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兼及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
(一)引言
李白晚年在長江采石磯醉酒入水捉月沈溺而死——這一傳說已成為李白詩風和人品的象征而廣泛流傳於世。
在一般中國詩人中,可以說李白是傳說最多的一人,“捉月”傳說只就其描繪了詩人一生中臨終場面這點而言,也已具有獨特的傳記方面的意義。本文擬就“捉月”這一傳說的形成、流傳以及對李白詩歌與生平傳記具有怎樣意義,從而占據什麽位置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並且與杜甫和李賀臨終傳說比較,可以發現其相互間不同等一系列問題;通過不同的臨終傳說差異之處的比較,“捉月”這一傳說所體現的文學史性格特征也就更為明確。…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1pm — No Comments
小說也只是在《魯濱孫漂流記》揭示了向它們吶喊的孤獨之時,才開始了它的人際關系的研究。也許,笛福的故事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小說,因為它與人際關系幾乎沒有什麽關聯。但恰如其分的是,小說的傳統就應該始於一部消滅了傳統社會秩序中各種關系的作品,由此,引起對以新的自覺的模式構成的人際關系網的機會和需要的注意;當舊道德和舊社會的關系秩序被魯濱孫·克魯梭用個人主義翻騰大浪毀滅之時,小說的尚成問題的地位和現代思想的地位,才一道得以確立。[28]
這正與本雅明的《說故事的人》對小說的確立的判斷恰相吻合。只不過本雅明是帶著傷感和懷舊的心態看著過往的價值秩序的消逝,而瓦特則道出的是舊秩序毀滅的必然性。…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1pm — No Comments
小說的前幾章呈現的正是邊城的傳統生活所固有的穩定的鄉土意義世界,尤其蘊含在周而覆始的四季與節慶之中。小說情節的主體部分發生在端午和中秋,正是有助於表達鄉土節慶中的“價值秩序”。但是《邊城》結尾的開放性則標志著現代“小說”視域的生成: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 在睡夢裏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無疑十分了解都市讀者的這種帶有獵奇性的閱讀心態,在小說《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1936年修改後的版本的開頭和結尾才有了敘事者關於“故事”話題的闡發,表達的正是故事和真實的悖論:
因為落雨,朋友逼我說落雨的故事。這是其中最平凡的一個。它若不大動人,只是因為它太真實。我們都知道,凡美麗的都常常不是真實的,天上的虹同睡眠的夢,便為我們作例。
……我有點憂郁,有點不能同年青人合伴的脾氣,在軍隊中不大相容,因此來到都市裏,在都市裏又象不大合式,可不知再往哪兒跑。我老不安定,因為我常常要記起那些過去事情。一個人有一個人命運,我知道。有些過去的事情永遠咬著我的心,我說出來時,你們卻以為是個故事,沒有人能夠了解一個人生活裏被這種上百個故事壓住時,他用的是一種如何心情過日子。[9]…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39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沈從文的故事意識和小說理念從創作初期就交織糾纏在一起,並在他以後的敘事進程中呈現出悖論關系。作為一個“文體家”的定位正體現在沈從文的故事模式及其與小說理念的悖論式的內景中。30年代成熟期的沈從文往往在小說中自覺而且刻意地營造一種講故事的語境。對故事語境的自覺,同時體現的是自覺的小說意識。沈從文的創作,因此既表現出由故事形態向現代小說模式演化的漸進歷程,也表現出對敘事意義的艱難探尋,最終以其對“敘事”的自覺超越了“故事”與“小說”的二分,而呈現出某種本體性。審視30到40年代沈從文的小說創作,可以發現一個鄉下人是怎樣從鄉土闖到都市,逐漸在大學體制中變成一個孤獨的都市現代人,最後作為一個曾經的“講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過程。 …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6:30pm — No Comments
“睍,”媽媽又問:“那就是得我們自己把辮子剪下來?”
“那倒也不是這麽說,那個女學生自己來的,這年頭兒,維新的事兒,咱們擔不了那麽大沈重。您跟著來,還有什麽錯兒嗎?”
“那個女學生,剪的是什麽樣式?”媽媽再問。
“我給她理的是上海最時興的半剖兒。”大師傅足這麽一吹。
“半剖兒?什麽叫半剖兒?”還是媽媽的問題,真啰嗦。
“那,”大師傅拿剪刀比劃著,“前頭兒隨意打劉海兒、朝後攏都可以,後頭,就這麽,拿推子往上推,再打個圓角,後脖上的短毛都理得齊齊的。嘖!”他得意地自己嘖嘖起來了。…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August 7, 2017 at 5:46pm — No Comments
“她今天是新式結婚,什麽打扮,我可也不知道。可是三姨是時髦的人,是不是?說不定剪了頭發呢!”媽媽點點頭,好像忽然明白了的樣子。
“媽,您說三姨要是剪了發,是什麽樣子呢?”
媽媽笑了,“我可想不出。”她又笑了,“真的,三姨要是剪了發,是什麽樣子呢?”
“媽,”我忍不住了,“我要是剪了頭發什麽樣子?”我站直了,臉正對媽媽,給她看。我不知道我為什麽這麽忍不住,說出這樣的話。
媽“嗯?”了一聲,奇怪地看著我。…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August 7, 2017 at 5:24pm — No Comments
瑞恩關於人物私人世界的模態結構(知識世界、責任世界、願望世界、幻想宇宙)則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敘事語法,它們之間的沖突以及它們與文本現實世界的沖突則構成了情節發展的動力學基礎,也為讀者從人物行為推導人物的心理運作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經驗性”範疇試圖把握人們對敘事世界的心理體驗。經典敘事學中盛行的敘事交流圖式將闡釋置於假設的經驗之上,某些文本結構的在場是通過它們對讀者的效果來演示的,也就是說,將敘事交流虛構為一個由各個主體參與的關於閱讀的故事。[22]…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7, 2017 at 11:05am — No Comments
關於可能世界的理論工具意義,瑞恩這樣說道,“該理論對文本符號學提出了兩個概念:‘世界’這個隱喻可以描述文本所投射的語義域,而模態概念可以對構成語義域的客體、狀態、事件的各種存在方式進行描述與分類。”[12]雖然可能世界模型框架通過提供對虛構世界的概念闡釋為虛構語義學提供了一個新的基礎,但是多利策爾強調“關於文學虛構的綜合理論不會出自對可能世界語義學概念體系的機械挪用。文學的虛構世界通過在文學文本中體現、通過充當文化制品而顯示出一種具體性。綜合的文學虛構理論將出自可能世界語義學同文本理論的融合。”[13]…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7, 2017 at 11:05a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當代西方學者借用可能世界理論來建立一種敘事語義學,但遠未窮盡可能世界理論的啟發價值。本文結合模態邏輯的可能世界思想和量子力學理論,動用跨學科的理論資源,嘗試提出可能世界敘事學的統一理論模型。這一模型由三個範疇組成:
(1)虛構性,描述現實世界與虛構世界之間的關系,主要論題有虛構世界的本體論、發生學、類型學;
(2)敘事性,描述敘事世界的內部結構及運動,主要論題有文本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構成與類型、人物私人世界的模態結構;
(3)經驗性,描述主體對敘事世界的建構與體驗方式,主要論題有敘事的模擬論詩學基礎、讀者的認知和情感體驗過程。
戴維·赫爾曼(David…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7, 2017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活在当下。。。。生活越来越困难。眼前,一切都变了。
天天奔波,为的是胡口饭吃!
但现今生活费提高,然而生活实质还是如旧。
Added by 萧小鸟 on August 6,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從谷歌流感趨勢2009年前後表現差異談起,討論了大數據分析容易面臨的大數據自大、算法演化、看不見的動機導致數據生成機制變化等陷阱,以及對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借鑒。本文認為,為健康發展大數據產業,我國需要防範大數據自大風險、推動大數據產業和小數據產業齊頭並進,並強化提高大數據透明度、審慎評估大數據質量等方面的努力。
一、谷歌流感趨勢:未卜先知?
“谷歌流感趨勢”(Google Flu…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6, 2017 at 2:47pm — No Comments
我的老奶奶对我提起一件事很多次,这让我对它产生非常深刻但却又近乎模糊的印象。
我的奶奶来至中国大陆南方,她称那儿为《唐山》。在她一百零三岁仙逝之前,她的记忆仍如明镜般清晰。她的回忆犹如定格在当年离家时的那个片段,一直留在脑海里,不断翻新,不停重演。她的心境更似遗留在家乡的炊烟里,袅袅飞舞,弥漫环绕在一片光亮的屋顶上。。。是了。那屋顶上有一个角落缺了一大角,据奶奶说那是一根大炮送过来的小浩劫!
那就是在当年村落对面《战事》发生时,无数大炮越海奔腾,其中一根大炮就不偏不倚的擦过砖瓦老屋子的屋顶边沿,崩开了一个大洞!…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August 5, 2017 at 8:43pm — No Comments
筆者於5月27至29日參加了上海論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發展與機遇的圓桌會議,在會議中與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口專家一齊討論和分析當前人口發展的趨勢以及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我們希望從人口的角度豐富「一帶一路」整體構思和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其他文章:短期內地交流成效不彰 宜避免形式化(文:趙永佳/梁凱澄/黃漢彤)…
Added by 比雷艾弗斯 on August 3, 2017 at 10:42am — No Comments
人近了中年,年輕時候的夢想不得不一層一層的被現實的世界所打破,我的異鄉飄泊的生涯,也於今年七月間結束了。我一個人手里捧了一張外國大學的文憑,回到上海的時候,第一次歡迎我的就是趕上輪船三等艙里來的旅館的接客者。——謝絕之後,拿了一個破皮包,走到了稅關外的白熱的馬路上的時候,一群獰猛的人力車夫,又向我放了一陣歡迎的噪聲。我穿了一套香港布的舊洋服,手里拿了一個皮包,為太陽光線一照,已經覺得頭有些昏了;又被那些第四階級的同胞拖來拖去的拉了一陣,我的腦貧血癥,忽而發作了起來。我只覺得眼睛前面飛來了兩堆山也似的黑影,向我的頭上拼死的壓了一下,以後的事情,我就不曉得了。
我在睡夢中,幽幽的聽見了一群噪聒的人從我的身邊過去了。我忽而想起了年少時候的情節來。當時我睡在母親懷里,到了夜半,母親叫我醒來,把一塊米粉糕塞在我的口里,我閉著眼睛,把那塊糕咬嚼了幾口,聽母親糊糊塗塗的講了幾句話,就又睡著了。…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August 2, 2017 at 10:56pm — No Comments
一
在異鄉飄泊了十年,差不多我的性格都變了。或是暑假里,或是有病的時候,我雖則也常回中國來小住,但是復雜,黑暗的中國社會,我的簡單的腦子怎麼也不能了解。
有一年的秋天,暑氣剛退,澄清的天空里時有薄的白雲浮著,錢塘江上兩岸的綠樹林中的蟬聲,在晴朗的日中,正一大一天減退下去的時候,我又害了病回到了故鄉。那時候正有種種什麼運動在流行著,新聞雜志上,每天議論得昏天黑地。我一回到家里,就有許多年輕的學生來問我的意見,他們好像也把我當作了新人物看了,我看了他們那一種熱心的態度,胸中卻是喜歡得很,但是一聽到他們問我的言語,我就不得不呆了。他們問說:“你是主張什麼主義的?”…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August 2, 2017 at 10:55pm — No Comments
八
耶穌的聖誕節近了。一九二一年所余也無幾了。晴不晴,雨不雨的陰天連續了幾天,寒空里堆滿了灰黑的層雲。今年氣候說比往年暖些,但是A城外法政專門學校附近的枯樹電桿,已在寒風里發起顫來了。
質夫的學校里,為考試問題與教職員的去留問題,空氣緊張起來。學生向校長許明先提出了一種要求,把某某某某的幾個教員要去,某某某某的幾個教員要留的事情,非常強硬的說了,質夫因為是陸校長聘來的教員,並且明年還不得不上日本去將卒業論文提出,所以學生來留的時候,確實的復絕了。
其中有一個學生,特別與質夫要好,大家推他來留了幾次,質夫只講了些傷心的話,與他約了後會,宛轉的將不能再留的話說給他聽。…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August 2, 2017 at 10:5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