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3.從「道的根源」去思考問題
如果從這樣的方式去看的話,我們其實可以對諸如牟先生所說的「《大學》是一個橫面的橫攝的系統」提出不同的見解。因為《大學》其實無關於橫攝或縱貫,而這里就牽涉到牟先生在詮釋《大學》的時候,太強調朱熹的格物,而他在強調朱熹的格物的時候又太強調心性二分學說,又太強調朱熹的格物窮理,而忽略了朱熹講「格物」「窮理」是與「涵養」「主敬」。
正因為他太強調這一面,就把它貶到另外一邊去了,所以他認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傳》這五部宋明理學家重視的經典,他認為《大學》是一個橫攝的順取系統,是比較不妥適的。它是一個橫攝的系統,而不是一個逆覺體證的系統,這是牟先生的詮釋方式。
但是依照我們前面所做的詮釋,便可以有一個調整。這個「調整」,我認為應該重視《大學》之為《大學》本身它並不是悖離《中庸》的傳統,《大學》之為《大學》它其實不必被視為一個橫攝的順取的系統,不是一個知識認知的系統,即使強調「格物」「致知」,其實就隱含了一個「涵養主敬」的活動在里面;隱含一個「明明德」的活動在里面;隱含一個「止於至善」這樣一個活動在里面。
我們這樣詮釋的時候其實是放到更高的結構更高的層級上去看,放到一個圓滿的結構上,也就是回到一個最高的「道」上去看,不然的話我們會覺得:解不通,怎麼解會比較好?譬如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般人很習慣的就把這個「形」解釋成「有形」,「有形」之上者為「道」,「有形」之下者為「器」,這非常解釋不通的。其實「形」是一個「形著的活動」(embodiment),「形著的活動」「上溯其源」謂之「道」,「下委其形」謂之「器」。這也就是說以這個「形著的活動」作核心,往上追溯它叫「道」,「上溯其源為之道,下委其形謂之器」。可以發覺到,我們如果用這樣的一個詮釋,就可以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理解了,也可以定案了。
注釋:
①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版。
②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因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版,第1-36頁。
③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版,第107-150頁。
④王志銘編《老子微旨例略.王弼注總集》,東升書局1980年版,第65頁。王弼於《老子》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下,注曰:「名以定形。混成無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又於「字之曰道」下,注曰:「夫名以定形。字以稱可。言道。取於無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稱最大也。」
⑤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第七章,台北:讀冊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版,第177-203頁。林安梧:《「道」「德」釋義:儒道同源互補的義理闡述》,《鵝湖》第廿八卷第十期(總號334),2003年4月,台北第23-29頁。
⑥林安梧:《「存有三態論」與「存有的治療」的構建》,《鵝湖》第廿六卷第六期(總號:306),2000年12月,第28-39頁。
⑦這個理解得自於船山學,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第五章,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版,第101頁。
⑧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香港:新亞書院1973年版,第786頁。
⑨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第六章所提「道、意、象、構、言」的層級系統,有詳細的闡發,第155-163頁。
⑩印順法師:《法海微波》,台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版,序文第2頁。
(11)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王弼集校釋》,《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版,第147-149頁。
(12)關於「兩端而一致」請參看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第四章、第四節《「兩端而一致」對比辯證的思維模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版,第87-93頁。
(13)訓詁與義理本是兩端而一致的,互為一體而不可分。清儒常主張「訓詁明而後義理明」,而新儒學者則從另角度說,亦唯有「義理明,訓詁方能明」,錢穆、唐君毅、牟宗三等都可以說是如此。可參考錢穆《學鑰·學術與心術》、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清學之方向及其七型》、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諸文。關於「訓詁」與「義理」之關聯,請參看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第六章,第150-152頁。
(14)《關於〈大學〉「身」「心」問題之哲學省察——以〈大學〉經一章為核心的詮釋兼及於程朱與陸王的討論》,《鵝湖》36卷第8期(總號:428期),2011年2月,第2-10頁。
(來源:《船山學刊》2017年第5期;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正月十八日丙申 | 耶穌2018年3月5日; 作者簡介:林安梧(1957-),男,台灣台中人,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花蓮,97074。)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