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光榮或夢想:鄭和下西洋600年祭(1)

今年是2005年。距今整整600年前,1405年,鄭和率領龐大的明朝皇家船隊,自福建五虎門放洋……世界歷史上不可思議、中國歷史上難以忘懷的偉大遠航,鄭和七下西洋,從此開始了。

公元1405年的明朝,是世界上的最富強的帝國。離開大明帝國向東南,是一片汪洋和一些半開化未開化的島嶼;向西北,原來是帖木耳大帝的領土。帖木耳曾想像成吉思汗那樣征服世界,卻病逝於遠征中國的途中。沙合魯平定烏滸河外地區與伊朗東部,繼承帖木耳王朝,勢力已遠不如他那跛足馳騁世界的父親,重新開始向大明大皇帝遣使朝貢。從帖木耳大帝的領土再向西,進入奧斯曼土耳其人征服的土地。他們從中亞征戰遷移,控制了小亞細亞與巴爾干半島,將東羅馬帝國圍困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那座孤城里(君士坦丁堡)。他們向西擴張不全是因為他們強大,還因為西方太虛弱。天主教、東正教與鮑格密勒派異教的宗教紛爭,拜占庭帝國、塞爾維亞帝國和保加利亞帝國的政治鬥爭,使整個東歐四分五裂。意大利諸國戰亂不斷,英法百年戰爭對雙方都是巨大的災難。還有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奪去了歐洲人口的近四分之三。印度衰落已近千年,北印度有許多突厥穆斯林王國,朝興暮復,南印度是一些印度教國家,它們與其說是國家政權不如說是一些散落的社會團體。

公元1405年,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種力量可與大明帝國爭雄。永樂皇帝治下的明帝國在政治野心、經濟實力、軍事技術等方面,都占有絕對的世界優勢。明朝開國已近半個世紀。洪武皇帝平定了傳統的華夏天下。30年間努力恢復國力,農業經濟繁榮,專制政權強大。一切都準備好了,“靖難之變”後,永樂皇帝登基,擴張的時代開始。向北,永樂皇帝五次禦駕親征蒙古部落,將中國北疆擴展到克魯倫河與黑龍江;向南,帝國的20萬軍隊征服越南的阮氏王朝。如果說洪武皇帝重建了宋帝國的疆土,永樂皇帝則重建了元帝國的疆土,有漢武唐宗氣象。軍事擴張的同時,是政治外交擴張。永樂元年,侯顯開始出使西番(西藏、尼泊爾、印度),繼而海童出使漠北(蒙古草原),1413年秋陳誠首次出使西域(中亞),沙合魯不遠萬里遣使來朝。洪武年間在南京地區植下的5000萬株樹,如今已可以造大船,裝備帝國的海軍了。“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1]1405年,鄭和龐大的艦隊開始遠航,在大明的京城里,你甚至可以看到埃及瑪木魯克王朝的貢使。

公元1405年,距今整整600年前,鄭和率領大明皇朝的船隊,首航南中國海、印度洋。此時的印度洋,是世界交通與貿易的中心。中國商人、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東南亞商人,不久前和不久後,還有歐洲商人,都乘季風航行到這里;中國的瓷器絲綢、印度的棉織品、阿拉伯的奢侈品、東南亞的香料,都在這里交易。鄭和船隊出現在從南中國海到印度洋的廣闊海域,戰爭或和平,都是唯一一支強大的、不可挑戰的帝國力量。

從1405年開始,此後的28年間,鄭和、王景弘率領大明皇朝的船隊七下西洋,從江蘇太倉劉家河到亞丁灣,泛海九萬里。世界南方海域,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壯麗的景象。上百艘大船人字形排開,上千面帆張起,旌旗招展,蔚藍色的海面猶如春天開滿鮮花的草原。只有一個富強的帝國,才能支持這樣盛大的遠航。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書算手、醫士、水手、各類匠人以及民稍人,每次下洋都有兩萬七、八千人隨行。寶船、戰座船、糧船、水船,船隊乘船總在兩百艘左右。最大的寶船長150米、寬62米,可載千人,相當於現代8000噸級輪船。[2]李約瑟博士估計,龐大的船隊頻繁下洋,1420年間明朝皇家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只的總和。

中國稱雄世界的時候,也稱雄海上,從南中國海到整個印度洋。1405年底,鄭和第一次下洋,首至占城,自舊港取西北針路過滿剌加向西到蘇門答剌,入印度洋,經翠蘭嶼、錫蘭山,繼向西北,到小葛蘭、科枝、古里返航。船隊以大宗寶船為核心,遣分宗船隊訪問周邊地區。1407年6、7月間回國時,帶來爪哇、滿剌加、阿魯、蘇門答剌、小葛蘭、古里等國貢使。第二次下洋1407年底啟航,航路與第一次基本相同。帶去詔諭賫賜,帶回珍寶異石、珍禽異獸。返程新訪問了暹羅,並將渤泥國王帶到中國。第三次出使甚至比第二次更加緊迫。詔書下達的時候,鄭和還在海上。如果按季風時令於1409年6、7月返國,這年9月鄭和已再次掛帆遠航。明帝國的船隊更像是常駐海上的“維和部隊”,“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

第三次下洋規模宏大,航路沒有多少變化,沿途卻訪問了更多的地區、國家,政治外交業績也更輝煌。占城盛大的歡迎,廢立錫蘭國王,暹羅遣返何八觀,建立滿剌加王國並帶新國王來華。按永樂帝的旨意,此次航行應擴展到西亞,或許因為錫蘭山事件的羈絆,未能遠渡阿拉伯海。第四次下洋的使命包括出訪印度洋以西的國家。帝國的野心際天極地。鄭和船隊已有一年多的休整生息。1413年底季風一到,船隊啟航,大宗船隊沿舊航路到古里後,渡阿拉伯海停靠波斯灣口忽魯謨斯。分宗船隊已自蘇門答剌出航,扇形向西往渡印度洋,訪問溜山國(馬爾代夫群島)和東非海岸的木骨都束、蔔剌哇、麻林;向北過阿拉伯海,抵達阿丹、剌薩、祖法兒,自阿丹再分宗進入紅海,訪問天方國,默伽、默德那。分宗船隊歷時兩年,更多的貢使來華。第五次遠航首先是要送那些貢使回家。航路不同,先歷西洋諸國,辭還占城、滿剌加、爪哇、舊港、蘇門答剌、錫蘭山、古里、科枝、溜山、忽魯謨斯、阿丹、木骨都束、麻林等20多國的使節;再通東南諸番,訪問渤泥、蘇祿、呂宋等國。那位率340余人的龐大使團來華的蘇祿國王叭都葛巴答剌,死在中國,葬在中國,永樂皇帝為他在德州營造了壯觀的陵墓。那是個多麽令人感動的帝國秩序,君萬邦、撫四海、懷夷柔遠、天下太平!

Views: 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