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人面對不可見的力量唯有大聲叫喊,以叫喊表現強烈的在場感,建立起自己不能被其制服的形象。叫喊是身體還在與深淵般的力量搏鬥的標志,而只要身體還在積極地戰鬥,就有勝利的可能。所以,在叫喊之上,還有微笑。(《1954 pope》, 教皇的嘲弄人的微笑;《1953 肖像習作》,被簾子圍住向百葉窗消逝的男子的可怕的微笑)這些微笑顯出一種執拗感,表現出不妥協的身體面對強烈的生活時, 對生命的自信和信賴。和培根一樣,卡夫卡、貝克特和戈達爾都是如此敢於執拗地微笑的藝術家。德勒茲贊美這些藝術家,他們構成了德勒茲在《電影·II》一書中所說的那種“擁抱世界的強有力的和非有機體的生命”。他們發出的喧嘩之聲,便是德勒茲在《福柯畫像》一文中所談論的“福柯式的笑聲”。
二.從傳統審美觀到德勒茲的美學…
Added by 思潮 庫 on April 6, 2020 at 8:16pm — No Comments
我們索性直接去那些形象徹底消失的畫中,順著表現物的殘留痕跡,確認力量的一直在場。培根雖然反對形象化,但是為了確保感覺的清晰,他仍然在大多數繪畫中為形象留有餘地,他稱之為“實踐上的形象”。然而,在少部分畫中, 形象卻在實現了它的預言後消失了,只留下一片曾經在場的模糊痕跡。“形象在里面只成了一個陰影、一灘血或一堆肉、一個不確定的輪廓、一個人行道、一個變暗了的平面。” 36 ( man with dog , 1953 )(Landscape near Malabata,Tangier ,1963)(Jet of Water, …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pril 6, 2020 at 8:15pm — No Comments
第二,追隨色彩派大師,通過用色調的關係取代色值關係,使表面的平面性產生出體積;德勒茲對於色彩有一種偏執,他反復提及色彩之於感覺,尤其是觸覺的根本作用。“色彩派無窮地靠近純粹狀態中的繪畫事實……這個事實就是一種視覺的觸覺功能的建構或重新建構”。23對於德勒茲來說,“用色畫家”傾心琢 磨色調關係,而不是只關心色值關係。並且他們“通過強調色關係,就能表現出色彩的純粹的內在關係(冷—暖、收縮—擴張)”24,從而表現形狀,陰影與光線,甚至是時間。可以說,“僅憑色彩,就擁有了一切”。25德勒茲認為,培根是繼梵 高和高更之後最偉大的色彩派畫家之一,他當然也踐行著色彩派畫家的實用規則: 比如,放棄區域色調;遵從色彩系列的順序;用互補色而一般不用混合色,只在…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pril 6, 2020 at 8:14pm — No Comments
在畫中作為無器官的身體的形象,實際上也是觀者的身體的延伸。從審美的角度來看,觀者審美感覺的生發與畫中的身體器官從缺失,到多功能,再到不確定性的生成是同步發生的。若將無器官的身體視為一種灌通事物之間的強有力的抽象的生命力量,那麽可以說,審美者與藝術家與培根的形象正共享一個無器官的身體。作為無器官的身體,審美的身體也必然歷經著自身的生成的運動:感覺在身體中穿梭,不斷打破有機體活動的界限,打碎感官的既定功能,穿越感知的各個層次,達成感覺的共振。正如意象-運動會歷經圖表到圖畫的兩個方面,感覺-運動也相應的歷經單獨的感覺到合和的感覺這兩個階段。首先,當繪畫中表現出的不可見的力穿越身體各個層次時,引起各身體的震動(vibration),形成單獨的感覺;其次,隨著力量地不斷湧現,它穿過身體的不同層次,從一種感覺進入另一種感覺,不同的感覺開始合力共振…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pril 2, 2020 at 10:35am — No Comments
(五) 感覺的邏輯:無器官的身體
培根通過畫那些與感覺最相連的可感形式——身體,使繪畫繞過知覺和認識, 直接作用於感覺。被培根拉到感覺層面的身體形象的特別之處在於,這種身體完 全是形象且僅僅只是形象,它與結構截然對立,被表現為肉,而非有面容、骨架、組織器官的有機體。培根以曲線和濃郁的色彩描畫出的種種筋肉飽滿、形態扭結 的躶體,其肉體無一例外呈現出下墜、流瀉、滑動的狀態,就像一塊柔軟、調皮 的肉。比如在《1972 三聯畫》中,翹腿而坐的躶體男子腹部的肉體沿著長椅腳融化流淌,匯成一灘肉汁;在《1968 …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8, 2020 at 9:18pm — No Comments
讓必要的災變與明確的圖像並存是培根的目的,這正是繪畫事件性的體現: 形象經歷著“從‘可能性’到‘事實性’(或相反)的兩個階段”。而身體正是在逃離形象化的運動過程中獲得了豐富性、表現性與時間性。
前一個可能性階段, 被德勒茲稱為圖表(diagramme),這是畫面災變的開端;後一事實性階段,則是圖畫(tableau),即落實在畫布上的成形的“意象”。
圖表是理解培根創作理念的關鍵,它是培根用之對抗俗套…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7, 2020 at 5:2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8, 2020 at 12:05am — No Comments
德勒茲並未在《感覺的邏輯》中詳細論說“事件”的涵義。他集中解釋“事件”的文本是《意義的邏輯》。在《意義的邏輯》中,德勒茲從“事件”的角度對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ol)的著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做出闡釋。愛麗絲通過身體的變大變小,“在相互滲透和共存的身體的混合中,尋找事件和生成的無限秘訣” 4,德勒茲對此解讀道,身體不斷形變的愛麗絲反映出的正是斯多葛派對柏拉圖主義的顛倒:對斯多葛派而言,“事物的狀態、量和質也是和物質一樣的存在者(beings),萬物都要回歸到表面”,在生成中引起效應,在改變中實現自身 ; 而柏拉圖所期待的作為非存在實體的非物質的超存在…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4, 2020 at 8:09am — No Comments
(二) 《感覺的邏輯》中的事件層次
齊澤克在評價德勒茲時說“在他對於電影和文學的分析中,德勒茲強調效果的非實體化:在一件藝術作品中,一種效果(例如乏味)不再歸於實際的人,而變成了一種自由流動的事件。” 2 “事件”(événement)作為現代性哲學視域中的核心概念,被德勒茲賦予了本體論的地位。事件在哲學中意味著什麽?直白地說, 事件發生會耗費時間,哲學關注的就是事件在時間性中凝聚著的創生過程。德勒茲用“事件”替代了“存在”(being),他強調從“生成”…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25, 2019 at 2:40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
“事件”是德勒茲理解世界的方法,“事件”意味著“生成”、“差異”、“時間”、“意義”,它既是當代哲學思辨的對象,也是好的藝術關注的主題。被實現為“事件”的哲學和藝術總雙向共生的,正如德勒茲的哲學與培根的繪畫。…
Added by 思潮 庫 on December 25,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做伯伯嘛! 我有很多時間, 我又把明室拿來看啦! !
( 說實話之前一直沒看完! ! )
剛好又一次看到"知面""刺點"。。。
不知為什麼? 我看在眼底和想在心裡的完全不同。。。
不過倒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幫我更深一層的收到什麼是"知面"及"刺點"了
其實我的異曲同工很簡單,
只要把巴特認為吸引他獨特興趣的"相片",改成"人"就可以啦! !…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22, 2019 at 5:31pm — No Comments
明室一書中一再強調,刺點是只存在於靜態的影像之中(更侷限來說是相片之中),然而我認為電影也是有刺點的,如果刺點的定義不止侷限在羅巴特所闡述的觀點內。我認為羅蘭巴特提出的刺點,不是一種創新而是一種發現,他只是創造了一個詞彙。他自己也說道:「刺點早在那裡。」
所以重點再於提出刺點讓人正視自己看見影像的觸動(被刺痛),以及能夠用刺點來具體攬住那一團聚大莫可名狀的心理感受,每個人都不同(相同的細節對於另外一個人也許毫無意義),但是他可以用一個名詞來指稱,那就是「刺點」。…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10, 2019 at 9:01pm — No Comments
最近在讀羅蘭·巴特的Camera Lucida,他在書裡說一張照片通常含有兩個原素:Studium和Punctum。
以我的理解,Studium是照片裡的明顯的東西,一些基本原素,人們可以透過照片裡的Studium來了解一張照片的基本意思。
而Punctum是照片裡的小東西,不是每一張照片都有;而且同一張照片,每一個人看到的Punctum都不一樣。
Punctum使我們思考照片的內容,令我們覺得照片有趣 .....…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10, 2019 at 5:38pm — No Comments
l 對後殖民的啟發:
在後殖民研究中,廖炳惠指出:「利用這種觀念,許多文化研究者與殖民主義者發現,權力並非二元對立,有主奴之分,或從從核心垂降的,而是多點散播,吸收內化和拒抗,用新的形式來發展的交織糾纏的網狀結構 [. . .]。因此不斷流動卻又多點散開的狀況,可以產生來自於各地的發展,去挑戰一神論或某種殖民者、有錢有勢者想發展的神話。[. . .] 所謂的正典、標準,乃至於直線的權威,都被質疑。」(222-23)
l 對於教育學的啟發:…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4, 2019 at 12:03pm — No Comments
樹狀思維帶給西方的是一幕幕令人神傷的思想影像(a sad image of…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4, 2019 at 12:03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與瓜達西(以下簡稱「德-瓜」)挪用一植物學的專有名詞–「塊莖」–來闡明其以域外來做異質連結與多樣性的連結概念。此一概念所直指的敵人,便是「樹」。
例如在《聖經》中,樹便是一顆智慧之樹,並能分辨善與惡的樹。笛卡兒在其<《哲學方法》前言信>(Lettre-préface aux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指出,「所有哲學猶如是一顆樹,其根是形而上學,其樹幹是物理學(physique),其分枝便是樹幹不同學科/科學(sciences)的延伸。」[1]。
在<《形而上學是什麼?》導言>[2]中,海德格也承襲如此的哲學/形上學傳統,認為:「存有之真理就可以說是基礎…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10:15pm — No Comments
三、生成女性 (becoming-woman)
德勒茲的思想對女性主義理論一直具有強勁的影響。德勒茲和加塔利把生成女性置於一個特殊的位置,甚至認為一切生成皆始於生成女性。之所以不提出“生成男性” (becoming-man)的問題,是因為男性本質上是多數族的,是歷史文化的主體,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德勒茲從抨擊男性——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多元論出發,認為這種多元文化主義是限定性的,因為雖然表面上這種觀念常常設想我們應當允許不同文化的差異,但是在深層次上,卻預設了某種標準:大家都是男性大家庭的成員,遵循的是西方文化的基準。其他文化惟一需要的是認同於“我們”(註: Claire Colebrook,Gilles…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33pm — No Comments
二、“生成動物”與卡夫卡
德勒茲和加塔利曾合撰文學研究專著《卡夫卡:走向少數族文學》。他們認為,卡夫卡的作品是迥異於西方思想樹狀傳統模式的“塊莖或洞穴”,是非中心、迂回曲折的生長的蟹狀草,具有平原上鼠穴或獸徑式的複雜多變的逃逸線。卡夫卡作為“少數族文學”的喜劇性代表作家,表現出一種全新的文學與文化模式。
在德勒茲和加塔利看來,生成觀念在文學領域集中表現在“少數族文學”和“生成動物”(becoming…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3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00pm — No Comments
另一方面,「政治」指的則是「治安」的爭議性階段(或狀態)。當那些「無分者」(with no part)——那些未被納入社會秩序的人——活躍於歷史舞臺之時,這種挑戰就會產生。這種闖入被洪席耶命名為「無分之分」——換句話說,這種闖入者是那些在最初的統計中沒有組分的人。「無分之分」在本質上是空的,因為那些無分者確實沒有任何組分。隨著歷史情境的變化,它充滿了政治性的內容。「無分之分」的出現是一種以「幽靈的」形式銘刻於每一「治安」運行之中的潛能。關於這種潛能,洪席耶指出,它就是政治本身。那些「無分者」提出的原則聲稱,他們的存在是平等的,他們借此反對自身作為受害者的「錯誤/過失」。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出,對洪席耶而言,政治與平等完全是同一個東西。…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3:0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