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11)

人面對不可見的力量唯有大聲叫喊,以叫喊表現強烈的在場感,建立起自己不能被其制服的形象。叫喊是身體還在與深淵般的力量搏鬥的標志,而只要身體還在積極地戰鬥,就有勝利的可能。所以,在叫喊之上,還有微笑。(《1954  pope》, 教皇的嘲弄人的微笑;《1953 肖像習作》,被簾子圍住向百葉窗消逝的男子的可怕的微笑)這些微笑顯出一種執拗感,表現出不妥協的身體面對強烈的生活時, 對生命的自信和信賴。和培根一樣,卡夫卡、貝克特和戈達爾都是如此敢於執拗地微笑的藝術家。德勒茲贊美這些藝術家,他們構成了德勒茲在《電影·II》一書中所說的那種“擁抱世界的強有力的和非有機體的生命”。他們發出的喧嘩之聲,便是德勒茲在《福柯畫像》一文中所談論的“福柯式的笑聲”。


二.從傳統審美觀到德勒茲的美學


在《感覺的邏輯》中,德勒茲從(身體)形象、感覺和力量三個部分闡釋了培根繪畫,並以“事件”視角統攝三者,完成對繪畫-事件的整體論述。而這樣    的藝術是引導德勒茲思想運動的契機,德勒茲的美學正是身體-感覺-力量相互詮釋、共同構建的感性美學。審美經驗和感覺本身是德勒茲美學的出發點,亦是其落腳點。正如《感覺的邏輯》的標題所揭示的德勒茲的立場,把感性與邏輯並置, 通過說明感覺所擁有的內在的邏輯,挑戰的傳統審美中“感性”與“知性”的二元對立。德勒茲認為,感覺本身已經能夠很好的解釋審美了,而美學要做的就是信任感官,澄清感覺的作用,恢復感性的地位。

為了更好的理解德勒茲重構感覺這一行為的意義,我們首先需要梳理從古希

臘到德國古典哲學的傳統審美理論,弄清感覺何以退居其次並逐步被驅逐出審美領域;繼而追隨德勒茲的美學繼承,看那些身體美學的先驅和前輩如何啟發了德勒茲。

 

(一) 傳統審美觀:超驗的審美主義

 

兩千年五百年前,當巴門尼德讓“存在”(being)進入哲學的視域以來,對 “存在”的種種探尋就成為哲學的根本任務。這條形而上學之路歷經古希臘哲學, 經由柏拉圖至中世紀神學和近代哲學再到 18 世紀德國古典,呈現愈演愈烈之勢。最初,柏拉圖以洞穴隱喻之“影子的影子”摹仿說區分了理念世界和物質世界, 前者是可知世界,後者為可感世界。柏拉圖從理念(eidos)的詞根(edi)“看”入手,將理念之意引申為“用心的眼睛看的東西”。他認為,感官只能把握的是   變動不居的具體的感性事物,但對於純粹的認識形式——抽象的、靜止的、普遍的、超越的理念,感覺無能為力,唯有用心,即“思”才能達到理念。柏拉圖將感覺的認識稱為“意見”,將對理念的認識稱作“知識”,他認為哲學任務就是由 “意見”上升到“知識”,通達理念,把握真理。作為整個西方哲學的註腳,柏拉圖開辟了日後哲學的討論範式:在本體論上,默認理念作為存在本源;在認識論上,引發出對於認識來源、對象和過程的討論。並且,柏拉圖的立場也直接影響了日後哲學史的旨趣:首先,信仰理念本體,以及由此引起的身心二元,並認定精神對於身體的優越性;其次,把萬物放入表象系統,以使認識能夠從感性雜多中提取出絕對理念;再次,主體哲學的萌發,後以笛卡爾為折點,確立反思主體“我”,主體與客體二分的哲學被推進。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