構的清晰解說,真是太過癮了。”…
ContinueAdded by ili 河 on May 11, 2017 at 12:27pm — No Comments
理念如濤,帶著回響。它們自極遠之處湧入腦海。理念之路往往隱而不見,要想象亦難。“野性”便是這樣一種 概念:它自時間深處而來。人們自古便對之有兩種互為矛盾的解說。其一,野性需被征服;其二,野性需被珍
1
英文中,“野性”一詞詞源隱晦,引得人們爭論不休。據詞源學解釋,“野性”一語標志著獨立,標志著擺脫人為幹涉。可見,荒野亦可被稱作自主之地。荒野之上,通行的是其自身法則,林木生長,生靈躍動,溪澗水流,一系列生態皆受其自身控制。就如“野性”一詞的當代定義一般,荒野是不受約束的自由樂土。
自出現以來,“野性”的基本涵義不曾改變,然而,對於它的價值,可謂眾說紛紜。 …
ContinueAdded by ili 河 on May 11, 2017 at 12:26pm — No Comments
鬥牛曾經是哥倫比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歷時數百年之久。但自上世紀90年代國際動物權利和環境保護運動興起後,鬥牛文化在哥倫比亞逐漸衰敗,厭倦了暴力活動的年輕一代拒絕為了延續傳統而虐待動物。
2015年2月的一個酷熱的星期六,上千名青年聚集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市洛斯德西歐公園,脫掉衣服,僅剩泳裝短褲,身上塗滿濃重的黑、紅色顏料。他們攤開手腳,躺在熱氣騰騰的水泥地上。我站在公園附近的屋頂上,朝他們望去,這群半裸的抗議者組成了一幅一頭正在流血的公牛的圖案。這是他們反對哥倫比亞盛行數世紀之久的鬥牛文化的生動寫照。…
ContinueAdded by ili 河 on May 11, 2017 at 12:25pm — No Comments
“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讀書時,還得到了阿布紮比教育基金委員會的獎學金。”著名阿聯酋電視台主持人阿裏·伊蒂法克說道,“我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的是旅遊學,之後我又去加拿大學習了英語、德語和韓語。”
阿聯酋的孩子可以從71所阿聯酋高等學校任選一所,或者是拿著國家發給的一次性助學金去世界任意國家留學。美國紐約大學和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在阿布紮比都設有分校,迪拜也設有英國艾塞克斯大學和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分校。這些大學都同時用英語和阿拉伯語授課,還請來了很多歐美的教授。…
ContinueAdded by ili 河 on May 11, 2017 at 12:25pm — No Comments
1980中年代,意大利的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 (RAI)面對新電視臺的嚴厲挑戰,邀請霍金斯給予協助。事後,霍金斯(2001,中文版,340頁)說:“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三個教訓,第一,巨大的財務資本和實質資本給了公司一種牢不可破和雄霸天下的表象,可是值得警惕的是,它們仍無法提供足夠的動力達成其目標:準備出觀眾感到興趣的一流節目。其次,許多人都根據他們個人和獨特的知識以及對於周遭事物的認識,想出了許多一流的好點子,這些點子對他們來說或許十分明顯,可是對其他人來說卻是隱匿不見的,而且也未善加開采和利用。第三,如果人們要對一個組織作出貢獻,就需要結構資本以賦予其點子正確的目標和輪廓,而且盡量行使和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y 11, 2017 at 12:24pm — No Comments
以方法來說,首先要擺脫一種成見,就是近代以來西方所標榜的狹義理性觀,以為客觀、物化、可以計量的東西才能列入理性探討的範圍。相對於此,廣義的理性包括想象、直覺、靈感、情緒、意願在內,因為人的行動與人的幸福無不與此相涉。如果承認“人是理性的動物”這個古老的命題,同時肯定“人有追求幸福的本性”這個普遍的常識,那麼理性就必須是廣義的,並且所謂的“善用理性”就意指了在客觀的認知與冷靜的分析之外,還須發揮想象、啟迪靈感、尊重直覺、抒發情緒、強調意願。缺少或壓抑後面幾項活動,個人難免受到群體的威脅,無法活得自在,更談不上真正的自我實現。…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y 11, 2017 at 12:24pm — No Comments
近年來,周邊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外交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以“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核心的周邊外交戰略新構想和新理念日漸清晰。在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推進新絲綢之路建設的進程中,應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貿易、金融、市場、貨幣、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共贏,最終形成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路徑和支撐…
Added by 比雷艾弗斯 on May 11, 2017 at 12:21pm — No Comments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海外也不斷制造出諸如“一帶一路”威脅論、“中國威脅論”等論調,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過剩產能威脅論、地緣政治沖突論、文明沖突論、國際秩序另起爐竈論、中國模式輸出論、經濟帝國主義論、生態習俗破壞論、朝貢體系覆活論、分而治之論、黃禍論等等。
海外炒作的形形色色的“一帶一路”威脅論反過來提醒我們,“一帶一路”公共外交要超越國家利益層面,紮實推進民心相通。
“一帶一路”建設的民心相通之道,不只是加強相互了解,更在於創造共同歷史記憶、共同身份、共同的輝煌。…
ContinueAdded by 比雷艾弗斯 on May 11, 2017 at 12:19pm — No Comments
愛樂飛鴻
——一封信引出的故事
下了課匆匆往辦公室趕,忽然看見門前的信格上,擱著一封中文手寫的航空郵件。心裏一怔:這年頭,互聯網滿天飛,日常已難得見到手寫的信件了。收件地址是流暢漂亮的英文手寫體,中文地址卻略略顯得陌生。
會是誰呢?小信封貼得嚴實,小心裁開,慢慢展紙讀信——天哪,我整個人幾乎驚喜得跳了起來!萬裏迢迢,這是郁風老大姐給我親筆寫來的信函!…
ContinueAdded by 心勢 紀 on May 11, 2017 at 12:18pm — No Comments
北京時光:愛樂的流金歲月
1986年底,我在取得加州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又到哈佛費正清東亞中心熬了兩年“研究”以後,自己獨自浪遊一圈歐洲,然後“學成歸國”,選擇在北京中國社科院文學所落腳任職。如果說“海龜(歸)”,我大概是全中國最早的幾只馱著硬殼兒橫渡重洋的“大海龜”之一了。在當時,那是一個“逆潮流而動”的舉止:“出國潮”正是方興未艾,我的回國——彼時確是滿懷在改革年代回國大幹一場的熱血豪情,在京中朋友們中間,引起了持久的驚詫和震動。而最“震”人的話題之一,則是:這小子,竟然動用海運集裝箱,帶了兩三千張LP回國,再勞師動眾地把如山如海的唱片,從廣州運進北京!…
ContinueAdded by 心勢 紀 on May 11, 2017 at 12:16pm — No Comments
LP狂熱:UCLA的“三劍客”、“四大天王”與“五大金剛”
前面的煩惱故事裏,還來不及述說當時“愛樂發燒”的最大煩惱:在20世紀80年代初年,盡管擁有自己的組合音響已經實屬“舉世罕見”,但最稀罕難得的,卻是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而不是限時刻、限條件輾轉借來的LP-33轉立體聲密紋膠木唱片。那時候,要麽是有錢沒地方買,要麽是有地方買卻沒錢。當時各個外文書店非常有限的進口西方古典音樂唱片,完全是天價——記得買一張要100多塊人民幣,普通人兩三個月的工資!我是連一張都買不起,僅有的十幾張原版的“心血珍藏”,都是厚著臉皮千懇萬求,先後托香港親友偷偷“走私”夾帶進來的(唱片那時屬文化宣傳品,根本不許帶過海關)。所以可以想見,任何在唱片上留下的劃痕,都一如劃在我心上的刀痕,創痛滴血,恒久不止。…
ContinueAdded by 心勢 紀 on May 11, 2017 at 12:16pm — No Comments
“如歌的行板”:“中國式的西洋經典”…
ContinueAdded by 心勢 紀 on May 11, 2017 at 12:14pm — No Comments
第六、“一帶一路”:中國的太極!
讓我們看看在美國受人追捧的運動,第一是籃球、第二是拳擊。拳擊這項運動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國人崇尚實力的風格,直來直去,重拳出擊,最好KO(擊倒獲勝)對手,一切都很明確;而中國人則相反,喜歡模糊,以柔克剛,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動作都化解掉。中國人喜歡打太極,而太極確實是一門比拳擊更高的藝術。…
ContinueAdded by Taklamakan on May 11, 2017 at 12:11pm — No Comments
第五、美軍為美元而戰!
人們都說,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是由於有三大支柱——貨幣、科技、軍事。實際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支撐美國的是貨幣和軍事,而支撐貨幣的則是美國的軍事力量。全世界所有國家軍隊的打仗都是燒錢,但美軍打仗雖然也燒錢。但卻能一邊燒錢,一邊為美國掙錢,這一點,其他國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國,可以通過打仗獲得巨大的利益,盡管美國也有失手的時候。
1、伊拉克戰爭…
Added by Taklamakan on May 11, 2017 at 12:11pm — No Comments
2、烏克蘭危機
歐盟與俄羅斯的接合部。亞努科維奇領導下的烏克蘭,當然不是沒縫的雞蛋,所以,才會有讓蒼蠅下蛆的機會。但美國盯上了烏克蘭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只有縫的雞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擊亞努科維奇這個不聽話的政客,又阻斷歐俄走近,也能造成歐洲投資環境惡化,一桃殺三士的理想目標。於是,一場貌似烏克蘭人自發的“顏色革命”爆發了,美國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國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實現了:俄羅斯強人普京趁勢借機收回了克裏米亞,此舉雖不在美國人計劃之內,但卻正好讓美國人更有理由向歐盟還有日本施壓,迫使他們與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給俄羅斯更給歐洲經濟帶來巨大的壓力。…
ContinueAdded by Taklamakan on May 11, 2017 at 12:10pm — No Comments
2、亞洲金融風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數第二次開始走弱之後,長達10年的時間內,美元又像洪水一樣向世界傾泄。這次主要的泄洪區是亞洲。上個世紀80年代最火的是什麽概念?“亞洲四小龍”、“亞洲雁陣”等等。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亞洲的繁榮是由亞洲人的辛勤勞動、亞洲人的聰敏智慧帶來的,實際上很大原因是因為亞洲國家獲得了充足的美元、獲得了充足的投資。當亞洲的經濟欣欣向榮到差不多的時候,美國人覺得又應該到剪羊毛的時候了,於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數整整走低10年之後,美國人通過減少對亞洲的貨幣供應,使美元指數反轉走強,亞洲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和行業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幹脆資金鏈條斷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征兆。…
ContinueAdded by Taklamakan on May 11, 2017 at 12:10pm — No Comments
一
再過兩天才是立春,此際的台北已經和風煦然了。宋朝詞人周邦彥形容的——正單衣試酒,悵客裏、光陰虛擲——仿佛正是眼前我的況味。確確乎是一襲青衫,我竟然就闖到了基隆河畔的忠烈祠。
出發時還很晴好的天空,忽然間暮雨飄瀟起來。我拄著一柄民國式樣的彎把黑布長傘,穆然佇立於沾衣欲濕的細雨中;當我仰望大書“成仁、取義”的莊嚴牌坊時,台北冬季的雨,瞬間沁濕了眼底。這些海峽上空聚合的水分,似乎天然如淚一般鹹苦。就這樣噙著雨痕,我萬裏渡來,偏要參拜這一座久仰的祭壇了。…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May 11, 2017 at 12:0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