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3)

沈從文:一個農夫的故事(1)

那個中年獵戶,把他為了一個未完故事,找尋雁鵝十六年的情形,前後原因說過後,旅館中主人就說:“美麗的常常是不實在的,天空中的虹同睡眠時的夢,都可為我們作證明。不管誰來說一句公平話,你們之中有相信雁鵝會變人的這種美麗故事嗎?你們說,這故事是有的,那就得了。”

除了其中一個似通非通的讀書人,以為獵人說的故事是在諷刺他以外,其余諸人都覺得這故事十分有味。但當主人把這個話問及眾人時,由於誰也不知道說謊,故誰也不敢說他曾經在某個地方,也同樣遇到過這種有人性的雁鵝同烏龜。

可是當中卻有個年青農人,身個兒長長的,肩膊寬寬的,臉龐黑黑的,帶著微笑站起身來說:“我並不見到過一只善變的鳥,可知道人類中有種善變的人。若這件事也可以為獵鳥人的故事作一個證明,我就把這故事說出來,請諸位公平裁判。”…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獵人故事(3)

 烏龜因為昨天朋友不讓他把話說完就走開,今天卻又來說,心中不大樂意,就簡簡單單的向雁鵝說:“兄弟,為時還早。”

 說了把頭縮縮,眼睛一閉,就不再開口了,雁鵝無法,又只好走開。

 第三天,蘆葦塘內果然起了大火,雁鵝不忍拋下他的朋友獨自飛去,就來想法救他朋友。要這烏龜口銜一木,兩只雁鵝各銜一頭,預備把這烏龜帶出危險區域,到北海去。這時烏龜明白事情十分緊急,不得不同意這兩個朋友建議,就說,“一切照辦,事不宜遲。”

 他們把樹枝尋覓得到以後,就教烏龜如法試試。臨動身時,兩只雁鵝且再三囑咐:“小心一點。不可說話!”…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5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獵人故事(2)

至於那個烏龜呢,性格平易靜默,澹泊自守,風度格調,不同流俗。生平足跡所經,十分有限,但博聞強記,讀書明理。雖對於雁鵝那種自由有所企羨,但並不覺得必須為自己的天生缺點難過。這烏龜有烏龜的人生觀,這人生觀的來源,似乎由於多讀古書,對老莊尤多心得。(老莊是兩部怪書,不拘何種人,一讀了他就可以使他承認現狀,滿意現狀,保守現狀,直至於死。)由於讀書有得,故這烏龜在生活上一切打算,都夠得上平穩無疵。天氣熱時,他只想在濕泥里爬爬,或過橋洞下陰涼處玩玩;天氣比較寒冷時,太陽很好,他爬到石頭上曬曬太陽;無太陽時,就縮了頭頸休息在自己窠里。這烏龜生活雖極平凡,但能得到一分生活趣味,每一個日子似乎皆不輕易放過。每每默想到《莊子》書中所說:“寧為廟堂文繡之犧牲乎?抑為泥塗曳尾之烏龜乎?”便儼然若有所得,以為遠古哲人,對於這份生活,尚多羨慕意思,自己既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生活結結實實,就覺得泰然坦然,精神中充滿了一個哲人的快樂。…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5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獵人故事(1)

有個善於獵取水鳥的人,因為聽到另一個人,提及黑龍江地方的雉雞,行為笨拙,一到了冬季天落大雪時,這些雉雞就如何飛集到人家屋檐下去,盡人用手隨便捕捉。對於鳥類笨拙的描寫,形容,似乎太刻薄了一點,心中覺得有點不平。這獵人就當眾宣布,他有一個關於鳥類的故事,並不與前面的相同。

 大家看看,這是一個獵鳥的專家,又很有了一分年紀,經驗既多,所說的自然真切動人,因此表示歡迎,希望他趕快說出來。

 這獵人就說:

 “這故事是應當公開的,可是不許誰來半途打岔,這得事先說定。”

 大家異口同聲應承了這個約束:…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5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一日的故事(5)

他爬起來坐到桌邊了,把紙本翻開,寫了一個題。

 “父母:”

 ……做父親的辦公回來,夜間享受家庭的幸福,是抱了頂小一個孩子在房中走動,且唱歌,使這小小靈魂安靜。做母親的在二十五支燭光的電燈下低了頭裁衣,擡起頭來時,望到睡在父親臂上小兒天真無邪的圓臉,極母性的向那父親微笑。

 ……父親真是可憐,白天到很遠地方去辦公,到月頭把六十塊月薪拿回家來,於是把錢攤在桌上,兩人就來商量支配這錢在下月中的用途。……母親見到睡在床上另一孩子的瘦臉,就說,“拿兩元買奶粉,看小三臉多瘦!”…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2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一日的故事(4)

 因為是習慣,說到這里,朋友是到非吻女人不行了,手攬了女人的腰不放,女人搖頭逃避決計不行。

 “真生了氣麽?”

 “你不是說教書也厭了,戀愛也厭了嗎?”

 “那是先前,這時可好了。”

 “這時我倒厭了,放我吧,我得有事去。”

 “笑話。”

 “晉生,你看到這個,好好記著,不要忘記,寫下去,看男子是怎樣可笑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2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一日的故事(3)

因為樓梯上的一談,這男子,從外面為孩子把橘子買回,不久就到晉生君房中的床沿坐下了。他才知道男子姓陸,太太姓金。談了將近一點鐘近於孩子氣的話,各人都象很合適難得,尤其是晉生君,從男子方面,發現了許多堅固這新的友誼的理由存在。因此晉生君,知道了男子雖在國內最高學府得著畢業的憑證,如今在上海卻只做著一個機關中每月六十元月薪的辦事員,太太則從女高師學校出來就作了兒女的母親,年復一年,兒子益多只在作母親一件事情上消磨這日子了。男子去了,晉生君就在想象中,經歷這男子生活中憂郁。聽到姓陸的男子說是每天到辦公處去,就是抄寫一點公文,造造月報,與同事談談閑話,一種極其可笑的生活刻畫,在男子說來,是使晉生君感到另外一種神往,只能用苦笑作會意的答語的。…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2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一日的故事(2)

象是無話可說,兩人於是沈默了。然而好象誰也不想到這里作為結束,誰也不願點頭走開,稍過一陣,那男子,忽又說道:“晉生先生你好象不怎樣忙。”

 晉生君聽到這生人稱呼他的名字,不由得不稍稍詫異的望這男子,男子也明白這個了,就說:“從送信的人那里,才知道先生就是晉生先生,真是久仰了。早想過來請教談談,又恐怕使先生不方便。搬到這里來同晉生先生在一個房子住倒真是難得的好機會,只是小孩子多,成天吵吵鬧鬧,真是非常抱歉了。”

 男子說了,極其拘謹的微笑著,望到晉生君。

 晉生君聽到這話,先是也拘謹的微笑著,到後來聽說到抱歉了,就說:“那里那里,孩子多,熱鬧一點,我頂歡喜有孩子。”…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一日的故事(1)

因為賺錢方便,被人無端稱為作家的晉生君,近來得到一個遠處書店的來信,客客氣氣的談到稿件的事情,意思是假若晉生君願意,就可以作一次生意,一面是錢,一面是貨,只等待答應,縱是文章不來,錢也就會寄來的。正感著生活不能支持的晉生君,讀到這信,覺得世界上居然有這樣大膽的出版者,雖然同時知道這生意也不是好做的生意,但他把回信寫好發郵了。他告給那新書店主人,請他把錢寄來,他並告給那老板,在什麽時間就可以把這稿件掛號寄給他們。文章雖還沒有做,他仍然如同別的書店預約一樣,在這一方面他也不思量的答應下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 說故事人的故事(下)

女人不作聲了,似乎是在想什麽事體,我也不便回頭。隱隱約約中,我能料到的,是必定弁目答應她運動出獄,她應當把藏在他處的金錢,或身體,信托給這男子。女人是在處置這件事,因而遲疑了。

 使我奇怪的,是這樣年青的女人,人物又這樣生長的整齊,性格又似乎完全是一個做少奶奶的性格,她不讀書不做太太也總可以作娼,卻在什麽機會上成了土匪的首領?從她眼睛上雖然可以看出這女人是一個不平常的女人,不過行為辭色總仍然不能使人相信這是土匪!即如眼睛的特別,也不是說她所表示的是一種情欲的飽饜。我記得分明,我的好幾個上司的姨太太,論一切就都似乎不及這女人更完全,更象賢妻良母。誰知她這個女人卻是做過了無數大事的名人。…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07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 說故事人的故事(上)

許多人愛說別人的故事,是因為閑著無東西吃,或吃飽了以後,要尋出消化那好酒好肉的方法,所以找出故事來說。

 在上海地方的幾個我所認識他們臉嘴的文藝復興人物,就有這種脾氣。這脾氣自然是頂好的一種脾氣!也因了這脾氣的存在,一個二個便成了名人了。這巧妙處自然不是普通人所知道,但只要明白說話人是對自己一夥的加以誇張,夥外的加以訕笑造謠,事情是成功了。

 這些人是無故事可說了。若必定有,那也總不外乎拜訪名人,聚會閑談,吃,喝,到後大家在分手時互相道過晚安,再回家去抄一點書當成創作,看看雜志來寫論文而已。

 筆尖,走你的路吧,把你認為是故事的故事說完好了。…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18, 2017 at 8:06pm — No Comments

白凱 趙安周·城市意象與旅遊目的地意象研究中的趨同與分野(4)

6 結論與討論

6.1 基本結論

本文在重點文獻回顧基礎上,就城市意象和旅遊目的地意象的研究發展脈絡及方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回顧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二者的產生、發展與國際、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與人類的社會性需求存在密切聯系,而這種社會性需求也決定了這兩個研究內容的基本發展方向。就城市意象和旅遊目的地意象研究本身來看,二者在研究的核心聚焦內容、研究的基本指向、研究方法與研究發展的外生動力上都基本趨於一致;在研究涉及群體與研究學科視角上存在明顯的差別。…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白凱 趙安周·城市意象與旅遊目的地意象研究中的趨同與分野(3)

4.2 研究方法

國外旅遊目的地意象的研究方式可基本劃分為定性和定量兩類[43,55]。定性主要以非結構式研究為主,定量則以結構式研究為主。在其研究的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定性(Quantitative)研究方法為主;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在20 世紀90 年代,學者們開始嘗試性並大量使用定量(Qualitative)研究;同時,定性與定量的聯合(Combination)使用也不斷增加。…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豐饒的園林

做過一個夢。

在夢裏,我一個人站在街角公共汽車的站牌下等車。

好像已經過了很多班車了,可是,我都沒能上去,夜很深了,我心裏越來越著急。

但是,每次在有車子開過來的時候,我卻又總是猶疑不決,不知道該不該上去。在那些疾馳而過的車廂裏,不是有著太亮的燈,就是有著太多的人,在深沈的夜色裏顯得怪異而又喧嘩,總是不像我盼望中的那一輛。

其實,我好像也並不很清楚自己盼望著的到底是一些什麽?只是隱隱地感覺到,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應該有一條比較好的路,應該有一種比較好的氣氛,在下一輛車裏,應該有我願意與他相遇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10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花事

多少年來,一直是一個畫畫的人。年輕時學油畫,現在在教油畫,我的天地極為狹窄,所有的只不過是一些繪畫方面的專業知識而已。

但是,在工作之余,讀詩、寫詩一直能給我一種很大的快樂。還記得,我買的第一本現代詩集是余光中先生的“藍色的羽毛”。那是我初中二年級的夏天,南部的堂哥來臺北時,帶我在重慶南路的書攤上買的。堂哥那時是海軍官校的年輕軍官,制服好漂亮!他帶我逛街,逛植物園,那天天氣很好,植物園的荷花剛長出新的葉子來,我手上拿著詩集,心裏有一種很難描述的快樂,覺得很平安很滿足。…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09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永恒的盟約

——讀豐子愷的“護生畫集” 

平日雖說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卻也並不是見什麽都會感動的那一類。可是,一套“護生畫集”放在案頭,看一眼就有一眼的酸熱,翻一回就有一回的柔情;所以,我想,世間事大概都能從這裏得到一些解釋了。

我不是佛教徒,雖然因為是中國人,自然而然地對佛教有一種親近的感覺,但卻不是因為這樣而感動的。我的意思是說:一本畫感人之處,有時候是它的文字、有時候是它的內容、有時候是它的插畫;而這一套護生畫集感動我的地方,卻是從第一集到第六集之間的五十年的時光和所有的滄桑。…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06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孤獨

佛洛伊德認為:“我們內心的活動,常與出於想像的作品,有不謀而合之處”。也就是說,在本質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和藝術家。在觀賞藝術作品時,能感動我們的,通常也就是早已埋藏在我們心中的那些感情,我們所觀賞的,並不是藝術家個人的作品,而是藝術家把我們內心的活動重新在畫面上安排出來,再等待我們去認同罷了。

其實,人心原是相通的,我們本來可以和人人坦誠相見,一起分享歡樂與悲哀,生活會容易得多。但是,這種理想並不容易達到,人類天性多疑,一般人都以透露私已的感情為恥,一旦失常透露了一點,也會馬上感到悔恨,會千方百計想法子去彌補。童年的天真逐漸被冷酷的人世所汙染,赤子之心逐漸消失,日甚一日,終於使我們變成一個又一個孤獨的個體。

在德爾浮(Delvaux)的畫中,便常有這種感覺出現,在他一九四二年畫成的油畫“美人魚的村落”裏…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吶喊·不安

再安靜的湖水,也有洶湧不安的時刻;再安靜的叢林,也有呼嘯怒吼的時刻。安靜而絕望的人類,在遇到外來的強烈刺激,或內心情緒達到飽和時,也會忍受不住而發出來自心深處的吶喊。

在孟克(Munch)的作品裏,常常利用一些戰栗不安的線條,來加強畫面的不穩定與狂熱的氣氛。在他那張“吶喊”裏,這種線條特別強烈,身後跟隨著兩個魅影似的陌生人,在橋上夕照的光輝中,畫中的主角雙手高舉,不得不大聲呼叫起來。畫家將他安排在右下角,面對著他再無空隙,再無去路,而暮靄沈沈,他將何以自處?

在培根(Bacon)的作品裏…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席德進

最早看到席德進的畫,大概是我中學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一張在雜志封底的,好像是油畫的相片,海景型長長的尺寸,格子地面,在畫的右前下方一對男女用舞蹈的姿態相擁在一起,男與女都有著一雙又濃又黑的眼睛。為什麽曾注意到,是因為畫家姓席,名字裏又有個德字,和我姊姊席慕德的名字竟然有兩個字相同,覺得很巧、很有意思。

看他的畫展大概是大學了,黃主任帶我們去南海路的美國新聞處,那年我好像不是大一就是大二,所以黃主任並不認識我,可是因為我剛好走過他身邊,他就叫住我,要我仔細欣賞眼前的那一張作品。

“仔細看看!多有力的線條!”

那是一張蜜黃色的少女像,黑色的輪廓線很強烈,黃主任微側著頭、瞇著眼,一直在稱贊著那張畫。…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席慕容《有一首歌》鄉愁

我們一般人解釋鄉愁,總是把它固定為對故鄉的思念,我卻比較喜歡法文裏對鄉愁的另外幾種解釋——一種對已逝的美好事物的眷戀,或者,一種遠古的鄉愁。

我喜歡問我的學生:

“每當夕陽西沈,大地昏暗的時候,如果你正在路上,還沒有回到家裏縱然周圍有人群、有房屋、有燈光,你的心裏是不是還會有一種惶惶然不安的感覺呢?”

每次,大約總有一半的學生和我有同感,那是一種很恍惚的感覺:夕陽將落未落,暮靄蒼茫,心中會有一種不安與疼痛的感覺。走在路上,只覺得故國河山如雲霧般從腦海中升起,而對母親的渴念,對童年的追憶,也如絲如縷般來到心中,平日夢中求之不來,今日眼前揮之不去,鄉愁與夕陽之間竟然有如此密切的關系嗎?…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December 18,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