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1-3 數位內容重點推動產業:遊戲、動畫
在「加強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方案」中,指出九十一年以遊戲軟體、動畫、線上學習、Web Service 等為重點項目,這幾個產業中,又以遊戲、動畫較為成熟,觀察政府的推展工作,九十一年度仍以遊戲產業及動畫為主,以下就針對這兩個產業,進行現況分析。
1-3-1 遊戲產業
遊戲產業的分類,大致可分為 TV game, PC game, 手持式遊戲機,大型遊戲機台,以及手機遊戲,其中以 TV game 以及 PC game 產值最高。以遊戲軟體產值來看,2002 年全球產值約達 186 億,TV game 佔 63%,PC game,包含 on-line及…
Added by VR on August 9, 2017 at 12:11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VR on August 8,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文體學和敘事學(敘述學)① 都屬於生命力較強的交叉學科。1960年代以來在西方,1980年代以來在中國,兩者均可謂同步發展,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尚未引起中外學界的足夠重視。我曾在有關論著中探討了這兩個學科的互補性②。這次我想集中談談西方文體學對敘事學的借鑒。這種討論一方面有助於進一步認清文體學與敘事學之間的互補關系,另一方面也可為國內文體學的跨學科發展提供參考。
首先,我簡要說明文體學借鑒敘事學的必要性。文體學家一般將小說分為“內容”與“文體”這兩個層次,敘事學家則一般將小說分為“故事”與“話語”這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文體學的“文體”和敘事學的“話語”相似相通,但實際上兩者相去甚遠。英國學者邁克爾•圖倫(Michael Toolan)在《文學中的語言:文體學導論》一書中說:…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3pm — No Comments
若從各自臨終傳說是詩人各自詩風與人生象征這一角度來比較一下李白、李賀、杜甫三位詩人,那麽,李白情況是這樣的:正如上述所表明的,誕生傳說(“太白星”傳承)→作風傳說(“謫仙人”傳承)→臨終傳說(“捉月”傳承),是系統的三個同質的傳說。李賀的情況是這樣的:沒有相當於誕生傳說之故事,而作風傳說,則是極有個性色彩的“嘔心”傳承——持續作詩直到吐出心臟——成為他詩歌創作態度的象征。不用說,這與“白玉樓”傳承同樣,具有增強李賀“鬼才”形象之功能。…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2pm — No Comments
將杜甫與李賀二人臨終傳說比較一下,首先給人以這樣一個感覺,隨著時代變化,關於杜甫的主要話題“牛肉白酒死”→“溺死”→“舟中病死”也在相應變化,而關於李賀“白玉樓”的傳說卻是一以貫之,沒有變化。
若進而言之,何以如此,其原因不外乎是傳說,尤其是關於臨終傳說,其形成之時即反映了人們對該人物的評價和印象。因而,當既成的臨終傳說同新時代對此人的評價和印象不吻合時,傳說自身就被改編或變形。
關於杜甫的臨終傳說,正如眾所周知,與杜甫作品本身有關,也就是說,從下面一段記述看,是在其沒後不久形成的。
“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裏,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於方田。”(《仇注》卷二十三)…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2pm — No Comments
(三)“捉月”傳說的構造與功能
從現存確實史料看,正如上述,有關李白臨終捉月傳說最晚在北宋前期(梅堯臣)時已形成。此外,如果王琦所引“摭言”有某種史料依據的話,而非誤引,那麽其形成期可追溯至五代時。
但,無論哪種情況,從現存唐代有關史料均無記述這點來看,是在李白沒後,經百年以上時間逐漸形成較為妥當。至少可以肯定在李白沒後並沒有立即轟傳。理由是如果正值李白去世之後便已成為人們周知話題的話,那麽旨在宣揚李白詩及生涯的李陽冰“序”,範傳正“碑”等,至少也能以“一說”、“或說”、“俗說”而言及。以“捉月”傳說為褒,不用說,自當言及,相反,以為貶,那麽為否定這世間周知的俗說也更當有所言及。…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2pm — No Comments
——兼及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
(一)引言
李白晚年在長江采石磯醉酒入水捉月沈溺而死——這一傳說已成為李白詩風和人品的象征而廣泛流傳於世。
在一般中國詩人中,可以說李白是傳說最多的一人,“捉月”傳說只就其描繪了詩人一生中臨終場面這點而言,也已具有獨特的傳記方面的意義。本文擬就“捉月”這一傳說的形成、流傳以及對李白詩歌與生平傳記具有怎樣意義,從而占據什麽位置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並且與杜甫和李賀臨終傳說比較,可以發現其相互間不同等一系列問題;通過不同的臨終傳說差異之處的比較,“捉月”這一傳說所體現的文學史性格特征也就更為明確。…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1pm — No Comments
小說也只是在《魯濱孫漂流記》揭示了向它們吶喊的孤獨之時,才開始了它的人際關系的研究。也許,笛福的故事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小說,因為它與人際關系幾乎沒有什麽關聯。但恰如其分的是,小說的傳統就應該始於一部消滅了傳統社會秩序中各種關系的作品,由此,引起對以新的自覺的模式構成的人際關系網的機會和需要的注意;當舊道德和舊社會的關系秩序被魯濱孫·克魯梭用個人主義翻騰大浪毀滅之時,小說的尚成問題的地位和現代思想的地位,才一道得以確立。[28]
這正與本雅明的《說故事的人》對小說的確立的判斷恰相吻合。只不過本雅明是帶著傷感和懷舊的心態看著過往的價值秩序的消逝,而瓦特則道出的是舊秩序毀滅的必然性。…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1pm — No Comments
小說的前幾章呈現的正是邊城的傳統生活所固有的穩定的鄉土意義世界,尤其蘊含在周而覆始的四季與節慶之中。小說情節的主體部分發生在端午和中秋,正是有助於表達鄉土節慶中的“價值秩序”。但是《邊城》結尾的開放性則標志著現代“小說”視域的生成: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 在睡夢裏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4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無疑十分了解都市讀者的這種帶有獵奇性的閱讀心態,在小說《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1936年修改後的版本的開頭和結尾才有了敘事者關於“故事”話題的闡發,表達的正是故事和真實的悖論:
因為落雨,朋友逼我說落雨的故事。這是其中最平凡的一個。它若不大動人,只是因為它太真實。我們都知道,凡美麗的都常常不是真實的,天上的虹同睡眠的夢,便為我們作例。
……我有點憂郁,有點不能同年青人合伴的脾氣,在軍隊中不大相容,因此來到都市裏,在都市裏又象不大合式,可不知再往哪兒跑。我老不安定,因為我常常要記起那些過去事情。一個人有一個人命運,我知道。有些過去的事情永遠咬著我的心,我說出來時,你們卻以為是個故事,沒有人能夠了解一個人生活裏被這種上百個故事壓住時,他用的是一種如何心情過日子。[9]…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8:39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沈從文的故事意識和小說理念從創作初期就交織糾纏在一起,並在他以後的敘事進程中呈現出悖論關系。作為一個“文體家”的定位正體現在沈從文的故事模式及其與小說理念的悖論式的內景中。30年代成熟期的沈從文往往在小說中自覺而且刻意地營造一種講故事的語境。對故事語境的自覺,同時體現的是自覺的小說意識。沈從文的創作,因此既表現出由故事形態向現代小說模式演化的漸進歷程,也表現出對敘事意義的艱難探尋,最終以其對“敘事”的自覺超越了“故事”與“小說”的二分,而呈現出某種本體性。審視30到40年代沈從文的小說創作,可以發現一個鄉下人是怎樣從鄉土闖到都市,逐漸在大學體制中變成一個孤獨的都市現代人,最後作為一個曾經的“講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過程。 …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8, 2017 at 6:30pm — No Comments
“睍,”媽媽又問:“那就是得我們自己把辮子剪下來?”
“那倒也不是這麽說,那個女學生自己來的,這年頭兒,維新的事兒,咱們擔不了那麽大沈重。您跟著來,還有什麽錯兒嗎?”
“那個女學生,剪的是什麽樣式?”媽媽再問。
“我給她理的是上海最時興的半剖兒。”大師傅足這麽一吹。
“半剖兒?什麽叫半剖兒?”還是媽媽的問題,真啰嗦。
“那,”大師傅拿剪刀比劃著,“前頭兒隨意打劉海兒、朝後攏都可以,後頭,就這麽,拿推子往上推,再打個圓角,後脖上的短毛都理得齊齊的。嘖!”他得意地自己嘖嘖起來了。…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August 7, 2017 at 5:46pm — No Comments
“她今天是新式結婚,什麽打扮,我可也不知道。可是三姨是時髦的人,是不是?說不定剪了頭發呢!”媽媽點點頭,好像忽然明白了的樣子。
“媽,您說三姨要是剪了發,是什麽樣子呢?”
媽媽笑了,“我可想不出。”她又笑了,“真的,三姨要是剪了發,是什麽樣子呢?”
“媽,”我忍不住了,“我要是剪了頭發什麽樣子?”我站直了,臉正對媽媽,給她看。我不知道我為什麽這麽忍不住,說出這樣的話。
媽“嗯?”了一聲,奇怪地看著我。…
ContinueAdded by Spratly Island on August 7, 2017 at 5:24pm — No Comments
瑞恩關於人物私人世界的模態結構(知識世界、責任世界、願望世界、幻想宇宙)則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敘事語法,它們之間的沖突以及它們與文本現實世界的沖突則構成了情節發展的動力學基礎,也為讀者從人物行為推導人物的心理運作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經驗性”範疇試圖把握人們對敘事世界的心理體驗。經典敘事學中盛行的敘事交流圖式將闡釋置於假設的經驗之上,某些文本結構的在場是通過它們對讀者的效果來演示的,也就是說,將敘事交流虛構為一個由各個主體參與的關於閱讀的故事。[22]…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7, 2017 at 11:05am — No Comments
關於可能世界的理論工具意義,瑞恩這樣說道,“該理論對文本符號學提出了兩個概念:‘世界’這個隱喻可以描述文本所投射的語義域,而模態概念可以對構成語義域的客體、狀態、事件的各種存在方式進行描述與分類。”[12]雖然可能世界模型框架通過提供對虛構世界的概念闡釋為虛構語義學提供了一個新的基礎,但是多利策爾強調“關於文學虛構的綜合理論不會出自對可能世界語義學概念體系的機械挪用。文學的虛構世界通過在文學文本中體現、通過充當文化制品而顯示出一種具體性。綜合的文學虛構理論將出自可能世界語義學同文本理論的融合。”[13]…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7, 2017 at 11:05a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當代西方學者借用可能世界理論來建立一種敘事語義學,但遠未窮盡可能世界理論的啟發價值。本文結合模態邏輯的可能世界思想和量子力學理論,動用跨學科的理論資源,嘗試提出可能世界敘事學的統一理論模型。這一模型由三個範疇組成:
(1)虛構性,描述現實世界與虛構世界之間的關系,主要論題有虛構世界的本體論、發生學、類型學;
(2)敘事性,描述敘事世界的內部結構及運動,主要論題有文本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構成與類型、人物私人世界的模態結構;
(3)經驗性,描述主體對敘事世界的建構與體驗方式,主要論題有敘事的模擬論詩學基礎、讀者的認知和情感體驗過程。
戴維·赫爾曼(David…
Added by Qyzylorda on August 7, 2017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活在当下。。。。生活越来越困难。眼前,一切都变了。
天天奔波,为的是胡口饭吃!
但现今生活费提高,然而生活实质还是如旧。
Added by 萧小鸟 on August 6,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